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侠义公案小说。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全书120回。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删修订,改写成《七侠五义),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
小说叙写宋朝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曲折地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活动,既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也表现出他们忠心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它的出现,表明近代传统的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完全合流。
内容简介
《七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小说叙写宋朝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曲折地体现了人民的愿望。
《七侠五义》由清代文人石玉昆编著。
目录
第一回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第二回 奎星兆梦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难
第三回 金龙寺英雄初救难 隐逸村狐狸三报恩
第四回 除妖魅包文正联姻 受皇恩定远县赴任
第五回 墨斗剖明皮熊犯案 乌盆诉苦别古鸣冤
第六回 罢官职逢义士高僧 应龙图审冤魂怨鬼
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孙策密访奸人
第八回 救义仆除凶铁仙观 访疑案得线七里村
第九回 断奇冤奏参封学士 造御刑查赈赴陈州
第十回 买猪首书生遭横祸 扮花子勇士获贼人
第十一回 审叶阡儿包公断案 遇杨婆子侠客挥金
第十二回 展义士巧换藏春酒 庞奸侯设计软红堂
第十三回 安平镇五鼠单行义 苗家集双侠对分金
第十四回 小包兴偷试游仙枕 勇熊飞助擒安乐侯
第十五回 斩庞昱初试龙头铡 遇国母晚宿天齐庙
第十六回 学士不忠假言认母 夫人尽孝祈露医睛
第十七回 开封府总管参包相 南清官太后认狄妃
第十八回 奏沉疴仁宗认国母 宣密诏良相审郭槐
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
第二十回 受魇魔忠良遭大难 杀妖道豪杰立奇功
第二十一回 掷人头南侠惊佞党 除邪祟学士审虔婆
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第二十三回 洪义赠金夫妻遭变 白雄打虎甥舅相逢
第二十四回 受乱棍范状元疯癫 贪多杯屈胡子丧命
第二十五回 白氏还魂阳差阴错 屈申附体醉死梦生
第二十六回 聆音察理贤愚立判 鉴貌辨色男女不分
第二十七回 仙枕示梦古镜还魂 仲禹抡元熊飞祭祖
