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為落實江澤民同誌要求全黨全社會應重視學習中國曆史的重要指示而組織曆史學者編寫的。2012年7月13日,江澤民同誌通覽《讀本》初稿後,欣然命筆作序,再一次強調指齣全黨全社會學習中國曆史的重要意義,並嚮廣大讀者推薦本書。他說:“全黨同誌特彆是領導乾部要自覺學習曆史,把提高曆史素養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多讀一點曆史特彆是中華民族發展史,汲取經驗,陶冶情操,開闊眼界,以利於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曆史使命感,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和能力”,“希望大傢都能讀一讀”。
新華網北京2012年9月6日電(記者楊明煒、隋笑飛)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引導黨員乾部多讀書、讀好書,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乾部教育局日前嚮黨員乾部推薦第七批學習書目。
第七批學習書目包括5本圖書:《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2》、《簡明中國曆史讀本》、《中華史綱》、《中國道路——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文獻迴眸》、《焦裕祿》。
這批圖書有聯係乾部群眾思想實際、引導大傢正確認識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通俗理論讀物,有敘述中華民族發展曆程的曆史讀物,有迴顧與解讀中國共産黨經典文獻的著作,也有生動再現“縣委書記和廣大乾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同誌無私奉獻、忘我奮鬥的一生的文學作品。閱讀這些圖書,有助於黨員乾部深化對黨的理論和路綫方針政策的認識,深化對曆史知識和曆史經驗的認識,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增強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信心。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主持編寫的一部簡明通史,全書內容上自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與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這本書深入淺齣,簡明扼要,可供廣大讀者瞭解中國曆史的基本知識。
2008年後半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誌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和多學科的專傢座談時,多次談到學習中國曆史的重要意義。他指齣,中國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發祥地之一,經曆數韆年薪火相傳,綿延不斷,在人類發展史、世界文明史上是獨特的;中華各民族久經磨閤、交往融匯,形成統一而又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大傢庭;今日的中國是幾韆年曆史、文明的結晶,隻有更深刻地瞭解我們國傢的曆史,纔能更加珍惜、熱愛我們的偉大祖國。廣大乾部群眾要學習、瞭解中國曆史,樹立科學的曆史觀。根據江澤民同誌的指示精神,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奎元同誌的親自安排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組織瞭老中青學者相結閤的編寫組,曆時三年,完成瞭這部《讀本》的寫作任務。江澤民同誌通覽初稿後,欣然為《讀本》作序,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序文鮮明地體現瞭江澤民同誌一貫號召全黨全社會都應該重視曆史學習,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的曆史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我們要深入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在此,我們嚮江澤民同誌緻以崇高的敬意!本書編寫過程中,陳奎元同誌始終給予極大的關心,親自具體指導本書的編寫工作並多次審閱書稿,提齣瞭一係列寶貴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黃浩濤同誌協助陳奎元院長,為本書的編寫、齣版付齣瞭辛勤勞動,在此我們錶示誠摯的感謝!
本書的編寫,還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科研局的支持與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林甘泉、陳高華、陳祖武先生,榮譽學部委員盧鍾鋒先生,參與瞭本書提綱的討論修改,審閱瞭本書的全部內容;清華大學張國剛教授、北京大學鄧小南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李華瑞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馬勇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周自強研究員、欒成顯研究員、萬明研究員審閱瞭本書的部分內容。上述諸位先生提齣瞭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榮軍同誌,副所長王震中同誌與楊珍同誌,所長助理兼科研處處長樓勁同誌,給予本書編寫大力支持和指導。我所各職能部門和圖書館、編輯部也積極支持本書的編寫工作。我們在此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蔔憲群所長主持下,由《讀本》編寫組集體通力閤作完成的學術成果。全書撰寫分工如下:
緒論:蔔憲群
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節:王震中
第二章第二、三、四節,第三章:宮長為
第四章:楊振紅
第五章:梁滿倉
第六章:黃正建
第七章:梁建國
第八章:關樹東
第九章:陳時龍
第十章:吳伯婭
第十一章:林永匡、張偉
通改、定稿:蔔憲群、童超
曆史研究所王藝、硃昌榮為本書做瞭大量資料核對和具體組織工作。
我所曾組織編寫過《中國史稿》(共7冊,前3冊由郭沫若主編),為此次編寫讀本樹立瞭學習的典範。本書編著參考瞭許多前賢今哲的論著,限於本書體裁,未能在有關頁下一一注明齣處,隻能將專著部分列入參考書目,敬請諒解,並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承濛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惠允齣版。社長兼總編輯趙劍英同誌親自安排齣版事宜,責任編輯羅莉同誌精心組織編輯。在這裏,謹嚮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為本書高質量齣版盡心盡力的所有部門與同誌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時間和水平所限,本書一定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懇請讀者惠予批評指正!
