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ibaby同步指导书系:0-1岁宝宝健康呵护》是一本为0~1岁孩子父母准备的育儿书籍,涵盖0~1岁孩子身心发育、养育、安全与疾病等方面。《ibaby同步指导书系:0-1岁宝宝健康呵护》采用了方便父母阅读的编写方式,作者以孩子的生长发育为顺序,按照月龄介绍了每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养育与保健要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内容包括营养和喂养、心理发展、日常照料、安全与急救、疾病防治等专题,满足父母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的需要。
作者简介
孙杰,中华育婴协会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儿童健康指导师培训专家,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视频教材编导(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北京初乐元社区育婴指导站教育总监,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未成年人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
谢燕青,医学硕士,资深医学编辑,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曾任妇产科医生多年,有丰富的妇科、新生儿科、儿科临床诊疗经验,提倡母乳喂养的健康理念。其健康科普文章散见于《妈咪宝贝》等各类专业杂志及网站。
目录
第1章 呵护1周龄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好奇宝宝来到新环境
父母须知道的新生儿健康标准
新生宝宝(一周内)出现的生理现象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
宝宝的娇嫩肌肤需细心呵护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这样抱宝宝才舒服
抱宝宝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常护理新生宝宝的几个要点
哪些妈妈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第2章 呵护2周龄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宝宝可以看见你了
原来宝宝能听到
其实宝宝可以感觉到
宝宝嗅觉、味觉都很灵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新妈妈要注意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的优缺点
人工喂养需要注意的事项
让妈妈乳汁充足的增乳食谱
第3章 呵护3周龄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宝宝通过吮吸寻求安慰
宝宝哭闹的真正含义
宝宝吐奶怎么办
宝宝为啥不吃母乳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妈妈给宝宝洗澡有讲究
为宝宝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
宝宝何时打预防针最好
第4章 呵护4周龄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宝宝粪便中的大学问
宝宝小便中的健康密码
宝宝打呼噜是病吗
宝宝夜间咳嗽怎么办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产后溢乳怎么解决
抚摸宝宝,让爱意更浓
妈妈在月子里的进补要点
第5章 呵护2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2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长了婴儿湿疹,怎么办
宝宝屁屁上有红疹,怎么办
影响宝宝健康的睡觉方式
搂着宝宝睡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2月龄宝宝饮食方案
0~3周岁宝宝体检时间表
宝宝第一次体检注意事项
第6章 呵护3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3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为何半夜哭闹
让宝宝止住哭声的妙招
宝宝要尿尿的信号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怎样喂养3月龄的宝宝
如何给宝宝穿衣脱衣
0~6个月宝宝家居安全须知
第7章 呵护4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4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喜欢踢被子的“坏家伙”
宝宝为什么打嗝不止
4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4月龄宝宝常见疾病的防治
4月龄必做的亲子游戏
给宝宝选枕头学问多
第8章 呵护5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5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出牙时如何护理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宝宝上火后易引发的疾病与防治
妙招应对宝宝滚下床
5月龄宝宝的科学喂养
第9章 呵护6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6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细数宝宝出牙的规律
6个月的宝宝要刷牙
6月龄宝宝的睡眠特征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让宝宝多爬行的好处
有关宝宝睡眠问题的误区
选对食物有助宝宝睡好觉
第10章 呵护7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7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手指长倒刺是怎么回事
7月龄宝宝必做的亲子游戏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宝宝学爬阶段的安全攻略
7月龄宝宝的营养食谱
带宝宝航空旅行的注意事项
第11章 呵护8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8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食欲不振的7大原因
