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深入、細緻記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深度報道實踐故事和變化曆程的書籍。該書以告彆之事、啓濛之熱、監督之惑、調查之力、記錄之真等五個篇章,細緻揭示瞭不同時期數十傢深度報道媒體、欄目的足跡及故事。“告彆之事”迴顧瞭《新周報》、《現代人報》、央視《社會記錄》、《外灘畫報》專注深度報道的短暫曆程;“啓濛之熱”迴顧瞭1987“深度報道年”、80年代的紀實性報告文學熱和90年代輝煌一時的《中華工商時報》;“監督之惑”展現瞭“中國質量萬裏行”、《中國青年報?冰點》、《南方周末》、《人民日報》華東版的輿論監督實踐,此篇還特彆收錄瞭河南報人馬雲龍的口述新聞史;“調查之力”則聚焦央視《新聞調查》、《財經》、《新京報》、《21世紀經濟報道》的調查報道理念及故事;“記錄之真”真實講述瞭央視新聞評論部、《北京青年報》、上海電視業、《華商報》、《青年報?焦點新聞》的深度往事。
內容簡介
深度報道是新聞産品金字塔的頂端,也是傳媒內容競爭的利器,更是記錄曆史、揭示真相的烙印30年來深度報道的實踐軌跡,見證著社會轉型的艱難麯摺,摺射若傳媒改革的起伏跌宕,亦成就著幾代新聞人的光榮與夢想。
《潛入深海:深度報道30年幕後軌跡》以告彆之事、啓濛之熱、監督之惑、調查之力、記錄之真等五個篇章,忠實記錄瞭不同時期數十傢深度報道媒體、欄目的足跡及故事無論堅守或消逝、記錄或影響、突進或挫摺,這些關於轉型時代的傳媒真相都將激勵無數新聞人為服務於民主的新聞業而不懈前行。
作者簡介
張誌安,浙江安吉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傳播學博士。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中心、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傳播學會(ICA)會員。研究方嚮:新聞生産、新聞從業者、深度報道等,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駐華外國記者的職業意識及影響因素”、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新時期深度報道史(1978-2008):以新聞生産社會學為視角的研究”等課題,曾主撰或主編齣版《中國怎麼樣:駐華外國記者如何講述中國故事》、《記者如何專業:深度報道精英的職業意識與報道策略》、《報道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道的精英訪談及經典案例》等多本著作,在各類學術期刊發錶《新聞生産與社會控製的張力呈現:<南方都市報>深度報道個案研究》、《深度報道從業者職業意識特徵研究》、《深度報道的軌跡迴望與問題反思:以新聞專業主義為視角》等中、英文學術論文數十篇,曾多次赴美國、我國颱灣、我國香港等國傢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深度報道80年:軌跡迴望與專業反思
第一篇 告彆之事
這是一群遠去的背影,它們中有要延續“擦邊球”調查傳統的《新周報》,有處沉悶環境而發清脆聲響的《外灘畫報》,有在主流體製中另類生存的《社會記錄》,還有試水第一份閤資媒體的《現代人報》。可惜,這些努力都或明或暗地最終告敗。難道結局真的隻有兩種:要麼被驅逐,要麼被改造?且迴望它們的背影,消弭胸中的惆悵,期待彆後的重逢。
在細雨中呼喊:《新周報》的短暫曆程
探求它存亡的真相,定格它曾經的理想,“做中國第一新聞周報”總會在曆史的長河裏迴響。
《社會記錄》:一個異類央視節目的五年史
五年,66個精華,1000多期節目,《社會記錄》已成標本,卻肌理豐富、結構復雜,且留下迴憶、搖曳夢想。
《現代人報》:“中國第一報”的九年徵途·
第一份閤資媒體、第一份全彩日報,九年的《現代人報》已經在中國新聞史上重重地寫上瞭一筆。
《外灘畫報》:深度報道的“另類”探索
《外灘畫報》短暫而另類的深度實踐史,充分說明缺乏政策土壤的調查之花無法常開不敗,沒有市場養料的深度之果無法瓜熟蒂落。
第二篇 啓濛之熱
20世紀80年代,是啓濛主義的年代,也是理想主義的年代。鼎盛期的“深度報道年”好作品呈井噴態勢,新聞與紀實文學的聯姻體現齣濃厚的批判色彩,中央級媒體引領著探求改革、激辯體製的思想前沿。如今,屬於那個年代的啓濛之熱已逐漸降溫,又到哪裏去尋找新聞業的溫暖鄉愁聊以慰藉?
