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世事翻覆,白云苍狗。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学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空寂了。二三年之后,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那批走出李庄的学人也分崩离析,或去了台湾,或去国离乡,留在大陆的,在左风横行时也噤若寒蝉……地以人传,李庄却是反倒。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座显赫一时的学术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重新解读李庄,发现那批学人顽强地坚守,有士大夫“忧道不忧贫”的高贵精神和“文化遗民”的学术自觉,也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更大的原动力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
内容简介
《消失的学术城》分为漫漫南迁路、新学术的拓荒牛、谦谦君子甲骨狂人、战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困厄与突围、请名家找新才等十三章内容,为大家重新解读李庄,发现那批学人顽强地坚守,有士大夫“忧道不忧贫”的高贵精神和“文化遗民”的学术自觉,也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更大的原动力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重新解读李庄,发现那批学人顽强地坚守,有士大夫“忧道不忧贫”的高贵精神和“文化遗民”的学术自觉,也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更大的原动力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世事翻覆,白云苍狗。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学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空寂了。二三年之后,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那批走出李庄的学人也分崩离析,或去了台湾,或去国离乡,留在大陆的,在左风横行时也噤若寒蝉……地以人传,李庄却是反倒。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座显赫一时的学术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目录
又一次“衣冠南渡”(代序)
第一章 漫漫南迁路
一、战前十年
二、暂驻足衡山湘水
三、昆明两年
从城里到龙泉镇
“化外之区”的新发现
狼烟又起
四、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五、行难居不易
第二章 新学术的拓荒牛
一、卧病倒床
二、此虽旧域,其命维新
三、白色的反思
四、桂花坳傅家
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第三章 谦谦君子甲骨狂人
一、代理所务
二、殷历谱
三、甲骨二堂
第四章 战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
一、读书种子与图书馆建设
二、文化劫掠与衣冠南渡
三、图书管理
四、深山藏书城
第五章 困厄与突围
一、贫病煎迫
二、谣言与刺刀
三、待人与律己
四、治学与入仕
五、撒在山野的世家子
第六章 请名家找新才
一、非巨子不足以服膺士林
陈寅恪与史语所
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二、杜鹃啼归
胡厚宣背弃师门
割肉啖人,心痛何似
找新才的艰难尝试
王铃与李约瑟
三、栗峰书院的北大文研所
昆明恢复招生:
栗峰书院的北大文研所
未进过校门的北大生
第七章 六同别录
一、无中生有著新史
清史“档案派”大家李光涛
劳鞣的居延汉简研究
二、实现语言科学的国际化
“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
马学良:撒尼山寨寻宝人,
董同稣苦著“天书”
三、人类学的拓荒发轫
凌纯声、芮逸夫——中国民族学的双子星座
吴定良——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
四、锄头上建立的现代考古
彭山汉墓发掘
从抚琴台到蜀王陵
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吴金鼎——田野考古第一人
夏鼐的西北行
第八章 张家祠堂与中央博物院
一、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二、中博院总干事曾昭熵
三、马长寿一开“川康民族考察”之先河
四、李霖灿与东巴文化研究
五、谭旦同的民间手工业调查
第九章 娶个太太待俺亲
一、第一个成功是逯卓亭
二、景云,你在他乡还好吗?
三、爬山豆,叶叶长
四、素萱光涛乐未央
第十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研究所
一、从社会调查到社会科学研究
二、石崖湾与门宫田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过尽千帆皆不是
第十一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营造学社
一、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的摇篮
二、李庄的“太太的客厅”
第十二章 风雨同济
一、东岳庙与工学院
二、禹王官校本部
三、天下同济
第十三章 念兹别离,永怀缱绻
一、抗战胜利
二、傅斯年代长北大
三、东迈在迩
四、留别栗峰
五、羊街八号
六、去留徘徊
七,永怀缱绻
尾声
后记
主要人物介绍
前言/序言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也一再播迁,先后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竟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县李庄落籍。
“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矣!”王船山所痛心的“衣冠”实指文明。冯友兰在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
抗战的文化西迁,也是一次悲壮的“衣冠南渡”。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当地士绅慨然相邀,民众乡亲热情扶助,在烽火战乱之际,以一方平静,呵护民族的“衣冠”,庋藏国之“重器”。镇上的“九宫十八庙”,乡下的祠堂、农舍,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和同济大学等单位。一时间,李庄成了战时中国一座最具影响的学术城。
中央研究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学术科研机构,设有十个研究所,人文研究机构大多迁在李庄。长达六年。一批学术大师(本书仿史体例,谨标识人物身份或职务,免去敬称)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吴定良、凌纯声等,或乘一袭滑竿,或撑一把油伞,行迹匆匆,出没乡间的泥泞。李济博士被学界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李方桂博士被誉为“中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凌纯声博士是“中国民族学的开创者”,吴定良博士是“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
消失的学术城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而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
一本书就让我折服了。。。
评分
☆☆☆☆☆
世事翻覆,白云苍狗。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学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空寂了。二三年之后,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那批走出李庄的学人也分崩离析,或去了台·湾,或去国离乡,留在大陆的,在左风横行时也噤若寒蝉……地以人传,李庄却是反倒。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一座显赫一时的学术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评分
☆☆☆☆☆
岱峻三书之二,材料基本上与其它两本重合,看过《发现李庄》和《民国衣冠》的就不必买了。
评分
☆☆☆☆☆
为了这个作者买的这个书
评分
☆☆☆☆☆
为了这个作者买的这个书
评分
☆☆☆☆☆
岱峻三书之二,材料基本上与其它两本重合,看过《发现李庄》和《民国衣冠》的就不必买了。
评分
☆☆☆☆☆
一本书就让我折服了。。。
评分
☆☆☆☆☆
挺好看的,价格也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