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醫師承學堂·銀屑病經方治療心法:我對“給邪齣路”的臨證探索》主要介紹瞭銀屑病的治療思路。從以麻黃為主的“發汗”人手,之後擴展為祛邪法為主達到“汗齣而解”,最後認識提高到所有正確的治療都要以“正汗齣”為檢驗標準。所有治療上的進步和.靈感都來源自仲景理法方藥的學習。
本書第一部分為仲景理法心悟,旨在從經典齣發,探尋中醫的核心治療理念;第二部分為換個方嚮治愈牛皮癬,旨在以銀屑病為突破口,將中醫治療方略盡量收入眼底,既求速效,更要長效;第三部分為宜放齋隨想錄,旨在把眼光放遠,思索中醫的發展和自己努力的方嚮。其中很多文字已經發錶過,這次藉成書之機作者重新予以係統歸類。對於作者是一個整理自己思想的機會,也可為讀者尋找治療新思路提供一些發生學上的藉鑒(每種獨特治療方法的形成都是有理路可尋的,從這本書中大傢能看到作者學習中醫、研究銀屑病的過程,這些可以為彆的學者彆的專業提供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仲景理法心悟
“一時許”為正汗的保障
--桂枝湯方後注考證
汗齣不可不徹
--經方汗法之度
不錶之錶,不汗之汗
---辛刀談“廣汗法”
一法之中,八法備焉
--再談“廣汗法”
非必發汗之藥始能汗也
--張锡純論“廣汗法”
看似超齣經方象外,實則入於經方圜中
--張锡純用經方的啓示
證與機層次不同,有高下之分
一“察機用藥”與“方證對應”
癢因無汗
--《傷寒論》如何論治瘙癢
攻邪之“邪”,隻是假想敵
--邪:氣血鬱滯的病因推測
一劑知二劑已
--經方速效在攻邪
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
--麻黃治療哪種血證
探討癥狀的積極意義
--紅汗、白汗與正汗
暴性之藥,可化暴為良
--麻黃湯臨證“守方”與“活法”
去麻黃,加杏仁
--病求於本,治求於本
得其人,得其時,得其法
--誤用麻黃實例引發的思考
無汗能發,有汗能止
--黃芪功效核心為治肌袁衰弱
盛者奪之
--大劑量用藥的思考
經方學習要入細
--以劑量比解析柴鬍桂枝乾薑湯之爭
死記方能活用
--帶劑量理中類方歌括類變心解
治法選擇是時勢使然(一)
--試從曆史氣候變化談起
治法選擇是時勢使然(二)
--寒溫治法選擇的客觀性探討
從“欲解時”探討“六病”本質
--試以陽氣的“圓運動”為之定位
《傷寒論》自愈機製探討
--瞑眩與自愈
《傷寒論》之“寒”可作“邪”解
--寒溫擺脫名相之爭的假設
……
下篇 換個方嚮治愈銀屑病
附篇 宜放齋隨恕錄
精彩書摘
《傷寒雜病論》當今很多學者認為是論廣《湯液經》而作。《湯液經》已然不可得見,《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以下簡稱《輔行訣》)作為源於《湯液經》的另一傳本,對於《傷寒雜病論》的重要參考價值便不言而喻瞭。《輔行訣》中的小青龍湯組成和主治都基本等同於《傷寒論》中的麻黃湯,可以推斷此兩方當源於同一個祖方。在《輔行訣》小青龍湯方後赫然寫著“必令汗齣徹身,不然恐邪不盡散也”。這與《傷寒論》35條麻黃湯方後的“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迥然不同。順著這條思路我們在《傷寒論》中也可以找到麻黃湯使用的另一種法則--汗齣徹身。雖然沒有直接的錶述,但可在字裏行間及無字處求之,“汗齣徹身”的錶述非隻一處。
《傷寒論》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48條“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齣不徹,因轉屬陽明……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以汗齣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55條“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緻衄者,麻黃湯主之”;185條:“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齣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邪鬱太重或藥力不及均可導緻汗齣不徹。
24條可理解為治療方法有誤,需要開腠發錶之麻黃劑“汗齣徹身”,卻用瞭調和在錶之氣血的桂枝湯,徒增鬱熱,而病不得解,故“反煩”。藉助針刺“風池風府”開腠發錶代替麻黃湯,“卻與桂枝湯則愈”。
46條使用麻黃湯治療是正確的,故“服藥已微除”。但是正確的選方如果沒有足夠的劑量或者“溫覆”之類保證的話,鬱熱無法解除,故“其人發煩目瞑”,最後通過自“衄”--紅汗這個途徑,達到汗“徹”。
55條論述瞭當汗不汗,即使身體自發以“紅汗”解邪,但無法“徹”,故仍需麻黃湯“徹汗”方解。
48條和185條錶達瞭“發汗不徹”導緻“陽氣怫鬱不得越”,使疾病由太陽、二陽並病,最終入陽明的由錶人裏的加重過程。太陽病初得,發汗為正治。然而發汗不徹,不得解於錶,“反而鼓蕩邪熱,引緻邪熱熾盛入裏,而轉入陽明”。太陽病初起階段,應該抓緊時機發汗,並且“令汗齣徹身,不然恐邪不盡散”而入裏。
“徹汗”強調的是“去邪務盡”的治療思路。
“微似汗”強調的是“去邪不傷正”的治療原則。
二者並不矛盾
“人之受病,如寇人國”(語齣《醫旨緒餘》),在身體的正氣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快“拔刺”、“雪汙”。治療的目的是病“解”,是以最小的傷正作為代價祛除邪氣。汗微和汗徹隻是強調的重點有所不同,其本質並無矛盾。
桂枝湯方後注“溫覆,令一時許、遍身縶縶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灕,病必不除”中,強調“漿縶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灕”的同時還強調瞭“一時許”和“遍身”,前者說的是去邪汗解時希望汗盡量少,後者強調的是齣汗時間要長,齣汗範圍要廣,已經蘊含瞭“徹汗”的意義在內。
桂枝湯方後注還有一段話“若一服汗齣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月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齣,乃服至二三劑”。仔細品味此段,不斷地縮短服藥間隔,增加服藥劑量,“去邪務盡”,求“邪盡散”之意已經錶達得很明白瞭。
這裏需要注意是“汗齣病差”,核心在於“病差”。有些人錯誤地理解為“汗齣”就“停後服”,很多的頑固疾病不可能得一汗而解,需要汗而又汗或者汗法與其他治法多方配閤,纔可能取得“邪盡散”而“病差”的結果,隻有到瞭這個時候纔可以“停後服,不必盡劑”。
……
前言/序言
中醫師承學堂·銀屑病經方治療心法:我對“給邪齣路”的臨證探索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