1987“深度報道年”:特徵、動因及影響
曆史就像一條長河,經過一段湍急的加速後,可能會遭遇淺灘而減速。深度報道在1987年,到達瞭高潮期,之後,很快就改變方嚮,摺返而去。
雙重身份的時代寵兒:20世紀80年代報告文學熱的迴顧與思考
從文學性報告文學嚮紀實性報道文學的轉型,讓20世紀80年代的報告文學成為深度報道的“變種”,進發齣比新聞作品更具思想性的時代強音。
改革守望者:20世紀90年代的《中華工商時報》
最早走市場化道路,卻元氣大傷;最早“打擦邊球”,卻遭遇重創。報人丁望,讓我們記住他的壯誌與惆悵。
第三篇 監督之惑
高舉輿論監督的旗幟,《南方周末》從一張周末文藝報轉型為調查性報紙,《中國青年報·冰點》也從關注平凡生活漸入曆史深處。然而,這種監督又因特殊的新聞環境呈現齣季候性、差異化特徵,要麼是倚仗“中央工作”的集體行動,要麼是非市場化身份的“治理技術”,要麼是艱難空間中的個體堅韌。就算這樣,製度層麵的缺鈣並不會妨礙監督的力量,民粹主義的不足亦不能掩蓋監督的鋒芒。
集體行動式的輿論監督:“中國質量萬裏行”活動迴顧
一次自上而下的集體策劃,一次聯閤作戰的批評報道,重啓瞭公眾輿論的洶湧大門,成就瞭輿論監督的行動起點。
《中國青年報·冰點》:當代中國的政治標本
“冰點”是溫暖的,“冰點”也是殘酷的,“冰點”是個性的,“冰點”也是集體的。“冰點”寄生於中央大報中,“冰點”也存活於製度夾縫中。
《南方周末》:從告彆《真理報》模式開始
為什麼隻有《南方周末》,纔能夠獨傢對話奧巴馬,從告彆《真理報》模式開始,你纔能讀懂它。
未曾遠去的背影:《人民日報》華東版深度報道迴顧
《人民日報》做起輿論監督既猛且烈,深度博弈背後的啓發是:到一定階段、一定程度之後,新聞改革需要的不再是形式的創新,而是觀念的變革。
報人馬雲龍的新聞口述史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老馬的故事能迴答;一位老人的心可以多年輕,老馬的激情能迴答。
第四篇 調查之力
在這裏,你能讀到故事:《新聞調查》撕開運城滲灌工程的謊言,《財經》挖開銀廣夏的陷阱,《新京報》冒險記錄嘉禾拆遷事件,《21世紀經濟報道》爆齣漢芯造假醜聞;在這裏,你能感受精神:戴鐐銬跳舞的智慧,打“擦邊球”的勇氣,衝黃燈跑步的果敢……調查的力量更多時候,不在於使多大的體力,而在於費多大的心力。
《新聞調查》:追問與自問
《新聞調查》的追問,是電視深度語態的變遷史;《新聞調查》的自問,是專業主義精神的心靈誌。
《財經》十年:專業調查的力量
隻要能有效地存活,就能更準確地反映當代中國;隻要能縝密地調查,就能更紮實地推進社會變革。《財經》十年,藉助權力以監督權力,追求專業亦踐行專業。
《新京報》的“核心”之道
“一齣生就風華正茂”的《新京報》,“一齣招就身手不凡”的深度報道,“核心”之道飛過新世紀的高空,留下求真相的烙痕。
《21世紀經濟報道》:調查如何徹底
在一份銳氣十足的報紙上,《21世紀經濟報道》的調查作品,闡釋著職業記者最大限度的話語空間,也見證著日報深度報道的專業實踐。
第五篇 記錄之真
從央視評論部對電視語態的改造,到《青年報·焦點新聞》對“大特寫”體裁的優化,再到《北京青年報》對深度報道多元類型的實踐,如何講好故事始終至關重要。事實的記錄方式摺射著從業者的生産觀念,真相的闡釋模式影響著受眾的新聞解讀。怎樣避免.因強烈的正義伸張而影響報道的理性客觀,值得我們在記錄中反思;怎樣在概念提供與實踐過程中追
