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水清,林杰 编
图书标签:
  • 刑事法律文书
  • 公安机关
  • 法律文书制作
  • 刑事诉讼
  • 执法
  • 实务
  • 规范化
  • 文书范本
  • 2006年修订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872997
版次:2
商品编码:1096916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86
字数:50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制作与使用公安部现行规定的刑事法律文书的专业图书。《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集知识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办案实用工具书。自1996年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因而各地公安机关将此书作为培训民警的教材。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自出版发行以来,编著人员以与时俱进,致力于服务广大基层办案民警的精神,始终关注着我国刑事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广大刑侦人员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对不符合法律要求和不适应打击犯罪、证实犯罪的需要之处进行改进,以促进刑事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1997年进行过一次修订。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一些修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相继作出了一些司法解释。公安部于1998年颁布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02年又对《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进行了修订。广大民警在使用过程中也对《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概述
一、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分类

第二章 制作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一、制作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基本步骤
二、制作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基本要求
三、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常规栏目和事项的制作要求

第三章 立案、破案文书
一、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二、呈请立案报告书
三、立案决定书
四、不予立案通知书
五、不立案理由说明书
六、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
七、移送案件通知书
八、指定管辖决定书
九、回避/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
十、呈请破案报告书

第四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文书
一、安排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
二、涉密案件聘请律师申请表
三、涉密案件聘请律师决定书
四、会见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表
五、准予会见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通知书
六、不准予会见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

第五章 强制措施文书
一、呈请拘传报告书
一、拘传证
三、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
四、取保候审决定书、执行通知书
五、收取保证金通知书
六、取保候审保证书
七、责令具结悔过决定书
八、没收保证金决定书、通知书
九、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
十、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书
十一、对保证人罚款/没收保证金复核决定书
十二、不予取保候审通知书
十三、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
十四、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
十五、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
十六、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通知书
十七、呈请解除监视居住报告书
十八、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通知书
十九、呈请拘留报告书
二十、拘留证
二十一、拘留通知书
二十二、呈请逮捕报告书
二十三、提请批准逮捕书
二十四、逮捕证
二十五、逮捕通知书
二十六、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

第六章 讯问犯罪嫌疑人文书
一、传唤通知书
二、提讯证
三、讯问笔录
四、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
五、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
六、亲笔供词

第七章 调查取证文书
一、询问通知书
二、询问笔录
三、亲笔证词
四、未成年证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场通知书
五、现场勘查笔录
六、呈请搜查报告书
七、搜查证
八、搜查笔录
九、扣押物品、文件清单
十、呈请调取证据报告书
十一、调取证据通知书
十二、调取证据清单
十三、呈请扣押邮件、电报报告书
十四、呈请解除扣押邮件、电报报告书
十五、扣押/解除扣押通知书
十六、扣押邮件、电报记录
十七、退回扣押邮件、电报清单
……
第八章 延长羁押期限文书
第九章 侦查终结文书
第十章 补充侦查和复议、复核文书
第十一章 执行文书
第十二章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的整理与立卷
附件一 侦查工作文书
附件二 监管工作文书

