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郭英德,过常宝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40704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17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26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自觉地遵循一种崭新的文学史叙述原则,以现代人对古代文学的心灵感受和审美体验,重构了古代文学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具备如下特点:
坚持以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叙述主要对象,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以历史上诸多文学文本所组成的整体序列,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存在方式。
坚持以历史演进为时间线索,以文体演变为空间场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展开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
坚持以审美阐释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言简意赅地揭示作品的内在含义。
为丰富讲述内容,拓展文学知识,《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还引入了大量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文学逸事,努力在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同时,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

目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上远古至唐代卷)》
绪论
第一节 文学史的叙述原则
第二节 文学史的叙述对象
第三节 文学史的叙述方法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
第五节 本书的写作体例

第一编空谷足音
第一章 文化革新与文学萌芽
第一节 文学的萌生及其早期形态
第二节 制礼作乐和文化变革
第三节 作者身体和文献形式的演变
第二章 中国古代神话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和流伟
第二节 神话的类别和内涵
第三节 神话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三章 诗歌比兴传统的确立
第一节 诗歌的采集和整理
第二节 关注现实的精神
第三节 比兴的方法

第二编百家争鸣
第一章 传统文化形态的奠基
第一节 经典的创造和繁盛
第二节 士阶层的形成与文献活动
第三节 审美思潮的变化
第四节 传统文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史传作品及其叙事成就
第一节 “春秋笔法”
第二节 因果叙事
第三节 纵横捭阖
第四节 先秦叙事艺术的发展
第三章 诸子文章 及其论说方法
第一节 各呈期辞
第二节 语录体论辩体文章
第三节 汪洋恣肆的诗性文章
第四节 逻辑严密的说理文章
第四章 浪漫的楚文化之葩

第三编 雄风飞扬
第一章 文化整合和大汉气象
第一节 大一统和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文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经学兴起和文献整理
第四节 浪漫而宏阔的美学风貌
第二章 乐府诗和讽喻传统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第二节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第三节 叙事性和抒情性
第三章 文章 典范的建立
第一节 疏直激切
第二节 深奥宏博
第三节 会通百家
第四节 书牍碑记
第四章 辞赋的兴盛
第一节 赋体源流
第二节 楚骚遗韵
第三节 铺张扬厉
第四节 苞括宇宙
第五节 宏富藻密
第五章 史传文学的高峰
第一节 述往事,思来者
第二节 非常倜傥之人
……
第四编 风骨遒上
第五编 清玄雅韵
第六编 盛世气象
第七编 乱世情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下宋代至晚清卷)》
第八编 光风霁月
第一章 宋型文化与宋型文学
第一节 宋型文学的定型与转型
第二节 文官政治与士人风范
第三节 三教融通与理性精神
第四节 文化普及与文学传播
第五节 游冶享乐与文采风流
第二章 诗歌的革新与重构
第一节 宗唐三体
第二节 宋调发硎
第三节 荆公体和东坡体
第四节 山谷体
第五节 江西新变
第六节 放翁体
第七节 唐风渐起
第三章 文章的承袭与新变
第一节 尚骈与崇散
第二节 文风丕变
第三节 平易委婉
第四节 文道合
第五节 群英荟萃
第六节 动乱之文
第七节 理学文章
第四章 词的创辟与鼎盛
第一节 慢词新声
第二节 令词衍变
第三节 以诗为词
第四节 超旷悲慨
第五节 伤心之词
第六节 清工雅词
第七节 南渡悲歌
第八节 雄奇豪放
第九节 清雅高韵

第九编 分久必合
第一章 南北文化与雅俗文学
第一节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文学风貌
第三节 理学独尊与兼收并蓄
第四节 文化渗透与雅俗共赏
第二章 诗文词的承前启后
第一节 江湖诗风
第二节 沧桑之痛
第三节 举世宗唐
第四节 不拘常格
第五节 文道合
第六节 骚雅词风
第七节 苏辛流裔
第三章 散曲的兴起与流变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与体制
第二节 士夫之曲与文士之曲
第三节 俗风与雅调的合奏
第四章 杂剧的繁盛与衰变
第一节 杂剧的兴衰与体制
第二节 关汉卿杂剧(上)
第三节 关汉卿杂剧(下)
第四节 《西厢记》天下夺魁
第五节 白朴和马致远的杂剧
第六节 恋情婚姻剧举要
第七节 社会剧撷英
第八节 历史剧述略
第五章 戏文和话本的崛起
第一节 南戏的演变与体制
第二节 “荆刘拜杀”及其他
第三节 《琵琶记》的创新
第四节 宋元话本的兴起
第五节 宋元小说话本
第十编 死水微澜
第十一编 风云变幻
第十二编 回光返照
第十三编 衰术而变

前言/序言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下次再来!好书!

评分

很好的书, 很有收获

评分

这套书的语言很漂亮,读着很舒服,很喜欢

评分

很好的书, 很有收获

评分

书的品相不错,很喜欢!

评分

书籍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装帧精美,郭英德,过常宝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外表到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渗透,从视觉效果到触觉感受始终追求秩序之美的设计理念把握,并能赋予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和满足,开本大小很合适,充满活力的字体不仅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而且还让读者感受受第一瞬间刺激,而更可以长时间地品味个中意韵。从秩序有臻的理性结构中引伸出更深层更广瀚的知识源,创游一番想像空间,排列也很准确,图像选择有规矩,构成格式、版面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规矩的构成格式、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张运用,毫厘不差的制作工艺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自觉地遵循一种崭新的文学史叙述原则,以现代人对古代文学的心灵感受和审美体验,重构了古代文学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具备如下特点坚持以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叙述主要对象,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以历史上诸多文学文本所组成的整体序列,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存在方式。坚持以历史演进为时间线索,以文体演变为空间场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展开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坚持以审美阐释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言简意赅地揭示作品的内在含义。为丰富讲述内容,拓展文学知识,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还引入了大量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文学逸事,努力在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同时,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近似在演出一部静态的戏剧。插图也十分好,书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图形.包括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封面色设计虽然只是书刊装帧中的一部分但这个书设计彩鲜艳夺目、协调统一,设计出来的画面,显得比较丰富不会给人看一眼就产生没有看头的感觉,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设计以及纸张很干净都是自己的美术设计,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用知性去设置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有人说,读者层次与素质不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影响发行量。那么请看,甘肃的读者发行至今,从未设计过这类低俗封面,何以1991年发行150万,1994年上升至390万,雄居全国16开杂志之首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都不是依靠封面的广告诱惑而

评分

很好,下次再来!好书!

评分

这套书的语言很漂亮,读着很舒服,很喜欢

评分

这套书的语言很漂亮,读着很舒服,很喜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套装共2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