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007

话题2007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杨早,萨支山 编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8921
版次:1
商品编码:10273217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话题2007》讲述了当我决定为每一年写一篇综述,而不是简单排列大事记时,就已经将自己放在了一架滚烫火热的炭炉之上。那些事件散漫地搁放在路边,水上,网络里,饭桌旁,犬牙交错,各行其是,试图将之整合是多么危险的事!试着找一条线索,几条线索,貌似能够吸附住那些做布朗运动的精神原子,展示文化潮汐的律动,然而也许你已经在擦伤每桩事件的脉络,剥夺每种倾向的完整,牺牲每场争论的复杂。因此,年度综述的有效性在于并仅在于:它是一种盲打误撞的叙述与判断,它能让你隐隐感知那些并未浮出海面、却存在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情绪。一纸尚未兑现的支票,一笺留待确诊的处方单,它可能在无数废话之外增添一重废话,也可能在灵光一闪中发现某种真知。以上表明我作为写作者,谦卑而狐疑的姿态。具体到这一年,我依然要斗胆用几个非事件亦非人名的关键词,为2007写一份总结报告。

精彩书评

   《话题2007》编辑推荐:我们还是要回到《色·戒》。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一年众多文化现象中,它是一个可以被放在任何一个关键词名下的。
它充满残缺,它制造分裂,它迎合怀旧,它消费历史,它在一年将尽才翩然而至,却几乎成了一个年度的文化标志。
偶发事件被无限放大,而

目录

2007:被放大,被忽略
三级片,“汉奸电影”
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
全民皆股:无力的狂欢
关于“公祭”的文化批评与地方诉求
“这个问题与奥运无关!”
“学术行政化”风波
被诋毁的“当代文学”
生存还是毁灭,活着还是死去
知识+女性=?
爱心的消费,内部的殖民
关键词
王朔复出
金猪宝宝
杨丽娟
汉服
涨价
黑砖窑
“史上最牛钉子户”
陈晓旭
太湖水污染
……