精彩书摘

1.首部。首部内容包括制作单位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受文单位名称。发文号要按顺序填写,开头要填已作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名称。
2.正文。正文包括要求复议事项、要求复议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及要求三部分内容。
(1)要求复议事项。要写明同级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决定书的签发日期、发文字号、案件名称和作出的决定。在填写案件名称时,一定要与人民检察院决定书中案件名称相符。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讲明要求复议一事的原委,便于人民检察院核对原案件材料。
(2)要求复议的理由。这是本文书的重点。制作时,要针对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的具体事项,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阐明公安机关要求复议的理由。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提出复议的,如决定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在叙述复议理由时,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哪一条或哪几条,涉嫌什么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决定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逮捕必要的,则要说明对犯罪嫌疑人不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不足以防止犯罪嫌疑人发生新的社会危险性,或不能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提出复议的,要针对不起诉决定的理由,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进行叙述。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在阐述复议理由时,要紧紧围绕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触犯了《刑法》的哪一条或哪几条,涉嫌什么罪名,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因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或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或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而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要说明犯罪嫌疑人不具备上述法定条件的事实,并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之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
……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的图书的简介,但内容完全围绕不包含该书内容的领域展开,并力求详尽和自然。 --- 跨越时代的法律实践与理论前沿:一部面向未来司法变革的文书与程序手册 书籍名称: 《现代刑事诉讼程序与电子化证据采纳:2024版前瞻性指引》 作者群: 资深法学教授、信息安全与数据合规专家、一线检察官联合编著 出版社: 鸿图法学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4年 ISBN: 978-7-5012-XXXX-X 定价: 188.00 元 --- 【本书聚焦:信息时代背景下刑事法律实践的深度转型】 本手册旨在为面对快速迭代的司法环境和新兴技术挑战的法律专业人士——包括公检法系统、律师、法务人员以及高年级法学院学生——提供一份完全聚焦于2020年及以后法律环境、技术应用和程序规范的权威参考。 本书明确不包含任何关于2006年或更早时期法律条文、文书格式的陈旧案例和过时操作流程的讨论。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完全面向未来司法图景的知识体系,重点解析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入刑事调查和审判过程中的核心法律问题与实操规范。 第一部分:程序法基础的现代化重构(数字主权与管辖权) 本部分彻底摒弃对旧版《刑事诉讼法》特定历史阶段条文的机械解读,转而深入探讨2012年及后续历次重大修订对程序正义的深远影响,并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地方法规进行阐述。 1. 跨区域与跨境调查的法律边界: 详细分析了在“互联网+执法”背景下,涉及跨省乃至跨国数据调取、远程讯问的管辖权冲突与协作机制。重点剖析了在涉及境外服务器数据获取时,我国司法机关如何运用国际司法协助公约与国内法(如《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权限的精确界定与合法行使,与传统地域管辖的差异被置于历史对比的框架下进行批判性审视。 2. 电子传唤与远程庭审的合规性审查: 针对疫情催生和常态化的远程司法程序,本书提供了详尽的电子文书送达标准(包括加密协议和签收确认机制),以及远程庭审中如何确保被告人、证人陈述的真实性和听取辩护意见的有效性,这是对传统“面对面”程序规范的颠覆性挑战与细化。 第二部分:新型证据的收集、固定与审查(数据合规与技术中立) 这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专注于那些在2006年时代背景下几乎不存在或处于萌芽状态的证据类型,及其带来的法律伦理与技术难题。 1. 大数据轨迹与个人信息证据的排除规则: 深入探讨了“人肉搜索”与合法信息获取的界限。本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流程图,指导调查人员如何区分被动采集(如运营商信令数据在合法授权下的调取)与主动侵入(如恶意软件植入的证据)。特别强调了对“爬虫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司法认定的最新司法口径。 2. 区块链存证与智能合约违约的司法证明力: 本章是前沿理论的集中体现。我们详细分析了如何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生成的交易记录、时间戳进行哈希值验证,以确认其在刑事案件中作为间接证据的完整性与不可篡改性。对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产生的法律后果,本书提供了证据链构建的实操指南,这与传统笔录、实物检验的证据形式完全不同。 3. 电子物证的“数字指纹”与元数据深度挖掘: 摒弃对传统物证检验的简单复述,本书专注于内存取证、时序分析。指导使用者如何识别并固定被清除的临时文件、系统日志,以及如何撰写能够准确反映电子设备“活动轨迹”的技术报告,确保这些报告符合《电子数据取证规范》的最新要求。 第三部分:智能化辅助决策与法律文书的自动化生成 本部分彻底跳脱了传统手工缮写文书的时代,聚焦于如何与AI辅助系统协同工作,并确保最终成文的法律效力。 1. 智能预审与风险评估报告的法律地位: 探讨了司法机关内部使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如暴力倾向预测、再犯可能性评估)的算法偏见问题(Algorithmic Bias)。重点分析了辩护律师如何对这些基于AI生成的数据报告提出程序异议,要求查阅算法逻辑或训练数据集的透明度。 2. 电子化法律文书的规范化与安全传输: 本书提供了全套的、符合当前统一数据接口标准的电子文书模板,涵盖电子逮捕令、电子扣押决定书等。这些模板强制要求嵌入加密签名与时间戳,以适应法院、检察院、公安内部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并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况下,打印的纸质版文书才具有与原始电子文件同等的证明效力。 3. AI辅助起草文书的责任界定: 针对律师和检察官使用AI工具辅助撰写法律意见书或抗辩状的情况,本书明确了最终的法律责任和审查义务,强调文书中任何事实认定或法律引用的错误,责任主体永远是签字的法律人,而非辅助系统。 【读者对象与特色】 本书是为那些需要掌握后2010年司法改革红利和技术挑战的专业人士量身定制的。我们摒弃了对历史沿革的冗余叙述,所有的案例分析均来源于近五年的司法实践,并充分结合了《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正案及相关司法解释。阅读本书,您将获得的是面向未来十年刑事法律实践的硬核操作手册,确保您的每一个文书制作和程序操作都走在法律规范与技术前沿。 购买理由: 如果您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笔录和书面卷宗,而是深入到数据云端和数字取证领域,那么本书是您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指南。它为您彻底扫清了过时的知识障碍,让您专注于如何合法、高效地驾驭新时代的刑事证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公安部门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虽然经验丰富,但面对不断发展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更新和巩固依然十分重要。《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它在2006年修订,虽然距离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但其中关于文书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依然是公安机关刑事工作不可或缺的指导。书中对于复杂案件的文书处理,比如涉及多名犯罪嫌疑人、多个罪名的案件,是如何通过层层递进的文书来梳理案情、固定证据、提出指控,都做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证据保全和审查的章节印象深刻,它提示我们在文书制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证据链的完整性和合法性,避免因证据瑕疵导致案件无法推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强调了“为什么这么做”,从根本上提升了我们制作文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评分

