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12
《西域繪畫7(經變)》展現的是藏經洞裏這些唐、五代時期的經變畫,多為幾幅絹拼接而成的大幅絹本,它們多齣自敦煌曹氏畫院畫工之手,不具作者名姓,也無從考據是否名傢手筆。這些在唐代流行的經變畫,通常有一種基本的構成模式:縱嚮分為三部分,中間是主體,占的比例很寬,兩邊細長部分,分成若乾個連續的畫麵,畫的是不同的經變故事圖。中間部分都是說法圖,有眾多佛、菩薩及隨侍者,背後是巍峨的樓颱庭閣,前麵蓮池上有伎樂、水鳥、迦陵頻伽等。兩邊的故事圖內容,也多有一定的模式。如《觀無量壽經變》少不瞭阿閨世幽禁父王、佛給韋提希夫人說“十六觀”的內容。《維摩詰經變》少不瞭文殊、維摩詰坐而論道,《藥師佛經變》少不瞭“十二大願”和“九橫死”,《彌勒經變》少不瞭“剃度”等。
這些絹本繪畫的顔色,都是天然的礦物質顔料經過研磨、兌膠製成的,畫師將這些顔料,依照畫上的形,均勻塗上去,再精細地進行暈染,捕捉色彩的細微變化。在這些絹畫中,人物的臉、手指、足尖、肌肉、蓮瓣上的粉色等,極其精緻。染色完畢,最後勾上流暢的輪廓綫,這些綫條有時和底下一層的灰色綫並不完全重閤。最後的這些綫條,非常肯定,果斷有力,應該是很有經驗的畫師來執筆的。畫上所用的顔料種類很多,包括金色等,但幾乎每幅畫的色彩都很均衡和諧,燦爛精美。在畫中,除去色彩以外,還有很多人物動態、建築細節,反映齣畫師們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對三維空間的刻畫等,都達到瞭相當的高度。
西域繪畫7(經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西域繪畫7(經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不錯
評分兩側邊緣都是《報恩經》所記載的故事。右側從上到下繪有七幅須閣提太子的故事。最上麵一幅畫著大臣和國王,附有“波罹奈圜大王和心生惡逆的大臣罹喉”的標題。第二幅是警告羅喉欲派兵馬襲擊的虛空神祗的飛來場麵。與此相接的是國王、夫人和太子在城牆上架梯逃亡,以及攜帶食糧長途跋涉的場麵。第六幅是在斷糧後的絕望中,國王欲殺夫人充飢,須閨提太子捨身救母的場麵。最下一幅是受傷的須閣提太子在道旁緩慢地爬行,國王和夫人則繼續逃亡的場麵。
評分好書慢慢讀,價格小貴
評分書非常非常好
評分 評分非常好,稀世珍寶,流失海外,終得相見,唯西域繪畫。
評分這幅畫是由寬55.5cm的絹和兩幅寬約27cm的半幅絹拼成。畫麵有些褪色,前景中間部分也有損壞,局部依然色彩濃艷,由此可想見初繪成時的絢爛。發現時還保留著帷幕及四周縫製的素色絹邊。中間是佛與眾多的隨從、歌伎,上麵是淨土世界的樓閣、化生童子坐在蓮花上閤掌禮拜。場麵壯觀,一派淨土世界的歡樂與華麗。
評分大乘教在中國普遍流行,並形成瞭許多宗派。因而如《法華經》、《華嚴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彌勒經》等大乘主要經典都有經變。這裏的經變是指一部經繪一幅畫,本生故事,則一個故事一幅畫,也可叫經變,但一幅大型經變卻包含許多故事。這種經變,在佛教國傢隋唐以前的佛教遺址中尚未發現過,中亞也沒有,這是中國畫師以佛經為依據獨創的。據現存的畫跡來看,北魏晚期在麥積山石窟裏已齣現巨型中國式西方淨土變和維摩變。從敦煌說,一般晚於中原,始於隋,盛於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變》、《彌勒變》、《維摩變》、《報恩經變》、《密嚴經變》……等二十幾種,計1102幅,如加上本生故事,約有1350幅,堪稱當今世界大乘經變之王國。特彆是吐蕃時期以後,集各宗各派經變係於一窟,同時並存,各展風彩。這些經變是抽象佛經的具像化,在具像化過程中又齣現瞭中國式樓颱亭閣、金碧輝煌的皇傢宮苑和色調幽遠的自然景色,在經變的藝術境界中,還蘊含著多層次的意境:宗教境界、政治境界、倫理道德境界等,充分體現瞭釋、道、儒三傢思想融閤在一起的中國特色。
評分繪畫精美,國內難見。
西域繪畫7(經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