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 | 出版社: 科技文献 | 出版时间:2011-02-01 |
| 作者:罗增刚//龚燕冰//段娟//于淼|主编:张昱//罗增刚//杨晓晖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 2011-02-01 |
| 定价: 9 | 页数:109 | 印次:1 |
| ISBN号:9787502367763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1 |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目前尚难根治,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由罗增刚、龚燕冰、段娟、于淼主编,着重介绍目前脑血管病的常见中西医疗法,以及一些简便有效的非药物康复经验,旨在普及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患者的自诊自疗能力,也为基层医生提供必要的治疗手段。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为糖尿病并发的系列脑血管病,亦称为糖尿病性脑卒 中或糖尿病性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以脑动 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病*为常见。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 复杂,主要与糖尿病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血液高凝状态、微血管病变, 以及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腔隙性脑梗死、 多发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本病的死亡率、病残率、复发率较高,病情 恢复慢。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由罗增刚、龚燕冰、段娟、于淼主编,着 重介绍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及非药物疗法 、简便廉验的康复疗法,以及中医学对本病的独特认识和辨证治疗,旨在普 及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患者的自诊自疗能力,也为基层 医生提供必要的治疗手段。
**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1 概述
2 人口学统计
3 危险因素
3.1 高血糖
3.2 高胰岛素血症
3.3 高血压
3.4 高脂血症
3.5 高凝状态
3.6 脏病
3.7 肥胖和吸烟
第2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1 危险因素
2 病理变化
3 认知功能障碍
4 影像学改变
5 药物治疗
第3章 脑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特征
1 总论
2 分论
2.1 解剖学特征
2.2 生理
第4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
1 总论
1.1 脑血管灌注压改变
1.2 脑血管阻力改变
1.3 微血管病变
1.4 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改变
2 糖尿病脑出血的病理
2.1 出血部位
2.2 破入脑室
2.3 丘脑下部与脑干改变
2.4 并发脑疝
2.5 镜下改变
3 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病理
第5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1 总论
1.1 与糖代谢紊乱有关
1.2 血流动力学障碍
1.3 脂代谢紊乱
1.4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
1.5 高血压
1.6 血小板功能和红细胞结构异常
1.7 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1.8 反应氧中间产物(ROS)
1.9 遗传因素
1.10 肥胖和吸烟
2 常见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分述
2.1 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
2.2 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2.3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第6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1.1 概述
1.2 临床表现
1.3 诊断要点
2 鉴别诊断
2.1 低血糖
2.2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2.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4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2.5 脑卒中伴应激性高血糖
2.6 癫痫
2.7 慢性硬膜下血肿
2.8 颅内占位性病变
2.9 颅脑外伤
第7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预防
第8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1 基础治疗
1.1 非药物疗法
1.2 给予吸氧
1.3 积极控制高血糖,合理应用降糖药物
1.4 纠正高血压
1.5 病情稳定后,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1.6 加强一般支持疗法,维持营养,注意能量平衡
1.7 注意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钾
2 对症治疗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
2.2 出血性脑血管病
3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治疗
3.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2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3.3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第9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中医理论认识
1 概述
2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
2.1 禀赋不足
2.2 饮食不节
2.3 情志失调
2.4 劳逸失度
3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
3.1 辨证要点
3.2 治则
3.3 分型论治
4 单验方
4.1 稀莶草丸
4.2 黄精四草汤
4.3 大活络丹
4.4 经验方1
4.5 经验方2
5 食疗方
5.1 粥类
5.2 饼类
5.3 汤菜类
5.4 茶类
6 针灸
6.1 体针
6.2 头针
7 外治法
7.1 外敷药方1
7.2 外敷药方2
7.3 外洗方1
7.4 外洗方2
7.5 外洗方3
8 按摩疗法
8.1 开天法
8.2 推擦小腿
8.3 揉太溪穴
8.4 分顺法
8.5 展翅法
8.6 振顶法
8.7 回推下肢
8.8 回推上肢
8.9 摩腹
8.10 按足三里
8.11 捏揉掌心
8.12 捏揉足底
9 其他疗法
9.1 气功疗法
9.2 推拿疗法
9.3 气功点穴导引
9.4 点穴按摩
9.5 拔罐法
9.6 走罐法
9.7 拍打疗法
10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调摄
10.1 调情志、慎起居
10.2 饮食宜忌
10.3 防止并发症
10.4 功能锻炼
10.5 重视中风先兆症状
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我第一次见到时就觉得相当有分量。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深知“慢性并发症”这几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含义,尤其是当它加上“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时,那种忧虑更是难以言表。市面上关于糖尿病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系统性地、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发症,并且还融入了中医的智慧,这本《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确实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吸引我眼球的一本。我一直相信,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出现的问题,中医往往能从整体上找到根源,而西医则能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将两者结合,其效果岂不是事半功倍?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以及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实际指导。我尤其关心它是否能提供一些日常可以实践的食疗、运动建议,或者是一些可以辅助治疗的中医方剂,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我的健康,减少不必要的担忧。目前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它能成为我对抗糖尿病并发症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我本身对中医和西医都有些了解,一直觉得这两种医学体系各有千秋,如果能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肯定会产生非同寻常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糖尿病这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而脑血管病更是让人谈之色变。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然后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分别给出详细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以及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手术介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成功案例,那就太有说服力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防治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更好地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健康保障。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糖尿病健康的朋友,我这次被《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这个书名深深吸引。糖尿病,这个现代社会的“甜蜜的负担”,其伴随而来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对大脑血管的影响,常常让患者和家属倍感焦虑。我一直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抱有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一种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医疗模式。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斗争中,另一种可能性。我特别想了解,这本书是否能详细解读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和诊断标准,以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哪些独特的调理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改善微循环,保护脑血管功能。同时,我也希望它能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一些关于药物选择、生活方式干预的实用建议,让读者能够从书中获得最前沿、最权威的健康指导。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理解和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百科全书”,我拭目以待。
评分读到《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这个书名,我的心头一动,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画面。作为一名关注健康的朋友,我深知糖尿病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潜在威胁,特别是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以“中西医结合”为切入点,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和现代医学的精准分析相结合,是解决复杂健康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阐述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且能够深入探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来调理身体,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现代医学在糖尿病管理和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这本书能否真正成为一本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应对脑血管并发症的权威指南,我对此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健康建议,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些关于如何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健康的书籍,终于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本《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西医结合防治丛书》。书名本身就传达出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且“中西医结合”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点。我一直认为,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中医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在调理身体、平衡阴阳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这本书能否将这两者巧妙地融合,提供一些前瞻性的防治理念和可操作性的治疗方案,是我最想知道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能够深入剖析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中西医在其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如果书中能有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能够让我看到中西医结合的实际疗效,那将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在我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时,成为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