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星雲大師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0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綫裝書局
ISBN:9787512005099
版次:1
商品編碼:10937251
品牌:博集天捲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2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星雲大師開釋人生,點亮福報之源
  《寬心》生活,《捨得》經營,《厚道》為人
  結善緣,修福田,實現財富人生

內容簡介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是一本教大傢如何修得福報的心靈勵誌書。在書中,星雲大師通過一個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訴大傢應該怎樣通過結善緣,修福田來實現財富人生。在星雲大師看來,財富並不隻限於金錢,還包括好的人緣、生活的智慧、勤勞、慈悲等,大師結閤自己多年的人生經曆,啓發大傢,怎樣纔會與福報、財富結緣,讓自己的人生圓滿、富足。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1927年齣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齣傢,21歲時齣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纔,主張以齣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覺悟的生活》《寬心》《捨得》《厚道》《包容的智慧》《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等。

目錄

代序 世間財富知多少
第一輯
生命中的擁有
在佛教看來,世間並沒有窮人。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彆人,他不就是時間的富者嗎?他善於言辭,用語言來贊美、鼓勵彆人,他不就是一個語言的富者嗎?他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他不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嗎?他用力氣幫助彆人、服務他人,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嗎?所以,貪心不足的人永遠是貧窮的,樂於助人的人則永遠都是富有的。
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財富
人生最大的財富
世間並沒有窮人
罰他做個大富翁
淡有淡的味道
生活的品味
貧與富不過是一種價值認同
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
都不是你的,又都是你的
利和同均
“我”一輩子的成就

第二輯
可貴的無形
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國與國之間關係密切,甚至全體人類都是“同體共生”的生命共同體,世界上富人太多,窮人不會放過你;窮人太多,富人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所以貧富要均衡,國傢政治要為貧苦大眾爭取福利,讓大傢都能富足安樂地生存在地球上,而不隻是富人發財就好。
民生的命脈
“拼”經濟
經濟憑什麼復蘇
財富戰爭
談錢不俗
最究竟的財富

第三輯
智慧之財
人生世間,不能不工作賺錢。要工作賺錢,纔能生活。有的人用勞力賺錢,有的人用時間計薪;有的人齣賣身體謀取所需,有的人靠語言賺錢營生。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無論以何種方法賺取生活所需,重要的是要閤乎正當性。正當的財富,就是要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還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
“高級”賺錢術
錢要讓它自然來
可靠的經商之道
善財七法
最佳投資
剋難
錢品
我們的財神爺
纔與財
有錢是福報
君子愛財
說薪水

第四輯
財富錦囊
河水要流動,纔能涓涓長流;空氣要流動,纔能生意盎然。我們的財物既然取之於大眾,必也用之於大眾,纔閤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像馮�I⒉樸諉瘢�讓孟嘗君擁有人心,隻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層應如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於為眾生謀福,鬆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餘用於教育文化上,讓社會濛利。這是“用有”,不是“擁有”。
怎樣用錢
財務十分法
人生的預算多少閤適
理財十事
開源節流
傢裏的“搖錢樹”
關於私房錢的煩惱
從擁有到用有
錢,用瞭纔是自己的
布施之道

第五輯
另類的財富
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財富,我們的耳朵聽到的萬事萬物都是財富。我們的嘴巴能說好話、贊美人、講道理,這是財富;我們的雙手能勞動服務、創造財富,雙手也是財富;我們的頭腦能夠思考,也是財富。但我們最大的財富,還是心。心如同儲存財富的銀行,是一片淨土世界,裏麵有著慈悲、歡喜、思想。心寬大如世界,包容萬物。
金錢不是萬能
世間的財富不止一種
真正的財富
財富不一定從外而來
大傢都是“富貴”人
學會管理自己就是財富
人間到處是財富
心中安穩纔是救濟
男人光賺錢還不夠
給人吃飯
慈悲行之永恒
最徹底的慈善事業
齣傢人要錢做什麼
創造財富靠的是內心
人間的義工

第六輯
喜捨人生
生命在哪裏?在傢庭裏麵,生命沒有瞭;在吃飯穿衣裏麵,生命也沒有瞭;在看電視、自我娛樂裏麵,生命就沒有瞭。大傢要記得,即使是一點的生命,都是我們的本錢,各位要好好利用。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服務、在於工作、在於走齣去。
學會“給”
愛的擴大
人生的四個“客人”
“人我調換”的智慧
欲望流
有生就有死
不變隨緣
多福多壽
福壽的缺陷
生命在哪裏
搶“救”地球就是救自己
人間萬事
代後記 財富的二三事

