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度

民國風度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徐百柯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11395
版次:1
商品編碼:1083986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8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當時的獲奬詞如下:一個齣色的專欄,*難得的品質在於“吾道一以貫之”。徐百柯的“鈎沉”專欄就符閤這種品質。從《冰點周刊》創刊之日起,他獨自承包瞭這個專欄,從曆史記憶深處,為今天的人們鈎齣一個個已被遺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鈎沉”專欄的齣色之處在於:它是史與詩、學與識、纔與情、舊與新的融匯貫通。它像一壺陳年佳釀,越品越有滋味。“鈎沉”絮絮叨叨、呢呢喃喃、沒完沒瞭,其實在嚮讀者敘述一個主題: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到恍若隔世;撫摸曆史,我們常常浩嘆不已。
  將這些過往人物,端上今天的報麵,首先要有一個充足的新聞由頭,纔能將曆史和現實嫁接起來,徐百柯很好地解決瞭這一難題。他總是從今天相關的人物或場景切入,從而“激活”一段陳年往事。
  推薦理由:
  “鈎沉”欄目曾獲譽《青年報·冰點周刊》專欄。作者徐百柯為寫活每一個人,作者采訪瞭傳主的後人、學生,或者忘年的朋友,記錄瞭大量手的材料。書中興味深長的逸事頗多,還有彌足珍貴的老照片,使《民國風度》內容豐厚脫俗,如品陳年佳釀,生動耐讀。
  《民國風度》將民國那些人物的風骨和氣節勾畫得形神兼備,不僅滿足瞭我們的文化懷舊口味,還勾起瞭心中傢、國閤一的文化情懷。閱讀《民國風度》,提供一種看人看世界的新視角,對現今講求金錢和物質的社會是一劑清醒劑,喚醒國人尋求自身與社會的風骨和氣節。
  打撈一段不可復製的記憶,還原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由於長期以來,課本教材中的選擇性記憶,使得那些從舊時代走過來的風雲人物大多湮沒無聞,或成為一個簡單的符號,或隻是一個反動的名詞,甚至消失殆盡。作者在努力打撈那些記憶,發現那些真人真麵,讓我們*終發現,原來有的人可以活得如此精彩,至情至性、有聲有色、有棱有角。
  書中的每篇人物雖不過兩韆字的篇幅,但讀完後,猶能令人低徊不已。情感的深度和廣度具有尺幅韆裏之勢。所以這本書的意義,不是提供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激起我們想去護持那個時代所有的光榮和輝煌,來豐富我們當下的精神傢園。

內容簡介

  《民國風度》為《青年報·冰點周刊》專欄——“鈎沉”結集,其專欄主筆徐百柯從故紙堆裏或人們的記憶中,鈎起79個人物。這些人物有些是我們些許熟識的,還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寫,恐怕將會被時間或時代徹底湮沒與忘記。
  《民國風度》以獨立的判斷和詩一般低徊的筆觸,喚醒一段正在消逝的曆史,讓已經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相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撫摸曆史,我們常常浩漢不已。民國時期的那批學人,有著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癡或狂,但內裏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他們是故去的名校校長,文章報國的報人,埋頭學問、以學術報國為天職的知識分子,以及在世界麵前代錶的外交傢、金融界的精英、馬上賦詩的將軍……他們是梅貽琦、蔣南翔、張季鸞、鬍政之、劉文典、楊蔭榆、陳西瀅、梅汝璈、顧維鈞、盧作孚、陳望道、蔣百裏……圍繞著他們的一幕幕鮮為人知的傳奇秩事,通過《民國風度》在曆史零散與完整的記憶中生動再現。他們曾經的理想,他們的麵容和言行,他們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復活。
  此次修訂版中,匯編瞭錢理群先生專門就《民國風度》內容在北大所做的演講,解析深刻生動,勾勒民國風骨,引起很強烈的社會反響。此外補充瞭作者徐百柯的八篇精彩文章,涉及到瞭嚴復、鬍適、盧作孚、季羨林等人物,探討瞭科學院、初中教育、大學中文係等話題,作為《民國風度》的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徐百柯,四川成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目前任《青年報·冰點周刊》主編。2004年6月《冰點周刊》創刊,人物版設“鈎沉”專欄。徐百柯主筆兩載,“鈎沉”被評為《冰點周刊》專欄。期間文字在此集結成書。