第二十八回 许约期湖亭欣慨助 探底细酒肆巧相逢
第二十九回 丁兆蕙茶铺偷郑新 展熊飞湖亭会周老
第三十回 济弱扶倾资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请南侠
第三十一回 展熊飞比剑定良姻 钻天鼠夺鱼甘赔罪
第三十二回 夜救老仆颜生赴考 晚逢寒士金客扬言
第三十三回 真名士初交白玉堂 美英雄三试颜查散
第三十四回 定兰谱颜生识英雄 看鱼书柳老嫌寒士
第三十五回 柳老赖婚狼心难测 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第三十六回 园内赠金丫鬟丧命 厅前盗尸恶仆忘恩
第三十七回 小姐还魂牛儿遭报 幼童侍主侠士挥金
第三十八回 替主鸣冤拦舆告状 因朋涉险寄柬留刀
第三十九回 铡斩君衡书生开罪 石惊赵虎侠客争锋
第四十回 思寻盟弟遣使三雄 欲盗赃金纠合五义
第四十一回 忠烈题诗郭安丧命 开封奉旨赵虎乔装
第四十二回 以假为真误拿要犯 将差就错巧讯赃金
第四十三回 翡翠瓶污羊脂玉秽 太师口臭美妾身亡
?四十四回 花神庙英雄救难女 开封府众义露真名
第四十五回 义释卢方史丹抵命 误伤马汉徐庆被擒
第四十六回 设谋诓药气走韩彰 遣兴济贫欣逢赵庆
第四十七回 错递呈权奸施毒计 巧结案公子辨奇冤
第四十八回 访奸人假公子正法 贬佞党真义士面君
第四十九回 金殿试艺三鼠封官 佛门递呈双乌告状
第五十回 彻地鼠恩救二公差 白玉堂智偷三件宝
第五十一回 寻猛虎双雄陷深坑 获凶徒三贼归平县
第五十二回 感恩情许婚方老丈 投书信多亏宁婆娘
第五十三回 蒋义士二上翠云峰 展南侠初到陷空岛
第五十四回 通天窟南侠逢郭老 芦花荡北岸获胡奇
第五十五回 透消息遭困螺蛳轩 设机谋夜投蚯蚓岭
第五十六回 救妹夫巧离通天窟 获三宝惊走白玉堂
第五十七回 独龙桥盟兄擒义弟 开封府恩相保贤豪
第五十八回 锦毛鼠龙楼封护卫 邓九如饭店遇恩星
第五十九回 倪生赏银包兴进县 金令赠马九如来京
第六十回 紫髯伯有意除马刚 丁兆兰无心遇莽汉
第六十一回 大夫居饮酒逢土棍 卞家疃偷银惊恶徒
第六十二回 遇拐带松林救巧姐 寻奸淫铁岭战花冲
第六十三回 救莽汉暗刺吴道成 寻盟兄巧逢桑花镇
第六十四回 论前情感化彻地鼠 观古迹?赏诛龙桥
第六十五回 北侠探奇毫无情趣 花蝶隐迹别有心机
第六十六回 盗珠灯花蝶遭擒获 救恶贼张华窃负逃
第六十七回 紫髯伯庭前敌邓车 蒋泽长桥下擒花蝶
第六十八回 花蝶正法展昭完姻 双侠饯行静修测字
第六十九回 杜雍课读侍妾调奸 秦昌赔罪丫鬟丧命
第七十回 秦员外无辞甘认罪 金琴堂有计立明冤
第七十一回 杨芳怀忠彼此见礼 继祖尽孝母子相逢
第七十二回 认明师学艺招贤馆 查恶棍私访霸王庄
第七十三回 恶姚成识破旧伙计 美绛贞私放新黄堂
第七十四回 淫方貂误救朱烈女 贪贺豹狭逢紫髯伯
第七十五回 倪太守途中重遇难 黑妖狐牢内暗杀奸
第七十六回 割帐绦北侠擒恶霸 对莲瓣太守定良缘
第七十七回 倪太守解任赴京师 白护卫乔装逢侠客
第七十八回 紫髯伯艺高服五鼠 白玉堂气短拜双雄
第七十九回 智公子定计盗珠冠 裴老仆改装扮难叟
第八十回 假作工御河挖泥土 认方向高树捉猴狲
第八十一回 盗御冠交托丁兆蕙 拦相轿出首马朝贤
第八十二回 试御刑小侠经初审 遵钦命内宦会五堂
第八十三回 矢口不移心灵性巧 真赃实犯理短情屈
第八十四回 复原职倪继祖成亲 观水灾白玉堂捉怪
第八十五回 公孙策探水遇毛生 蒋泽长沿湖逢邬寇
第八十六回 按图治水父子加封 好酒贪杯叔侄会面