8月龄宝宝的饮食要点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给宝宝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宝宝腹泻家居护理全攻略
节日里宝宝家居护理要点
第12章 呵护9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9月龄宝宝的健康指标
宝宝要断奶了
9月龄宝宝必玩的益智游戏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如何把握科学的断奶方法
科学喂养断奶后的宝宝
为宝宝准备合适的鞋子
宝宝断奶后的喂养食谱
第13章 呵护10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10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宝宝要学习走路了
10月龄宝宝必玩的益智游戏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正确预防宝宝咳嗽
宝宝发烧护理全攻略
10月龄宝宝喂养食谱
第14章 呵护11个月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11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让厌食远离宝宝
11月龄宝宝必玩的益智游戏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11月龄宝宝四季护理要点
防治宝宝便秘的方法
科学喂养11月龄的宝宝
第15章 呵护1周岁的宝宝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1周岁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1周岁宝宝不会走路正常吗
宝宝喝水有讲究
1周岁宝宝必玩的益智游戏
二、开心妈妈育儿全指导
患口腔炎宝宝的护理要点
给宝宝吃水果的合理方法
科学喂养1周岁的宝宝
精彩书摘
第1章 呵护1周龄的宝宝
在经历了艰辛的十月怀胎和刻骨铭心的一朝分娩之后,准妈妈从怀孕伊始就期待的那个小生命,终于伴随着一声啼哭呱呱坠地了。作为新妈妈,面对着刚刚诞生的宝宝一定是满心欢喜,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呵护宝宝时的手忙脚乱。初为父母的新妈妈和新爸爸,即使经过多么系统的学习,也同样会在宝宝哭闹不停时,因缺乏一定的耐心和经验,而感到心神忐忑、手足无措。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又小又软的生命,新妈妈和新爸爸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护理知识和育儿之道,帮助自己解决育儿过程中的问题。
一、幸福宝宝成长全记录
好奇宝宝来到新环境
宝宝出生前,他在妈妈肚子里时是生活在一种温暖、舒适、比较安全的水环境之中,过着寄生的生活,妈妈肩负着促进宝宝成长的全部职责。
宝宝的脐带是与母体连接的唯一纽带,也是宝宝的“生命带”,宝宝在母体中成长时所需的营养、呼吸、排泄等所有事情都是通过脐带并借助于母体完成的。
宝宝出生后,由于连接母体的脐带被结扎剪断,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宝宝体内各系统结构及其功能都必须发生重大的调整,营养供给、呼吸、排泄等各项生理功能都必须由宝宝自己独立完成。
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是宝宝来到新环境的第一天,面对新的环境,宝宝充满了好奇。在这一天,宝宝需要经历很多第一次,而只有当这些事情都顺利完成,才能预示宝宝对新环境适应良好。
一脱离母体,宝宝最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呼吸。出生前,宝宝依赖脐带为自身输送所需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宝宝的肺部还不运作,胎盘保证着母体富含氧气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然而出生后,生活环境突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宝宝对氧气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必须靠自己获得。如此一来,宝宝接触到空气,他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不再继续依赖母体,宝宝开始呼吸,他的心脏和肺部都开始循环运作。很快,空气就充满了宝宝的肺部,肺泡扩张,随之而来的就是宝宝自呱呱落地之后的第一声响亮的啼哭。
听到宝宝的啼哭,妈妈担忧的心终于放下了。经过阵阵的啼哭,宝宝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接下来,宝宝很快就需要填饱肚子了。一般足月出生的宝宝经过医护人员的清洗后,在妈妈的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给宝宝喂奶就是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了。刚开始,也许妈妈只分泌几滴初乳,但是这对于宝宝来说却是甘露。初乳含有相当高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很多抗体增加宝宝的胃肠道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初乳对于宝宝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宝宝健康是每个妈妈最期盼的事情。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宝宝就要为预防疾病做准备,医护人员会带宝宝去做必要的疫苗接种,为宝宝未来拥有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
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还会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宝宝要“拉”。宝宝脱离母体来到新环境的那一刻开始,宝宝的身体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反映。宝宝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胎便是深绿色、黑色或黑色黏稠糊状,3~4天胎便就可以排完。
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从母体狭小的环境中脱离,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未来的每一个日子,宝宝都将抱着一颗好奇的心探索这新的环境。
小心出生窒息
