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KM)理念与方法融入电子政务研究领域,从“社会一技术”双视角分析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架构,全面而深入地讨论了电子政务“生态”环境的培育以及政务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存储、集成与整合、传播与共享、创新、进化、应用辅助等相关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同时阐释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系统自组织与绩效测度机制。《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结构完备合理,内容翔实丰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管理与应用相呼应,问题分析视野宽阔、启迪性强。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适合高校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供从事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序(邱均平)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政务内涵分析
1.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1.1.2 电子政务的本质与核心
1.1.3 相关概念辨析
1.2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1.2.1 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1.2.2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简况
1.3 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
1.4 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的成功案例
1.4.1 美国的电子政务
1.4.2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
1.4.3 国外电子政务成功经验总结
1.5 国内实施电子政务的典型案例
1.6 国内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1.6.1 国内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问题归纳
1.6.2 因应反应——电子政务知识管理
本章小结
本章 思考题
第二章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2.1 知识管理概要
2.1.1 知识管理的诞生背景
2.1.2 知识管理发展历程与基本观点
2.2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要素
2.2.1 电子政务知识资源
2.2.2 电子政务实施主体
2.2.3 电子政务实施受众
2.2.4 电子政务知识链
2.2.5 电子政务技术子系统
2.2.6 电子政务生态环境
2.3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定位与建模方法论
2.3.1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定位
2.3.2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建模方法论
2.4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结构
2.4.1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4.2 对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若干说明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 电子政务生态环境
3.1 电子政务生态环境内涵
3.2 政府组织内部环境
3.2.1 行政理念
3.2.2 行政文化
3.2.3 行政规划
3.2.4 行政规程
3.2.5 行政领导
3.2.6 组织结构
3.2.7 人力资源
3.2.8 激励机制
3.3 政府组织外部环境
3.3.1 文化环境
3.3.2 法律环境
3.3.3 经济环境
3.3.4 科技环境
3.3.5 市场环境
3.3.6 信息资源环境
3.3.7 国际综合环境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政务知识获取与组织
4.1 政务知识辨识
4.1.1 知识辨识的意义与内涵
4.1.2 知识辨识指导方法
4.1.3 知识辨识原则
4.1.4 知识可得度测度模型
4.2 政务知识获取
4.2.1 政务知识源
4.2.2 政务知识获取集成化策略
4.2.3 政务知识获取智能化策略与技术
4.3 政务知识表示
4.3.1 显性知识的表示
4.3.2 隐性知识的表示
4.4 政务知识求精
4.4.1 基于GA的知识求精
4.4.2 基于ANN的知识求精
4.5 政务知识存储
4.5.1 政务知识存储策略
4.5.2 编码化政务知识的存储
4.5.3 非编码政务知识的存储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政务知识集成与整合
5.1 内涵分析
5.2 政务知识集成与整合策略
5.2.1 “面向应用层次”的政务知识集成
5.2.2 “面向对象层次”的政务知识集成
5.3 政务知识集成相关技术
5.3.1 基于知识本体的公共知识模型
5.3.2 共同通信语言
5.3.3 异构知识间转化技术
5.4 政务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
5.4.1 政务管理流程概述
5.4.2 流程优化与再造
5.5 政务主体协同
5.5.1 政务主体协同的内涵
5.5.2 政务主体协同策略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
6.1 知识传播与共享概述
6.1.1 知识传播与共享内涵
6.1.2 知识传播与共享意义
6.1.3 知识传播与共享障碍
6.2 政务知识安全
6.2.1 组织知识安全框架
6.2.2 政务知识安全技术与策略
6.3 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策略分析
6.3.1 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
6.3.2 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
6.3.3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
6.4 政务知识推送系统与政府知识门户
6.4.1 政务知识推送系统
6.4.2 政府知识门户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政务知识创新与进化
7.1 政务知识创新
7.1.1 知识创新内涵
7.1.2 知识创新类型
7.1.3 知识创新意义
7.1.4 经典知识创新模型
……
第八章 政务知识应用辅助与系统自组织
