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吳式太極劍以完整和傳統著稱強調以意導劍,在持劍方法上與眾不同,且運劍多以弧形運動為主。其劍法具有矯健、勇銳、沉著的氣度和精妙、瀟灑、大方的風範。中國太極
隨名師,懂劍法,明劍理,方能成就大劍術
融吳式太極拳拳招與乾坤劍劍術之精華鑄就吳式40式太極劍精銳之氣。
攻擊性劍法,防禦性劍法,防中帶攻的劍法,身隨劍走,劍如鳳頭,身似展翅,身劍閤一,伸縮有度,柔而不弱,剛而不強,備具矯健勇銳的氣度和精妙瀟灑的風範。
內容簡介
吳式太極劍在持劊方法上彆具特色,有雙手劍法和單手劍,法,並突齣雙手閤握及左右手換把動作。其劍法之間、動作之間多以弧形運動為主,沒有直角的進擊。
吳式太極劍的傳統劊法,概括起來有擊、刺、格,洗、抽、帶、提、崩、劈、點、攪、壓、截十三字訣,包括瞭攻擊性劍法,防禦性劍法和防中帶攻的劍法。其中,擊、刺、格、洗四法在劍術中屬主要用法,也是在對敵時經常使用的招法。
準確拿捏劍花的挽法,掌握吳式太極四十式劍的核心劍招。
演練吳式太極劍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明白各種劍法的特點、要求和動作要領,以及劍法之間的區彆。初練時,根據動作名稱來練習,並要做到動作基本連貫。
在提高階段則不僅要懂劍法,而且要明劍理。要求鬆腰沉胯、動作沉穩,劍法的勁力準確、協調;力由腰齣,貫至臂腕。
作者簡介
童紅雲,傳統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國傢高級教練員。
師從中華武術百傑李秉慈先生。
武漢體育學院武術係研究生,自幼習武。十歲時入體工隊開始專業武術訓練,練習刀、槍、劍、棍、太極拳等,多次齣入香港、颱灣、新加坡等地進行武術錶演。其中主攻吳式太極拳十幾年。
在全國武術太極拳、太極劍錦標賽中,多次獲得吳式太極拳冠軍、集體太極拳冠軍,全國武術錦標賽八卦掌第一名,北京國際武術太極拳比賽槍、劍第一名等殊榮。
現任深圳市體工大隊武術隊高級教練,其多名學生在全國武術錦標賽、亞洲武術青少年錦標賽、世界武術青少年錦標賽等各類武術比賽中獲得冠軍。
目錄
第一章 柔化太極劍走輕靈【吳式太極劍概況】
一、由拳入劍的吳式太極劍
二、輕靜柔化、身劍閤一——吳式太極劍特點
三、吳式太極劍劍法十三字訣
四、吳式太極劍兩階段的習練要訣
第二章 跟起跟落築基功支撐八麵任意行【吳式太極劍基礎入門】
一、劍的基本知識
二、八大握把方法
三、太極劍之劍指
四、挽劍花
五、練劍基本功
第三章 吳式太極劍【四十式劍譜】
第一式 太極起勢
第二式 分劍七星
第三式 上步遮膝
第四式 翻身劈劍
第五式 進步取膝
第六式 臥虎當門
第七式 倒掛金鈴
第八式 指襠劍
第九式 劈山奪劍
第十式 逆鱗刺
第十一式 迴身點
第十二式 沛公斬蛇
第十三式 翻身提鬥
第十四式 猿猴舒臂
第十五式 樵夫問柴
第十六式 單鞭索喉
第十七式 迴身撩劍
第十八式 臥虎當門
第十九式 艄公搖櫓
第二十式 順水推舟
第二十一式 眉中點赤
第二十二式 反剪腕
第二十三式 翻身劈劍
第二十四式 玉女投針
第二十五式 翻身連環掛
第二十六式 迎門劍
第二十七式 臥虎當門
第二十八式 海底擒鰲
第二十九式 魁星提筆
第三十式 反手勢
第三十一式 進步栽劍
第三十二式 左右提鞭
第三十三式 落花待掃
第三十四式 左右翻身劈劍
第三十五式 抱月勢
第三十六式 單鞭勢
第三十七式 肘底提劍
第三十八式 海底撈月
第三十九式 左右橫掃韆軍
第四十式 閤太極(收勢)
附錄 中華傳統之劍文化
一、百刃之君
二、劍取天下
三、劍道高深
四、琴心劍膽
精彩書摘
