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店鋪: 哈爾濱市學府書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文藝
ISBN:116
版次:1
商品編碼:10395555267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基本信息 I S B N:9787532130436 書 名:品三國(上) 作 者:易中天 齣 版 社:上海文藝 齣版日期 :2016-01-01 頁 數 :246頁 開 本 :32開 定 價 :29.00 I S B N:9787532131624 書 名:品三國(下) 作 者:易中天 齣 版 社:上海文藝 齣版日期 :2016-01-01 頁 數 :274頁 開 本 :32開 定 價 :29.00 內容簡介 書名:品三國(上) 編輯推薦語 百傢講壇,壇壇都是好酒,學者電視齣版,強強聯手!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三國,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麵目呢?易中天所*的《品三國(上)》為你講述。 內容提要 易中天所*的《品三國(上)》講述瞭:我們總是 習慣於把王朝的興衰、事業的成敗、曆史的*替和事 情的對錯都歸結為個人的原因,歸結為某個**人物 和主導人物個人品質的優劣好壞。與此同時,曆史人 物也都按照一種簡單的善惡二元化論而無一例外地臉 譜化瞭,中國曆史則變成瞭一個大戲颱。但我們從來 就不知道舞颱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白臉和白鼻子,也 不知道紅臉和黑臉的什麼時候纔能齣現,因為我們不 知道編劇和導演是誰。我們隻能寄希望於運氣和等待 ,卻不肯承認每一次“善報”,往往也差不多意味著 下一次“惡運”的來臨。 《品三國(上)》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 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 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 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 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 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場,通過現代 視角,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曆史 ,以曆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生;一傢之言品三國。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生於長沙,曾任教於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中華史”。在易中天看來,《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傢譜”,《資治通鑒》則是可供統治者藉鑒的曆史經驗和教訓。正因為如此,他認為汗牛充棟的各類中華史,大多沒有全球視野和現代史觀,因此他將在直覺、邏輯和證據的基礎上,書寫人們“不知道和想知道”的曆史。 已齣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捲),《易中天中華史》(總序、1-12捲)。 目錄 開場白 大江東去 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一集 真假曹操 第二集 奸雄之謎 第三集 能臣之路 第四集 何去何從 第五集 一錯再錯 第六集 深謀遠慮 第七集 先入為主 第八集 鬼使神差 第九集 一決雌雄 第十集 勝敗有憑 第十一集 海納百川 第十二集 天下歸心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十三集 青梅煮酒 第十四集 天生奇纔 第十五集 慧眼所見 第十六集 三顧茅廬 第十七集 隆中對策 第十八集 江東基業 第十九集 必爭之地 第二十集 兵臨城下 第二十一集 臨危受命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瀾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第二十四集 赤壁疑雲 附錄一:心平氣和說空城 附錄二:我的曆史觀 後記 收起全部>> 精彩試讀 三國曆史的戲劇性使它成為文學藝術傢垂青的對 象。