內容簡介
讀者一捲在手,概覽曆史全貌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介紹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讀本》編寫組編寫,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12年7月齣版。《讀本》執筆者都是從事斷代史專題研究的曆史學者,編寫這樣一部曆史知識讀物無疑是一個新的嘗試。
一、《讀本》編寫緣起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為落實江澤民同誌要求全黨全社會應重視學習中國曆史的重要指示而組織曆史學者編寫的。2012年7月13日,江澤民同誌通覽《讀本》初稿後,欣然命筆作序,再一次強調指齣全黨全社會學習中國曆史的重要意義,並嚮廣大讀者推薦本書。他說:“全黨同誌特彆是領導乾部要自覺學習曆史,把提高曆史素養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多讀一點曆史特彆是中華民族發展史,汲取經驗,陶冶情操,開闊眼界,以利於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曆史使命感,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和能力”,“希望大傢都能讀一讀”。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依據翔實可信的曆史文獻與齣土文物考古資料,吸收學術界多年積纍的史學研究成果而撰寫的一本曆史讀物。本書深入淺齣、簡明扼要地敘說上自中國境內遠古人類與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的中國曆史。全書40萬字,附有彩圖、黑白插圖60餘幅。
二、《讀本》的定位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既不是學術專著式的中國通史,也不是講曆史故事的通俗史話,而是一本由學有專攻的曆史學者編寫的曆史知識讀物,讀者對象為全國各級黨政乾部和廣大黨員群眾。
《讀本》以中國曆史發展脈絡為綫索,以馬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以歸納和分析中國曆史自身道路特點為己任,站在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多層次、多角度迴顧和總結曆史經驗,傳播科學翔實的曆史知識,宣傳正確的曆史觀、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憂患意識,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選擇的曆史必然性。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曆史的價值在於它的深厚藉鑒意義。《讀本》以簡略的筆墨勾勒齣中華文明的起源及各曆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文化科技,以“寓論於史”的方式適度地、有重點地總結瞭中國曆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如民族問題、邊疆問題、宗教問題及變革製度、消除秕政、整肅吏治、懲治貪腐等方麵的得失,作為今人的藉鑒。讀畢全書,讀者自會對我們統一多民族國傢的形成,對中華祖先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製度文明、社會文明和思想文化科技有一個基本瞭解;對中華民族的輝煌成就和曆經的麯摺苦難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三、《讀本》的主要內容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正文包括緒論、一至第十一章。
“緒論:中國曆史的發展道路”,從文明起源到中國曆史上不同社會形態的演進及其經濟基礎、社會階級屬性,統一的多民族國傢的形成與發展,封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與官僚製度三位一體政治體製模式的利弊得失等四個方麵,高度概括地闡明古代至近代的中國曆史發展道路。指齣中國曆史的發展道路既有不同於其他國傢的鮮明特色,但又沒有脫離全人類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曆史的統一性寓於曆史的多樣性之中。
“第一章 中國的原始社會與文明起源”,敘說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一個重要地區,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農耕定居聚落共同體形態演變至城邑崛起、邦國並立的曆程錶明,中國的早期文明——邦國都邑文明形成於距今5000年~4000年的龍山時代,其後生生不已地傳承與發展,從未中斷。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敘說在這1300年間中國奴隸社會形成、發展並走嚮鼎盛,中國古代文明日臻繁盛並開始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價值取嚮的發展路徑;自西周創立禮樂文明後,古代中國就以“禮儀之邦”名聞世界、流芳四鄰。
“第三章 春鞦戰國時期”,敘說“春鞦五霸”、“戰國七雄”的紛爭、兼並,以及這一時期製度變革、社會轉型的曆史大趨勢;諸子蜂起、百傢爭鳴,形成中國曆史上第1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瞭古代文明的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章 秦漢時期”,敘說這一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製度體製設計與機製建構的開創,統一的多民族國傢正式奠基並初具規模,新興封建社會的蓬勃發展與初現危機。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敘說這一時期近400年間,華夏大地經曆國傢分裂又復歸統一,民族對立紛爭又走嚮空前大融閤,典章製度、思想文化自“鬍風國俗,雜相糅亂”又達到鬍漢交融、南北會通,從而為隋唐帝國的繁榮富強奠基鋪路的波瀾壯闊。
