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逝去的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经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称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 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契约,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然而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罗伯-格里耶
评分##开启小说诗学的视域,比起内容本身更关心内容是如何被组合和缝合入小说文本。20世纪小说的关键词:时间、焦虑、复杂的世界与复杂的形式。书旁的小字和一些理论往往独具启发。特别mark马尔克斯部分关于民间文学的部分和乔伊斯部分关于隐喻和转喻的部分。需配合文本重读。
评分##“然而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罗伯-格里耶
评分##当时的入门书,现在看来,吴晓东老师对西方文论也谈不上了解特别深刻,作为中文系补充即可。
评分##装B必读
评分##,每一个小点都可以成为一篇论文题目
评分##作为讲稿毕竟不能要求它结构上有多么严谨 能够在接触作品的同时接触到更多的思潮也不错 不过一些引入显得很牵强 比如说格雷马斯的动因矩阵 普罗普的叙事理论等等 到了最后居然说 看来这样不行~~显得有些苍白 这部分的东西 我太熟悉了 再看看的时候收获也谈不上多 也就中规中矩 不过还是很赞吴晓东一直坚持了自己的鉴别立场 不如其他导论书很苍白的力求主流的客观
评分##当时的入门书,现在看来,吴晓东老师对西方文论也谈不上了解特别深刻,作为中文系补充即可。
评分##五星导读。但是觉得作为读者蛮可悲的(面对“强势”的文学评论),一个人孤独地偶遇文本,到底会读到什么呢。如果没有看到背后无限的意义之网,卡夫卡福克纳或者博尔赫斯都只是我永远无法读下去的作家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