在民間,它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知道劉備 的,肯定比知道劉秀的多;知道曹操的,也肯定要超 過知道王莽的。這不能不歸功於文學藝術作品,尤其 是《三國演義》的影響。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是超 過史學著作的,文學藝術作品又是需要想象和虛構的 。充滿想象和虛構的文學藝術作品以史為據,為綫索 、為題材,虛虛實實,半真半假,更為這段原本就撲 朔迷離的曆史平添瞭許多曖昧。 就說周瑜。 提起這位江東名將,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 三氣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瞭夫人又摺兵”等等。可惜那是 小說,不是曆史。曆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曾氣過周瑜。 就算氣過,怕也氣不死。為什麼呢?因為周瑜的氣量 是很大的。《三國誌》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 也就是性情開朗,氣度寬宏。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也 很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乾說他“雅量高緻 ”。順便說一句,蔣乾這個人,也是被冤枉瞭的。他 是到過周營,但那是赤壁之戰兩年以後,當然沒有上 當受騙盜什麼書。蔣乾的臉上也沒有白鼻子,反倒是 個帥哥。《江錶傳》的說法是,“乾有儀容,以纔辯 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看來是個纔貌雙 全的漂亮人物。 周瑜也一樣,也是一個漂亮之極的英雄。他的“ 帥”,在當時可謂傢喻戶曉。《三國誌》說他“長壯 有姿貌”,還說“吳中皆呼為周郎”。郎,就是青年 男子。呼人為郎,帶有贊美的意思。所以,“周郎” 就是“周帥哥”。同時被呼為“孫郎”的孫策,則是 “孫帥哥”。當然,一個人的“帥”,不僅僅是外貌 ,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周瑜恰恰是一個氣質高貴 、氣度恢弘的人。他人品好,修養高,會打仗,懂藝 術,尤其精通音樂。即便酒過三巡,醺醺然之中,也 能聽齣樂隊的演奏是否準確。如果不準,他就會迴過 頭去看,當時的說法是“麯有誤,周郎顧”。因此, 我甚至懷疑他指揮軍隊也像指揮樂隊,能把戰爭變成 藝術,把仗打得十分漂亮,就像藝術品一樣。 周瑜的仗打得確實漂亮。赤壁之戰中,他是孫劉 聯軍的前綫總指揮。蘇東坡的《赤壁懷古》說:“遙 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 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綸 巾,就是青絲做的頭巾。羽扇綸巾在當時是儒雅的象 徵。本來,貴族和官員是應該戴冠的。高高的冠,寬 寬的衣,峨冠博帶,即所謂“漢官威儀”。但是到瞭 東漢末年,不戴冠而戴巾,卻成為名士的時髦。如果 身為將帥而羽扇綸巾,那就是儒將風采瞭。於是我們 就不難想象齣當時的場景:曹操的軍隊列陣於長江, 戰艦相連,軍旗獵獵,江東之人,魂飛魄散,膽戰心 驚。然而周瑜卻安之若素,從容不迫。他戴綸巾,搖 羽扇,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終於剋敵製勝,以少勝 多。這真是何等的驚心動魄!這個時候的周瑜,真可 謂少年英雄,意氣風發,光彩照人! 當然,戰爭不是藝術,不可能那麼瀟灑,那麼儒 雅,那麼風流倜儻,更不可能談笑風生之間,不可一 世的“強虜”就“灰飛煙滅”瞭。這個時候的周瑜, 迎娶小喬已經十年,也並非“小喬初嫁瞭”。蘇東坡 那麼說,無非是要著力刻畫周瑜的英雄形象罷瞭。文 學作品是不能當作曆史來看的,但要說曆史上的周瑜 英武儒雅,卻大體不差。周瑜二十四歲就被孫策任命 為“建威中郎將”,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也就在這 一年,孫策和周瑜分彆迎娶橋公之女大橋和小橋為妻 ,這就是蘇東坡所謂“小喬初嫁瞭”。可見周瑜這個 人,是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對於一個男人 來說,難道還有比這更讓人羨慕的嗎?這樣一個春風 得意的人,怎麼還會嫉妒彆人,又怎麼會因為嫉妒彆 人而被氣死呢?我們嫉妒他還差不多。 沒錯,周瑜和劉備集團是有過明爭暗鬥,也曾經 建議孫權軟禁劉備、分化關張,這事我們以後還會說 到。但那是其集團政治利益所使然,與心胸和氣量無 關。而且,周瑜忌憚的是劉、關、張,不是諸葛亮。 老實說,那時周瑜還真沒把諸葛亮當作頭號勁敵,怎 麼會去暗算他?反倒是原本高風亮節的諸葛亮,卻因 為編造齣來的“三氣周瑜”,被寫成瞭“奸刁險詐的 小人”(鬍適先生語),想想這真是何苦! 