第八十七回 为知己三雄访沙龙 因救人四义撇艾虎
第八十八回 抢鱼夺酒少弟拜兄 谈文论诗老翁择婿
第八十九回 憨锦笺暗藏白玉钗 痴佳蕙遗失紫金坠
第九十回 避严亲牡丹投何令 充小姐佳蕙拜邵公
第九十一回 死里生千金认张立 苦中乐小侠服史云
第九十二回 小侠挥金贪杯?醉 老葛抢雉惹祸着伤
第九十三回 辞绿鸭渔猎同合伙 归卧虎姊妹共谈心
第九十四回 赤子居心导师觅父 小人得志断义绝情
第九十五回 暗昧人偏遭暗昧害 豪侠客每动豪侠心
第九十六回 连升店差役拿书生 翠芳塘县官验醉鬼
第九十七回 长沙府施俊纳丫鬟 黑狼山金辉逢盗寇
第九十八回 沙龙遭困母女重逢 智化运筹弟兄奋勇
第九十九回 见牡丹金辉深后悔 提艾虎焦赤践前言
第一百回 探形踪王府遣刺客 赶道路酒楼问书童
第一百一回 两个千金真假已辨 一双刺客妍媸自分
第一百二回 锦毛鼠初探冲霄楼 黑妖狐重到铜网阵
第一百三回 巡按府气走白玉堂 逆水泉搜求黄金印
第一百四回 救村妇刘立保泄机 遇豪杰陈起望探信
第一百五回 探冲霄玉堂遭害 封印信赵爵担惊
第一百六回 公孙?生假扮按院 神手大圣暗中机谋
第一百七回 愣徐庆拜求展熊飞 病蒋平指引陈起望
第一百八回 图财害命旅店营生 相女配夫闺阁本分
第一百九回 骗豪杰贪婪一万两 作媒妁识认二千金
第一百十回 陷御猫削城入水面 救三鼠盗骨上峰头
第一百十一回 定日盗簪逢场作戏 先期祝寿改扮乔装
第一百十二回 招贤纳士准其投诚 合意同心何妨结拜
第一百十三回 钟太保贻书招贤士 蒋泽长冒雨访宾朋
第一百十四回 忍饥挨饿进庙杀僧 少水无茶开门揖盗
第一百十五回 随意戏耍智服柳青 有心提防结交姜铠
第一百十六回 计出万全极其容易 算失一着事甚为难
第一百十七回 智公子负伤追儿女 武伯南逃难遇豺狼
第一百十八回 除奸淫错投大木场 救急困赶奔神树岗
第一百十九回 神树岗小侠救幼子 陈起望众义服英雄
第一百二十回 安定军山同归大道 功成湖北别有收缘
精彩书摘
话说宋朝自陈桥兵变,众将立太祖为君,相传至太宗,又至真宗,风调雨顺,君正臣良。
一日,早朝,钦天监文彦博奏道:“臣夜观天象,见天狗星犯阙,恐于储君不利。”天子笑日:“朕并无储君,有何不利之处?”早朝已毕,众臣皆散。
真宗道:“自御妻死后,正宫之位久虚,幸有李、刘二妃现今俱各有娠。”二妃而至,跪而奏曰:“今日乃中秋佳节,特请圣驾今夕赏月。”天子大喜,李、刘二妃陪侍。天子道:“今日文彦博奏天狗星犯阙,主储君不利。朕赐汝二人玉玺龙袱各一个,镇压天狗冲犯;朕再有金丸一对,如今每人各赐一枚,将妃子宫名刻在上面,随身佩带。”天子即将金丸解下,命太监陈林拿到尚宝监,刻字去了。
二位妃子,安席进酒。天子饮至半酣,只见陈林手捧金丸,跪呈御前。天子接来细看,一个刻着“玉宸宫李妃”,一个刻着“金华宫刘妃”。即赏了二妃。每人又各献金爵三杯。天子一连饮了,道:“二妃子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
天子酒后说了此话,谁知生出无限风波。皆因刘妃心地不良,唯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宫;与总管郭槐暗暗定计,要害李妃。谁知一旁有个宫人寇珠,乃刘妃的宫人。此女为人正直,见刘妃与郭槐计议,从此后悄悄窥探。
郭槐奉了刘妃之命,找了个守喜婆尤氏。一日,郭槐与尤氏商议,将刘妃要害李妃之事告诉。郭槐道:“若能办成,你便有无穷富贵。”婆子闻听,计上心来,对郭槐道:“只需如此这般。”郭槐闻听,说:“妙!妙!”又嘱咐临期不要误事。婆子欢喜而去。郭槐进宫,将此事回明,刘妃欢喜无限,专等临期行事。
