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英文版
出版单位:中国地图出版社
书号:ISBN:9787503130496
审图号:GS(2002)305号
比例尺:1:6000000
出版日期:2017修订印刷
规格:一全张 1.05*0.75米
装帧:折叠加盒 有折痕
定价:15元
拿到这本地图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清晰的色彩和细致的比例尺标注。作为一名经常需要跨区域出差的商务人士,精确的信息来源至关重要。这款《2017 中国地图 中英文对照地图》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1.05米0.75米的尺寸,展开后足够在家里的墙面上挂着,无论是规划行程还是查找某个稍偏的地点,都能一目了然。最让我惊喜的是其中英文对照的设计,这对于接待外国客户或者自己阅读英文资料时参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省去了反复查阅电子词典的麻烦。纸质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有一定厚度,不像那种薄薄的容易撕裂的印刷品。折叠的设计也考虑到了便携性,虽然尺寸较大,但折叠起来也算规整,可以放在背包里,方便随时携带。我尤其看重地图的更新程度,2017年的版本,对于近几年的政策变化、城市新区开发等信息,应该有了比较充分的反映,这对于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脉络非常重要。在一次与国外合作伙伴的视频会议中,我直接指着地图上的区域进行讲解,对方表示非常直观,沟通效率显著提升。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地理和旅游的爱好者,经常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旅游攻略和地理信息。这次入手了《2017 中国地图 中英文对照地图》,主要就是想拥有一份权威、直观的纸质参考。1.05米0.75米的尺寸,配合折叠的设计,既方便我在家墙上悬挂,又能在需要时方便携带。作为一个对地图精度要求很高的人,我非常看重河流、山脉、交通线路的清晰标注,这款地图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中英文对照的功能,对于我阅读一些英文旅游博客或论坛上的信息时,非常有帮助,能直接对应地图上的地理名称,避免了翻译上的偏差。我最近在计划一次横跨多个省份的自驾游,这款地图是我规划路线、了解路况、查找服务区等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不像电子地图那样会受信号影响,而且信息密度和直观性都远超手机屏幕。我还在尝试利用它的比例尺来估算不同城市间的距离,并对比一些我已知的地理常识,感觉非常准确。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对地图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其承载的信息维度。这款《2017 中国地图 中英文对照地图》虽然定位为现代交通与行政区划,但在细微之处,依然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痕迹。比如,在标注一些古迹或历史遗址时,如果能有更详细的文字介绍,那就更完美了。不过,即便是如此,中英文对照的设计,也让我有机会去研究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地理的解读,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地理要素的。地图的精细度,比如河流的走向、山脉的轮廓,都给我一种踏实感,仿佛能触摸到这片土地的肌理。我常常会对比不同年代的地图,来观察一个地区城市化进程、交通网络的演变,这款地图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基准点。尤其是纸质的触感,比在屏幕上滑动要更有沉浸感,仿佛能感受到纸张本身所蕴含的知识力量。1.05米0.75米的尺寸,让我在研究某个省份或城市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放大和细致观察,不用担心信息过于密集而显得拥挤。
评分这款《2017 中国地图 中英文对照地图》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1.05米0.75米的尺寸,在现在这个普遍追求轻便的时代,显得有些“复古”,但恰恰是这种尺寸,赋予了它一种权威和全面的气场。展开后的视觉冲击力很强,各种信息节点清晰可见,色彩搭配也显得非常专业,既不过于花哨,又能区分不同的行政区域和地理要素。我平时会关注一些国际新闻和地缘政治,这张地图能帮助我直观地理解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地理位置,比如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周边环境和交通网络。中英文对照的设计,让我对中国的地理名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更方便地与国外的研究资料进行比对。纸质的触感也比屏幕冰冷的光感要温暖许多,有一种沉下心来钻研的冲动。折叠后的尺寸虽然不如手机方便携带,但它更适合摆放在书桌或者墙上,成为一个随时可以查阅的“百科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