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作者周作人生前親自編定,學者止庵窮數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補從未齣版作品,為市場上全麵專業的周氏文集。
魯迅評價,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1。
鬍適說,大陸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內容簡介
《周作人自編集:藥堂雜文》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三年於淪陷的北平所寫文章二十八篇。不同於早期瓦屋紙窗下泡一杯清茶的閑適之談,亦不同於中期短篇筆記式的思想閃光,這裏是關於中國文學和思想的“正經文章”。從漢文學的傳統前途到中國的思想,從啓濛到道德、女學,從留學憶往到故人感懷,雖不為長篇大論,卻是身曆銅駝荊棘之痛、滯留淪陷區的周作人對自己思想的一次梳理。
論述中國文學思想的文章,如《漢文學的前途》《中國的思想問題》,力圖追根溯源,尋齣中國民族前途希望;探討啓濛、道德、女學的文章,如《啓濛思想》《道德漫談》《女學一席話》,延續瞭一直以來對這幾方麵問題的關注探討;懷舊憶往之作,如《留學的迴憶》《懷廢名》,則因環境殊異添瞭些傢國身世之感。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現代作傢、翻譯傢,原名櫆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綬,自號起孟、啓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等。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時期任教北京大學,在《新青年》《語絲》《新潮》等多種刊物上發錶文章,論文《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詩《小河》等均為新文學運動振聾發聵之作。首倡美文,《喝茶》《北京的茶食》等創立瞭中國美文的典範。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麵,尤其鍾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第一分
漢文學的傳統
中國的思想問題
中國文學上的兩種思想
漢文學的前途
第二分
讀書的經驗
啓濛思想
新文字濛求
道德漫談
女學一席話
讀列女傳
觀世音與周姥
女人軼事
蔡文姬悲憤詩
流寇與女禍
釋子與儒生
辯解
宣傳
第三分
留學的迴憶
關於日本畫傢
關於祭神迎會
島崎藤村先生
懷廢名
讀初潭集
俞理初論莠書
畫鍾進士像題記
勤藝堂題跋抄
名人書簡抄存
甲 李越縵傢書
乙 潘伯寅與李越縵書
名人書簡抄存二
甲補 李越縵傢書
精彩書摘
懷廢名