精彩書評

  ★悲天憫人——我不知道徐百柯本人是否同意把這個詞用在他的身上,也不知用得是否準確,但隻是當我寫到這個詞的時候,纔覺得自己真正讀懂瞭徐百柯,認識瞭他。追尋曆史,臧否人物,擁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極為難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即便再偉大的人物,要挑齣瑕疵並不難。但作為旨在填補現實的曆史鈎沉者,其首要職責無疑是把曆史作為鏡子,不苛求故人,而是側重於從曆史人物身上發現值得重視的光彩處,以此照齣現實中人的精神、人格的種種缺陷,促使人們的反省,從而,現實能夠變得更豐滿,更符閤人的理想。《民國風度》的齣色正在於此。
  ——《北京青年報》作傢李輝

  ★那一代人,無論做學問,講課,還是做事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進去的,學問、工作,都不是外在於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為一體的。這樣,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斷獲得新生和升華,從中體會、體驗到自我生命的意義、價值和歡樂。本書就記述瞭這樣一個很有名的故事:金嶽霖教授在西南聯大講邏輯學,有學生(我記得這是後來成為巴金夫人的蕭珊)覺得這門學問很枯燥,就問先生:“你為什麼要搞邏輯?”金教授答:“好玩”。大語言學傢趙元任也是對他的女兒說,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瞭“好玩兒”。誠如作者所說,“在今人看來,淡淡一句‘好玩兒’背後藏著頗多深意。世界上許多大學者研究某種現象或理論時,他們自己常常是為瞭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義,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嘩眾取寵,不是一本萬利’。”還可以補充一句:不是職業式的技術操作,不是僅僅為瞭謀生,而是為瞭自我生命的歡樂與自由。
  ——《南方都市報》錢理群教授

  ★我們看到作者為瞭追蹤一個人在當代留下的痕跡,煞費周章地檢索資料,尋找親友,而在此之外,則是一片沉默的空白。一麵是建立新的文化偶像,一麵卻是更多更深的遺忘。這似乎提示著,無論錶麵看上去多麼熱鬧,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認識,仍然是不完整的。而一個打撈者的姿態,自然和一切文化消費的動機絕緣。他常是敏銳地從大量素材中抓取*有錶現力的細節,然後用特寫式的筆法勾勒齣來,隻需短短幾句,便畫麵感十足。在細節的穿插點染中,可以不按一語,而境界全齣。加之時間不斷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閃迴對照,作者的筆觸愈是冷靜,其中包含的情感卻愈顯得熾熱。雖然每篇不過一韆來字的篇幅,讀完後猶令人低徊不已。就其中情感的深度和廣度而言,稱其有尺幅韆裏之勢或許並不為過吧。
  ——《廣州日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季劍青

  ★為瞭這本書史料的真實性,作者尋訪瞭許多民國文人的晚輩,學生以及在世的朋友。在他們眼中的長輩,不但可敬,更為可親。為瞭能寫人所未寫,敘人所未知,作者的筆常常觸及名人光環之下的一些瑣事,逸事。淡墨寫功業,濃墨寫性情。使這些漸行漸遠的名字和讀者們有瞭溝通的語言。一個個人物,一段段往事,勾勒齣一個時代的背影,讀人又如讀史,民國時期的社會背景和發展,輕鬆地展現在讀者麵前。
  ——《南都周刊》畫裏真真

  ★在周刊眾多欄目中,人物版的“鈎沉”堪稱冰點中的亮點,年輕的徐百柯擔綱主筆,齣手不凡,在故紙堆中“鈎沉”摸索,在現實中尋訪緬懷,每周1600字的小文章讓那些曾經鮮活而後落寞的人物浮齣水麵,一路寫下來七八十人,恍惚間已然立起瞭一批民國人物的群像。欣聞百柯的“鈎沉”作品結集成書,不禁大喜,又可以一氣嗬成溫故知新瞭。在那個時代曾經生活著那樣一批純粹的真人,創造著那樣本色的曆史,發生著那麼多耐人尋味的逸事,迴蕩著那樣多餘音不絕的言語。
  ——《成都晚報》山水間

  ★徐百柯的剪裁、勾勒功夫的確令人欽佩。他所寫的這組人物,涉及外交傢、政治傢、學者、教授、文人、報人、傳教士等多個領域。其中一部分人像吳組緗、梅貽琦、邵飄萍,他們的名字今天仍然被頻繁地提及;而另一部分人像蔣南翔、張申府、楊晦,雖然當時曾名播四方,隨後卻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姓被隱名被埋,時至今日,一般民眾竟不知其為何許人。然而,這些人的思想、學識、情操、氣節、誌趣等,今天仍然深深影響著我們。他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可以寫成大部頭的傳記,用韆字文來狀摹他們,誠非易事。徐百柯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三言兩語,人物的性情、品格、相貌、風度等立即躍然紙上。
  ——《京華時報》儲勁鬆

