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讀本》係列叢書涉及曆史文化的各個方麵,由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齣版。本書為其中的一本,共分十六章,主要介紹瞭木闆船的問世,船型和船舶設計,曆代戰船,宋元海船,北風航海南風迴,天文導航,航海的保護神等有關內容。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一個水域寬廣的國傢,初期,人們行路多以陸路為主,但對很多依水而居的百姓而言,水路似乎更為便捷,於是先有瞭舟,後有瞭船,並逐漸從湖麵行駛到江麵乃至於廣闊的海麵。中國的造船技術便在時光的演變中完成瞭一次義一次的技術革新與飛躍。
作者簡介
金鞦鵬(1943.8.20-2002.4.13),福建泉州人,迴族。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從事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國造船與航海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中國古代科學傢。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國曆史上的造船和航海等方麵有深入的研究,並緻力於開拓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閤研究新領域。發錶論文近百篇、論著(含閤著)近二十部,多次獲國傢優秀圖書奬,一項獲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
目錄
前言 鑒古知今”
一 中國有悠久而光輝的造船和航海曆史
二 中匡冰上活動的曆程具有自己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三 翻過屈辱的一頁
第一章 船的起源
一 人類早期的生活環境
二 大自然的啓示
三 關於造船的傳說
四 竹排、木排和獨木舟
第二章 木闆船的問世
一 木闆船
二 舢闆
三 並船為舫
第三章 推進工具
一 篙
二 槳
三 多槳船
四 櫓
五 櫓對歐洲的影響
第四章 舟行共使風
一 帆的起源
二 帆的演進
三 平衡式梯形斜帆
四 帆幕的構成材料
五 船駛八麵風
六 披水闆和中插闆
第五章 淩波縱舵
一 從劃船到舵槳
二 舵的問世
三 舵的改進
四 舵的作用原理
五 舵對世界航海事業的貢獻
第六章 停泊工具
一 係石為碇
二 木爪石碇
三 木碇
四 鐵錨
五 絞車
第七章 水密隔艙
一 蜚聲世界的水密隔艙
二 水密隔艙的功用
三 水密隔艙對近代造船技術的影響
四 水密隔艙中的過水眼
第八章 船型和船舶設計
一 對造船原理的認識
二 船型
三 船舶設計
第九章 曆代戰船
一 早期的戰船
二 樓船
三 曆代的各種戰船
第十章 車船
一 現代輪船的始祖
二 嶽飛和楊麼的水戰
三 車船的發展
第十一章 宋元海船
一 海上交通的空前盛況
二 北宋“神舟”
三 泉州灣齣土的南宋海船
四 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五 優越的海上生活條件
第十二章 空前的航海盛舉——鄭和下西洋
一 鄭和其人
二 規模空前的遠洋航行
三 橫渡印度洋
四 寶船
五 鄭和遠航的影響和意義
第十三章 北風航海南風迴
一 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季風
二 我國古代對風的觀測
三 季風的利用
四 天氣預測
第十四章 天文導航——過洋牽星
一 航嚮的觀測
二 船舶方位的測定
三 天文航海圖和口訣、歌訣
第十五章 浮針辨四維
一 理想的指嚮儀器——指南針
二 指南針在航海中的應用
三 針經和航海圖
四 其他航海技術
第十六章 航海的保護神——天妃
一 天妃和航海
二 天妃的傳說
三 天妃受到崇仰的原因
結語 曆史提供的經驗和教訓
一 影響造船和航海事業的因素
二 明朝以後我國造船和航海落後的原因
三 曆盡滄桑譜新篇
後記
再版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讀本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商品還不錯,本次購物比較滿意!
評分
☆☆☆☆☆
金鞦鵬(1943.8.20-2002.4.13),福建泉州人,迴族。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從事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國造船與航海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中國古代科學傢。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國曆史上的造船和航海等方麵有深入的研究,並緻力於開拓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閤研究新領域。發錶論文近百篇、論著(含閤著)近二十部,多次獲國傢優秀圖書奬,一項獲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
評分
☆☆☆☆☆
確實是正版,送貨也挺快。
評分
☆☆☆☆☆
金鞦鵬(1943.8.20-2002.4.13),福建泉州人,迴族。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從事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國造船與航海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中國古代科學傢。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國曆史上的造船和航海等方麵有深入的研究,並緻力於開拓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閤研究新領域。發錶論文近百篇、論著(含閤著)近二十部,多次獲國傢優秀圖書奬,一項獲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
評分
☆☆☆☆☆
這是中國古船形製上最大的很好區彆吧,我說為什麼加勒比海盜中的帆,就像被風鼓起來的帳篷,而中國古船,像一枚放大的刀幣。我們可很好以設想,這帆掛起來時,就會發齣竹條拍著桅杆的聲音,並且他的形製優雅,可以全掛,可以半掛,極其容很好易成為山水畫中的主角和詩詞中古‘孤帆遠影’之類的形象。
評分
☆☆☆☆☆
由於每條橫竹上都有繩子係很好結,使整個船帆可以摺疊,既能夠整幅摺疊,也可以作梯級性縮摺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1、中國竹子資源豐富,取材很好簡便
評分
☆☆☆☆☆
金鞦鵬(1943.8.20-2002.4.13),福建泉州人,迴族。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從事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國造船與航海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中國古代科學傢。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國曆史上的造船和航海等方麵有深入的研究,並緻力於開拓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閤研究新領域。發錶論文近百篇、論著(含閤著)近二十部,多次獲國傢優秀圖書奬,一項獲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