精彩书摘

关键词之一:残缺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那几十张华南虎照片的真伪?华南虎不是东北猫,没有受到虐待,而且,真有那么多对这个“科学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我宁愿将众多打虎派的义愤填膺,解读为他们对信息残缺的极度郁闷。尚没有任何更可靠的证据,仅凭周正龙自己报送的照片,陕西省林业厅以下的众多政府机构就毅然站在了“虎照为真”这一方。两万元奖金不足以让人眼红,背后的利益链条却让世故的中国网民洞若观火。
在这些事件中,多数公众明显站在弱势一方,这似乎是网络锄强扶弱的特性使然,以致也有“真虎派”拿“一个纯朴的农民周正龙”说事儿。然而,华南虎照真伪之辨与学术行政化应否之争,与继续扮演道德民兵角色的所谓“新铜须门”、“海艺辱师”等网络事件相比,凸显的是公众对强势机构“信息遮蔽”的强烈不满。无一例外,这些强势机构总是打着官腔,一副不劳外人置喙的家长派头。他们不采信各种外在证据,不考虑危机公关,甚至懒于给公众一个明晰的解释。
有人总结说,华南虎事件符合网络炒作的两大要素:与动物有关,传统媒体跟进。依我看,莫若将“动物”两字换成“权力”,而“传统媒体跟进”的前提是:权力是有限的权力。正如前些年的中国足协,林业部门和教育部门,是政府机构中的相对弱势群体。这才是“华南虎照片”与“学术行政化”两大网络热点能够此起彼伏、峰回路转的关键所在。
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打虎派凭借的是常识、科技手段与权威机构的鉴定;而在“张鸣事件”与“光华风波”中,张鸣与邹恒甫仗以与行政权力对抗的,是自身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声名。媒体与公众热衷跟进这些多少有点事不关己的话题,或许正反映了他们对其他更为重大、更为贴身的事件,诸如涨价,诸如水污染,的信息缺失与话语无力?
网络代言的民意真是一柄双刃剑。它会向滚滚红尘索取真实、高尚与秩序,但一旦真正的道德民兵出马,它又立刻变成自由拥护者的狂欢派对。这一年,广电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继续着事无巨细严加管理的教导主任嘴脸。禁止拍摄某些题材的影视还只是防患于未然,黄金强档只能播主旋律作品还算是正面提倡,封杀《虹猫蓝兔七侠传》已经开始让人觉得小题大做,笑声却在针对“快乐男声”的琐碎规定出台达到了顶峰:不许歌手泪流满面,不许粉丝抱头痛哭,不许主持与评委互称“哥”、“姐”……基本上,一个煽情的选秀节目所有的卖点都不被允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么,观众为什么还要通过电视收看该档节目?这个问题广电总局拒绝回答,也没人真的想问。在《第一次心动》及一系列整容、涉性节目叫停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笑声背后,权力的真实。
沉默之后,小小的爆发。中国政法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董彦斌11月13日正式起诉广电总局:由于它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导致话题之作《色,戒》被迫删节后在内地上映,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这起未准立案的控诉,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公民对于信息人为残缺的愤怒,也向我们指明这种愤怒所能到达的边界。
带来残缺的,有时不仅是权力,还有历史。山西黑砖窑,是真正挑战公众良知的黑暗深渊。人们不只震惊于残酷的真实本身,更惶惑于何以社会基层组织都在利益面前丧失听觉与视觉。“底层沉沦”命题的提出,只是被新闻刺痛的又一次应激反应,诚如吴思等人指出,这种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今未绝,何来“沉沦”?到底是什么遮蔽了我们对底层的认知?是过往光荣化、高尚化的底层想象,还是对人性本恶的故意回避?从道德层面而非制度层面出发,可以解释媒体与公众的心酸,却无法真正理解底层为何一直沉沦,仍在沉沦。
我们彼此之间的理解越来越难。不炒股的人们望着兴致勃勃的股民同事,不明白他们为何可以在下午三点之前百事不问;投资专家望着小贩和文员们,不明白他们为何弄不清楚基金为何物就全力吃进;中产阶级望着重庆家乐福门前的长队,不明白为何十一元钱的差价就可以让人们连夜排队甚至蹈入死地……一位朋友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精神的问题。或许他偏激地撞见了真相。怕涨价,怕水污染,怕财不理你,怕政府调控……罗斯福说人生来拥有四大自由,其中包括免于恐惧的自由。欲望无时无处不在,但因恐惧激发的巨大欲望则可怖可惊,它印证了我们精神生活的残缺。全球市值第三的股市,与为十一元钱付出的生命,或许比猪肉飞涨,更能标明中国社会快乐指数的刻度。
……

前言/序言


话题2007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话题2007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话题2007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话题2007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不错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玩Q绘吧!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由于它是美术中最单纯的造型形式,所以成为每位习画者和美术爱好者基础训练阶段的必修课程。学习素描可以培养造型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习者自身进行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训练。

评分

《话题2007》讲述了当我决定为每一年写一篇综述,而不是简单排列大事记时,就已经将自己放在了一架滚烫火热的炭炉之上。那些事件散漫地搁放在路边,水上,网络里,饭桌旁,犬牙交错,各行其是,试图将之整合是多么危险的事!试着找一条线索,几条线索,貌似能够吸附住那些做布朗运动的精神原子,展示文化潮汐的律动,然而也许你已经在擦伤每桩事件的脉络,剥夺每种倾向的完整,牺牲每场争论的复杂。因此,年度综述的有效性在于并仅在于:它是一种盲打误撞的叙述与判断,它能让你隐隐感知那些并未浮出海面、却存在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情绪。一纸尚未兑现的支票,一笺留待确诊的处方单,它可能在无数废话之外增添一重废话,也可能在灵光一闪中发现某种真知。以上表明我作为写作者,谦卑而狐疑的姿态。具体到这一年,我依然要斗胆用几个非事件亦非人名的关键词,为2007写一份总结报告。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那几十张华南虎照片的真伪?华南虎不是东北猫,没有受到虐待,而且,真有那么多对这个“科学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我宁愿将众多打虎派的义愤填膺,解读为他们对信息残缺的极度郁闷。尚没有任何更可靠的证据,仅凭周正龙自己报送的照片,陕西省林业厅以下的众多政府机构就毅然站在了“虎照为真”这一方。两万元奖金不足以让人眼红,背后的利益链条却让世故的中国网民洞若观火。

