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全汉昇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34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6563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52
套装数量:2
字数:8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作者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曾经先后写成论文、书评数十篇,分别登载于各学术期刊上,不免过于分散,而其中有许多篇早已绝版,更不容易看到。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希望把它们印成论文集,以便参考之用。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所收的论文及书评,主要根据原来的单行本影印而成,故原封不动,并没有加以增订。

作者简介

全汉昇先生(1912—2001),广东顺德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后进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潜心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1949年后,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讲授中国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等课程,1984年当选为中研院院士。曾发表《中古自然经济》、《唐宋帝国与运河》、《元代的货币》、《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及《明中叶后中国黄金的输出贸易>等重要论文多篇。

内页插图

目录

原序
唐宋时代扬州经济景况的繁荣与衰落
北宋物价的变动
北宋汴梁的输出入贸易
宋代南方的虚市
宋金间的走私贸易
南宋初年物价的大变动
南宋稻米的生产与运销
南宋杭州的消费与外地商品之输入
宋末的通货膨胀及其对于物价的影响
自宋至明政府岁出人中钱银比例的变动
元代的纸币
明季中国与菲律宾间的贸易
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
自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货贸易
美洲白银与十八世纪中国物价革命的关系
清中叶以前江浙米价的变动趋势
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的米价
乾隆十三年的米贵问题
清朝中叶苏州的米粮贸易
清代的人口变动
鸦片战争前江苏的棉纺织业
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工业化运动
清季西法输入中国前的煤矿水患问题
清季的江南制造局
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
清季的货币问题及其对于工业化的影响
山西煤矿资源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关系
近代四川合江县物价与工资的变动趋势
从徐润的房地产经营看光绪九年的经济恐慌
评杨联陞:从经济方面看中国在统一帝国时代的公共工程
评崔维泽(D.C.Twitchett)教授对于唐代财政史的研究
评普利白兰克(Edwin G.Pulleyblank):安禄山叛乱之背景
评费慰恺(Albert Feuerwerker):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与官督商办企业

精彩书摘

诏诸路平准交钞库所贮银九十三万六千九百五十两,除留十九万二千四百五十两为钞母,余悉运至京师。《续通考》作者在这段文字底下附按语云:
臣等谨按:银悉敛而归之上,而徒藉钞为流转之资,此罔利愚民之隐痼,钞所以日虚日轻,法所以屡变而不胜其弊也。从此以后,金银便有人而无出,人民不复能够持钞向发行机关兑换到现银了。刘壎《隐居通议》卷三一云:
元贞(1295—1297)新政,有北士吴助教陈定本十六策,其言虽若泛滥,至其条例时弊处,沉着痛快。今摘其要以示后:“今……金银有入而无出,不在乎钞之旧新。……布帛翔涌,而号寒者溢甚。米粟渐平,而啼饥者愈多。……穷则变,变则通,楮币失母子相权之道。……”
当钞币因准备金的不足而价值下跌的时候,朝野上下曾提议由政府筹措大量的金银来收回过多的钞币,以稳定钞值。如张之翰《西岩集》卷一三《楮币议》云:
天下之患,莫患于财用之不足。财用之患,莫患于楮币之不实。夫楮币裁方寸为飞钱,敌百千之实利。制之以权,权非不重也;行之以法,法非不巧也。然未有久而不涩滞者,唯在救之何如尔。自中统至今二十余年,……楮日多而日贱,金帛珠玉等日少而日贵;盖不知称提所致也。问:称提有策乎?曰:有。今南北混一,此楮必用,不过自上贵信之尔。如出金以兑换,使之通行,一策也。……愚见若此,未审可否?唯详择焉。
……

前言/序言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全汉昇先生潜心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评分

