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前沿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八种“文化景观遗产建设观”,即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文化景观,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文化景观,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文化景观,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文化景观,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文化景观,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文化景观,体现人类和平诉求的军事类文化景观。单霁翔进而在书中倡导从中国文化景观遗产资源特点出发进行创造性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理论,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路。
作者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和功能性出发,提出了维护持续发展演变的城市类、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乡村类、形成丰富审美意境的山水类、揭示人类文明成就的遗址类、营造独特精神体验的宗教类、延续社区传统生活的民俗类、记录社会变革发展的产业类和体现人类和平诉求的军事类等八种文化景观类型。针对当前文化景观遗产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作者强调,文化景观的保护也应进行跨学科和时空的探索,通过一系列先进理念、先进手段和先进方法,寻求人类明智地管理和维护文化景观遗产的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定义
第2章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理论探索
第3章 文化景观遗产的类别与特征
第4章 当前文化景观遗产面临的挑战
第5章 保护文化景观遗产的若干途径
精彩书摘
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量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至新邑也”。可见古人在考虑新的居住环境时,要选择那些水质甘美、土地肥沃、草林茂盛的地方,继而加以规划,开辟道路,建造房屋,合理安排居室结构,这样才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使人们对新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体现出农业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此外,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还积累了朴素的生态知识,例如在《国语.周语》中就有“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毁坏山林),不崇薮(不填埋沼泽),不防川(不障阻川流),不窦泽(不决开湖泊)”的论述,体现出难能可贵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古代城市选址则对自然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涉及地形、地质、气象、水文、资源、交通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城邑分为都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多种等级,城市又有商业都会、军事重镇、手工业城市等多种类型,因此选址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对环境的要求也各有所别。尽管如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始终遵循一定的规则,体现一定的规律,形成我国特有的城市景观和山水文化,将自然环境的特征与优势,通过特定的文化景观突出地表现出来。例如《管子.乘马》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既反映出在城市选址中对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的严格要求,又强调城市选址应充分结合地利条件,视地形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整。这种重地利、讲实效的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摒弃单一的城市格局,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形成风格各异的文化景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强调根植于富足农业基础之上,对土壤、水源的要求格外重视。例如周、秦、汉、唐各朝相继在关中建都,皆因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前言/序言
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