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百喻經》是一部以寓言方式譬喻佛教義理的通俗讀物。該書篇幅短小,設喻詼諧,說理明晰。全書主體為九十八篇譬喻,每則譬喻先講故事後說理。故事通俗生動,引人入勝。說理重在明晰佛法義理,使人讀後皆有所悟。前後各有引言和偈頌,故閤稱“百喻”。《國學經典:百喻經》是魯迅先生最為喜歡的一部佛經。他曾說:“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濛其影響。……佛藏中經,以譬喻為名者,唯《百喻經》最有條貫。”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
1.愚人食鹽喻
2.愚人集牛乳喻
3.以梨打破頭喻
4.婦詐稱死喻
5.渴見水喻
6.子死欲停置傢中喻
7.認人為兄喻
8.山羌偷官庫衣喻
9.嘆父德行喻
10.三重樓喻
11.婆羅門殺子喻
12.煮黑石蜜漿喻
13.說人喜嗔喻
14.殺商主祀天喻
15.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16.灌甘蔗喻
17.債半錢喻
18.就樓磨刀喻
19.乘船失釺喻
20.人說王縱暴喻
21.婦女欲更求子喻
22.人海取沉水喻
23.賊偷錦綉用裹毿褐喻
24.種熬鬍麻子喻
25.水火喻
26.人效王眼瞤喻
27.治鞭瘡喻
28.為婦貿鼻喻
29.貧人燒粗褐衣喻
30.牧羊人喻
31.雇倩瓦師喻
32.估客偷金喻
33.斫樹取果喻
34.送美水喻
35.寶篋鏡喻
36.破五通仙眼喻
37.殺群牛喻
38.飲木筒水喻
39.見他人塗捨喻
40.治禿喻
41.毗捨閣鬼喻
42.估客駝死喻
43.磨大石喻
44.欲食半餅喻
……
偈頌
精彩書摘
38.飲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來渴乏,見木筒中有清淨流水,就①而飲之。飲水已足,即便舉手語木筒言:“我已飲竟②,水莫復來。”雖作是語,水流如故。便嗔恚言:“我已飲竟,語汝莫來,何以故來?”有人見之,言:“汝大愚癡,無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語言莫來。”即為挽卻③,牽馀處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死渴愛④,飲五欲鹹水⑤。既為五欲之所疲厭,如彼飲足,便作是言:“汝色聲香味,莫復更來使我見也。”然此五欲相續不斷。既見之已,便復嗔恚:“語汝速滅,莫復更生,何以故來,使我見之?”時有智人而語之言:“汝欲得離者,當攝汝六情⑥,閉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脫。何必不見,欲使不生?”如彼飲水愚人,等無有異。 【注釋】 ①就:靠近、接近。②競:完。③挽卻:拉走。④渴愛:指世人對欲望的渴求。⑤五欲鹹水:五欲,指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因為佛教認為人們欲壑難填、永不知足,就像喝鹹水一樣越喝越渴,永無止境。⑥攝汝六情:六情,又稱六根,即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而産生的感覺和思想意識。攝,統攝、震懾。 39.見他人塗捨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捨。見他屋捨,牆壁塗治①,其地平正,清淨甚好,便問之言:“用何塗壁,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榖戮②水浸令熟③,和泥塗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純以稻,不如閤稻而用作之,壁可白淨,泥治平好。”便用稻榖和泥,用塗其壁,望得平正,反更高下④,壁都坼裂,虛棄稻榖,都無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聞聖人說法,修行諸善,捨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脫,便自殺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脫。徒自虛喪,空無所獲,如彼愚人。 【注釋】 ①塗治:指塗抹得光滑平整。②戮(yì):指碎麥榖或稻榖。③令熟:這裏指使碎稻榖泡軟瞭。④高下:指高下凹凸不平。 40.治禿喻 昔有一人,頭上無毛,鼕則大寒,夏則患熱,兼為蚊虻之所唼食①,晝夜受惱,甚以為苦。有一醫師,多諸方術。時彼禿人往至其所,語其醫言:“唯願大師為我治之。”時彼醫師亦復頭禿,即便脫帽示之,而語之言:“我亦患之,以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②者,應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老之處,聞有沙門、婆羅門等世之良醫善療眾患,便往其所而語之言:“唯願為我除此無常③生死之患,常處安樂,長存不變。”時婆羅門等即便報言:“我亦患此無常生老病死,種種求覓長存之處,終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應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禿之人,徒自疲勞,不能得差。 【注釋】 ①唼(shà)食:唼,水鳥、魚等吃食稱為“唼”,本文指被蚊虻之類叮咬。②差(chài):通“瘥”,指痊愈。③無常: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皆忽生忽滅、遷流不住。絕對的變化稱之為“刹那無常”;相對的持續稱之為“相續無常”,以後亦以“無常”特指死亡。 ……
國學經典叢書:百喻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六祖惠能是中國佛教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作為一個年輕的白衣居士,他卻被五祖弘忍破例授予衣鉢,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作為一個齣身貧苦、無力上學的白丁,他卻創造齣瞭一個融閤瞭中印文化優點的思想體係,成為中國佛教史和思想史上具創造力的大師;他打破瞭當時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將其著作破例稱為“經”,從而獲得與佛同等的地位,成為中國佛教著作中的“惟一”;他不受生死的約束,不管徒眾久住世問的請求,毅然示現涅槃,卻又令真身常存至今,成為一個人類曆史上的奇跡。
評分
☆☆☆☆☆
印刷清晰,紙張好,值得收藏,
評分
☆☆☆☆☆
深刻體驗到一種無限存在和光明,內心極度安寜!
評分
☆☆☆☆☆
佛經能讓人冷靜下來 一花一世界 字跡有點小 書也不厚 不過最重要的是內容
評分
☆☆☆☆☆
書很好!讀起來應該比較輕鬆。
評分
☆☆☆☆☆
送的書也很好。
評分
☆☆☆☆☆
我不是要皈依佛門,隻是在某期節目中被主持人震驚瞭,居然他能瞭解到佛學經典,實在是瞭不起,那期節目四十多分鍾,就他一個人在講,但我一口氣不帶停地看完瞭
評分
☆☆☆☆☆
《國學經典: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和禪宗的根本經典。它主張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反對漸修,提倡頓悟佛性。《壇經》把印度佛教中蘊含對人或人生的關注及肯定作瞭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原典精神的影響下,形成和其特有的重現實和人生的特點。
評分
☆☆☆☆☆
《邊城》寄托著瀋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錶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欲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錶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瞭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欲泛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