评分

评分

囤书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想到是这么精彩的一本书。我花了两天来读,真让人手不释卷。看到梵高自尽,酸楚的泪水也汨汨而出。尽管我非常爱他,但是我依然不知道,他是那么的纯洁,伟大。世人对他的误解至深,伤害至深。而且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出身于那样的阶层,可以说他是另一个“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如果沿着他既有的人生轨迹走下去,他未尝不可以像他的弟弟一样,做一个体面的画商。  他生来便是要做艺术家的。他的生活里容不下虚伪,无情。他是那么的炽热,坦白,他爱的那样赤诚,毫无保留。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画,因此,当他不能再创作,他的生命便也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像大多数天才一样,他奉献给世界的,是不分阶层的博爱和用生命画出的瑰宝;而世界回应他的,却是无尽的挫折,饥饿,疾病,困顿,误解,侮辱,伤害。。。  我几乎可以说,他是属于“人民”的。他始终关怀着世上受着疾苦的大众,他从来没有等级的观念。他描绘农民,工人,最普通的劳动者,“吃土豆的人”。他的播种者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有力,大步的在璀璨的麦田里迈步。   而且,他也是非常“精神”的。他的生活里有京东,但是他并不是和别的画家一样,纯粹到京东那里找乐子,满足肉欲。他尊重她们,甚至愿意娶一个年老色衰的京东为妻。讽刺的是,他有那么多的爱,却无法得到世人的回应,给了他些许温情的,竟然是那个被世人同样唾弃的女子。他的有些举动,的确是神圣的,悲悯的,难怪他被矿山上的人称为“基督在世”。在那里,人们不会觉得他疯狂,因为他们知道他爱他们,他为了能让他们好过一点,已经奉献了几乎所有能够奉献的。  让人感动的,是他和提奥之前的兄弟之情。没有提奥的资助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他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兄弟两人就是一体的。没有提奥在背景里默默做着根系,就不可能有他盛放的艺术之花。提奥无条件的支持他,几乎从来没有拒绝过他的请求,总在关键时刻赶到他的身边,为他偿还负债,把他从贫病之中拯救回来。他们之间频繁的通信,已经让这两个灵魂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提奥虽然在巴黎过着体面的画商的生活,却无时不刻的关注着他的进展和动态。他在心灵上所有的跌宕起伏,都通过书信让提奥感同身受。是提奥早早看出他身上埋藏的巨大潜力,是提奥细心珍藏了那700多封通信,是提奥把他的习作和画作按时间小心的编排好。所以后人得以完整的追溯梵高的心路历程,能够离这个伟大的灵魂更近一些。生前,只卖出了一副画,价值四百法郎。但我不能说他是不幸的。比起世上的大多数人来说,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到了极致。即使他后来长寿,能看到自己的画作价钱越来越高,我想,他也会是漠不关心的。他从未因为市场的口味而作画,他也从未为那些脑满肠肥的人作画。虽然,卖画这件事一直在困扰着他,但他的祈求也不过是卖出的画,能够让他自立,不必依赖提奥的资助而生活。对他来说,创造是最重要的。如果什么都不能说,那么他宁肯沉默。如果不能够再创作,那么他宁肯死亡。     我之前不知道的是,他的父母两家都有不少出众的亲戚,他的姓氏在当时荷兰的艺术界鼎鼎有名。可以说他父母这一支是相对比较平淡的。然而,今日只有文森特让梵高这个名字不朽。就像书中说的,他活着,他的爱,他的才华,透过那些灿然的画活着。不管这些画今天值多少钱,它们终究不是某个人的私藏,而能被我这样的普罗大众看到。他的精神,他的爱,他的热望透过那些画震撼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淋漓尽致的来过这个世界,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熊熊燃烧过。他终于成就了自己,也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话题2007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