“第六章 隋唐時期”,敘說在其前期社會經濟、政治、社會、軍事、思想文化、民族交往、中外交流一派勃勃生機,達到瞭中國封建社會前期的鼎盛;其後期,由盛轉衰,從治趨危,但又齣現瞭新製度的雛形與新思想的萌芽,醞釀著中國封建時代從前期至後期的曆史性轉摺。
“第七章 五代十國與遼、宋、西夏、金時期”,敘說這一時期雖然全國形成多個政權並立,戰爭此起彼伏的局麵,然而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與社會都呈現快速發展之勢,尤其是兩宋邁入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新階段,科技文明達到新高峰。
“第八章 元代”,敘說該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閤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傢的鞏固與發展達到新高度,版圖遼闊廣大,民族地區與邊疆治理卓有成效,中央與地方、內地與邊疆的聯係空前加強。
“第九章 明代”,敘說明代統治者在高度強化君主專製、完善政治製度建設的同時,又在社會經濟方麵采取瞭許多有利於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政策、措施;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市鎮紛紛崛起,明代自16世紀初開始萌動從傳統社會嚮近代社會的轉型。
“第十章 清代前期”,敘說滿洲貴族自遼東入關定鼎北京建立清朝,在康、雍、乾時期成為綜閤國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強盛大國;版圖遼闊,統一多民族國傢空前鞏固和發展。但自18世紀以後日趨衰落,古老的中國麵臨著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及隨之而至的民族危機與深重苦難。
“第十一章 清代後期”,敘說清代中國自鴉片戰爭開始不斷遭到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與掠奪,國勢衰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誌士仁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為爭取國傢獨立、民族復興而不屈不撓地奮起抗爭。
四、《讀本》的文化價值
(一)宣傳正確的曆史觀、價值觀
堅持馬剋思主義關於社會形態的基本理論,旗幟鮮明地揭示中國曆史上從古代至近代各種社會形態演進的路徑、屬性與特點。
運用唯物史觀關於社會階級、階層、集團、派彆的分析方法,客觀解析各個曆史時期政治變遷、重大事件、人物活動及其深層次原因。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曆史主義態度,闡釋中華民族曆史傳統的豐富內涵與文化遺産的寶貴價值,抵製和反對曆史虛無主義。
(二)傳播比較豐富而翔實的曆史知識
1.掃描全貌,簡而不漏,讓讀者瞭解中國曆史的基本知識:《讀本》從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科技以及民族關係與中外關係等各個層麵,比較全麵而係統地敘說各個時期的曆史發展、變化,比較完整地勾畫古代與近代中國的曆史發展大勢與基本綫索,比較具體地展示五韆年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曆史風貌。
2.點麵結閤,突齣重點,讓讀者瞭解各時代曆史發展的基本麵、特色與亮點:《讀本》將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影響各時代曆史發展的重大事件,革故鼎新、承前啓後的曆史性變遷,富有啓迪、藉鑒意義的曆史現象,作為《讀本》敘說的重點。
3.不偏一端,尊重真相,讓讀者瞭解人民大眾與傑齣人物共同創造曆史、推動社會進步的曆史原貌:《讀本》既肯定人民大眾的勞動生産創造與反抗剝削壓迫鬥爭的曆史作用,也重視傑齣曆史人物從事變革或完善製度、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改善民生、消除秕政、維護國傢主權與製止分裂動亂的突齣貢獻。
4.揚棄舊說,接納新知,讓讀者瞭解史學研究與考古發現的新進展:《讀本》注意吸收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學術研究新成果,利用新齣土的簡牘與文物資料,以新的曆史知識取代陳舊的、尤其是失真不實的“曆史知識”。
5.正文主述,注釋補充,讓讀者瞭解更多的知識點:《讀本》對普通讀者比較生疏的史實、名物製度、詞語概念等正文中敘述不詳或不易理解者,加以簡要注釋、注音。全書注釋閤計350餘條(含引述古籍齣處)。
五、《讀本》的編寫特色
深入淺齣,雅俗共賞,努力擴大讀者群覆蓋麵。
體例統一,形式多樣,悉心充盈曆史知識涵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曾在第1任所長郭沫若先生主持下,啓動並編纂《中國史稿》,在全社會産生過重大影響。今天,曆史所集老中青三代學者之力,在學術界許多朋友的關心與幫助下,再次為社會奉獻一本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集思想性、知識性、學術性於一體的力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序:高度重視學習中華民族發展史 江澤民
緒論 中國曆史的發展道路
第一章 中國的原始社會與文明起源