目錄

序言 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杜湧濤
再版代序 談談“民國那些人”錢理群
1 一抹背影 悠悠水長
李濟:最後一個迷人的 “學閥”
李賦寜:美好的學問竟可以這樣樸素
馮友蘭:兩束雄文,一抹背影
趙元任:“好玩兒”的語言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顧維鈞:從驚訝開始,以贊美告終
葉企孫:“地雷戰”背後的科學傢
吳大猷:物理學界的“孔子”
丁文江:齣山要比在山清
何廉:經濟學斑斕一葉
譚其驤:繞不過的“悠悠長水”
陶孟和:把“社會”變成“學”
蔣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盧作孚:一個沒有錢的大亨

2 明月獨舉 氣節長存
鄧廣銘:拓萬古之心胸
雷海宗:曆史的碎片
潘光旦: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吳組緗: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中舒:學界泰鬥的“本分”
傅鷹:被毛澤東“欽點”的教授
容庚:寜跳江,不批孔
蔣天樞:師道的重量
楊廷寶:建築為瞭什麼
趙紫宸:工楷寫耶穌
蔡公時:民國第一位抗日烈士
蔣百裏:亦儒亦武真豪傑

3 一校之長,今安在
周詒春:被遺忘的清華老校長
梅貽琦:中西閤璧真君子
蔣南翔:兩種傳統之間
蔣夢麟:北大 “功狗”
馬寅初:硬朗的“兄弟我”
傅斯年:一天隻有21小時
張伯苓:南開的“不倒翁”
陳垣:保住民族的文化
唐文治:“讀經”養正氣
陳序經:能請來大師的校長
許崇清:獨立的思想是要錶達的
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
李登輝:被遺忘的復旦校長
陳望道:不止譯宣言

4 前輩已逝,不可追
王蕓生:論壇主筆仰扶輪
張季鸞:恬淡文人,窮光記者,嘔齣肝膽
鬍政之:他的逝去就是《大公報》的終結
邵飄萍:鐵肩擔道義 辣手著文章
林白水:仗義執言 以身殉報
黃遠生:被湮沒的傳奇
孫伏園:最齣色的副刊編輯
方大曾:戰地失蹤的年輕記者
王小亭:一個記錄地獄的攝影師
張元濟:不可再現的高度
王雲五:譴責與推崇之間
伍聯德:留下一片舊時風月
徐伯昕:生活書店的“隱形人”

5 真名士自風流
王瑤:通脫與清俊
金嶽霖:斷裂的邏輯
葉公超:一派文人氣的外交傢
陳貽焮:教授的灑脫與落寞
曾昭掄:襪子底永遠破個洞
劉文典:世上已無真狂徒
黃侃:“斯文”的傳說與真實
濛文通:儒者豪邁
繆鉞:文史迴翔 詩詞並美
何魯:真名士自風流
羅念生:單純的高貴
周太玄:科學傢的人文情懷
袁翰青:事非春夢豈無痕
丁西林:奇妙的混閤體
施蟄存:清清淡淡的悠遠

6 背影漸遠猶低徊
司徒雷登:彆瞭?司徒雷登
楊晦:絕口不提當年勇的勇士
張申府(上):記憶的證明
張申府(下):真相的顔色
曹聚仁: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呂彥直:韆載一時藝術之名
吳興華:天纔的人生煉獄
馬約翰:體育亦有名傢
曹靖華:淒清而華美的譯筆
楊蔭榆:真實的麵貌離我們而去
陳西瀅:魯迅的第一個論敵
林庚:喧鬧時代裏的隱退者(張偉)
延伸閱讀
大學氛圍不存大學精神焉附
98歲錢學森駕鶴西去
60歲中科院尚須努力
何為中文係中文係何為
過去的中學
誰是盧作孚?誰的盧作孚?
歡迎鬍適先生迴傢
誰為季羨林任繼愈二先生撰墓誌銘
試答嚴復百年前“進士考題”
後記:對抗斷裂、遮蔽與遺忘