“餘識廢名在民十以前,於今將二十年,其間可記事頗多,但細思之又空空洞洞一片,無從下筆處。廢名之貌奇古,其額如螳螂,聲音蒼啞,初見者每不知其雲何。所寫文章甚妙,但此是隱居西山前後事,《莫須有先生傳》與《橋》皆是,隻是不易讀耳。廢名曾寄住餘傢,常往來如親屬,次女若子亡十年矣,今日循俗例小作法事,廢名如在北平,亦必來赴,感念今昔,彌增悵觸。餘未能如廢名之悟道,寫此小文,他日如能覓路寄予一讀,恐或未必印可也。”以上是民國廿七年十一月末所寫,題曰“懷廢名”,但是留得底稿在,終於未曾抄瞭寄去。於今又已過瞭五年瞭,想起要寫一篇同名的文章,極自然的便把舊文抄上,預備拿來做個引子。可是重讀瞭一遍之後,覺得可說的話大都也就有瞭,不過或者稍為簡略一點,現在所能做的隻是加以補充,也可以說是作箋注罷瞭。關於認識廢名的年代,當然是在他進瞭北京大學之後,推算起來應當是民國十一年考進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中間休學一年,至民國十八年纔畢業。但是在他來北京之前,我早已接到他的幾封信,其時當然隻是簡單的叫馮文炳,在武昌當小學教師,現在原信存在故紙堆中,日記查找也很費事,所以時日難以確知,不過推想起來這大概總是在民九民十之交吧,距今已是二十年以上瞭。廢名眉棱骨奇高,是最特彆處。在《莫須有先生傳》第四章中房東太太說,莫須有先生,你的脖子上怎麼那麼多的傷痕?這是他自己講到的一點,此蓋由於瘰癘,其聲音之低啞或者也是這個緣故吧。
廢名最初寫小說,登在鬍適之的《努力周報》上,後來結集為《竹林的故事》,為新潮社文藝叢書之一。這《竹林的故事》現在沒有瞭,無從查考年月,但我的序文抄存在《談龍集》裏,其時為民國十四年九月,中間說及一年多前答應他做序,所以至遲這也就是民國十二年的事吧。廢名在北京大學進的是英文學係,民國十六年張大元帥入京,改辦京師大學校,廢名失學一年餘,及北大恢復乃復入學。廢名當初不知是住公寓還是寄宿捨,總之在那失學的時代也就失所寄托,有一天寫信來說,近日幾乎沒得吃瞭。恰好章矛塵夫婦已經避難南下,兩間小屋正空著,便招廢名來住,後來在西門外一個私立中學走教國文,大約有半年之久,移住西山正黃旗村裏,至北大開學再迴城內。這一期間的經驗於他的寫作很有影響,村居,讀莎士比亞,我所推薦的《吉訶德先生》,李義山詩,這都是構成《莫須有先生傳》的分子。從西山下來的時候,也還寄住在我們傢裏,以後不知是那一年,他從故鄉把妻女接瞭齣來,在地安門裏租屋居住,其時在北京大學國文學係做講師,生活很是安定瞭,到瞭民國二十五六年,不知怎的忽然又將夫人和子女打發迴去,自己一個人住在雍和宮的喇嘛廟裏。當然大傢覺得他大可不必,及至蘆溝橋事件發生,又很羨慕他,雖然他未必真有先知。廢名於那年的鼕天南歸,因為故鄉是拉鋸之地,不能在大南門的老屋裏安住,但在附近一帶托跡,所以時常還可彼此通信,後來漸漸消息不通,但是我總相信他仍是在那一個小村莊裏隱居,教小學生念書,隻是多“靜坐深思”,未必再寫小說瞭吧。
翻閱舊日稿本,上邊抄存兩封給廢名的信,這可以算是極偶然的事,現在卻正好利用,重錄於下。其一雲:“石民君有信寄在寒齋,轉寄或恐失落,信封又頗大,故擬暫留存,俟見麵時交奉。星期日林公未來,想已南下矣。舊日友人各自上飄遊之途,迴想‘明珠’時代,深有今昔之感。自知如能將此種悵惘除去,可以近道,但一麵也不無珍惜之意,覺得有此悵惘,故對於人間世未能恝置,此雖亦是一種苦,目下卻尚不忍即捨去也。匆匆。九月十五日。”時為民國二十六年,其時廢名蓋尚在雍和宮。這裏提及“明珠”,順便想說明一下。廢名的文藝的活動大抵可以分幾個段落來說。甲是《努力周報》時代,其成績可以《竹林的故事》為代錶。乙是《語絲》時代,以《橋》為代錶。丙是《駱駝草》時代,以《莫須有先生》為代錶。以上都是小說。丁是《人間世》時代,以《讀論語》這一類文章為主。戊是“明珠”時代,所作都是短文。那時是民國二十五年鼕天,大傢深感到新的啓濛運動之必要,想再來辦一個小刊物,恰巧《世界日報》的副刊“明珠”要改編,便接受瞭來,由林庚編輯,平伯廢名和我幫助寫稿,雖然不知道讀者覺得如何,在寫的人則以為是頗有意義的事。但是報館感覺得不大經濟,於二十六年元旦又斷行改組,所以林庚主編的“明珠”隻辦瞭三個月,共齣瞭九十二號,其中廢名寫瞭很不少,十月九篇,十一二月各五篇,裏邊頗有些好文章好意思。