精彩書摘

  生活的品味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瞭非常多的魚,但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隻要比尺寬的魚,他都丟迴河裏。
  旁觀人見瞭不解地問:“彆人都希望釣到大魚,你為什麼將大魚都丟迴河裏呢?”
  這人不慌不忙地說:“因為我傢的鍋隻有尺這麼寬,太大的魚裝不下。”
  不讓無窮的欲念攫取己心,“夠用就好”也是不錯的生活態度。
  摘引自《 哲理故事三百篇 》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最起碼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資生日用。但是,同樣的物質生活,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有的人吃要吃山珍海味,住要住高樓大廈,穿要穿綾羅綢緞,齣門非進口轎車不坐。有的人則是粗茶淡飯、布衣粗服,生活卻過得歡喜自在,所以一個人的物質生活應該享有多少纔能快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佛教對於日常生活的資用之道,並沒有要求每一個信徒一定要苦修,當吃,要吃得飽;當穿,要穿得暖。隻是除瞭生活所需,在飲食、服飾、日用等各方麵,不應該過分奢侈浪費。因為物質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讓我們生起貪戀的心。物質是有窮盡的,欲望是無窮盡的,一旦被物質引誘,則苦海越陷越深。所以,佛教的學道者一嚮生活樸素淡泊,平時所擁有的衣物閤計不過二斤半重,遊方僧侶隨身攜帶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锡杖、香爐、濾水囊等“頭陀十八物”及“三衣鉢具”,就可雲遊天下。
  鉢是齣傢人的食器,又名“應量器”,也就是飲食要知節量,勿生過分貪欲之心。如《 釋氏要覽 》中說:“《 梵摩難國王經 》雲:‘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藥,趣令其愈,不得貪著。’”《 雜阿含經 》說:“人當自係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佛遺教經 》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
  此外,進食時,心存五觀,更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方法。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摘自《 敕修百丈清規 》 )。
  在物質上不貪心執著,精神生活自能升華擴大。佛陀日食麻麥充飢、大迦葉尊者居住塚間、鳥窠禪師巢居樹上、大梅法常荷衣鬆食、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遊方僧方便吃三淨肉等。他們山崖水邊,日中一食,衣鉢以外彆無長物,而其解脫自在的心胸,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世間還是要藉物質來呈現莊嚴。一座寺廟裏,大雄寶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不莊嚴宏偉,怎麼會有人尊敬?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纔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彆人。佛門雖然講究個人的生活要簡單樸素,但對大眾則建廣單,接納十方大眾掛單。正如杜甫所說:“安得廣廈韆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佛教雖然嗬斥物欲,反對過分沉迷於物質享受,但在普通社會裏,適度地擁有物質文明的享受是閤乎道德的。不過對於一些實踐苦行的人,希望藉著淡泊物欲來磨煉自己的意誌,也是為人所稱道的。例如,叢林裏的生活,師父往生瞭,衣單用物又再傳給弟子,一件衣服即可傳遞數代,就是我自己幾年的叢林生活也莫不如此。假如我們對物質有遠離的看法,就能不受物役,就能不為形纍。所以《 金剛經 》叫人不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境界上。因為五欲六塵中缺陷很多、苦惱很多,一旦身陷其中,則不容易超脫,所以《 大寶積經 》雲:“財寶色欲及王位,無常迅速須臾頃;智者於斯不欣樂,勤求上妙佛菩提。”《 華嚴經 》也說:“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如果我們能淡泊物欲、勤求法樂,能夠歡喜柔和忍辱、擁有慈悲喜捨,這纔是吾人生活之道。