不觉到了三月,圣驾至玉宸宫看视李妃。想起明日是南清官八千岁的寿辰,派首领陈林前往御园办理果品。陈林奉旨去后,李妃一时腹痛难禁。天子知是要分娩了,急召刘妃带领守喜婆前来守喜。郭槐急忙告诉尤氏。尤氏双手捧大盒一同至玉宸宫。
原来是二人定的奸计,将狸猫剥去皮毛,认不出是何妖物。恰好李妃临产,刘妃、郭槐、尤氏趁着忙乱之际,将狸猫换出太子,抱出玉宸宫,径奔金华官而来。刘妃即唤寇珠提藤篮暗藏太子,寇珠只得提了藤篮,出凤右门至昭德门外,直奔销金亭上,忙将藤篮打开,抱出太子。刚然出得销金亭,见一个公公打扮的人,踏过引仙桥,手中抱定一个宫盒,这寇承御一见,满心欢喜,暗暗地念佛说:“好了!太子有救了!”原来此人是陈林。他奉旨到御园采办果品,手捧着金丝砌就龙妆盒,迎面而来。一见寇宫人怀抱小儿,细问情由。寇珠将始末根由,说了一回。陈林闻听,吃惊不小,又见有龙袱为证。二人商议,即将太子装入盒内。寇官人急忙回宫去了。
陈林手捧妆盒,直往禁门而来。只见郭槐拦住道:“刘娘娘宣你,有话面问。”陈公公只得随往进宫,将妆盒放在一旁,朝上跪倒,口尊:“娘娘,小奴陈林参见,不知娘娘有何懿旨?”刘妃一言不发,半晌,问道:“陈林,你提这盒子上有皇封,是何缘故?”陈林奏道:“奉旨前往御园采拣果品,与南清官八大王上寿,故有皇封封定。”
刘妃听了,又说道:“里面可有夹带?”陈林从容答道:“并无夹带。”刘妃尽管心有疑惑,但碍于有皇封,无奈只好放陈林走了。陈林手提盒子,出了禁门,直奔南清官内,传:“旨意到。”八千岁接旨人内殿,将盒供奉上面,行礼已毕。只见陈林双膝跪倒,放声大哭。八千岁问道:“这是何故?”陈林将情由细述一遍。贤王抱入内室,将太子暂寄南清官抚养。
谁知刘妃已将李妃生产妖孽,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将李妃贬入冷宫,幸喜冷宫的总管姓秦名凤,为人忠诚,已料此事必有奸谋;今见李妃如此,向前百般安慰。又吩咐小太监余忠:“好生服侍娘娘,不可怠慢。”谁知余忠更有奇异之处,往往为他人奋不顾身。
且说刘妃此计已成,叫尤氏守自己的喜。到了十月,也产了一位太子,天子大喜,即将刘妃立为正宫。乐极生悲,过了六年,刘后所生之子,竞至得病,一命呜呼。圣上大痛,竟是连日未能视朝。这日八千岁进宫问安。天子召见八千岁,问及世子共有几人,年纪若干。说至三世子,天子闻听,立刻召见。一见世子,不由龙心大喜,病就好了。即传旨将三世子封为东官守缺太子。便传旨叫陈林带往东宫参见刘后,并往各宫看视。陈林领旨,引着太子,先朝见刘后,启奏说:“圣上将八千岁之三世子,封为东宫太子。”刘后见太子生得酷肖天子模样,心内暗暗诧异。陈林又奏还要到各宫看视。刘后说:“既如此,你就引去;快来见我,还有话说呢。”
路过冷宫,陈林便向太子说:“李娘娘因生产妖物,圣上将李娘娘贬入此宫。若说这位娘娘,是最贤德的。”太子闻听产生妖物一事,便要进去看视。恰好秦凤走出官来,先参见了太子,便转身进宫奏明李娘娘。不多时,出来说道:“请太子进宫。”见了娘娘,太子不由得泪流满面。陈林一见,急将太子引出,仍回正官去了。
刘后见太子进宫面有泪痕,追问何故啼哭。太子说:“适从冷宫经过,见李娘娘形容憔悴,还求母后遇便在父王跟前解劝解劝。”说着,便跪下去了。刘后闻昕,假意连忙搀起,口中夸赞道:“好一个仁德的殿下!”太子仍随着陈林上东官去了。
太子去后,刘后心中暗想:“曾记那年有陈林手提妆盒从御园而来,难道寇珠擅敢将太子交与陈林,携带出去不成?”
