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魔鬼:為什麼我們的創新帶來的卻是危機 中信齣版社

金融的魔鬼:為什麼我們的創新帶來的卻是危機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理查德·布剋斯塔伯 著
圖書標籤:
  • 金融
  • 危機
  • 創新
  • 經濟學
  • 金融史
  • 風險
  • 投資
  • 中信齣版社
  • 金融科技
  • 市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信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31301
商品編碼:1031525568
品牌:中信齣版(Citic Press)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8

具體描述

   危機各有各的原因,本質卻相似。
    若想瞭解我們為何會身處一個危機頻發的時代,《金融的魔鬼:為什麼我們的創新帶來的卻是危機》不可不讀。
    如果你不曾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憑什麼斷定資本主義的萬惡本質?
    公司、企業傢、金融傢……,這些資本主義的産物,讓人類創造瞭幾倍於前的財富總額。
    某種程度上,是資本主義時代讓人類擁有瞭更溫暖的住房、更安全的汽車、更豐富的食品……
    你或許會問——
    華爾街的貪婪、欺詐和僞善呢?
    這不是資本主義更本質的東西嗎?
    沒錯!
    但是這些萬惡的本質,遠不止你在其他書上讀到的那樣單純。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眾魔在人間》《金融的魔鬼》,再重新思考一下《資本主義萬惡嗎?》,或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1637年,鬱金香狂熱;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美國經濟恐慌;1907年,美國銀行危機爆發;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潰;2000年,互聯網泡沫;        2007年,金融危機……
    我們努力改善金融市場設計,卻導緻市場崩潰。
    我們試圖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卻引入結構性風險。
    我們設法滿足眾多的投資欲望,卻使投資風險倍增。
    金融在創新,危機卻越來越頻繁……
    《金融的魔鬼:為什麼我們的創新帶來的卻是危機》詳細迴顧瞭美國曆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機,深入分析瞭現代金融市場,特彆是金融創新工具的復雜性和緊耦閤性,揭示瞭整個金融監管體製和金融市場所固有的本質特徵,以及這些特徵如何讓華爾街的金融傢們走上瞭一條引發金融動蕩的不歸路。

   1637年,鬱金香狂熱;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美國經濟恐慌;1907年,美國銀行危機爆發;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潰;2000年,互聯網泡沫;  2007年,金融危機……
    我們努力改善金融市場設計,卻導緻市場崩潰。
    我們試圖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卻引入結構性風險。
    我們設法滿足眾多的投資欲望,卻使投資風險倍增。
    金融在創新,危機卻越來越頻繁……
    《金融的魔鬼:為什麼我們的創新帶來的卻是危機》詳細迴顧瞭美國曆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機,深入分析瞭現代金融市場,特彆是金融創新工具的復雜性和緊耦閤性,揭示瞭整個金融監管體製和金融市場所固有的本質特徵,以及這些特徵如何讓華爾街的金融傢們走上瞭一條引發金融動蕩的不歸路。

 導  言   市場風險的矛盾性
第1章  1987年的魔鬼們
第2章  城裏的新治安官
第3章  所羅門兄弟的興衰
第4章  所羅門兄弟,收而毀之
第5章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杠杆循環中毀滅
第6章  金融巨頭
第7章  復雜性、緊耦閤和正常事故
第8章  對衝基金的美麗新世界
第9章  蟑螂和對衝基金
第10章  對衝基金的存在主義
結語  創造是為瞭毀滅?
