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研究必须从共时的内外比较人手,归纳区内的各种类型,再和周边方言比较其异同,然后在汉语语音吏方面分析其历史层次。因此,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研究实际上就是方言语音的纵横两向的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是就一个大方言区进行这种研究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研究必须从共时的内外比较人手,归纳区内的各种类型,再和周边方言比较其异同,然后在汉语语音吏方面分析其历史层次。因此,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研究实际上就是方言语音的纵横两向的比较研究。虽然讨论的只是声母的历史层次,其实在许多方面已涉及韵母和声调的特征。因为声母的分合和演变常常是以韵母、声调为制约条件的。不仅如此,讨论声母的历史层次势必还会牵连到词汇的特征,关系到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常用词和非常用词、方言固有词和通语用词、口语用字和书面语用字等等,也常常成了不同语音历史层次的取决条件,而方言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来说,有时,是不可缺少的。《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关于赣语声母历史层次的研究方法是遵循内外比较、历史分析、关照系统(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语音系统和语音、词汇的系统),并且联系了语言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外部关系,因此,所做的分析是有说服力的,也可以使人们得到关于赣方言的整体特征的认识。可见,研究方法对头了,分析问题就会有新的突破,理论上也可以得到升华。
除了方法科学,《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的成功还在于作者下足了功力。在讨论每个声母现象的时候,《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都能尽量不遗漏地罗列已有的赣语调查材料,努力进行类型归纳,做到言之有据。同时也尽量不遗漏地查检历来学者们的有关分析结论,认真加以比较、权衡和评价。在材料方面,作者从1987年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就一点一点地调查赣方言,后来参加我们所主持的《客赣方言调查报告》这个研究项目,赣方言点大多是他参与'或独力到实地调查的。从那时到本.书成书,真可谓是十年磨_剑,其中甘苦不言而喻。所以,《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者这十几年的积累。在理论方面,作者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努力做到不论巨细,一一检验。对于初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忽略,对于大专家的结论也敢于提出质疑,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发掘材料和检验理论这两方面的功力,要寻求突破是艰难的。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对于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的研究上有哪些突破,当然还有待于各方面的专家们审核。无需在这一篇序文里一一提出。但是,由于我们始终都参与并关注这项研究,还是有不少感触的,希望专家和读者能仔细披阅,多加发掘。这里只就若干较为重要的课题提个头,供大家思考。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来源
1.4 标音说明
第二章 赣语的分布与历史形成
2.1 赣语的分布及其区分标准
2.2 邵武方言的归属
2.3 赣语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赣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历史层次
3.1 赣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的今读类型
3.2 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类型及性质
3.3 客赣方言“渠辫笨队赠叛站铡”今读的性质
3.4 赣语古全浊声母今读的历史层次
第四章 赣语端组声母的历史层次
4.1 赣语端组声母的今读类型
4.2 透定母读h型的历史层次
4.3 透定母读1型的历史层次
4.4 端透定母细音读ts、ts型的历史层次
第五章 赣语泥组声母的历史层次
5.1 赣语泥来母今读的分混类型
5.2 泥来半混型与泥来全混型的关系及历史层次
5.3 赣语来母的今读类型
5.4 来母塞音化现象的性质及历史层次
第六章 赣语见组声母的历史层次
6.1 赣语见组声母的今读类型
6.2 见组腭化现象的音韵分布及历史层次
6.3 见组今读ts ts、tf tf型的历史层次
6.4 见组今读ts、ts型的历史层次
6.5 见组今读t、t型的历史层次
6.6 溪群母今读h(x)、f、型的历史层次
6.7 溪群母今读零声母型的历史层次
第七章 赣语晓组声母的历史层次
7.1 赣语晓匣母的今读类型
7.2 晓组唇化现象的音韵分布及历史层次
7.3 匣母今读零声母的历史层次
7.4 匣母今读k、t型的历史层次
第八章 赣语知庄章 精组声母的历史层次
8.1 赣语知庄章 精组声母今读的分合类型及历史层次
8.2 赣语知二庄精组声母的今读类型及历史层次
8.3 赣语知三章 组声母的今读类型及历史层次
第九章 总结
9.1 各章 回顾
9.2 从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看赣语形成的多元性
9.3 从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看语音演变过程中各语言要素
之间的相互制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评审意见
精彩书摘
禹征三苗后,史籍上“三苗”的名称不见了,在南方代之而起的是越族。从来源上看,越族可能是苗蛮的后裔。关于其活动范围,《吕氏春秋·恃君篇》云:“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说得更具体一些:“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学界一般都同意林惠祥(1936:111)的观点:“百越所居之地甚广,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如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可见,自夏以后,江西地区的居民应为越族。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一般认为,至青铜时代,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青铜器文化,为古代百越族物质文化遗存。从江西境内180余处已发掘的商周文化遗址来看,基本上各处都有几何印纹陶出土。如被认为是中国南方地区考古学重大成果之一的江西吴城商代文化遗址,共出土文物900余件淇中就包括大量几何印纹陶,纹饰特别丰富。根据彭适凡(1992:95)的研究,吴城遗址大量出土文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说明它不可能是中原商民族的文化,“而应是与中原商民族有着密切关系的古越族的文化。”以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说明,夏商西周时期,江西地区的居民为百越民族,所以,当时通行于江西地区的语言也应是非汉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古越语。
……
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此外,通行贛語的還有湖南省東界的13個縣:臨湘、平江、瀏陽、醴陵、攸縣、茶陵、酃縣、桂東、汝城、常寧、資興、安仁,有人認為岳陽、永興也屬贛方言區;福建省西北部的4個縣市:邵武、光澤、建甯、泰寧;湖北省東南部與江西省連界的 8個縣:通城、蒲圻、崇陽、通山、陽新、咸寧、嘉魚、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地區的望江、東至、宿松、懷寧、太湖、潛山、嶽西、桐城等縣的方言,據初步瞭解,也和贛語相近,目前歸屬未定,可能也將劃歸贛方言;浙江省西部的某些地區,也存在爭議,尚需進一步研究。
评分
☆☆☆☆☆
赣方言研究之语音研究。
评分
☆☆☆☆☆
评分
☆☆☆☆☆
赣方言研究之语音研究。
评分
☆☆☆☆☆
为了写论文买的,希望有用。
评分
☆☆☆☆☆
评分
☆☆☆☆☆
家。史載幹越國在春秋時期為吳國所滅,其中心地帶可能位於今餘幹一帶,而艾國則位於今修水、武寧一帶,後其被楚國併吞。至春秋時代,江西地方經常被稱為“吳頭楚尾”,是因為江西曾迭為吳、楚、越國的爭雄之地。西元前473年越滅吳,西元前306年楚滅越。處於“吳頭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關係,而贛語中至今依舊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吳語和古楚語詞的積澱,西漢揚雄在其著作《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達85次,其中單言“南楚”、不並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記•貨殖列傳》中則注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同時,《方言》中提及的吳越、吳楊越、吳楚等地亦被認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區,該時期的江西話是似吳類楚的一種獨具特色、有別于周畿雅言的語言。
评分
☆☆☆☆☆
漢高帝初年(西元前202年),漢朝在江西設置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轄十八縣,管轄區域遍佈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將士35萬餘人猛增至西元140年的167萬餘人,淨增近132萬人。在當時中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