  社會上一般人的生活,物質占去瞭主要的部分。試想生活裏的衣食住行、行住坐臥,哪一項能少得瞭物質?哪一項能不與物質發生關聯?因為生活缺少不瞭物質,所以人類就甘願做物質的奴隸。其實,人生不必隻追求享樂、富有。我們也不要做金錢的奴隸,應該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傢環境的整潔美化,有助於生活質量的提升,因此,每日勤於打掃庭院,把傢裏整理得窗明幾淨、舒適,院中亦可蒔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意趣。乃至偶爾與三五好友到郊外遊山玩水,也會提升生活的品位。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如花朵般給人歡喜,如山水般給人欣賞,如橋梁般供人溝通,如樹蔭般讓人乘涼,如甘泉般解人飢渴。能夠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這纔是吾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品位。
  總之,人要生活,豬、馬、牛、羊也要生活,即使昆蟲、動物,都需要生活。但是,生活的品味,各有不同。現代人追求時尚的品牌服飾、流行的妝容,甚至時興瘦身、美容等“改造”的功夫。其實真正的美麗是一種從內在自然流露齣來的威儀、莊嚴、安詳、自在,所以《 法句譬喻經 》說:“慧而無恚,是謂端正。”能夠用心改造一下自己的個性、習慣、觀念、人際關係,把不好的改好,把不善的改善,把不正的改正,把不美的改美,這纔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質量。因此,人間佛教的生活觀,主張生活必須佛法化,也就是除瞭金錢、愛情以外,在生活裏還要增加一些慈悲、結緣、惜福、感恩的觀念,甚至於明理、忍辱的佛法,生活裏有瞭佛法,比擁有金錢、愛情更為充實。
  人大都是為錢而生活,但錢是無限的,所以夠用就好。人生要有計劃,不要一味為錢而賺錢。印度人將人的一生安排為——
  二十歲以前是讀書充實期。
  四十歲以前是事業服務期。
  六十歲以前是遊學傳道期。
  八十歲以前是修行法樂期。
  為瞭教育子女而沒有時間學佛。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身為主婦要以教育子女為先,學佛要在不影響傢庭的前提下為之,甚至學佛要增加傢庭的和樂與幸福!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如快樂、技能、學問、智慧、般若、寂靜……人生要追求的東西太多瞭。
  命運應該不是定型的,隻要自己努力嚮上,命運會為你效勞。
  ■ 貧與富不過是一種價值認同
  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帶著兩袋大蒜,一路跋涉到瞭阿拉伯地區,便把所帶的蒜全部給瞭當地人,那裏的人從沒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麼好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瞭這位商人,臨彆時還送給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
  那位商人迴來後把他的經曆告訴瞭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他的朋友不禁為之心動,他想:“大蔥的味道不是也很好嗎!”於是,他就帶著滿滿兩袋大蔥來到瞭那個地方,也把帶來的大蔥全部分給瞭當地人,那裏的人同樣沒見過大蔥,他們覺得大蔥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當地人更加盛情款待瞭這個商人,在為商人送行時,這裏的人一緻認為,用金子遠不能錶達他們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決定贈給這位朋友他們最喜愛的東西——兩袋大蒜。
  摘引自《 小故事 大啓示 》
  我初入叢林古寺參學時,發現有些人以穿襤褸衣衫為標榜,有些人以吃餿飯剩菜為修行,有些人裝窮賣傻,揚言金錢名利是毒蛇猛獸,故以貧窮為清高。有一天,我聽到一位在客堂服務的知客師大實法師痛切地說道:“貧窮!貧窮!大傢都崇尚貧窮,極樂淨土的七寶樓閣、黃金鋪地的莊嚴世界,由誰來完成呢?實際上,貧窮就是罪惡啊!”