第一節 古人類與舊石器時代
一 由猿到人的演變
二 中國的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與遠古社會的演進
一 農業的起源與平等的農耕聚落社會
二 中心聚落的齣現與社會不平等的産生
三 邦國文明的齣現
第三節 古史傳說與遠古社會
一 三皇傳說的時代特徵
二 五帝傳說與遠古社會的演進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
第一節 夏朝
一 夏王朝的建立
二 夏朝的國傢結構與政治製度
三 二裏頭遺址與夏文化的探索
第二節 商朝
一 商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 商朝的政治製度
三 商朝的社會經濟
四 商朝的滅亡
第三節 西周
一 西周的建立和分封
二 西周的階級結構與社會經濟
三 西周王室的衰微
第四節 夏商西周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哲學思想
二 文化和教育
三 科學技術
第三章 春鞦戰國時期
第一節 春鞦五霸的迭興
一 平王東遷與諸侯爭霸
二 社會生産的發展和封建生産關係的齣現
三 奴隸、平民反抗鬥爭與卿大夫奪權
第二節 戰國七雄的兼並
一 變法運動與政治改革
二 封建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生産關係的確立
三 兼並戰爭與秦王政統一中國
第三節 春鞦戰國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諸子百傢
二 文學和史學
三 藝術、體育和娛樂活動
四 科學技術
第四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 統一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傢秦王朝
一 秦始皇與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傢體製的建立
二 鞏固統一的措施
三 統一的多民族國傢的形成
四 陳勝吳廣起義與秦朝的覆亡
第二節 西漢王朝的興衰
一 西漢的建立與漢初“黃老無為”政治
二 西漢前期與諸侯割據勢力的鬥爭
三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四 西漢中後期政治
五 王莽改製與新莽的滅亡
六 西漢中後期的邊疆與民族關係
第三節 東漢的社會變動與王朝政治
一 東漢的建立與前期政治
二 豪族勢力的發展
三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四 清議與黨錮
五 黃巾起義與東漢的滅亡
六 東漢的民族關係與對外關係
第四節 秦漢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一 社會階級與階層
二 戶籍、土地和賦役製度
三 農業與手工業
四 商品經濟
第五節 秦漢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經學與今古文之爭
二 史學、文學與藝術
三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興起
四 科學技術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節 三國的建立與治理
一 曹操與曹魏政權
二 蜀漢建國與諸葛亮治蜀
三 孫吳立國江南
第二節 西晉的短暫統一
一 西晉的建立與統一全國
二 八王之亂與西晉滅亡
三 門閥製度與門閥士族的形成
第三節 十六國時期的北方形勢
一 “五鬍”內遷與十六國前期的北方
二 後趙與前秦民族政策的差異
三 淝水之戰與北方再分裂
第四節 東晉門閥政治與南朝政權的交替
一 東晉建立與北伐西徵
二 士族內爭與東晉門閥政治
三 南朝政權的嬗代
四 南朝寒人庶族興起與門閥士族衰敗
五 侯景之亂及其社會影響
第五節 北朝的社會發展與政治變遷
一 北魏統一北方與前期民族關係
二 孝文帝改革與北方民族融閤
三 六鎮起義與北魏分裂
四 關隴集團與北方再統一
第六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階級關係
一 土地製度演變與北方社會經濟的麯摺發展
二 移民浪潮與江南經濟開發
三 社會階級階層及勞動者地位
第七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文學藝術
三 史學
四 科學技術
第六章 隋唐時期
第一節 隋的統一與滅亡
第二節 唐前期的昌盛
一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二 女皇帝武則天
三 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第三節 唐後期的衰亡
一 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
二 朋黨之爭與宦官專權
三 王仙芝黃巢起義與唐朝的滅亡
第四節 隋唐政治製度
一 三省六部與使職差遣
二 科舉製的確立
三 律令格式的完備
四 府兵製與募兵製
第五節 隋唐社會經濟與階級結構
一 均田製及其崩壞
二 從租庸調製到兩稅法
三 城市與商業
四 階級結構
第六節 隋唐民族關係與中外關係
一 突厥、迴紇、西域
二 吐蕃、南詔、渤海
三 中外關係
第七節 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史學與文學
三 藝術與科技
第七章 五代十國與遼、宋、西夏、金時期
第一節 五代十國與契丹的興起
一 五代更迭
二 十國割據
三 契丹的興起
第二節 北宋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一 北宋的建立及其局部統一
二 北宋的統治措施
三 北宋的統治危機與農民起義
四 王安石變法
第三節 遼、西夏、吐蕃、迴鶻和大理
一 遼在北方
簡明中國曆史讀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