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宇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30279
版次:1
商品编码:1047730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字数: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为誉为中国餐饮业的“圣经”!
餐饮业到古人那儿去淘金!
1500道菜,道道都是绝活儿!
一道菜红火一个企业!一《中华饮食文献汇编》成就一个美食家!
荟萃23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饮食文献!

内容简介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是中国首部大型古代饮食文献资料汇编,也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古代饮食专著。遴选梳理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饮食典籍23部,分别介绍了内容和特色,选录了古食秘谱1500条,并针对难易程度予以注释和翻译,资料详实,文白对照。《中华饮食文献汇编》既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持;又具有实用价值,使读者在惊叹于古人健康饮食之道的同时,更会有一种亲手实践的冲动;还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对当代餐饮界仿古菜品的推陈出新和仿古名店的营造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当代餐饮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堪称一部中国餐饮界的“圣经”;更具有文化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张宇光,武汉大学作家班毕业,作家,评论家,武汉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资深策划人。个人专著13部,剧本4部,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步履艰难的中国》、《刀币上的中国》、《断层间的中国》、《情感大崩溃》,长篇传记文学《博取第一》、《定远侯班超》,电视连续剧鬣天道无形》、《董必武》,等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万字,曾获多种奖。

目录

一、《礼记·内则》
二、《楚辞》
三、《齐民要术》
四、《食医心鉴》
五、《烧尾食单》
六、《大业拾遗记》
七、《山家清供》
八、《吴氏中馈录》
九、《饮膳正要》
十、《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十一、《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十二、《食疗方》
十三、《易牙遗意》
十四、《多能鄙事》
十五、《宋氏养生部》
十六、《遵生八笺》
十七、《醒园录》
十八、《调鼎集》
十九、《随园食单》
二十、《养小录》
二十一、《清稗类钞》
二十二、《食宪鸿秘》
二十三、《素食说略》

精彩书摘

2004年,有一个省级烹饪协会召开峰会,研讨餐饮创新的问题,邀我参加。与会者都是著名餐饮集团的老总,另有几个烹饪教授,再就是我这个所谓的作家。邀请我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写点什么,为餐饮吆喝吆喝。到会免不了要神侃,不料,这一侃侃出了一个选题。
会上我侃的是知识经济。我的意思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大家都在从知识中寻找自己的诗情和出路,餐饮为什么不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宝典汗牛充栋,餐饮业应该并且是可以在古意的发掘中创造辉煌的。我列举了中国的有关膳食典籍,一下子引得大会亢奋。于是有人提议,你能不能牵个头,做一下这个国故整理的意义重大的工作?我当时一怔,心想,种瓜得瓜,这下子我得耕耘一片板结的土地了。
客观说,对有关耕耘,我很有些踌躇。踌躇有二,一是深知工程浩大,二是有些隔行。我一个文化人,并非饮食专家,能做这样的事么?从另一个角度说,会不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我当时很有些推辞之意,但推辞不了,因为中国文人与饮食文化的渊源关系最终说服了自己。
所谓渊源关系,是中国文人历来有干预膳食的传统。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不用说了,庄子有《养生主》名篇不用说了,单单是文人墨客,也多有编撰膳食典籍的范例。唐代诗人韦巨源曾编过《烧尾食单》,明代戏剧评论家李渔曾编过《醒园录》,清代大诗人袁枚曾编过《随园食单》。对古代文人,饮食是一种礼,也是一种学,还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文明的大义。中国文化也确实和饮食有不解之缘,如果说,西方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性”,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突出“食”。食和性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文化的这种双水分流是饶有意趣的。

前言/序言

  2004年,有一个省级烹饪协会召开峰会,研讨餐饮创新的问题,邀我参加。与会者都是著名餐饮集团的老总,另有几个烹饪教授,再就是我这个所谓的作家。邀请我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写点什么,为餐饮吆喝吆喝。到会免不了要神侃,不料,这一侃侃出了一个选题。
  会上我侃的是知识经济。我的意思是,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大家都在从知识中寻找自己的诗情和出路,餐饮为什么不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宝典汗牛充栋,餐饮业应该并且是可以在古意的发掘中创造辉煌的。我列举了中国的有关膳食典籍,一下子引得大会亢奋。于是有人提议,你能不能牵个头,做一下这个国故整理的意义重大的工作?我当时一怔,心想,种瓜得瓜,这下子我得耕耘一片板结的土地了。
  客观说,对有关耕耘,我很有些踌躇。踌躇有二,一是深知工程浩大,二是有些隔行。我一个文化人,并非饮食专家,能做这样的事么?从另一个角度说,会不会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我当时很有些推辞之意,但推辞不了,因为中国文人与饮食文化的渊源关系最终说服了自己。
  所谓渊源关系,是中国文人历来有干预膳食的传统。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不用说了,庄子有《养生主》名篇不用说了,单单是文人墨客,也多有编撰膳食典籍的范例。唐代诗人韦巨源曾编过《烧尾食单》,明代戏剧评论家李渔曾编过《醒园录》,清代大诗人袁枚曾编过《随园食单》。对古代文人,饮食是一种礼,也是一种学,还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文明的大义。中国文化也确实和饮食有不解之缘,如果说,西方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性”,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突出“食”。食和性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文化的这种双水分流是饶有意趣的。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什么人都能当作家了,古代厨艺汇总,翻译都懒得翻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人都去当作家了,国家的蛀虫!

评分

千金方里面的食治什么的没有收录

评分

"[SM]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

千金方里面的食治什么的没有收录

评分

千金方里面的食治什么的没有收录

评分

不错

评分

[QY]"

评分

[QY]"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饮食文献汇编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