将寇珠唤来,细细拷问,与当初言语一字不差。刘后更觉恼怒,便召陈林当面对证,也无异词。
刘后便命陈林掌刑,拷问寇珠。哪知横了心的寇珠,视死如归,无一字招承。
有圣旨来宣陈林。刘后只得打发陈林去了。寇官人见陈林已去,触槛而死。刘后吩咐将尸抬出,命心腹小宫人埋在玉宸官后。刘后其妒愈深,转恨李妃不能忘怀,悄与郭槐商议,密访李妃,必须置之死地方休。
李妃自见太子之后,每日伤感,多亏秦凤暗将此事一一奏明。李妃听了,欢喜不尽,每夜烧香,祈保太子平安。被奸人访着,暗在天子前启奏,说:“李妃每夜降香诅咒。”天子大怒,赐白绫七尺,立时赐死。谁知早有人将信暗暗透予冷宫。秦凤闻此言,忙忙奏知李娘娘。李娘娘闻听,登时昏迷不醒。余忠赶至面前,说道:“事不宜迟!快将娘娘衣服脱下,与奴婢穿了。奴婢情愿自身替死。”李妃苏醒过来,闻此言,哭得哽气倒噎。余忠自己摘下花帽,又将自己衣服脱下,只求娘娘早将衣服赐下。秦凤横了心在旁催促更衣。李妃不得已将衣脱下,哭说道:“你二人是我大恩人!”
说罢,又昏过去了。秦凤忙忙将李妃移至下房,装作余忠卧病在床。只见圣旨已到,钦派孟彩嫔验看。秦凤连忙迎出,“俟娘娘归天后,请贵人验看就是了。”孟彩嫔不敢细看。不多时,报道:“娘娘已经归天了,请贵人验看。”孟彩嫔闻听,早已泪流满面,便道:“我今回复圣旨去了。”此事若非余忠与娘娘面貌仿佛,如何遮掩得过去。于是按礼埋葬。
此事已毕,秦凤便回明余忠病卧不起。郭槐今闻余忠患病,正中心中机关,立刻逐出。因此秦凤将假余忠抬出,派心腹送至陈州家内去了。从此秦凤踽踽凉凉。这日晚间正在伤心,只见冷宫四面火起。秦凤一见已知是郭槐之计,此后刘后与郭槐安心乐意。太子也不知其中详细。又奉旨钦派陈林督管东官,闲杂人等不准擅入。
【注释】
①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至陈桥驿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②尚宝监:十二监之一,有掌印监主管,下设佥书、掌司等员。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③踽(ju)踽凉凉:形容孤独寡合的样子。
第二回奎星兆梦忠良降生雷部宣威狐狸避难
话说江南庐州府合肥县包家村,有一包员外,名怀,天性好善,人人称他为“包善人”,又称他“包百万”。
院君周氏,生有二子,长名包山,娶妻王氏;次名包海,娶妻李氏。包山生一子尚未满月,包海未有子女。包山忠厚老成。王氏也是三从四德之人。包海尖酸刻薄。李氏心地不端。幸老员外治家有法,一家尚为和睦。父子兄弟务农为业,非诗书门第,却是勤俭人家。不料这一年,院君周氏又怀起孕来。包员外想:自家已有子有孙,又生出小儿女反增一累。终日闷闷不乐。
这日独坐书斋,正踌躇此事,伏几而卧。蒙咙之际,只见半空中祥云缭绕,面前落下个怪物跳舞着奔落前来。员外醒来却是一梦。丫环报道:“员外大喜了!安人生一位公子,奴婢特来禀知。”员外闻听,急忙立起身来,至后院看。幸安人无恙,问了几句话,连小孩也不瞧,回身仍往书房来了。
单说包海之妻李氏,回到自己房中,见包海发呆。道:“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弄成三一三十一了。你到底想个主意呀!”包海道:“方才老当家的将我叫到书房,告诉我梦见一个怪物,把老当家的吓醒了,就生此子。”李氏便撺掇道:“这还了得!留在家内,必做孽。妖精入门家败人亡的多着呢!何不将他抛弃在荒郊野外。”
包海如梦初醒,立身来到书房,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员外正因此烦恼,闻包海之言,连声说好。“此事交于你,你母亲若问时,说落地不多时就死了。”