书内容不错,书状态也很好。

评分

全汉升,搞学术不浮夸,文章写实实在在的。

评分

一本优秀的中国经济史论文集。上世纪40年代,全汉升获得机会赴美访学。他在哈佛、哥伦比亚和芝加哥大学各待了一段时间,从游于厄什(Usher)、纳夫(Nef)等大师,又读到55巨册的《1493-1898年的菲律宾群岛》一书,眼界顿时开阔。 芝加哥大学经济史教授哈密尔顿(Earl J.Hamilton)1934年出版论著《1501-1650年美洲白银与西班牙的物价革命》,让全汉升深受启发,他由此也提出一项观察,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以后,在秘鲁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可秘鲁产出的白银绝大多数运到菲律宾,并且通过贸易输入了中国,使得中国银价大跌,粮价及其他物价大涨,改变了中国经济格局。几十年后,德国学者弗兰克以全汉升的这个观点推至极致,写成《白银资本》一书,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的核心,这一“后殖民主义”观点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在明清史领域,全汉升另一项开创性工作是他对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全汉升一直关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化是其中的关键。1908年,盛宣怀将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改为商办,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这是中国工业史上里程碑。大陆的盛宣怀档案迟迟不能解封,全氏颇不甘心,苦心搜集资料三十余年,1972年出版专著《汉冶萍公司史略》。近日,“能补史之阙、纠史之偏、正史之讹”的盛档虽已解封,但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  全汉升于上世纪60年代赴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开始像陶、傅两位师长一样致力中国经济史的基础研究。1975年担任新亚书院院长,1983年又担任新亚研究所所长,凡11年。这些年来,港台地区既有国学基础,又有实证方法,更有全球视野的经济史研究人才辈出,其中不能不说大有全汉升的功劳。1961年,全先生第三度赴美研究,以两年时间访问芝加哥、西雅图华盛顿及哈佛三大学,在此间得阅1903-1909年在美国克里夫兰出版的55巨册《1493-1898年的菲律宾群岛》这一重要史料。日后他从中、菲、西班牙商贸互动来分析论证美洲白银与中国丝货贸易,就是以此为契机。通过这套书提供的史料,全先生推论出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群岛后输往中国的银货数量大致多少,由此填补了以往中国文献记载的空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研明中叶以还中、日、萄、荷的贸易关系及金银比价诸问题,由此发为累积效应,取得累累硕果。全先生治学六十年来,著作弘富,上自魏晋以至抗战前夕,绵长辽阔,成就主要体现在唐宋经济史、货币经济、物价史及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上。经初步统计,共有专著9部、论文115篇、书评10篇、杂著5部。全先生这些著作于史料广征博引,于分析细针密线。其学术见解及成就,深受学界同道重视推崇。有学者评价说,日本学人研究中国史,成绩以经济史等三个领域最为显著,而较早期国人在经济史方面堪与日本学界相抗衡者,或仅全先生一人而已。 全先生在经济史学界的地位,海内外学界的评价是“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带动新风气,开拓新视野,并提升研究水平,极尽筚路篮缕、拓荒发轫之功”。哈佛大学杨联升教授曾用一首诗概括了全先生一生的学术贡献:“妙年唐宋追中古,壮岁明清迈等伦。经济史坛推祭酒,雄才硕学两超群。”

评分

  

评分

先生木讷寡言,兢兢自守,生活简朴,身体素健。近数年始因年迈,体气渐衰。2001年9月21日因肺炎入台北万芳医院急诊,转加护病房,终以高龄体弱,于11月29日上午10时20分辞世,享年九十。

评分

  我前面说的第二点感受,好像是觉得老哲学家很傲慢,不屑于了解东方的思想,恰恰相反,我觉得惊讶的恰恰是,以这样客观理智的大家,他有这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没有任何信仰或理论上的界限,他在那个学科之内,而居然知之甚少,只能说

评分

先生治学六十年来,著作弘富,上自魏晋以迄抗战前夕,绵长辽阔,经初步统计,凡专著9部、论文115篇、书评10篇、杂著5部;于史料广征博引,于分析细针密线。其学术见解及成就,深受学界同道重视推崇。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经济史论丛(套装全2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