  這番剴切的指陳,如雷擊頂般穿過我的耳際,我開始反復思考。當年,戰禍連綿,國勢維艱,民間建設固然百廢待興,寺院經濟更是蕭條不振。貧窮,已是舉國普遍的現象。那時,傢師誌開上人擔任棲霞山寺監院,他不但從不喊窮,也不叫苦,反而從開源節流上著手,設置果菜農場,實踐自耕自食;創建炭窯紙坊,提倡勞動生産,對於寺內經濟的自給自足可以說貢獻至大!而棲霞律學院、私立宗仰中學也因此而能辦成。我們每日勤苦作務,以稀粥、雜糧、豆渣果腹,卻將豆腐菜肴留起來供給信徒施主。仔細想來,這不就是以行動告訴大傢:真正的貧窮是坐以待斃,是心內能源的枯竭墮落?佛教要有錢纔能辦事業,要有錢纔能和大眾結緣。我恍然大悟:貧窮,怎麼不是罪惡的淵藪呢?
  迴想起來,我之所以能夠很快地契悟“貧窮就是罪惡”的道理,與我童年的經曆有著莫大的關係。記得小時傢境清寒,我曾經沿街叫賣,貼補傢計,也曾經以牧牛、拾荒維生,我從不因為貧窮而感到自卑,因為我自覺有能力去幫助父母分憂解難,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為瞭取悅經年臥病的母親,我還常常為她講述一些七言俚語故事,古人寒窗苦讀、忠孝節義的事跡,卻也因此而深深地印入我小小的心靈,成為我日後行事的準繩。從小我就體悟到:貧與富,對個人而言,隻不過是自己心理上的價值認同而已,但如果國傢社會大眾貧窮凍餒,將會引發無窮的罪惡問題。
  十二歲,我剃發齣傢後,在佛教裏,我發現瞭更寬廣的世界。原來寰宇之大,不僅是天地君親師而已,我們所生長的地球是三韆大韆世界中的一個小宇宙,除瞭此生此世以外,我們已經在娑婆世界輪迴流轉不止韆生萬世瞭。六道眾生也無非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親朋,諸佛菩薩的曠劫精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多少個傍晚,餘暉斜映,彩霞滿天,我在焦山的江邊踱步,默念著經典上“心、佛、眾生,三無差彆”的句子,細細地體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真理,感到自己在無限的時空裏,真是渺小又富有。
  盡管叢林物質生活十分缺乏,平日還要接受師長們無理的要求、無情的打罵,我卻沒有絲毫怨尤。我反而感謝老師們引導我進入真理的領域,我感恩常住給我一個安身的道場,我感激十方信施滋潤我的色身,我感念蕓蕓眾生供給我生活所需。雖然大殿裏的佛祖沒有和我講過一句話,為我剃度的恩師也未曾給予我好言安慰,我仍然感激佛陀攝我以正法,傢師賜我以慧命。每於晨昏自想,自己何功何德,而能承受種種供養?於是,我發憤讀書,勤於作務,我立誓要將全副身心奉獻塵刹,也因此,我在參學期間,過得分外法喜。我深深覺得,我們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質,也毋庸企盼彆人施與溫情,隻要我們懂得知足、感恩、奉獻、結緣,一切的榮華富貴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間。
  離開祖庭白塔山大覺寺,來到華藏寺擔任監寺時,我纔二十二歲。那時,國難方殷,財政瓦解,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往往扛瞭一大袋鈔票齣去,纔換迴一瓶油、一包鹽。一日三餐,我們都以�≈嗪�口,還要費盡氣力與保守的舊僧周鏇。雖是貧乏至極,我們並不感到灰心,因為我們以佛教的興衰為己任,所以我們每天都活得很充實,而我們所共同擁有的理想與抱負,就是心中那不滅的能源,它鼓舞著我們為法忘軀,為教犧牲,在所不惜。
  1949年,我赤手空拳從大陸來到颱灣,可以說是一貧如洗。我的一雙木屐穿瞭兩年,連底都見地瞭。身上僅有的一件短褂,也縫縫補補地穿瞭三年。同參道友紛紛齣去趕法會,做佛事,迴來又是�⑶�,又是禮品,大傢圍成一團,彼此炫耀自己的收獲,熱鬧非凡。我卻連擁有一支筆、一張紙都萬分睏難。有些信徒憐憫我貧窮,勸我放棄撰文投稿,隨著寺眾去趕經懺,做法會,但我未曾動心,因為我時時刻刻都覺得天地萬物與我同在,身外的財富雖然短缺,我更應該開拓心中的能源。清晨時分,當我獨自拖著闆車,到幾公裏外的市集去買菜時,天上的孤星殘月、路旁的花草樹木,都成為我的法侶道友;當我在庭院灑掃扒糞時,我默默祈禱蕓蕓眾生皆能掃除煩惱塵垢;當我到寺外幫忙收租時,我感謝山河大地供我馳騁遨遊;當我看護病人、掩埋死屍時,無常的信息使我警惕自己,要在佛道上精進不懈。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富裕,因為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我心中的禪悅法喜,而寫作發錶則是為瞭讓彆人分享自己所體驗到的無上法樂。
  雖然我很能隨緣度日,但我並非是一個因循茍且、得過且過的人。當因緣成熟時,我毅然告彆最初掛單的寺院,開始為我的誌嚮——振興佛教,努力奮鬥。於是我晝夜六時接引佛子,櫛風沐雨,弘法利生。迴想我當時身無長物,卻能為佛教開展齣一片新的契機,其理無他,隻在於我不忍見佛教貧窮若此,所以我發願要力爭上遊,為佛教和眾生創造美好而富有的世界。我在此奉勸天下的年輕人,自己可以不積聚外財,但不能不開發心內的智慧寶藏。自己可以無財無勢,但不能不立誌為國傢、社會開創富強安樂。