注釋  
緻謝

   第1章
    1987年的魔鬼們
    1984年夏天,我加入摩根士丹利,它那時仍采用自1935年就開始的獨傢閤夥人製。公司的投資銀行傢們統治著公司事業的誘人領域,而我則進入固定收益部門—債券部。固定收益是最不吸引人的領域—當然,除非你在固定收益研究(FIR)部門工作,而我正是在這個部門度過瞭我的華爾街事業的最初幾年。
    但是,鮑勃·普拉特想要完全改變這種狀況。作為前中層保險業主管,他從原來不起眼的位置,被提拔為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研究部門的負責人。這裏所講的不起眼是指,公平人壽保險公司這傢龐大機構,其總部坐落於第七大道和52街的交界處,離位於第六大道和50街交界處的摩根士丹利辦公樓不遠。當普拉特在1982年進入摩根士丹利時,固定收益領域纔剛剛稍微脫離僵化停滯狀態。之前,那些像塗瞭綠眼膏似的簿記員,把分類賬堆在斯蒂爾凱斯牌辦公桌上,跟蹤債券息票的付款情況。
    然而,固定收益世界很快成為由數學知識帶來的金融革命的先鋒力量。美國政府定期發行到期期限從30天到30年不等的各種債券。其中,由於將資金綁定更長時間具有相應風險,所以長期債券的利率一般高於短期債券。如果將不同期限的利率用麯綫的形式繪齣,就形成瞭人們熟悉的收益率麯綫。雖然各種債券的價格及其收益率會隨著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和戰爭等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收益率麯綫上的每種利率都有較大的靈活性,但它們的變動與其相鄰期限利率的關係卻可以用數學方式加以描述。
    在摩根士丹利的關鍵時期
    那些突然湧嚮華爾街的寬客們的工作,就是探索收益率麯綫上的相關性,並開發數學模型,用於從債券投資組閤或債券交易操作中獲取高於那些思想僵化的投資者的投資迴報。至20世紀80年代早期,大量其他公司都已經趕上數字運算的新浪潮。所羅門兄弟的馬蒂·萊博維茨已經組建瞭一個高端的強大團隊,負責固定收益組閤投資策略和收益率麯綫交易。這個團隊為所羅門兄弟幾年後進軍自營固定收益證券交易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在摩根士丹利,普拉特想要利用固定收益研究跨越另一道障礙。身為歌劇狂熱愛好者的普拉特,想象自己是一位文人雅士,因此他不喜歡處理一大堆最基礎的債券這類瑣事。他對固定收益研究滿懷憧憬,希望將其從停滯不前的交易員手中解放齣來,並推進它扮演具有聲望的投資銀行角色。普拉特曾屢次嚮我說明,這個想法要求在投資銀行內部創立一個投資銀行。他將開發齣客戶願意花錢投資的産品。然後,作為對他們所獲得服務的補償,這些客戶將與摩根士丹利進行交易,而利潤明確歸於固定收益研究部,因此固定收益研究部將成為卓越的利潤中心。為瞭實現這一目的,普拉特聘請瞭哈佛畢業的、由物理學傢轉行為保險精算師的吉姆·蒂利管理保險業務,聘請養老基金專傢傑裏米·戈爾德負責養老基金,以及奧爾登·托伍斯聯絡各銀行及儲蓄機構。他們每個人都領導各自的小團隊,緻力於從事客戶谘詢業務和開發新業務。最初,普拉特在1984年將我引進他的部門,成為部門的分析骨乾,但一次偶然的機遇,他立即給我重新安排職位,讓我承擔利潤中心的任務。
    這個機遇來自一個名為&"投資組閤保險&"的新型投資策略,這個新詞組不久為投資界帶來瞭意想不到的標誌性變化。人們之所以設計投資組閤保險這種投資策略,是為瞭用其防止股票投資組閤跌落至預設的最低價值以下。這種策略利用對衝方式進行運作,例如,做空標準普爾500期貨。如果投資組閤的價值上升,並超過預設的最低值,那麼,對衝將會被減少,從而使投資組閤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收益。如果投資組閤的價值下降,對衝將被增加,因此,如果投資組閤的價值最終剛好跌落至最低值,它就能被完全對衝。通過這種方式,當有需要時,投資組閤能夠得到對衝;而當投資組閤價值和最低價值之間存有緩衝時,它又不會遭受市場風險。因為,對衝隨時間推進而增加或減少,這種對衝被稱為動態對衝。
    投資組閤保險的對衝方式,是以費希爾·布萊剋、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肖爾斯的理論研究為基礎的。他們的理論成果都集中體現於布萊剋—肖爾斯公式,它使得為期權定價成為可能。沒有其他任何經濟學公式像布萊剋—肖爾斯公式一般,為金融界帶來瞭如此重大的影響。默頓和肖爾斯都因此獲得瞭諾貝爾經濟學奬(費希爾·布萊剋在此奬頒布的幾年前去世)。這個公式所蘊涵的理論和數學知識被學術界欣然認可。采用物理學中熱傳導微分方程的數學知識,以及使用隨機微積分的新方法,該公式吸引著學術核心人物,他們似乎從數學的神秘性中得到瞭瘋狂的樂趣。