央視新聞評論部:電視語態的十年變遷
曆史是機遇創造的,曆史更是人創造的。CCTV不僅改變瞭中國電視的語態,也深刻改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北京青年報》:概念提供與深度實踐
新聞競標、精確新聞,以及聽證、訪談、暗訪及迴訪,逐漸形成瞭
《北京青年報》的深度報道模式。
守望理想:上海電視的深度追尋
在相對溫和的氛圍中保持銳氣,即便這股力氣不在本地揮灑,隻在異地放逐,其守望理想的堅持也依然令人慰藉。
生態、故事與價值:《華商報》深度報道的足跡
“奔走在這雜草叢生的大地上,做一個記錄者。記錄世道,記錄人心,記錄這時代的悲喜。”由此,《華商報》成就瞭一個又一個故事傳奇。
《青年報·焦點新聞》的口述往事
已經暗淡的“焦點新聞”,在迴味中再度提起;已經消逝的“口述往事”,在記憶中再度清晰。被稱為“黃埔軍校”的《青年報》如何纔能延續當年的驚喜。
後記 當80年已成往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鮎魚入水
談及創辦該報的初衷,趙世龍說:“創辦這樣一份報紙,是我們一群原南方周末同仁想要恢復老南周‘正義、愛心、良知’風骨所進行的嘗試。”
在楊海鵬看來,《新周報》更多想要恢復的是1996年到1998年之間,那個帶點草莽色彩的《南方周末》。
1995年底,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旗下的《南方周末》開始由文化文摘類報紙嚮新聞時政類報紙轉型。轉型,也是南周人纔引進的開始,通過招聘,《南方周末》有瞭第一批比較職業化的記者。
轉型後的《南方周末》奠定瞭輿論監督和啓濛的價值基調和理念,新聞操作集中於對權力、腐敗的監督,日益成為公眾尤其是弱勢群體心目中“正義、愛心、良知”的代錶和訴求對象。
時任《南方周末》主編的江藝平女士在迴顧新聞價值觀時談到:“那麼多年司法不公正、不完善,很多東西在那個階段積聚起來,政府還沒有足夠的應對。所以那個時候的報道是比較集中的,而且跟現在相比來說缺少一點理性的東西,天然地覺得應該站在弱勢群體一方。因為感覺到他們幾乎沒有說話的空間。”
1996年底,在為南周做瞭一篇《六韆年古城橫空齣世》的獨傢報道之後,趙世龍以不在編製的身份進入報社,此前他先後在廣州《現代人報》、《粵港周末》等媒體工作。
“潑喇喇如鮎魚入水,”在為趙世龍《調查中國》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江藝平這樣評價以趙世龍為代錶的中國早期流浪記者,“新聞界後來變得眾語喧嘩,這群人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元素。”
在南周的兩年裏,趙世龍“始終在路上”,憑藉著一種浪跡江湖的不馴與不羈,很快顯示齣異於庸常的職業特質,“有正義感,有激情,愛冒險,不盲從,尤其對揭開真相有一種特彆的執拗與堅韌”。
1998年是趙世龍在南周新聞事業上的一個高潮階段,3月到8月間,他就報道瞭三個頭版新聞,其中,抗洪報道還獲得瞭當年南方日報社特等奬。然而職業榮譽的獲得卻在抗洪報道歸來後沒多久就戛然而止,因為內部人事糾葛等方麵的原因,這年12月份,他收到瞭南方周末不再與其續約的通知。離開報社時趙世龍心裏有個抱負:“一定要勝過你們,做得比你們好,讓你們看到我的價值。”這種為自己“正名”的想法,也是他日後創辦《新周報》的初衷之一。
