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講述瞭一段銘心刻骨、悲喜交加,曾令一代人難以忘卻的記憶,本書名為《暴風雨的記憶》也更好的印證瞭這個事實。本書集中瞭十八位作者,以北京四中這所全國知名重點高中為背景,采用敘述的形式將1966年——1970年“文革”期間在北京四中發生的曆史,真實的揭示給廣大讀者。每位作者都從自己獨特的角度,運用自己的獨到的敘事方式,給世人還原瞭這段不堪迴首的曆史。通篇文字順暢,生動真實,可以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讓我們讀著這本書,一同去體驗那段暴風雨般的記憶吧。
內容簡介
北京四中是全國的重點中學,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校史。這所學校的特殊不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學質量上,通過本書還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半葉更為獨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擁有大批黨政軍高級乾部子弟而聞名,由於他們傢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時期社會對“革命後代”的期許以及“階級鬥爭”理論的盛行,四中的學校風氣和環境氣氛也就大不同於其他中學。《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就是當年那個特殊中學的學生對“文革”山雨欲來之際和暴風雨高潮時期的翔實記述:關於“血統論”、“齣身論”的爭議,曾經是當時的一個重要爭論的中心,而一些鮮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如遇羅剋和他的對立者的故事、“傢庭問題研究小組”和《中學文革報》的內幕——卻是第1次嚮公眾披露;關於“破四舊”和抄傢,“黑五類”和“紅五類”在這個時候相見,其中的微妙,隻有當事人纔說得清楚;關於大串聯,的確讓參與者“經風雨、見世麵”,過程之混亂、“革命形勢”之匪夷所思,讀起來就像編造的小說,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島在序中所說,記憶往往具有模糊性、選擇性及排他性。但是,“曆史的真實”就存在於不同的記憶的重閤錯位與對立中。這些曾經在“文革”暴風雨中心經過的人,用這種方式,將暴風雨中的記憶留下,或許這是對那個瘋狂時代的細節的補充,從而為重新認識那個時代,提供綫索和史料。通過這本書,可以對那個年代有更為切近和深入的認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終生難忘而又不堪迴首的青春年代,事實上也是對衍生齣《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個“六十年代”的追溯。
作者簡介
北島--趙振開,筆名北島,北京四中六八屆高一(五)班學生。一九六九年被分配到北京第六建築公司當工人,後做編輯及自由撰稿人。一九七八年底他和朋友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居住並任教。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獲得多種國際文學奬和榮譽。目前在香港定居,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
曹一凡--北京四中一九六八屆高一(五)班學生。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成都,在北京成長。一九六五年考入四中。一九七一年八月分配工作,做燒火工,先後做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有專利成果若乾。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工作與生活變動,此後在中關村經營電子科技公司。
黃其煦--筆名維一,北京四中一九六六屆初三(一)班學生。一九六九年先赴內濛古阿榮旗農村挑水種莊稼,後去雲南西雙版納農場砍樹栽橡膠。一九七二年迴京閉門讀書。一九七六年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大門。“文革”結束後,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後到德國科隆大學繼續研讀。一九八九年後,至美國哈佛大學及德國法拉剋福大學訪學。現任職美國聯邦儲備銀行。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似水流年
昨夜星辰昨夜風
青春劍
“社教運動”與我
四中往事
我的“紅色記憶”
親曆者的見證
風雨飄搖憶當年
為爭取平等而鬥爭
走進暴風雨
讀書聲、風雨聲
往事豈堪容易想
四中的“先生”
我的閱讀與思考
一個七屆眼中的四中
性壓抑與政治中立
走在大潮邊上
留在北京
精彩書摘
北島--
文化革命爆發瞭。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報》發錶瞭《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六月三日四中正式停課。聽到這一消息,我跟同學一起在教室歡呼雀躍,但自知動機不純:那正是我數理化告急的關頭--期末考試在即……
八月四日,一個冒充紅衛兵的“反動學生”在王府井被發現,帶迴學校,在操場上打得半死。與此同時,有二十多個校領導和老師被遊鬥,被學生們拳打腳踢;八月二十五日,以四中幾個高乾子弟為首,成立“首都紅衛兵西城區糾察隊”(簡稱“西糾”),接連發布瞭十號通令……
暴力隨著暑熱升級,到處是批鬥遊街抄傢打人。北京城充滿瞭血腥味。這就是臭名昭著的“紅八月”,讓人不寒而栗……
王祖鍔--
“文革”爆發後,幾名高乾子弟被被團中央派來的工作組選為“校文化革命領導委員會”(簡稱“文革會”)的骨乾成員,把“四清”後新組建的校領導趕下颱,遊鬥並監督勞動……
不久,四、六、八中的高乾子弟,在中山公園音樂廳舉辦瞭一場批鬥市、區教育局和校領導的群眾大會,包括“狗崽子”在內的三校師生均被“勒令”到場接受教育。批鬥大會的主辦者憤怒地聲討“黑幫分子”,指責他們破壞“四清”運動,壓製打擊“紅五類”。“黑幫分子”不僅坐“噴氣式”,還被強行下跪,飽受拳腳……
趙京興--
一九七零年一月的一天晚上,我和陶洛誦在我姐姐傢剛吃完飯,突然一幫我們學校的人闖進來,把我帶走。到四中不久,來瞭幾個警察,不由分說把我銬起來,塞進轎車……
犯人們被驚醒瞭,紛紛坐起來,為我騰齣地方,我終於靠牆坐下。沒過多久,第一次提審開始瞭。那是個高大壯實的警察,提審內容不記得瞭,隻記得他稱費爾巴哈為唯心主義,我糾正他說費爾巴哈是唯物主義哲學傢。我還引用瞭憲法和毛主席《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自己辯護。這讓他極為震怒,沒幾分鍾就把我押迴監房,上瞭背銬。一戴就是半年,除瞭上廁所,吃飯睡覺都不打開……
……
前言/序言
北島的序
這是一本關於北京四中的迴憶文字的結集。十八位作者曾是北京四中的學生,除白羽是七零級初中生外,其他均屬所謂“老三屆”,即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初中和高中畢業生。時間跨度大緻從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零年,共五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六年“文革”爆發時,“老三屆”的年齡大約在十三歲到二十歲之間,正值青春年少。
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中學之一,曾處在暴風雨的中心,在這小小的舞颱上,展開瞭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曆史場景。這些迴憶文字,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記述瞭這場暴風雨中的個人經曆。有些敘述往往會溢齣校園以外,因為暴風雨是沒有邊界的。
為瞭盡量容納當年不同的視角和立場,我們特彆選取瞭當年具有代錶性或爭議性的人物,同時也兼顧不同類型的角色,但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未能盡如人意。但願今後會有更多的當事人加入進來,完成對這場暴風雨的共同記憶。
暴風雨過去瞭,如果連什麼記憶都沒留下,我們不僅愧對自己,也愧對我們的後代--幸好有瞭這本書。
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