    盡管其推導異常深奧,但布萊剋—肖爾斯公式是將數學優勢運用於經濟學的罕例,它來得正是時候,並可立即適用。首先,存在需要這類定價工具的適銷對路的市場—1973年開業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也正是在這一年,報界推薦瞭布萊剋—肖爾斯公式,默頓的更為完備的期權定價推導也在這一年發錶。1其次,雖然這個公式要求先進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機處理能力,但它確實以機械論學說的方法奏效瞭。
    在伯剋利加州大學的海恩·利蘭和馬剋·魯賓斯坦這兩位金融學教授的努力下,這個公式為金融界帶來瞭投資組閤保險。2他們與其營銷閤夥人約翰·奧布賴恩一起,於1981年創辦瞭一傢管理公司—LOR閤夥人公司(利蘭、奧布賴恩和魯賓斯坦閤夥人公司),銷售他們的技術。該公司的技術在此後幾年內就被編成電腦程序,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批投資銀行服務。每日伊始,LOR閤夥人公司通過運行布萊剋—肖爾斯模型,嚮投資組閤經理人客戶傳遞對衝指示,經理人據此操作對衝。LOR閤夥人公司憑藉這項服務,每年獲取相當於被對衝資産0.15%的收益。例如,一隻10億美元的養老基金每年需交納150萬美元的費用。
    LOR閤夥人公司的策略得到瞭成功實施,它似乎確實為投資組閤購買瞭保險,因為它以已知的成本防止瞭損失。它甚至還采用瞭保險業的術語,將最低限額價值與投資組閤當前價值之間的差值稱為扣減額,而將反復買賣股票中報單與成交之間的價格變動所産生的費用稱為保險費。
    有瞭投資組閤保險,資金經理人可以鎖定收益,而又不放棄持續增值的機會。許多投資組閤經理人和養老基金都認為這點非常誘人,尤其是鑒於股票市場的巨大增值已為他們的投資組閤帶來的影響。LOR閤夥人公司迅速聚集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客戶投資組閤,也引來瞭大量競爭者緊隨其後,包括我在內。至1987年,投資組閤保險已經是影響交易決策的推動力,已有超過600億美元的資産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對衝。
    我的保險推銷員生涯
    投資組閤保險采用的基本期權技術眾所周知,所以其他公司也能順利效仿LOR閤夥公司進入市場,提供此類對衝顧問服務。我在摩根士丹利帶頭領導這一業務領域。開始啓動投資組閤保險之前,需要幾個月時間進行電腦編程和測試。雖然更廣泛的投資群體認為這種技術非常復雜,然而,任何接受過良好期權理論培訓的人都會發現,這是相對簡單的應用程序,我正屬於這類人。準備好此程序後,普拉特和我在公司內部傳播和推銷這個設想。投資組閤保險要求我們代錶客戶承擔對衝職責,即充當受托人的角色。在摩根士丹利,能夠完成這項要求的隻有資産管理部(MSAM)。成就此項目的關鍵在於,得到負責管理資産管理部的巴頓·比格斯的認可。那時,巴頓纔50齣頭,但隨著公司注入一批新鮮血液,他已經成為元老級人物。他幾乎每天都在閤夥人餐廳內與客戶共進早餐或午餐,下午在公司的健身房彌補那些時間,虔誠地一邊踏著健身車,一邊鑽研調研結果。有段時間,我特意安排能夠和他契閤的鍛煉時間,並嚮他說明投資組閤保險能為拓展摩根士丹利資産管理部的産品係列帶來的一大堆好處。最後,他終於被打動瞭。
    自從巴頓加入後,我們用瞭幾個月時間嚮潛在客戶進行令人頭大的産品介紹。在此之前,我接受培訓時常常會想,每個學期都講這樣一成不變的課程一定乏味至極;然而後來我卻走上瞭這條路,一個月要反反復復地進行幾十次大緻相同的講解。有那麼幾次,我覺得自己仿佛隻是在簡單地呼氣,我說齣的那些話仿佛隻是肌肉記憶的結果。但是我付齣的那些努力換來瞭齣乎意料的快速迴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我手上已經掌握瞭超過30億美元的對衝資産。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
    這項業務捲入瞭平時幾乎互不相關的一些部門。我當時在固定收益部,嚮投資銀行業務客戶推銷一種股權類投資産品,之後,作為摩根士丹利資産管理部的信托人管理這項程序。我為公司的一些藍籌客戶操作投資組閤保險程序,其中包括剋萊斯勒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吉列公司。
    這種策略被認為處於市場創新的最前沿。投資組閤保險並不購買現有證券,而是在閤成工具的全新世界中領路,閤成工具就是利用動態交易策略創立的動態金融工具。事實上,那時的日本人經常抄襲西方的創新成果,然後對其進行改進,他們預訂這種策略主要是為瞭對其進行反嚮設計(在一次來訪中,一位日本客戶帶來瞭一堆電子製錶軟件,這些軟件係統地追蹤我們的每日交易變動,進行反嚮測試,從而推斷齣我們的對衝模型的工作原理)。我曾無數次前往正在快速發展的公司日本辦事處,最後都在那裏獲得十幾個客戶。幾乎在所有案例中,他們將程序運用於價值1億美元的投資組閤—這個數目對他們來說隻是滄海一粟,也是他們認為需要用來嚮我請教這種程序的最低數額。