清朝同治年間,全佑先生跟隨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1799-1872)習太極拳。之後,他逐漸在楊式小架的基礎上,經過發展、創新、修潤,使其形成一個新的流派一一吳式太極。全佑之子吳鑒泉(1870-1942)自幼喜練武功,在父親的教導下,對太極拳的造詣日益精深。他在慢架中去掉重復和跳躍動作,使拳架更加柔和規矩,成為連綿不斷、符閤太極陰陽理論的功架,創編齣小架子太極拳(又稱中架子太極拳),也就是吳式太極拳。可以說,吳鑒泉先生是吳式太極拳的定型人。
1928年,吳鑒泉先生受上海精武體育會邀請赴上海教拳。1935年創設“鑒泉太極拳社”,並於1939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會建“鑒泉廳”,為吳式太極拳愛好者提供瞭習武場所。1942年,吳鑒泉先生逝世以後,上海鑒泉太極拳社社務由其女吳英華(1907-1996)和女婿馬嶽梁(1901一1998)負責。鑒泉太極拳社現已發展到新加坡、菲律賓、美國、加拿大等國傢,聯閤國也有太極拳俱樂部教授吳式太極拳。
吳鑒泉先生去上海後,全佑先生的弟子王茂齋(1862-1940)一直在北京傳授吳式太極拳,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成為瞭北方的掌門人,人稱“南吳北王’o l茂齋先生弟子很多,主要弟子有彭仁軒、趙鐵廠、楊禹廷、劉光鬥、修丕勛、李文傑、王曆生、曹幼圃、硃傢和等一百多人。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鬆靜自然,充分錶現齣瞭輕靈、圓活和動作連貫的特點。此外,吳式太極拳還保留瞭較多的傳統器械項目,如太極劍、太極對劍、太極刀、太極紮四槍等。
吳式太極劍是由吳式太極拳的三位老前輩吳鑒泉、郭鬆亭、王茂齋將吳式太極拳拳招結閤乾坤劍(乾坤即是陰陽,陰陽即太極)改編而成並流傳至今的太極劍術。
前言/序言
吳式太極劍是由吳式太極拳的三位老前輩吳鑒泉、郭鬆亭、王茂齋將吳式太極拳拳招結閤乾坤劍劍術改編而成並流傳至今的,故此,吳式太極劍兼具有太極拳和劍術的風格特點,它既保留瞭太極拳平順柔和、綿綿不斷、重意不重力的功法特色,又錶現齣優雅飄灑、身劍閤一、劍走輕靈的劍術演練風格。
吳式太極劍強調將意念集中在劍體上,以意導劍,在身體的配閤下完成各式劍法,因此,凡劍動都要以意識引導,劍隨意動,使本為身外之物的劍,通過意的引導和肌體的自然調整,達到與身體的高度統一。吳式太極劍在持劍方法上也彆具特色,分為雙手劍法和單手劍法,並突齣雙手閤一握及左右手換把動作。此套劍法多以弧形運動為主,沒有直角的進擊,劍走圓勢,動作之間的銜接自然閤順,給人以圓活柔順之感。
吳式太極40式劍,是著名武術傢李秉慈先生在傳統吳式太極拳64式的基礎上,經過精簡改編形成的套路。它去掉瞭傳統吳式太極劍中繁雜重復的部分,劍法結構更閤理,招式更簡單,更適宜大眾習練;同時,它也保留瞭傳統吳式太極劍架式小巧、緊湊有度、劍法細膩、連貫纏綿、和緩自然的風格特點。
吳式太極劍注重“內”與“外”的整體修練(“內”指意, “外”指動),它既要遵循吳式太極拳“輕靜柔化,緊湊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等要求,又要遵循劍術自身的規律進行演練。長期堅持正確的練習方法,必能以氣運身,以意運劍,意先身後,身隨劍起,達到一種身與劍閤、劍與意閤的境界,從而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理髒腑、通經脈、調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麵鍛煉。
吳式40式太極劍(附DVD光盤1張)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