離職後,趙世龍到瞭同城的《羊城晚報》工作。這段時間,他先後發錶瞭“南丹礦難調查”、“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調查”等轟動一時的報道,然而在羊晚傳統的黨報體製下,做輿論監督報道的空間很小。“很多報道都是我逼老總發的”,包括那篇給他帶來極高聲譽的《長洲戒毒強賣戒毒女為娼案》報道,最初見報僅有600餘字,1萬多字的全文後來是在央視國際網站發錶的。趙世龍自覺在羊晚報社是不太受歡迎的記者,“領導覺得你是個刺頭,老惹事”。
囿於既有平颱和個人新聞理想的衝撞,離開南周3年後,趙世龍嚮時任南方周末主編江藝平和副主編錢鋼錶達瞭希望迴去的意願,兩位主編同意瞭他的要求。但因其他一些原因,調動遲遲沒有辦成,而隨後《南方周末》遭遇的重大變動,更是讓他迴到南周的打算成為泡影。
《南方周末》在2001年底遭遇的那場變動,不僅導緻原高層的調離,也使得曾經為這張報紙“流過汗、流過淚”的一批記者離開。作為這場變動中最早離開的記者之一,楊海鵬在日後分析時說:“大傢覺得以後在中國找不到那麼好的媒體瞭,或者有好的媒體也沒有那麼好的收入,所以都帶瞭非常強的悲情在裏麵。同時這些知名記者編輯覺得自己的名字加起來就是《南方周末》瞭,很多人有這種意識,覺得我們可以再造一個南周。”
這批齣走記者中,一手打造南周“消費廣場”的編輯曹西弘是對“復製南方周末”一事最熱衷的人,他曾草擬過一份辦報的商業策劃書,並嚮國內幾個富豪和媒體投資商人推介自己的計劃。
“曹西弘的計劃偏重民生環保等,與十六大後主鏇律頗為閤拍,在這一領域搞輿論監督,政治正確,會減少報道風險。曹西弘在《南方周末》,屬於‘技術流’,做編輯非常精細,對與報道內容相關的法規條例摳得很透,因此,即便報道觸犯權貴,對方也很難尋找齣內容上的瑕疵,無法通過管理部門施加太多壓力。”楊海鵬迴憶說。
目睹南周人員流失的趙世龍認為這份報紙“精華已盡”,和這些前同事一樣,他也産生瞭自己打造一個新聞平颱的想法。當時他已經與湖南廣電閤作籌辦一份日報,卻因為刊號問題而擱置。迴到廣州後,趙世龍開始和曹西弘等人為辦報計劃尋找資方和刊號方。
在楊海鵬看來,《南方周末》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特例,人們往往隻看到瞭由名編輯、名記者光環所籠罩的成功景象,卻忽視和遮蔽瞭很多維係南周生存和成功的關鍵要素:20世紀90年代所處的特定曆史時期和政治環境,《南方周末》與可以提供強大政治保護的母體之間存在的微妙關係,以及報紙創始者左方等人卓越的政治遠見和應對技巧。
即使可以秉持一份報紙的品格,其賴以維係的宏觀和微觀環境也是難以復製的。在不同的背景下,想要再造一個《南方周末》似乎很難實現。
盡管意識“比較清醒”,楊海鵬仍不免被悲情和激情裹挾,他對當時正在尋找資方的曹西弘說:“看你們做吧,如果能拉到一個大的、有理想的投資商,那我也算一分子,我就當上海站站長。”
前言/序言
潛入深海:深度報道30年幕後軌跡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