    利用動態對衝策略,我閤成瞭一些創新的金融工具。例如,我與維剋拉姆·潘迪特閤作(他之後晉升為機構銷售和交易部的主管人,再之後於2005年菲爾·珀塞爾任職期間痛苦地離開公司),采用瞭XMI指數期貨(相仿於道指30)和日本的日經期貨,在美國和日本的證券市場發行首批遠期期權。我們發行這些作為本金,也即意味著摩根士丹利處於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期權持倉的另一方,並采用投資組閤保險的動態對衝方法保持賬麵平衡。
    為救生艇奔走
    股票市場已經成熟,並存在許多需要保險的地方,這有利於投資組閤保險的發展前途。從1982年開始,到1987年8月股市大崩盤前抵達高峰,道指經曆瞭大牛市,幾乎上升至原來的3倍。美國憑藉行業間的共同協作贏得瞭持續5年的經濟增張。至1987年,市場以指數率嚮前推進,道指從年初到8月底上升超過40%。
    然而,到瞭10月中旬,市場的第一批裂縫開始顯現,而投資組閤保險提供的保護開始看上去像個不錯的點子。10月16日收盤後,股市似乎變成瞭另一個完全迥異的世界。道指從8月底開始就已經暴跌瞭近500點,捲走瞭幾乎半年的收益。之後,下跌變成瞭自由落體般地暴跌。10月19日大崩盤的前一周內,股市在2天內下跌4%。10月14日,星期三,道指一天下跌95點,創曆史紀錄。而在10月16日,星期五,又齣現瞭一個新紀錄—暴跌100多點。
    隨著這個星期一天天過去,股權類産品交易吸引瞭大量關注。在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交易員和銷售人員,散開在從32樓到證券交易大廳樓層的樓梯間,觀看那種發狂般的場景。股票市場內部設置瞭股票、期貨和期權的掛牌交易行情,通常比固定收益市場安靜得多,因為在固定收益市場,交易櫃颱為瞭為購入的每隻債券尋找新買傢而必須將其拿齣來供許多客戶挑選。圍觀這個市場失事的人群擴大瞭危機心理,這最終導緻摩根士丹利股票投資部主管安森·比爾德貼齣告示,聲明&"未經許可,閑人免進&"。這個告示搞定瞭烏閤之眾,但卻無法阻擋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們。
    10月19日,星期一,在交易大廳觀看的人可算是大飽眼福瞭。期貨市場在9點開盤時就開始一連串地拋售。半個小時後,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在芝加哥的標準普爾期貨拋售的帶動下,紐約證券交易所也齣現瞭恐慌性的拋盤。買賣之間嚴重失衡,以至於許多股票甚至還未開盤,其價格就承接前一周的下跌而一瀉韆裏。此情此景,讓大部分投資者呆若木雞。少數膽大者決定&"抄底&",其中有一個人在道指每下跌100點後就嚮我們的期貨交易櫃颱遞交一次買單,但無力阻止拋售狂潮。那天收盤時,股市遭遇瞭曆史上最惡劣的單日下跌幅度,跌幅超過22%。標準普爾期貨的遭遇更為慘烈,跌幅將近29%,所以,通常聯結期貨日均價格和標準普爾現貨市場的程序交易無法滿足期貨交易所的拋售需求。一夜間,這種恐慌就在全球其他股票市場蔓延開來。在紐約股市開盤後的18個小時內,相當於數年國內生産總值之和的財富被席捲一空。
    在1987年股市大崩盤後,大量報道試圖運用有效市場理論以及以信息為基礎的當代經濟教條模型來對崩盤加以解釋。這一周發生的事件和齣現的公告都被搜尋齣來,用於分析引發這次暴跌的具體原因。新聞報道帶有一些消極色彩,它們本來就一直如此。10月19日的前一周內,商品交易市場齣人意料地發生虧損;在兩年多的時間內,30年期債券收益率首次上升超過10%;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通過一項法規,對所謂的綠郵(greenmail)徵稅。周末,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剋提齣警告,美國或許會停止支持美元,從而引發瞭日本和歐洲的美元拋售行為。
    但是,所有這些分析—不論是孤立的還是綜閤的—都不夠突齣,不足以成為重新審視市場的可靠根據。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並不單單是對新信息做齣理性反應的結果。什麼樣的信息會緻使10月19日的市場下跌超過20%,但在次日早上又猛漲12%,又在接下去幾個小時內下跌10%呢?這也不僅是從眾心理的問題。沒有什麼因素使極為分割的市場投資者會在星期一早上一覺醒來後,決定不惜代價地拋售股票。事實上,是一批集中的特定公司在16日和19日引發拋售狂潮。
    可能是因為投資組閤保險已經脫離學術圈,所以學界也無法對這次崩盤追根溯源,盡管他們到處探尋大崩盤的究竟,卻唯獨不在發源處尋找。其實,你不需要是個天纔,就能明白,大崩盤的根源在於市場非流動性,以及大獲成功的新型投資組閤保險策略造成的意外副産品,而我則是普及和實行它們的一個推手。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