精彩書摘

  李濟
  最後一個迷人的“學閥”
  他有一個夢想。
  這個年輕的中國學生在“自撰簡曆”的最後寫道:“要是有機會,還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墳掘墓、斷碑尋古,找些人傢不要的古董來尋繹中國人的原始齣來。”
  那一年,他22歲,即將去哈佛攻讀人類學。後來,他果真去“刨墳掘墓尋古跡”瞭,隻不過並沒有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或是波斯,而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東。
  1926年主持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發掘,他成為第一位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1930年主持濟南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發掘,他讓龍山文化呈現於世人麵前。
  如今,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已成為中國遠古曆史的標誌性術語,許多對考古學一竅不通的人竟也耳熟能詳。隻不過,大多數人對他卻是聞所未聞。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瞭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並由此將中國的曆史嚮前推移瞭數百年。直至今日,它依舊被視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重大的發掘之一。
  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名字——李濟。
  我們關於商代的知識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濟給我們劃定的。他領導的安陽發掘,對20世紀整個下半世紀的中國考古學的發展起瞭決定性的影響——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夏鼐、颱灣中研院史語所所長高去尋在內的中國考古學界領袖人物,都是在安陽接受的考古學訓練。
  已故的考古人類學大傢張光直以颱灣中研院院士、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的權威身份,曾對自己的導師李濟做過評價:近60年的歲月裏,一開始作為中國考古學之父,隨後又作為中國考古學掌門人,他的學術思想一直在中國這門學問的發展中占據支配地位。
  如果不將張光直所說的“中國學界”縮小為颱灣學界,那麼他的判斷顯然過於樂觀瞭。李濟在1948年年底隨史語所遷颱,這一選擇很難以優劣論,但其所造成的尷尬局麵卻是顯而易見的。
  1959年,以《考古》雜誌為代錶的大陸考古學界對李濟發起瞭猛烈的圍剿”。李濟的兒子李光謨甚至還收藏瞭當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濟。此後,和許多政治上選擇錯誤的著名學者一樣,這個名字逐漸消逝在我們的閱讀視野中。
  不知道李濟對於此種“圍剿”的反應如何,但他曾對1949年後大陸的考古發掘報告提齣過嚴厲的批評,認為其中缺乏實際材料,充滿瞭政治術語,對齣土地、器物、尺寸等內容居然都號稱“保密”。
  “我想,按照他一貫的標準,這些根本都夠不上考古學。”李光謨對記者感嘆道。
  據說,直到後來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報告齣來以後,李濟對大陸考古學的印象纔有所改變,他自己的文章中也開始引用大陸學界的資料。
  李濟去世後,留給李光謨一筆遺産,李光謨提齣捐贈一部分設立“李濟考古學奬學金”。當時社科院考古所本來已經同意瞭,但經“請示”後,此事卻不瞭瞭之。李光謨聽說,有領導在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會上講:不能以一個1949年離開大陸的人的名義來設立奬學金。
  李光謨說起此事來直搖頭:“那是1981、1982年吧,唉,本來是中國第一個考古學奬學金的……”
  兒子眼中,李濟相當固執,總是直道而行。“他不知道拐彎的,有時候。”
  李濟去世後,人們迴憶:“他是一個被上級、同僚、晚輩、學生害怕的人,但他對待真心為學的人則給予最大的幫助。”其實豈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簡直就是可惡。颱灣名人李敖就曾寫過文章,稱李濟為“最後一個迷人的學閥”。李濟因固執而獲罪為“學閥”,但饒是刻薄如李敖,也從不否認他身上“迷人”的一麵。
  李濟人生最輝煌的一頁是在殷墟,此後,考古學傢和他發掘的遺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迴大陸的李濟,晚年心中是否牽掛殷墟?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樣一番滋味?
  這些問題,由於長期的兩岸阻隔,甚至連李光謨也無法迴答,但他說:“1977年,李濟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是《安陽》,可見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民國風度》第1部分 序言

民國風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民國風度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民國風度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民國風度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喀什到天津,一路走來一路買京東!!!!

評分

如果多優惠就更好,謝謝。

評分

囤瞭好多說,開始閉關修煉

評分

好書好讀。

評分

物流很快,包裝太簡單,有的地方凹陷瞭,硬書皮軟包裝

評分

  再無宏大的敘事,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典型,暫彆概念性符號化的認知,相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細節。魯迅的好玩兒,鬍適的從容,葉嘉瑩的弱德之美,梁漱溟的錚錚風骨。他們是人,更是生命。

評分

民國風度這本書不錯,果斷收藏!

評分

領瞭好多張200-80,300-100,還有張300-200的,全買瞭,很實惠啊,不過要注意點瞭,口袋經不起這樣摺騰!

評分

給女兒買的,感覺質量一般。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民國風度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