第九章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绩效测度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IDA政府合约与商业化司长邝玉华女士则进一步指出,国家统一、合理的规划也是其电子政务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新加坡秉承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通过充分酝酿以形成政府各部门自觉追求的共同目标,编制并不断完善前瞻性强、持续连贯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与计划体系。统一、合理的规划蓝图为其电子政务起到了指明发展远景、引导发展方向、体现战略意图的作用。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调和部门矛盾、协调不同实体利益提供了可能。IDA负责电子政务的吴彩宾副局长在谈到其成功经验时说,在跨部门协调中,首先是确定共同的实现目标,围绕着共同目标再商量具体实施的方式与方法,阻力会比较小。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就电子政务相继规划了多个国家级蓝图。早在1981年新加坡电信管理局就制定了主要包括政府计算机化、自动化、民事化等内容的发展蓝图;1986年,其开始建立全国资讯科技蓝图,并为此专门成立了研发部门,积极探讨IrI新技术在政府应用中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加坡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着手建立国家级的网络,并于1992年制定了“新加坡智能岛”蓝图;随着新加坡整个宽带设施的建成,其于2003年提出“全联新加坡”的口号;目前,新加坡新的目标蓝图是成为全球的信息枢纽。此外,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进程中,新加坡政府还及时制订了“国家IT计划”、“112000计划”、“Infocomm21”、“电子政务行动计划”以及“智慧国IN2015计划(2006-2015)”等,分步骤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使所有的政府服务都可以在线实现,并加强了服务的应用,改善了在线服务体验,促进了人们采用这种服务方式。
可见,国家的强力推动与合理、统一的规划是新加坡电子政务健康、迅速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对电子政务在国家层面实施统一、合理规划,可以对不同地域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和整合,对项目实施展开长期一致的规划。这是避免因利益冲突、时空差异导致“信息孤岛”的有效途径。例如,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电脑化”蓝图计划时,要建立人口、土地、商业三个国家级数据库。其中的土地数据库之所以花费了5年的时间才做成,原因就在于该过程中存在很多部门问的利益冲突;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产权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在国家层面对各实体的利益进行了良好协调与整合,并通过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打消了部分实体的利益顾虑,增强了其配合与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推进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在认识上转变政府的行政理念,提出“把公民当成客户一样对待”,推行“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宗旨。
前言/序言
经典管理学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并伴随工业经济的发展与成熟而逐步完善。它作用于工业经济的管理实践,其管理效益是显著的。用德鲁克的话讲,它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之多。不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超越人、财、物,上升为社会生产的主导资源;同时,知识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崭新特征,仍简单套用经典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显然,包括政务管理在内的管理各领域,应针对上述新特征,对其管理理念与模式做出适度调整与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中“知识管理”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取得的成就斐然,基于“社会一技术”双重视角下的知识管理的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当前,知识管理的实施,已成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事业单位重塑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自90年代起,电子政务在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实施的案例不断涌现,切实提升了这些国家政务管理的效率与有效性。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信息主体的信息摄人速度与广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拓展。在目标效益导引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在千年交替时期迎来了建设热潮。从国家机关、省部机构到街道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可谓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电子政务是对传统政务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电子”是实现上述创新的技术支撑,位于方法与手段的辅助层面;“政务”是实现上述创新的业务领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位于目标与内容的主导层面。政务资源及其所对应的相关活动,是政务管理的基本范畴。对“政务”内涵的准确认知与把握、对政务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对政务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创新,是提升电子政务实施效益的基础保障。
在诸多类型的政务资源中,政务知识资源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政务管理活动实施的基础要素。对政务知识的准确识别,有效组织、管理、应用与创新,是确保政务管理效率和有效性的基础要件。相对于传统政务,电子政务的创新不仅在于依托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电子”平台,更要依赖于代表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管理思想与方法。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方能最大可能地挖掘政务知识资源价值、有效实现政务管理活动创新,进而切实提升电子政务的实施效益。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