出生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法呼吸,这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使29%婴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宝宝出生后,脐带就会停止搏动,只能靠自己的肺呼吸,而宝宝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肺已张开的表示。如果宝宝生下来后没有这第一声啼哭,就不能很快建立自己的自主呼吸,就会致使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大脑缺氧,最终导致出生窒息。出生窒息的新生儿容易引发智力残障、脑瘫、癫痫和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约1000万名的婴儿在出生后不能马上呼吸,其中有600万名婴儿需要最基本的窒息复苏。因此,新妈妈要小心出生窒息,关注宝宝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
父母须知道的新生儿健康标准
刚刚出生的婴儿具有头大、身长、四肢短、反应迟钝、睡眠多、呼吸和心跳快的特点,健康的新生儿有以下十个标准:
1.呼吸。新生儿的肺活量小,吸入氧气少,远远不能满足其新陈代谢的需要,只能通过加快呼吸次数来弥补。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哭闹时可达60次/分。由于呼吸中枢的不健全,刚出生的婴儿表现为呼吸浅快、不匀。
2.脉搏。
脉搏是反映新生儿健康的一个重要生命体征,不过,新生儿脉搏没有规律,一会儿慢,一会儿快,一般平均120次/分,最快可达140次/分。
3.体重。
体重是反映新生儿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刚出生时,男婴的平均体重为2500~4400克,女婴的平均体重为245004200克。
4.身长。
身长是反映新生儿骨骼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刚出生时,男婴的平均身长为46��1~53��7厘米,女婴的平均身长为45��4~52��9厘米,头长占身长的1/4。
5.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体温不稳定。新生儿从母体到体外,体温一般要下降2℃左右,12~24小时逐渐回升,稳定在36℃~37℃之间。
6.头围和胸围。
一般新生儿的头围为3l~35厘米,胸围比头围少1厘米左右。如果头围比胸围小太多,可能为小头畸形;如果头围比胸围大得太多,则可能为脑积水。
7.排尿。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果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8.拉大便。
新生儿头两天拉的大便呈黑绿色、黏稠、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9.肤色。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则为病态。
10.感官与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对强光眨眼,眼睛易于向外转;出生后3~7天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宝宝大便时全身都会变红正常吗
当宝宝拉大便时,不仅会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而且全身都会变红,还会做出皱眉、眼睛凝视或瞪眼等表情,一旦拉完大便后这些表现就很快消失。其实,这是宝宝的正常生理现象,别以为宝宝哪里不舒服了。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子宫里没有排泄大便的活动,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锻炼,没有足够的力量,所以,出生后的宝宝在拉大便时,需要全身用力帮助增加腹压来完成排便过程。
新生宝宝(一周内)出现的生理现象
宝宝脱离母体来到新环境后,为了能适应母体外比较独立的生活环境,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随之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许多特殊的生理现象,而一定时间后又会自动消失。这些生理现象有:
1.生理性体重下降。
宝宝在初生后的几天,由于哺乳量少,皮肤、呼吸蒸发水分,又排出胎粪和小便,所以宝宝的体重不仅不升反而会降。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2~4天,体重会降到一个最低点,这一现象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由于宝宝的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较差,许多宝宝在出生两三天会出现全身皮肤、巩膜发黄的现象,被称为生理性黄疸。一般这种情况在7~10天后就会自行消退,早产的宝宝则可能延迟到3~4周才消退。如果妈妈能在早期就供给宝宝充足的奶量,或让宝宝待在光线充足的屋子里,就有助于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就出现了黄疸现象,并很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诊治。
3.生理性乳腺肿大。
不论男女宝宝都可能发生,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像蚕豆或核桃大小,有的宝宝甚至还会出现少量的乳汁分泌。一般2~3周后会渐渐消退。
4.阴道出血。
这一生理现象一般会在女宝宝出生后5~7天出现,宝宝阴道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黏液分泌物流出。这是由于宝宝在母体内时,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受到母体激素的影响,出生后,这一影响中断,就造成了类似月经般出血的现象,因此也称“假月经”。一般持续一到两天,不需治疗就会自行消失,但是要注意宝宝的局部清洁。
5.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这一生理现象常在宝宝生后一两天出现,目前还没有查明原因。宝宝的皮肤上会呈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在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宝宝没有不适感。一两天后,皮疹就会迅速消退。
6.“马牙”和“螳螂嘴”。
大多数初生的宝宝牙龈上会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珠,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为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俗称“马牙”,几周后就会自然消退。
7.红色尿。
宝宝出生后2~5天,由于小便较少,加上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宝宝的尿液可能会呈红色,并且排尿时宝宝因疼痛而出现啼哭,多在尿液染红尿布后被发现,不过持续几天后也会自动消失。
