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 繁星春水/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读练考精编版)
原价:19.80元
作者:冰心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10428302
字数:290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语文的课外读本就需要选择文学历史领域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艺术价值、最能启迪智慧和提高语文修养的图书。这套丛书内容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著,对长篇进行了精细的节选;每本书前面都有导读,还有详细的注释,非常适宜于青少年课外阅读,初版后很受读者的欢迎。
目录
阅读导航
《繁星》自序
繁星
《春水》自序
春水
影响
天籁
秋
可爱的
孩子
冰神
一朵白蔷薇
迎神曲
送神曲
病的诗人(一)
病的诗人(二)
诗的女神
谢思想
假如我是个作家
“将来”的女神
向往
病的诗人(三)
晚祷(一)
不忘
玫瑰的荫下
不忍
哀词
十年
使命
纪事
歧路
中秋前三日
安慰(一)
安慰(二)一
晚祷(二)
十一月十一夜
致词
解脱
信誓
惆怅
纸船
乡愁
远道
倦旅
赴敌
我爱,归来罢,我爱
我曾
《往事》——以诗代序
我再也不能承受这样的温存
惊爱如同一阵风
生命
别踩了这朵花
雨后
小白鸽捎来的信
思考题参考答案
跋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文摘
序言
当我捧起这本《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古色古香的智慧殿堂。连教授的语言风格,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生涩难懂,反而充满了亲切感和感染力。他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复杂的医学概念,让那些晦涩的理论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我尤其喜欢他在讲解《金匮要略》方剂时,那种对病机变化的深入剖析。他不会仅仅告诉你这个方子治什么病,而是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个方子能够治疗这个病,它的核心作用机理是什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每次读到他对于某个经典方剂的细致解析,我都能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掌握了打开疾病之锁的金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医怀有濃厚兴趣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带我领略《金匮要略》魅力的书籍。《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的这一渴望。连建伟教授的讲稿,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耐心细致地引导我走进中医的深邃世界。 书中对每一个方剂的讲解,都力求做到详尽而精准。教授不仅会介绍方剂的构成、治疗范围,还会深入探讨其辨证要点和组方原理。其中,关于病机与方证结合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强调,脱离了病机,单纯记住方剂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深刻理解了疾病的本质,才能灵活运用方剂,达到治愈的目的。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从“知其然”提升到“知其所以然”。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连建伟教授的讲解,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临床的温度。他将《金匮要略》这样一部古老经典,与现代的临床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医的生命力。 最令我赞叹的是,教授在讲解中,始终贯穿着“活法”的理念。他并非教导我们死记硬背,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去体会方剂的精妙之处。他会引导我们分析不同证型下的方剂选用,以及在复杂病例中如何进行加减化裁。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我对未来独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充满了信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宝贵的学术财富。
评分这本《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给我带来的惊喜,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治学态度的启迪。连教授在讲课时,那种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会在讲解过程中,反复强调细节的重要性,比如药物的炮制、剂量的调整,以及辨证过程中的细微差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在临床上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还非常欣赏教授的“引经据典”的能力。他不仅对《金匮要略》本身了如指掌,还会旁征博引,提及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甚至是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这种融会贯通,使得《金匮要略》的理论不再是陈旧的古籍,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时代感。读完他的讲稿,我感觉自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信心。
评分这本《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着实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医书。初见书名,便对其学术底蕴和传承意义心生敬意。翻开书页,连建伟教授温厚而充满智慧的声音仿佛在我耳边回响,将《金匮要略》这部经典的医学宝库,以一种极其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金匮要略》的注解,但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窥见其精髓。而这本书的出现,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伤寒辨证论治,以及方剂配伍的理解。 教授在讲稿中,没有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解读,而是着重于临床实际的应用。他从每个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到辨证要点、配伍意义,再到加减变化、临证发挥,层层剥茧,条分缕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会将多个病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方剂在不同疾病中的灵活运用,都一一梳理清楚。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记住了方剂,更理解了方剂背后的理法方药,真正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