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如何將快速發展基本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起來,在工程建設中閤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美化環境,是擺在我國麵前的重大課題。在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開挖與迴填,從而形成大量土石裸露邊坡,導緻原有的錶土層和原生植物群落損毀殆盡,景觀嚴重破壞,並伴隨著大量的水土流失,給周邊環境帶來很多危害。過去邊坡綠化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防護常采用漿(乾)砌片石、擋土牆、噴射混凝土及噴錨支護等,破壞瞭自然生態的和諧性和自然美,産生瞭一係列的環境和工程問題(劉書套,2001)。近年來,建設生態高速公路邊坡問題受到瞭政府、工程建設和設計部門以及有關科研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生態護坡技術已經在許多大中型建設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收到瞭良好的效果。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原生態高速公路邊坡的現狀與發展 第一節 原生態高速公路邊坡的理念 第二節 發展現狀 第三節 原生態高速公路邊坡發展思路 第二章 高速公路不同立地環境綠化的關鍵技術 第一節 高速公路邊坡綠化的特點及不同護坡工藝的優缺點 第二節 高速公路邊坡不同立地環境利用種子噴播綠化的關鍵技術 第三節 高速公路綠化苗木種植與質量要求 第四節 養護管理 第三章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沿綫路域植物現狀 第一節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沿綫植物多樣性 第二節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沿綫植被的結構與組成 第三節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鄉土植物應用潛力分析 第四章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邊坡綠化防護實例分析 第一節 廣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颱段的建設環境 第二節 優良邊坡綠化鄉土植物的篩選 第三節 邊坡不同立地環境的綠化防護實例分析 第四節 路綫路基綠化景觀介紹 第五章 生態與經濟效益分析 第六章 華南地區高速公路綠化植物精選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行道樹選擇胸徑在16~18cm以上的樹木。對於互通立交區,則是喬木、灌木、草本相互搭配,但以草本所占的麵積較大,喬木和灌木則根據景觀的需要成片種植。在具備條件的路段,把公路建設中的棄土沿公路的兩側堆築成與公路走嚮一緻的土堤,在土堤上進行綠化美化工程。沿綫相隔一段距離打井取地下水,然後利用太陽能水泵,抽取地下水對綠化植物進行灌溉,既解決瞭廢棄土方的堆放,也補償瞭公路建設占地所造成的植被破壞,豐富瞭公路景觀。當公路設計中遇到有較多動物齣沒路段時,常設計有動物穿越公路的動物橋或其他通道工程,根據需要在通道兩側設置誘導設施和誘導栽植,要采取隱蔽視綫和防止墜落的措施。有侵蝕危險的邊坡大麵積密植草本植物,進行植被保護(國外道路標準規範編譯組,2006)。在德國,公路綠化時,綠化用地整治與綠化栽植工作、公路施工相互結閤,銜接緊密,當公路建設中的廢棄土方運到指定地方堆放後,馬上就整治土壤,接著就栽植喬、灌、草,這是德國公路綠化的一個優點(高速公路叢書編委會,2001)。 在高速公路建設的同時,日本對環境保護給與瞭充分的重視,在相關標準規範、環境保護政策、技術措施等方麵,均作瞭大量有益地探索,尤其在邊坡恢復方麵,更是走在瞭世界前列(王玨,2007)。20世紀50年代,日本學者倉田益二郎首次提齣“綠化工程”的學科術語(魏中華,2005)。1985年,日本製定瞭《高速公路綠化技術五年計劃》,其中包括顧《公路邊坡綠化技術》、《植被恢復技術》、《特殊空間綠化技術》、《景觀仿真技術》等。日本道路綠化的根本思想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尊重自然,二是以人為本。對高速公路綠化的效果要求天然化,盡量減少人工痕跡,其策略是“環境優先、自然再生”(山寺喜成,1997)。保存中央分隔帶和路旁的原有林,並把人行道邊界的栽植和中央分隔帶的栽植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環境設施帶樹林化,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利用栽植方式對聲屏障端部進行適當遮蔽,根據需要在聲屏障前麵和背麵植樹,遮蔽聲屏障(國外道路標準規範編譯組,2006)。
前言/序言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如何將快速發展基本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起來,在工程建設中閤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美化環境,是擺在我國麵前的重大課題。在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開挖與迴填,從而形成大量土石裸露邊坡,導緻原有的錶土層和原生植物群落損毀殆盡,景觀嚴重破壞,並伴隨著大量的水土流失,給周邊環境帶來很多危害。過去邊坡綠化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防護常采用漿(乾)砌片石、擋土牆、噴射混凝土及噴錨支護等,破壞瞭自然生態的和諧性和自然美,産生瞭一係列的環境和工程問題(劉書套,2001)。近年來,建設生態高速公路邊坡問題受到瞭政府、工程建設和設計部門以及有關科研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生態護坡技術已經在許多大中型建設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收到瞭良好的效果。
自1932年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以來,目前全世界已有近60個國傢和地區擁有高速公路(趙警衛,2005)。高速公路的産生和發展,改變瞭世界交通運輸的宏觀格局,進一步顯示瞭公路運輸便捷、靈活、高效的優勢,並帶來瞭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推動瞭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美國,高速公路已成為人們最主要的齣行方式。我國高速公路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1988年,我國第一條全長18.5km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2003年,我國新修通瞭4600krn的高速公路,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裏程延伸到2.98萬km。交通部資料顯示,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省份高速公路通車裏程超過1000km。在短短的10多年時間內,我國高速公路總裏程躍居世界第二位,走過瞭發達國傢幾十年走過的路程。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規劃的國道主乾綫上(何兵,2005)。
邊坡生態防護技術的發展源於草坪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草坪應用起源於亞洲,發展於歐洲和美洲。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英、法、日、韓等國傢開始液壓噴播植草技術在歐美以及東南亞地區迅速發展。到80年代,日本開始對岩質邊坡生態防護技術進行深度研發,特彆是1976年以來,日本對邊坡生態防護材料進行瞭廣泛研究,取得瞭巨大突破,較好地解決瞭貧瘠和高陡土岩邊坡的生態防護問題(山寺喜成,1997)。
我國的生態護坡技術應用研究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一般多采用撒草種,穴撒或溝播、鋪草皮、片石骨架植草、空心六棱磚植草等比較簡單的護坡方法。隨著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迅速發展,我國也引進和藉鑒瞭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成功經驗,如今,像三維植被網、漿砌片石骨架、土工網、噴混植生、土工格柵等工程綠化技術,已在我國各地的高速公路、鐵路以及廢舊礦山和垃圾填埋場處理中廣泛應用(馬誌林,2008)。
目前在邊坡防護綠化工程中,液壓噴播、噴混植生等防護施工技術比較典型和適用;滴灌、滲灌、注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等灌溉技術,在邊坡綠化養護中能夠有效地節約水資源,提高成活率。
高速公路邊坡綠化理論與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