  多年來,我雖然忙於說法度眾,但從未離開佛教文化的工作崗位。後來,我以著述所得,也濛信徒贊助,購買瞭一棟精巧的普門精捨,住在裏麵,讀書寫作倒也逍遙自在,然而為瞭能為佛教多貢獻心力,我還是將房子賣瞭,買下佛光山,創辦佛學院,為佛教育英纔。雖然我耗財費力,不曾擁有什麼,但是我享有一切努力的成果。為瞭創建佛光山,雖然我負債纍纍,卻從不感到貧窮,因為我時時心甘情願地將身心獻予十方塵刹。
  四十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竹林密布的荒山,當時,有人曾經怪我,為什麼好好的都市不住,卻要到窮鄉僻壤來拓地墾荒?但一股信心支持著我弘法興學。多年來,我們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披荊斬棘,與洪水搏鬥,與悍民周鏇,終於開闢齣佛光山這座道場來。天下無難事,一切的空無貧乏不是阻力,信心、誠心、耐力、毅力,就是最寶貴的財富。等待、拖延、猶豫、無恒,纔是貧窮的根源。莊嚴富麗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秉持四十八願,於無量阿僧祇劫中完成的,我們要在人間建設富裕安詳的淨土,當然也不能坐等諸佛菩薩的加持現身,而應該效法他們的慈心悲願,認真地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起初決意創辦佛學院時,我身無分文,但我以為,信心就是我的財富。因此,我力排眾議,著手辦學,果然,一間間佛學院就這樣辦起來瞭。當上山來的信徒日增時,為瞭安頓他們的心靈,我計劃建設佛殿。那時,我手無寸銀,然而自念,社會大眾就是我的財富,於是,靠著“十方來,十方去”的理念,一座座的殿堂也建立起來瞭。後來,朝山禮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由於不忍看到他們食宿不便,我又打算興建朝山會館。雖然掌管財務的楊慈滿居士一再嚮我報告,已經藉貸無門,我還是擇善固執,因為我確信,我的人格信用和信徒的發心淨財就是財富啊!現在,不是又增加瞭一棟棟的殿堂、一間間彆分院來為信眾服務嗎?貧窮不是藉口,隻要我們心中有佛法、有慈悲、有智慧、有願力、有社會、有信徒,“真空”就能生齣“妙有”來。
  我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沒有讀過師範學校,怎麼會辦教育呢?你也沒有學過建築,怎麼會建房子呢?”不錯,我既沒有讀過師範,也沒有學過建築,但過去當我還在佛教學院求學時,我就想過,將來如果我辦教育,我要如何計劃教學,我要如何實踐理想?我從大陸來到颱灣,又弘法到國外,我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房子,每去一處,我都很留意當地建築的結構、樣式、格局、環境,並且設身處地地思量,如果我是工程師,應該如何設計這棟房子?應該如何規劃這塊土地?由於平日的用心,一旦機緣成熟,不論籌辦學校,還是創建道場,一切構想早已成竹在胸,自能水到渠成。如果你問我有什麼秘訣,我隻能說,自己比彆人會利用零碎時間,多留心萬事萬物而已。天地萬物,一切現成,隻看我們有沒有巧思慧心,將宇宙萬物化為自己的財富罷瞭。而心裏貧窮的人,隻知不勞而獲,嚮外貪求現成,結果越貪越窮。幾曾見過貪婪慳吝的人能發財呢?能“捨”纔能“得”啊!
  幾十年來,我陸陸續續地看到,年幼的一些同道在生活艱難的壓力下,紛紛另做打算,有些人則被金錢名利埋葬,失去瞭自己的方嚮。惋惜之餘,我不禁為自己感到慶幸,當年在睏苦的環境下,如果我自憐自艾,不能在心內挖掘寶藏,成為自己的動力。或者短視近利,隻貪圖眼前現實的利益,又怎能堅守佛教的信念與心中的抱負呢?直到現在,我一直認為,物質上的空無,正是生命曆程中的試金石。
  然而,這個社會上有些人卻矯枉過正,歌頌貧窮,詛咒富有。事實上,有許多人是因為勤奮努力而得到應有的財富。如果社會上一味地貶抑富有,隻怕長此以往,蔚為風氣,徒然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要漫漫看。

評分

感覺一般,預言過於平淡

評分

前從來不去評價,不知道浪費多少京豆,自從知道京豆可以抵現金的時候,纔知道京豆的重要。後來我就把這段話復製瞭,走到哪,復製到哪,即能賺積分,還非常省事;特彆是不用認真的評論瞭,又健康快樂能麼麼噠

評分

有錢不用,那是內心的窮人;窮人心裏滿足,那他就是富人

評分

書很好,應該是正版不錯。

評分

質量好, 送貨快, 態度好, 很不錯!!!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好書,仔細品味。

評分

學習學習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