於是我們發現,曆史距離我們,有時候竟是那樣 的遙遠。 實際上,許多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都有三種麵目 ,三種形象。一種是正史上記載的麵目,我們稱之為 “曆史形象”。這是史學傢主張的樣子。這裏需要說 明一下,就是“曆史形象”不等於“曆史真相”。曆 史有沒有“真相”?有。能不能弄清楚?難。至少, 弄清楚三國的曆史真相,很難。因為我們已經找不到 當時的原始檔案,也不能起古人於地下,親口問一問 。就算能問,他們也未必肯說實話。這就隻能依靠曆 史上的記載,而且主要是“正史”。但即便是“正史 ”,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靠不住的時候。史學大師呂 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就多次提到《三國誌》、 《後漢書》等等記載未必可靠。何況劉備的那個蜀漢 ,還沒有官修史書。《三國誌》中的有關記載,竟是 “耳聞目見”加“道聽途說”。這樣一來,我們又隻 能寄希望於曆史學傢的考證。然而曆史學傢的看法也 不一緻。比如蜀漢政權“國不置史,注記無官”一事 ,就被唐代史學傢劉知畿認為是汙衊不實之詞,謂之 “厚誣諸葛”。這可真是越來越說不清。因此,我們 隻能把“曆史形象”定位為史書上記載的,或者曆史 學傢主張的形象。而且還得說清楚,即便這個形象, 也並非隻有一種,也是有爭議的。 第二種是文藝作品包括小說和戲劇中的麵目,我 們稱之為“文學形象”。這是文學傢藝術傢主張的樣 子,比如《三國演義》和各種“三國戲”。 還有一種是老百姓主張的樣子,是一般民眾心中 的麵目,我們稱之為“民間形象”,比如各種民間傳 說和民間習俗、民間信仰,也包括我們每個人自己心 目中的形象。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一 個曆史人物形象的。因此,一部曆史劇拍齣來,總會 有觀眾議論“像不像”的問題。其實,這些曆史人物 ,誰都沒有見過,卻可以議論“像不像”,可見每個 人心裏都有一本“賬”。 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的形成,也有一個曆史過程 。大體上是越到後代,就越不靠譜,主觀臆想和個人 好惡的成分就越多。當然,有瞭科學的曆史觀以後, 又另當彆論。但我們前麵說過,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染 力是超過史學著作的。街頭巷尾的口口相傳,其力量 同樣不可小看。民間人士不是曆史學傢,不需要“治 學嚴謹”,也不必對誰負責,自然“想唱就唱”。這 原本也沒什麼。但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地上本 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同樣,一種形 象,如果說的人多瞭,就有可能從“假象”變成“真 相”。 就說諸葛亮。P3-5 書名:品三國(下) 編輯推薦語 《品三國(下)》係作者易中天在CCTV-10百傢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充實潤色而成。 百傢講壇,壇壇都是好酒,學者電視齣版,強強聯手! 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 三國,究竟應該是怎樣的麵目呢? 內容提要 從天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 ;這是一個英雄輩齣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曆 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 話題;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戲劇編排,小說演義;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 非真假眾說紛紜;成敗得失疑竇叢生。 《品三國(下)》中,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站 在平民立場,通過現代視角,運用三維結構;以故事 說人物,以人物說曆史,以曆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 生;一傢之言品三國。 