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即是梁先生早年講學記錄,由學生李淵庭、閻秉華整理齣來的。梁先生講儒傢思想歸納瞭14種態度,並非就《論語》字麵上推衍齣來的,而是從孔子的生活實踐中歸納齣來的。這是梁先生與一般研究孔子學者所不同的地方。
##順應生命本來的趨勢!啓發人生的好書,和《當下的力量》結閤起來看有奇效。
評分##梁先生體悟儒學,他這樣生活,纔這樣講。這就是難得之處。我感受到太陽投下的陰影。之後,我開始體悟論語,直讀反覆。 “一切都在你心裡!”
評分##哲學高度的講演錄。深瞭些。
評分##๑_๑ 文字有點轉圈圈~
評分##哲學高度的講演錄。深瞭些。
評分##梁先生講孔子一章,太過於精彩。
評分##๑_๑ 文字有點轉圈圈~
評分##歸納的13點不錯,內容有點囉嗦和混亂。可能是講稿整理的緣故。
評分##大師還原孔孟真麵目以及心理內觀。我們基本活在前人對孔子不同解讀的內嚮文化力量中,並發酵改良。內聖外王,梁大師更注重還原孔子的內聖,歸結於心,歸結於本源。不同於佛教完全取消欲求,解脫生命,相當於取消問題。孔子的方法是不成問題,不去外界“找”,一找,就被決定,擾亂瞭心。孔子根本上所追求的是心境調和平衡。新波浪不是由外界激起,而是內心。樂在心上,不要去找,也由於找,把心本源的情趣壓下去瞭。梁大師在說到宗教時候,非常精彩:宗教無不存在於人的情誌不安上,可以說宗教是站在一個私欲上。中西文化的差異和鴻溝,大緻就在解決私欲的問題上,一個非功利,一個功利。如果苦樂建立在客觀環境上,這文化更偏西方。如果心不刻意往外一動,拋開一個被決定的狀態,這文化,更東方。好書,會讀第二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