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目录
代序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第一章 新时期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 加快构建健全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
第五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建设
参考案例
从北京什刹海三轮车“胡同游”整治看公共服务的特许经营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社会建设经验
思考题
第二章 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
第二节 合理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建设
第三节 持续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建设
参考案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公民宪章运动一一英国的政府再造改革
思考题
第三章 社区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我国社区建设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节 社区建设的新方向:从管理到治理
第四节 国外社区建设治理主要模式
第五节 我国各地社区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案例
北京朝阳区朝外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实践
加拿大的社区建设
思考题
第四章 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国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问题
第四节 加快推进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第五节 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结构
参考案例
WTO背景下的中国行业协会成长
思考题
第五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国际上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社会领域党的建设
第七章 网络与社会管理
第八章 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管理
附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三、谨防公共服务的“过度市场化”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公共服务市场化也不例外。在其推进初期,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打着“市场化”的旗号转嫁政府应该提供公益事业责任的倾向。在实践中出现了种种背离公益性的偏差,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如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民政等部门广泛提出的市场化、产业化、民营化的发展倾向。这种倾向片面地强调市场化,把本来应该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各类事业单位完全引向了企业化导向,以单一的利润标准作为发展动力,过分关注机构或小群体利益。在实践中,公共服务的“过度市场化”容易带来以下弊病:
一是容易忽视公共利益。公平与效率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完全依靠市场竞争可以提高效率,但无法兼顾公平。传统的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由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虽然服务的水平不高,但大都比较公平。而在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者以盈利为目的,它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最有价值的服务对象和最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没有充分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对获利不理想的服务项目,就有可能消极供给甚至取消供给。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公共交通市场中,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公交企业往往选择能够盈利的路线加大运营频率,而对于偏远地区和穷困地区群众的交通需求置之不理。这是显失公平的。此外,重要的公共服务一旦为私营企业垄断,还会产生严重的公共安全威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二是容易产生私人垄断。竞争就会产生优胜劣汰,就会产生自然垄断。而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一旦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位置,就一定会利用这一优势地位,谋求最大利益,所以,对于公益性的考虑往往就被取代。我们一些地方的公用事业一旦市场化之后,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往往经常以成本提高为理由不断涨价,加重群众负担,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三是容易引发腐败。市场化不一定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的条件下,市场化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市场化是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地方政府在实行中可能从甩包袱的角度,将某些国有资产低价转让给私人企业。后者为了减少成本,大量裁员,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引起社会不稳定。
综上所述,市场化不是万能的良药,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政府管理危机。对各级政府来说,实施市场化是一种公共决策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对决策对象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任何轻率的市场化措施都可能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失。
所以,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一推了之,简单地依赖市场机制解决所有的公共服务问题。市场化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供给,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设计、监管、评估等职能是不能闲置或取消的。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关于社会建设的一本好书~
评分
☆☆☆☆☆
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社会事业由于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是个体所不愿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务,因此主要由国家举办。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有保障的社会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中国现阶段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冲突多发时期,各种可能引发社会安全问题和影响社会秩序的社会风险不断地累积起来。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安全稳定的社会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刑事犯罪、人为性质的生产生活安全灾难和各种深嵌在转型期社会结构之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评分
☆☆☆☆☆
我国过去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欠账较多,社会事业总体功能效率低,供求结构不合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养老难等问题在不同地方都普遍存在。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评分
☆☆☆☆☆
一是发展社会事业
评分
☆☆☆☆☆
这是一本在见地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