包海领命,至卧房,言公子已死,用茶叶篓子装好,携至锦屏山后。刚要取出小儿,见草丛里绿光一闪,原来是一只猛虎眼光。包海抽身跑回来,连声说道:“吓死我也!厉害!”与李氏道:“你说可怕不?茶叶篓子没拿回来。”李氏笑道:“大处不算小处算啦!”包海道:“这事多亏你出主意!这孩子管保叫虎扒拉!”
他二人在屋内说话。遇王氏经过,一一听去,急忙回至屋中,细想此事好不残忍,不觉落下泪来。包山从外边进来,王氏将此事一一说知。包山道:“锦屏山五六里地,我去看看再做道理。”说罢,出房去了。王氏担惊害怕,心中放心不下。
……
前言/序言
青花典藏:七侠五义(珍藏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只能大概的看看了,不适合收藏
评分
☆☆☆☆☆
和描述的一样,好评! 在大家都说在京东买东西的时候,一直没在京东逛过。在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它是一本好书,很符合80后读者的口味。很难想象一本图书会被我看得像郭德纲的相声书一样,在地铁上都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那么对于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大论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这本书确实不失幽默,在大论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这本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一直想买这书,又觉得对它了解太少,买了这本书,非常好,喜欢作者的感慨,不光是看历史或者史诗书,这样的感觉是好,就是书中的字太小了点,不利于保护视力!书是正版。
评分
☆☆☆☆☆
质量好,包装好,物美价廉。
评分
☆☆☆☆☆
这套书还算不错,都有配图,虽然纸张薄了点。这本书写的很不错的,古人写侠客。
评分
☆☆☆☆☆
商品很值得买!!
评分
☆☆☆☆☆
还没看呢……书是打折的,书里面的只是是不打折的。
评分
☆☆☆☆☆
商品很值得买!!
评分
☆☆☆☆☆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呵呵”了一下,有二:1、又是“忧伤”;2、作者在自序中说不喜欢名家推荐,但是腰封上又是“叮叮当当”的一串名字。不过看完自序又引得我继续看下来,同样有二:1、文辞清淡不乏细致,映上封面的淡绿色很有点“通感”的感觉;2、八点档元素的家族史。(--!好吧,“八卦”是女人的公因式。) 我觉得,这一定是个爱看电影的妹子。(--!好吧,只有这种不着调的称呼我才觉得亲近。)她能用轻声细语的言辞洇晕开一个一个镜头感十足的画面,来讲一个以“颠沛”为主题的故事,她说“说不出理由”地喜欢特吕弗,那便是被他的错总交杂的小宇宙吸引了去吧,她讲故事也是在当导演哪。 有一个地方,我印象尤为深刻,也尤为喜欢。当她想要交待一下自己并未曾亲见的上一辈的情杀事件时(P25,最后一段),你能感觉到,她像是在描绘一个电影的场景。声音,无
评分
☆☆☆☆☆
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启蒙教育中尤为重要。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有游离民族文化特点的倾向,倾向于“教师讲书,学生做题”,读书读少了,背诵则更少。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熟练,以理解为最终目的,这在早期教育中是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