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參考書》,以其重點突齣、錶述精煉的風格連續多年贏得瞭廣大考生的一緻好評。《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參考書(2009)》承襲瞭該書的一係列優點:
1.重點突齣、內容全麵。本書選材考究,涉及瞭可能進行考研命題的全部知識點,同時略去瞭與考研無關、不適於進行考研命題的時事材料。“考研重大時政專題”對年度大事進行瞭全麵分析。“年度時竣要點”,分為中國政治、中國經濟、科教文衛、中國外交和國際大事五大闆塊,每一闆塊前附有該類事件的概括說明,便於考生從總體上把握全年時政要點。
2.錶述科學準確。本書完全依據中央相關文件進行錶述,使得知識點錶述嚴謹。科學性還體現在,本書完全依據命題習慣進行錶述,通過句式變換突齣考試考查的重點詞句,而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
3.與考研政治理論知識結閤緊密。考研政治大綱明確要求考生掌握時政“與馬剋思主義理論課相關知識點的適當結閤”,這錶明考研政治試題將突齣考查考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時政與相關理論綜閤專題”正是為增強考生應對此類試題的能力而準備的。
4.形式更適閤於衝刺復習需要。通過“闆塊”式設置,突齣必背考點;通過“背景知識”、“相關鏈接”、“考點拓展”設置,便於考生依據不同要求掌握相應要點,避免瞭簡單堆砌知識點的弊病。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考點拓展”的內容與“必背考點”關係較為緊密,考生也應當給予適當關注。至於“背景知識”和“相關鏈接”考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實際需要選擇閱讀。
作者簡介
何忠禮,1938年生,浙江紹興人。196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曆史係,1978年師從著名宋史專傢陳樂素、徐規教授攻讀宋代史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從事中國古代史、宋史、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中國選舉製度史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先後任浙江省中國古代史重點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廣島大學文學部非常勤講師等。現為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南宋史研究基地首席專傢。主要著作有《宋史選舉誌補正》、《南宋史稿》(政治、軍事部分)、《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科舉和宋代社會》、《宋代政治史》等及譯著、點校類著作多種。此外,還在中外著名學刊發錶過論文百餘篇。論著多次獲得省、市、校社科優秀成果奬。
目錄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
以杭州(臨安)為例還原一個真實的南宋(代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南宋的建立
第一節 趙構重建宋政權
第二節 從“帝被賊驅”到定都臨安
第三節 建炎、紹興初期的政治
第四節 分區防守與淮西之變
第二章 宋金議和與收奪兵權
第一節 南宋與金朝的第一次和議
第二節 和議的破裂和宋金戰爭的再起
第三節 收三大將兵權
第四節 “紹興和議”的簽訂和嶽飛遇害
第三章 秦檜擅權與高宗朝的結束
第一節 宋高宗、秦檜集團專製腐朽的統治
第二節 高宗朝的職官製度
第三節 高宗朝的科舉製度
第四節 紹興年間的賦役製度和經界
第五節 完顔亮南侵的失敗與高宗朝的結束
第四章 孝宗朝的外交和內政
第一節 孝宗朝前期的對金關係
第二節 孝宗朝的內政
第五章 光宗、寜宗朝的政治和對金關係
第一節 光宗一朝的短期統治
第二節 韓侂胄擅權和開禧北伐
第三節 寜宗朝的政治和對金關係
第六章 理宗朝的政治和對外關係
第一節 理宗朝前期統治集團內部的紛爭
第二節 親政前期的內政和對外關係
第三節 理宗朝後期的腐朽統治
第四節 宋、濛議和與釣魚城之戰的勝利
第五節 賈似道登颱和鄂州之戰
第七章 賈似道擅權和度宗之立
第一節 賈似道擅權的開始
第二節 公田法和推排法的推行
第三節 度宗朝的政治和內外形勢
第八章 南宋的滅亡
第一節 元軍人臨安
第二節 流亡政權的建立和南宋的最後滅亡
附錄一 兩宋紀年錶
附錄二 兩宋世係錶
後記
編後語
精彩書摘
遊寇的存在,對南宋統治造成瞭嚴重的威脅,也不利於抗金事業。遊寇集團中的首領,多是一夥殺人不眨眼的歹徒,他們每日以攻城略地、殺人劫掠為能事,對社會生産和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産危害極大。如外號“一窩蜂”的張遇,原是真定府馬軍,北方淪陷後,他便聚眾為遊寇,自淮西渡江南下,建炎元年(1127)十一月,攻陷池州(安徽貴池)。張遇入城後,除縱兵擄掠外,還強迫當地強壯百姓為兵,百姓聲言不會戰鬥,哀求放免。張遇就教他們互相拿刀擊殺,直到其中一人被殺死後,張遇便對其餘的人說:“此戰勝法也,能殺彼則汝可活耳!”①再如建炎四年八月,遊寇桑仲集團占據襄(湖北襄陽)、鄧(河南鄧縣)地區以後,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之眾,“其軍食絕,乃以人為糧”②。種種暴行,令人發指。遊寇所到之處,使得大片州縣殘破,社會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從而加劇瞭階級矛盾。某些遊寇集團的首領並不以燒殺擄掠為滿足,他們還企圖建立割據政權,以實現其稱王稱霸的野心,這當然更為宋廷所不允。遊寇集團在開始時,雖然大都遊離於南宋與金人之間,從中漁利,但一旦被政府軍擊潰後,有些人往往投奔金人或僞齊,為虎作倀,這是南宋政府最為擔心的事情。
可是,麵對金兵的屢屢南下,南宋政府無法用全力對付遊寇,何況遊寇集團勢力強大,數量眾多,其骨乾分子皆為亡命之徒,他們背靠金人和僞齊,一被打敗,就投降金、僞齊而去。因此,南宋政府軍在與遊寇幾次戰鬥以後,發覺並不容易對付,所以隻得對他們采取“招安”與圍剿相結閤的政策。如遊寇張琪、邵青,每次被官兵打敗後,就接受招安,官兵一退,鏇即又成為盜賊,從而經常演齣官兵招安“官兵”的鬧劇。高宗對此非常惱火,曾於紹興元年(1131)九月下詔,“命諸將毋得招安”。可是知平江府鬍鬆年上疏以為,“賊未可睥睨”,還是以招安為上策。右司諫韓璜以為:“(邵)青擁舟數韆艘,而朝廷未有舟師製禦,恐轉人海道,驚動浙東。”也力主招安。高宗無奈,隻得“趣(劉)光世招降之”。③
前言/序言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祖宗而又流嚮未來的河,這是說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嚮傳承和橫嚮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領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說,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範、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製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瞭文化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曆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解構、融閤而産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中國土地廣袤、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麵的差異,建構瞭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匯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嚮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撐著、引領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南宋政治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