目錄 第三部 三國鼎立 第二十五集 半途而廢 第二十六集 得寸進尺 第二十七集 進退失據 第二十八集 藉刀殺人 第二十九集 命案真相 第三 十 集 奪嫡之爭 第三十一集 乘虛而入 第三十二集 蜜月陰謀 第三十三集 白衣渡江 第三十四集 敗走麥城 第三十五集 獍亭遺恨 第三十六集 永安托孤 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三十七集 非常君臣 第三十八集 難容水火 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 第四 十 集 禍起蕭牆 第四十一集 以攻為守 第四十二集 無力迴天 第四十三集 風雲際會 第四十四集 坐斷東南 第四十五集 情天恨海 第四十六集 冷暖人生 第四十七集 逆流而上 第四十八集 殊途同歸 結束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 後記 收起全部>> 精彩試讀 第二十七集 進退失據 正當曹操在政治上步步為營一路逼進時,他親 密的戰友荀或卻唱起瞭反調,並且神秘地去世。這事 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正史的記載又含糊 其辭,諱莫如深。那麼,在這一事件的背後,究競隱 藏著什麼?荀或為什麼會和曹操決裂?與此相關的曹操 封公建國,又意味著什麼呢? 上一集我們講到,董昭等人在朝廷中大造輿論, 主張曹操進爵國公時,曾經私下裏徵求荀或的意見, 結果碰瞭釘子。其實,董昭他們這樣做,意思很明顯 ,就是不但希望荀或支持,而且希望荀或挑頭來做這 件事情。因為荀或齣身東漢名門,名氣和影響都大。 而且,從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到許縣以後,荀或就 一直擔任尚書令一職(先代理,後實任),而且“常居 中持重”。尚書令,就是宮廷秘書長。東漢政歸尚書 ,尚書令就成為總攬朝政的首腦人物,相當於不是丞 相的丞相。當然,漢獻帝那個朝廷,是被曹操架空瞭 的。曹操本人,也在建安十三年恢復丞相職位後親任 其職,所以不能說荀或就是“不是丞相的丞相”。不 過,曹操是經常要外齣行軍打仗的。即便迴師,也住 在鄴城,不在許縣。朝廷裏的日常事務,就交給荀或 瞭,由荀或幫他看住朝廷,看住皇帝。所謂“居中持 重”,就是這個意思(居中,就是在朝廷做官;持重 ,就是承擔重任)。 荀或不但幫曹操看傢護院,而且幫曹操齣謀劃策 。曹操在外麵打仗,有瞭問題,總要寫信迴去問荀或 ,荀或也總能給予協助和支持,想齣辦法,做齣決定 。起到的作用,和隨軍的郭嘉、賈詡一樣。也就是說 ,荀或對於曹操,是蕭何兼張良。由這樣一個人領銜 提齣封公建國的議案,較之董昭,分量顯然要重得多 ,身份也閤適得多。 但是荀或反對。盡管從“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 此”的語氣上看,荀或這話是對董昭等人說的。但以 他之聰明睿智,不會不知道封公建國這事,錶麵上是 董昭的建議,實際上是曹操的心意。董昭等人的“密 以谘或”,也實際上是代替曹操來打探,所以他這話 其實是說給曹操聽的。但為瞭留有餘地,他裝作不知 道這是曹操的意思,希望曹操聽瞭這話以後能就坡下 驢,阻止董昭他們的行動。然而曹操早就鐵瞭心,哪 裏肯聽?結果不但深感失望,而且大為光火,《荀或 傳》的說法是“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曹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正好這時要南徵孫權 ,曹操就上錶朝廷,要荀或到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勞軍,趁機把荀或扣在軍中,以侍中兼光祿大夫的身 份“參丞相軍事”,實際上是免掉瞭他尚書令的職務 。荀或隨軍來到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就病倒瞭。不久 ,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 荀或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憂鬱而死,一種 是被迫自殺。前一種見於《三國誌》荀或本傳,說法 是“以憂薨”(薨音轟)。後一種見於荀或本傳裴鬆之 注引《魏氏春鞦》,說是曹操送給荀或一個食盒,荀 或打開一看,裏麵是空的,於是服毒自殺。這事當時 就鬧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荀或本傳裴鬆之注引《 獻帝春鞦》說,荀或死後,有人從壽春逃齣去報告孫 權,說曹操要荀或謀殺伏皇後,荀或不肯,就自殺瞭 。 這當然是謠言。但我們也很想知道,荀或到底是 怎麼死的?他和曹操為什麼後會鬧到這個地步?在史 傢諱莫如深的故事背後,又究竟隱藏著什麼? 先說《獻帝春鞦》的故事。這故事說,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車騎將軍董承因“衣帶詔”一案被殺 ,伏皇後便給她的父親屯騎校尉伏完寫信,說曹操殺 瞭董承,皇上十分怨恨。伏完收到這封信,就拿給荀 或看。荀或看瞭很反感,卻又一直不說。後來這封信 落到瞭曹操手裏——據說是伏完的小舅子樊普密封瞭 交給曹操的,萄或就緊張瞭,從許縣跑到鄴城,嚮曹 操提齣嫁女兒給皇帝的建議。曹操說,宮中有皇後呀 !小女怎麼能夠配皇上?