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柑橘是栽培面积及产量位居世界水果市场前列的重要水果,2006年全世界柑橘栽培面积共780万公顷,总产量11481万吨,年贸易额在各类水果中居头一位。但柑橘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柑橘黄龙病,正在世界各柑橘产区蔓延为害,因此对黄龙病的研究也进一步引起国际的关注并开展交流。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2006年种植面积188.2万公顷,占世界柑橘种植面积的24%,居世界首位;总产量184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柑橘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由非主产国一举跻身世界柑橘业大国行列。但我国柑橘业发展存在一个极大障碍,就是受黄龙病这一柑橘首要病害的严重为害,尤以主产区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南部等有柑橘木虱活跃的省(区)为重,许多盛产柑橘园,甚至产果才2~3年的柑橘园先后被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高,损失惨重。目前,人们已经取得共识,只有把黄龙病防治好,排除柑橘业发展中的这个极大障碍,保障安全生产,才能提高效益,使果品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广东各柑橘产区的果农、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渴望有一本立足广东实际,面向全国的柑橘黄龙病专著,提供准确识别病树、了解病原和传病昆虫,并有有效防治黄龙病的一整套技术,把黄龙病防治好。
目录
一、柑橘黄龙病概况
(一)中国柑橘黄龙病概况
(二)世界其他柑橘产区黄龙病概况
二、柑橘黄龙病病状鉴定
(一)柑橘黄龙病的症状鉴定
(二)非柑橘黄龙病黄化症状田间诊断
(三)植物嫁接传病感病鉴定
(四)柑橘黄龙病的四环素族抗生素治疗鉴定
(五)柑橘黄龙病的化学鉴定
(六)柑橘黄龙病显微染色和免疫法鉴定
(七)柑橘黄龙病的分子鉴定
三、柑橘黄龙病病因争论
(一)争论的第一阶段——关于病害起因
(二)争论的第二阶段——关于病因及防治措施
(三)争论的第三阶段——黄龙病是否是衰退病
四、柑橘黄龙病病原研究
(一)病原研究历史
(二)病原研究现状
五、柑橘黄龙病病原及病树特点
(一)黄龙病病原的性质特点
(二)黄龙病病树的特点
六、柑橘木虱及病原寄主研究
(一)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的研究
(二)柑橘木虱的病原寄主
(三)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
(四)柑橘木虱与黄龙病的关系
七、柑橘黄龙病防治措施
(一)正确认识柑橘黄龙病
(二)柑橘黄龙病防治综合措施
附录一 柑橘黄龙病防治典型
附录二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历
附录三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简史年表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喜食嫩芽。果园若虫发育特别是雌虫发育,要靠吸食幼嫩的芽的营养。一个雌成虫一生产卵极多,在一个不到0.5厘米长的嫩芽上,曾见到168粒卵。一般以12个左右的卵为1排,排列在未展开嫩叶叶隙中或零星产于嫩叶叶柄及嫩茎上,给柑橘木虱若虫的发育提供了一个营养丰富的环境。一般枝梢自剪前后、转绿前,5龄若虫已羽化飞迁,若虫取食的嫩叶轻微扭曲。可以说,在自然条件下,柑橘木虱离开嫩芽就不能产卵发育,低龄若虫就会死亡。管理正常的果园,柑橘每年枝梢抽生有规律,田间柑橘木虱出现的高峰和新梢抽生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促使整个果园新梢抽生齐一,有利于从食料上来控制柑橘木虱的繁殖。
(3)循环期长。柑橘木虱是媒介昆虫,但并不是任何虫态和成虫都能传病。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柑橘木虱吸毒后的循环期为21-30天(华南农学院植保系植保教研组,1977)。而用带病的植株饲养柑橘木虱,病原体进入昆虫血液淋巴进行繁殖,经21-30天后才能传病。低龄若虫不传病(Mcleanetal,1965),高龄若虫可传病(广西柑橘黄龙病研究小组,1977)。雌虫因产卵吸食较多的汁液,来回爬行吸食嫩芽、产卵于嫩芽,因此具有较强的传病能力。柑橘木虱吸食病原后的潜育期长达21~30天,这为我们在田间杀死柑橘木虱防止传病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苗圃及果园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或采用颗粒剂埋施,可让柑橘木虱飞迁接触果树吸取汁液时中毒而死,对预防传病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田间不论喷灌或开沟灌溉,药液必须渗透到植株整个根系,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前言/序言
柑橘是栽培面积及产量位居世界水果市场前列的重要水果,2006年全世界柑橘栽培面积共780万公顷,总产量11481万吨,年贸易额在各类水果中居第一位。但柑橘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柑橘黄龙病,正在世界各柑橘产区蔓延为害,因此对黄龙病的研究也进一步引起国际的关注并开展交流。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2006年种植面积188.2万公顷,占世界柑橘种植面积的24%,居世界首位;总产量184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柑橘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由非主产国一举跻身世界柑橘业大国行列。但我国柑橘业发展存在一个最大障碍,就是受黄龙病这一柑橘首要病害的严重为害,尤以主产区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南部等有柑橘木虱活跃的省(区)为重,许多盛产柑橘园,甚至产果才2~3年的柑橘园先后被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高,损失惨重。目前,人们已经取得共识,只有把黄龙病防治好,排除柑橘业发展中的这个最大障碍,保障安全生产,才能提高效益,使果品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广东各柑橘产区的果农、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渴望有一本立足广东实际,面向全国的柑橘黄龙病专著,提供准确识别病树、了解病原和传病昆虫,并有有效防治黄龙病的一整套技术,把黄龙病防治好。
柑橘黄龙病及综合防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评分
☆☆☆☆☆
起源编辑
评分
☆☆☆☆☆
很好非常好
评分
☆☆☆☆☆
送货速度很快,质量一如既往的好,就是希望京东改进一下包装 !支持京东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在教育出版商纷纷向教育资源服务商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辅类报刊市场的内涵和外延随之日益丰富。我国现有100多家教辅报刊社,其中英语类约40家,语文类、数学类各占20多家。在武汉、太原、重庆等地调查时发现,这些教辅类报刊社的发展已步入群雄并起态势,且与教辅图书出版商、教辅网站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正面临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挑战。
评分
☆☆☆☆☆
东西不错,图文并茂。这个价钱可以
评分
☆☆☆☆☆
“图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萧相国世家》,刘邦攻入咸阳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地图和文书档案,它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是有区别。进一步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和文字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古人称各种文字形态为“书体”,写字的方法为“书法”,“书”字还被作为动词,当“写”讲,如“罄竹难书”、“奋笔疾书”、“大书特书”等等。以后,“书”便进一步被引申为一切文字记录。如“书信”、“文书”“刑书”、“诏书”、“盟书”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一切文字记录都称作“书”了。例如文书、书信、诏书、盟书,虽然都带有“书”字,但已不包括在图书的范围之内。古文记载,其内容多是记事性质的,如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其作用主要是为帮助记忆,以便需要时检查参考,其性质相当于后世的档案。以后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记录的材料可以改变成总结经验、传授知识的工具。于是便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这样,图书一词便取得了较新而又较窄的意义。到后来,凡不以传播经验、传授知识、供人阅读为目的的文字记录就不算图书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文字来宣传思想,传播知识,同时也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书籍制度,而处理日常事务的文件又形成了一套文书制度。于是,图书与档案就逐渐被区分开了。
评分
☆☆☆☆☆
还不错的老板,下次还来买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