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3
龚贤(1618—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岂贤,号半亩,又号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范本传真:龚贤小品山水画》选其山水画20幅供广大画友临习。
范本传真:龚贤小品山水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范本传真:龚贤小品山水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不错的印刷内容,就不知道是不是真迹扫描印刷的
评分还不错的印刷内容,就不知道是不是真迹扫描印刷的
评分开本大,而且是活页,临摹观赏都方便
评分龚贤(1618——1689),字半千、野遗,号柴丈人、半山、清凉山下人等。江苏昆山人,出身官宦之家,出生时家道中落,少年时即移居南京。他是明代遗民画家,著有《草香堂集》《半亩园诗》《画说》《画决》《课徒稿》等。龚贤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非常重视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他的绘画空间传达出 “气韵生动”的外部宇宙空间意识。他说:“丘壑者,位置之总名。位置宜安,然必奇而安,不奇无贵于安,安而不奇,庸手也;奇而不安,生手也。”因此他的山水画空间经营往往力求在稳健中求奇特,于险绝中见平整。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
评分龚贤作为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在过去和现在山水画史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山水画的发展史来看,他的山水画成就可谓承前启后,以往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他的生平、意境、绘画风格、笔墨等问题上。而龚贤山水画空间有自成体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对于这些独特表现手法,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拟将结合龚贤的山水画,从笔墨运用、丘壑安排和形象处理、技法等方面探讨龚贤作品的空间表现。
评分康熙二年(1664)前后,龚贤的继妻及其他亲人相继有八人去世,他受到沉重的打击。人到暮年,日常生活依靠自己妹妹料理,“补衣烦老妹,依仗赖娇儿”(王懋林《虎踞关访龚半千半亩园》)。康熙二十八年(1689),龚贤病卒于南京半亩园,年约七十岁。在龚贤去世前,有一个显然是颇有权势的“豪横”向龚贤强索书画,龚贤贫病交加,再逢精神磨难,致使卧床不起,不久便含恨长逝。死后因贫不能具棺葬,丧事全凭好友孔尚任料理,并帮其抚养遗子。龚贤遗柩后归葬龚贤祖籍江苏昆山邑西之渡桥镇。
评分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龚贤用笔在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画家程正揆在赠龚贤的诗中道:“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这很好地点出了龚贤在用笔上的特点和成就。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之病,颇为精辟。龚贤用墨,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其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的特征。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
评分绘画
评分还很不错,虽然不是铜版印刷
范本传真:龚贤小品山水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