新生宝宝容易脱水
出生后一周内,宝宝的体重中70%以上是水,再加上宝宝在这一时期新陈代谢速度快、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多、进食量较少和排便等诸多因素,就会导致水分短时间流失过多,引起体内相对脱水,从而出现“新生儿脱水热”和“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情况下,这两种现象都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打开宝宝被褥散热,同时给宝宝服用5%的葡萄糖水或白开水(每2小时1次,每次15~20毫升),热很快会退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持续2天高体温,或者10天后仍未恢复体重,就需要看医生了。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
妈妈迎接宝宝最好的礼物是什么?两个字:母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母乳是新生宝宝的理想食品,它含有新生宝宝所需要的一切营养,比如,牛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并且,这些营养成分在母乳中的比例最为适宜宝宝生长,比任何其他婴儿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此外,在母乳中还含有保护因子,让新生的宝宝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来诸多疾病的侵扰。所以,对宝宝来说,母乳的价值是任何其他食品所无法代替的。
尤其是在分娩后7天内新妈妈分泌的乳汁(即初乳),更是宝宝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口食物,也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初乳是由水、蛋白质和矿物质构成的,质地黏稠,呈淡黄色,提供宝宝在生命的最初几天、乳汁还没有分泌出来前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并且,它还含有来自妈妈血液中的抗体和白细胞,可以促进宝宝消化道内一些有益细菌的生长。并抑制消化道内有害细菌的生长,因此,初乳能够使宝宝免于受小儿麻痹、流感、肠道和呼吸系统感染一类疾病的侵害,还可以刺激宝宝排出胎粪。
初乳喂哺的3个守则
1.尽量在产后30分钟给宝宝开奶,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哺乳原则,让宝宝分别吮吸两侧乳头各3~5分钟,使宝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
2.喂奶姿势和方法要正确。比如,妈妈在产后当天,若身体虚弱或伤口疼痛,可采用侧卧位喂奶;若身体状态允许,最好采用坐位喂奶。喂奶时,妈妈要让宝宝的脸和胸脯靠近自己身体,下颌紧贴自己的乳房;而且妈妈要用手掌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宝宝的口周皮肤,待宝宝张嘴时,趁势把乳头和乳晕一起送入宝宝的嘴里,让宝宝充分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同时,妈妈还要一边喂一边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有利于宝宝吸吮,又可避免宝宝的鼻子被堵上。
3.妈妈在坐月子期间活动量少,要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既要注意摄取热量和其他营养素充足的食物,但也要注意不可吃得过多,因为高热量、油腻的食物若摄入得过多,不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会因肠胃不适而使乳汁减少,影响母乳喂养。
宝宝的娇嫩肌肤需细心呵护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它能使我们的肌体免受微生物和病菌的侵害,防止紫外线照射和机械损伤,等等,但同时皮肤自身也是十分娇嫩的,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尚未发育成熟,显得格外娇嫩和敏感,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到伤害。
与成人的皮肤相比,宝宝的皮肤虽然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与成人的皮肤基本相似,但在实质上却有着很大差别。具体来讲,宝宝的皮肤具有以下特点:
1.其厚度仅有成人皮肤的1/10,表皮是单层细胞,真皮中胶原纤维少,缺乏弹性,防御外力的能力比较差,皮肤容易因摩擦受损,轻微的外力都可能发生损伤,而损伤后又特别容易感染。
2.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抗感染的能力较差,皮肤易受到各种病菌的刺激和感染,哪怕是一丁点的刺激都会产生不适反应。
3.宝宝的皮脂腺分泌较为活跃,且吃的乳制品比较多,油脂分泌较多,因而,给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4.宝宝的皮肤角质层尚未发育成熟,还比较薄,渗透性要比成人强,一些成人护肤品及外用药,特别是激素类制剂和偏酸或偏碱性的化学类物质,很容易被婴儿皮肤吸收,产生不良反应并使皮肤失去天然屏障作用。
5.宝宝皮肤发育不完全,控制酸碱能力差,只靠皮肤表面的一层酸性保护膜来保护皮肤,而且抵抗干燥环境能力较差。
6.宝宝汗腺及血液循环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调节体温的能力远远不及成人,所以容易产生热痱和发热。
7.宝宝的皮肤色素层较薄,色素细胞较少,容易受阳光中紫外线灼伤。
因此,宝宝的娇嫩肌肤尤其需要妈妈格外细心的照料。妈妈在护理新生宝宝时,也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以免意外损伤到宝宝的皮肤。
宝宝脱皮是正常现象吗
宝宝在出生24~36小时后会开始有脱皮的现象,尤其是手和脚,并持续2~3周,这既不是湿疹,也不表示宝宝是干燥性肌肤,而是因为宝宝刚刚脱离母体,对周围的环境还不适应时所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皮肤现象,属于正常情况,通常几天内就会消失。一般来说,这时应等待宝宝自然脱落,不能用毛巾或手搓,以防皮肤损伤引起感染。不过,可以给宝宝洗澡,但水温不能过高,以℃38~41℃为宜,但不可过度使用清洗用品。
此外,由于新生宝宝的表皮角质层于出生时并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质分泌不足,所以新生宝宝的皮肤较容易产生干燥及皲裂现象。如果宝宝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手腕、膝盖、脚踝等
0-1岁宝宝健康呵护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