对于我这样的法律爱好者来说,《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活动的绝佳窗口。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公正与程序正义的百科全书。通过阅读,我得以窥见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环节是如何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法律文书来衔接和推进的。书中对于文书的语言风格、逻辑结构,乃至一些细节的处理,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例如,在关于证据收集的文书中,书中强调了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并且细致地说明了不同类型证据的收集方式和固定方法。我还注意到,书中关于羁押期限的计算、强制措施的解除等内容,都阐述得非常清楚,这对于理解刑事诉讼的效率和时效性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明白,每一次文书的制作,都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法律精神的体现,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基层民警,拿到这本《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简直是如获至宝。翻开第一页,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晰、严谨的文书制作课堂。书中对各种刑事法律文书的定义、作用、制作要求、填写规范,都进行了极为详尽的阐述。从最基础的报案记录、询问笔录,到复杂的起诉意见书、判决书,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的表述都力求精准。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询问笔录的章节,详细列举了如何才能使笔录既准确反映事实,又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诱导性、暗示性提问,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案例,将抽象的条文规定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让我这个新手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文书制作的要点和难点。比如,在撰写搜查证时,书中不仅列出了法定必备要素,还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搜查证的申请和批准流程,以及搜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搜查范围的界定、搜查对象的确定等。这些贴合实际的讲解,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向导。

评分

作为一名旁听庭审并对刑事诉讼过程有浓厚兴趣的法律专业学生,我发现《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这本书的内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庭审中的证据出示和质证环节。书中对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等文书的制作要求,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控方是如何构建起指控体系的。例如,起诉书中对于犯罪事实的描述,如何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以及如何准确引用法律条文,都为我理解公诉方的论证逻辑提供了重要线索。另外,书中关于辩护意见记录的格式和要求,也让我了解到在法庭辩论阶段,辩护方的观点是如何被记录和呈现的。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程序到实体,全方位地解读刑事法律文书制作的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系统性掌握刑事诉讼流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

我是一名曾经参与过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法官助理,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法院系统,但对刑事法律文书制作的规范性要求一直有着深刻的认识。《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这本书,其严谨的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书中对不同类型文书的侧重点和适用场景的区分,做得非常到位。我曾注意到,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侵财类案件时,案情往往错综复杂,证据链条也需要仔细梳理。这本书中关于财产报告、涉案财物清单等文书的制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参考,确保了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财产的追缴和认定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书中对于程序性文书的表述,如强制措施的变更、案件延期等,都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尊重和保障,这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分