再說瞭,曹某位居丞相,靠的 是戰功,難道還要靠裙帶關係嗎?荀或說,伏皇後沒 有兒子,又本性凶殘,內心邪惡。她在給伏完的信中 惡毒攻擊丞相,話說得很難聽,可以因此廢瞭她!曹 操說,有這事嗎?足下怎麼不早說?荀或假裝大吃一驚 的樣子說,早就說過瞭呀!曹操說,這麼大的事,我 還會忘記?荀或又假裝大吃一驚的樣子說,真的沒說 過嗎?啊,啊,想起來瞭!當時明公不是在官渡和袁紹 作戰嗎?荀或擔心增加明公的後顧之憂,就沒有講。 曹操又問,官渡之戰後怎麼不講?荀或沒有話說,隻 好連連認錯謝罪。結果“太祖以此恨或”。 這故事一看就是假的。裴鬆之就說“雖在庸人, 猶不至此”,何況是荀或?再說瞭,董承“衣帶詔” 一案事在建安五年正月,伏皇後被殺則在建安十九年 十一月。兩件事間隔將近十五年,一封信怎麼可能瞞 那麼久?荀或去世於建安十七年底,他什麼時候去和 曹操說這件事?至少也在該年十月曹操南徵孫權之前 。那麼,曹操又為什麼要過兩年纔殺伏皇後?其實, 不但荀或這故事是假,就連董承“衣帶詔”案和伏皇 後書信案,都很可疑。“衣帶詔”一案的可疑,我在 《青梅煮酒》一集已經講過;伏皇後一案的可疑,呂 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也有分析。為瞭說清楚道理 ,我們還得把這故事講一遍。 據《三國誌·武帝紀》,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十一月,伏皇後十四年前給她父親屯騎校尉伏完寫 信一案東窗事發,皇後被廢並被處死,她的兄弟也被 誅殺。事情的經過,裴鬆之注引《曹瞞傳》有比較詳 細的描述。《曹瞞傳》說,當時曹操派接替荀或擔任 尚書令的華歆(歆音新)帶兵去抓皇後,皇後關瞭門, 躲在牆壁裏。華歆劈開門,砸破牆壁,一把將皇後拖 瞭齣來。這時,皇帝正和禦史大夫郗慮坐在一起。皇 後披頭散發光著腳走過,拉著皇帝的手說,就不能救 救我麼?皇帝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命什麼時候結 束。又對郗慮說,郗公,天底下還有這樣的事麼?郗 慮怎麼說書上沒寫,大約是形同木偶吧! 這故事後來被載人《後漢書·伏皇後紀》,而且 常常被用來證明曹操之犯上作亂,華歆之為虎作倀, 郗慮之沒心沒肺。然而呂思勉先生卻指齣,“一望而 知其是附會之談”。呂先生還特彆告訴我們,不要以 為這事後來載人瞭《後漢書》,就信以為真。這話是 對的,《後漢書》靠不住的地方多瞭!何況《後漢書 》之所本,又是原本就很靠不住的《曹瞞傳》! 當然,伏皇後被廢被殺,總是真的。不過事情的 起因,卻很可疑。呂先生的意思,是這事一定另有原 因。呂先生說,但凡做大事的人,總會有人說好,有 人說壞,根本就不可能人人都說好。所以,做大事的 人,都是把毀譽置之度外的。何況曹操又豈是在乎彆 人說三道四的人。如果因為彆人寫瞭一封辱罵他的信 ,就要殺人,那真不知道要殺多少纔夠。因此,此案 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陰謀,隻不過真相已不傳於世瞭。 呂先生這番話,我認為十分在理。我的看法,是 這件事的背後不但另有原因,而且很可能是一個天大 的陰謀,否則不會動到皇後頭上。誰都知道,皇後位 居中宮,母儀天下,哪裏是可以隨便廢的?更不用說 隨便殺瞭。就算要廢要殺,那也是皇帝的權力,豈能 由丞相來代行其事?何況皇後並沒有罪,她隻不過轉 述瞭皇帝的話。皇帝說丞相的壞話,卻由丞相替皇帝 來處置皇後,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有人說,這正 好證明瞭獻帝是傀儡,曹操太猖狂。這話也似是而非 。獻帝窩囊不假,曹操猖狂是實,但窗戶紙並沒有捅 破,麵子還是維護著的。建安十九年的曹操,和皇帝 的關係確實已經非常微妙,但絕沒有到公開翻臉的程 度。這年三月,皇帝還剛剛給瞭他“位在諸侯王上” 的待遇;以後,也還有用得著這個傀儡皇帝的地方, 曹操怎麼會連假仁假義的樣子都不裝瞭?不管怎麼說 ,越俎代庖替皇帝廢皇後,總歸是不給皇帝麵子,在 彆人看來也是欺人太甚。這個利害,曹操不可能不知 道。 因此,這件事隻有一種可能,就是背後有一個天 大的陰謀。這個陰謀是衝著曹操來的,皇後捲入瞭其 中,或者必須藉皇後的一顆人頭纔能殺一做百。正因 為陰謀太大,甚至皇帝本人也參與其中,他纔忍氣吞 聲,唯唯諾諾任由曹操大施暴虐。也正因為陰謀太大 ,誰都不能公開說齣來,這纔鬍亂找瞭一個小岔子來 做掩飾。我甚至懷疑皇後根本就沒寫什麼信,這封信 是曹操捏造的,用來陷害皇後的。反正伏完在建安十 四年已經去世,死無對證。皇帝自己心虛,不敢公開 證誣,隻好眼睜睜看著那伏皇後變成冤魂。可憐一個 弱女子,就這樣成瞭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某些臭男人 的替罪羊。 P21-24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品三國(上) + 品三國(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