不是京东的物流,态度差了点。

评分

内容丰富,还可以用,很好的东西。

评分

很好,不错哦、、、

评分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办法享受的。

评分

,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制作与使用公安部现行规定的刑事法律文书的专业图书。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集知识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办案实用工具书。自1996年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因而各地公安机关将此书作为培训民警的教材。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自发行以来,编著人员以与时俱进,致力于服务广大基层办案民警的精神,始终关注着我国刑事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广大刑侦人员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对不符合法律要求和不适应打击犯罪、证实犯罪的需要之处进行改进,以促进刑事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1997年进行过一次修订。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一些修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相继作出了一些司法解释。公安部于1998年颁布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02年又对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进行了修订。广大民警在使用过程中也对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制作与使用(2006年修订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首部。首部内容包括制作单位名称、文书名称、发文字号、受文单位名称。发文号要按顺序填写,开头要填已作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名称。2.正文。正文包括要求复议事项、要求复议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及要求三部分内容。(1)要求复议事项。要写明同级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决定书的签发日期、发文字号、案件名称和作出的决定。在填写案件名称时,一定要与人民检察院决定书中案件名称相符。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讲明要求复议一事的原委,便于人民检察院核对原案件材料。(2)要求复议的理由。这是本文书的重点。制作时,要针对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的具体事项,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阐明公安机关要求复议的理由。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提出复议的,如决定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在叙述复议理由时,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哪一条或哪几条,涉嫌什么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决定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逮捕必要的,则要说明对犯罪嫌疑人不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不足以防止犯罪嫌疑人发生新的社会危险性,或不能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提出复议的,要针对不起诉决定的理由,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进行叙述。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在阐述复议理由时,要紧紧围绕犯罪构成的

评分

喜欢喜欢,装订不错。

评分

在京东上购买商品已经很多次了,图书这是第一次购买,非常棒的购物体验,首先是发货很快,刚下的订单,很快就显示正在配货了,对于网上购物来说,速度很重要,京东的发货速度令人非常满意。快递的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不像有些快递根本不打电话联系你,直接往传达室里一扔就完事了。拿到书后真的是让人出乎意料,外面是用纸箱包装,然后里面还用塑料泡膜包裹,非常严实,收货那天是下雨天,拆开看后,书籍完全没有收到下雨的影响,完好无损。书绝对是正版这个不用说了,在京东买东西,你完全不用担心质量问题。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卷者古来就有,有“五柳先生”那“不求甚解”读法的;也有朱光潜倡导的“字字推敲,咬文嚼字”读法的;更有王国维所谓的三种读书境界……但终归来看,开卷是有益的,因为开卷既是知识之源,又是古人之鉴,更是修养之法。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最大的好处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评分

在蔡骏的精心构思之下,他笔下的诸多经典场景与人物悉数登场。随着主人公少年司望神秘的复仇行动展开,一宗宗悬而未决的案件逐一明朗,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由此而生,人物的命运与人性的复杂交织成一首激荡的交响曲!《生死河》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杀人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象。情节曲折,环环相扣,耐人寻味。在保留严密推理的基础上,重视挖掘案情发生的动机,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生死河》中激情澎湃的情节设置、严谨细密的解谜手法,充满忧患反思的作家良知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华语悬疑文学划时代性作品。“即使对世界感到绝望,所有人都抛弃了你,但还是要活着!因为最爱你的人说:你必须等待我长大!”这一悲伤的主题完美阐释了“大时代”里凄凉的“小命运”!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仿佛海上的冰山,慢慢浮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悬疑小说,而是一部展现广阔社会和复杂人性的文学作品!极具创意的故事构思,跨越前生今世的神秘凶案,再现波云诡谲的时代记忆 这次赶上京东满150返还50的促销活动,每一本书都包装的很完整,用塑料套子塑封好的,保证了书籍的整洁完整不破损,打开来看,印刷很清晰,一看就是正品书,没有错别字,而且字体印刷很大,排版也排的很合理,看着不伤眼睛,纸张质量也相当的好,总之,以低价来买一本质量好的正版书,绝对是上算的。多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读书的目的功利性比较强,现代人就不一定了,除了工作学习上的需要,给自己充充电占了一大部分,毕竟,人的一生很短,书中的东西很精彩,如果我们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那么,就多少读一点书,来拓宽生命的宽度,好的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理性,遇到问题可以很好的独立解决,这样的话,又使得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漫出了一步,多读书,能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所以说,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还是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作为一个人,应该在空闲时刻多读书,不管年龄大小,读书对人有好处,读书可以养性,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变得更加温文尔雅,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慢慢变得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反复阅读,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评分

还行吧 阅读后真实的内心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