例如十月分的《三竿兩竿》,《陶淵明愛樹》,《陳亢》,十一月分的《中國文章》,《孔門之文》,我都覺得很好。《三竿兩竿》起首雲:“中國文章,以六朝人文章為最不可及。”《中國文章》也劈頭就說道:“中國文章裏簡直沒有厭世派的文章,這是很可惜的事。”後邊又說:“我嘗想,中國後來如果不是受瞭一點佛教影響,文藝裏的空氣恐怕更陳腐,文章裏恐怕更要損失好些好看的字麵。”這些話雖然說的太簡單,但意思極正確,是經過好多經驗思索而得的,裏邊有其顛撲不破的地方。廢名在北大讀莎士比亞,讀哈代,轉過來讀本國的杜甫李商隱,《詩經》,《論語》,《老子》《莊子》,漸及佛經,在這一時期我覺得他的思想最是圓滿,隻可惜不曾更多所述著,這以後似乎更轉入神秘不可解的一路去瞭。
我的第二封信已在廢名走後的次年,時為民國二十七年三月,其文雲:“偶寫小文,錄齣呈覽。此可題曰‘讀大學中庸’,題目甚正經,宜為世所喜,惜內容稍差,蓋太老實而平凡耳。唯亦正以此故,可以抄給朋友們一看,雖是在傢人亦不打誑語,此鄙人所得之一點滴的道也。日前寄一二信,想已達耶,匆匆不多贅。三月六日晨,知堂白。”所雲前寄一二信悉未存底,唯《讀大學中庸》一文係三月五日所寫,則抄在此信稿的前麵,今亦抄錄於後:
“近日想看《禮記》,因取郝蘭皋箋本讀之,取其簡潔明瞭也。讀《大學》《中庸》各一過,乃不覺驚異。文句甚順口,而意義皆如初會麵,一也。意義還是很難懂,懂得的地方也隻是些格言,二也。《中庸》簡直多是玄學,不佞蓋猶未能全瞭物理,何況物理後學乎。《大學》稍可解,卻亦無甚用處,平常人看看想要得點受用,不如《論語》多多矣。不知道世間何以如彼珍重,殊可驚詫,此其三也。從前書房裏念書,真虧得小孩們記得住這些。不佞讀下中時是十二歲瞭,愚鈍可想,卻也背誦過來,反覆思之,所以能成誦者,豈不正以其不可解故耶。”此文也就隻是“明珠”式的一種感想小篇,彆無深義,寄去後也不記得廢名覆信雲何,隻在筆記一頁之末錄有三月十四日黃梅發信中數語雲:
“學生在鄉下常無書可讀,寫字乃藉改男的筆硯,乃近來常覺得自己有學問,斯則奇也。”寥寥的幾句話,卻很可看齣他特殊的謙遜與自信。廢名常同我們談莎士比亞,庾信,杜甫李義山,《橋》下篇第十八章中有雲:
“今天的花實在很燦爛,—李義山詠牡丹詩有兩句我很喜歡,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你想,紅花綠葉,其實在夜裏都布置好瞭,—朝雲一刹那見。”此可為一例。隨後他又談《論語》,《莊子》,以及佛經,特彆是佩服《涅槃經》,不過講到這裏,我是不懂玄學的,所以就覺得不大能懂,不能有所評述瞭。廢名南歸後曾寄示所寫小文一二篇,均頗有佳處,可惜一時找不齣來,也有很長的信講到所謂道,我覺得不能贊一辭,所以迴信中隻說些彆的事情,關於道字瞭不提及。廢名見瞭大為失望,於緻平伯信中微露其意,但即是平伯亦未敢率爾與之論道也。
關於廢名的這一方麵的逸事,可以略記一二。廢名平常頗佩服其同鄉熊十力翁,常與談論儒道異同等事,等到他著手讀佛書以後,卻與專門學佛的熊翁意見不閤,而且多有不滿之意。有餘君與熊翁同住在二道橋,曾告訴我說,一日廢名與熊翁論僧肇,大聲爭論,忽而靜止,則二人已扭打在一處,鏇見廢名氣哄哄的走齣,但至次日,乃見廢名又來,與熊翁在討論彆的問題矣。餘君雲係親見,故當無錯誤。廢名自雲喜靜坐深思,不知何時乃忽得特殊的經驗,趺坐少頃,便兩手自動,作種種姿態,有如體操,不能自已,仿佛自成一套,演畢乃復能活動。鄙人少信,頗疑是一種自己催眠,而廢名則不以為然。其中學同窗有為僧者,甚加贊嘆,以為道行之果,自己坐禪修道若乾年,尚未能至,而廢名偶爾得之,可為幸矣。廢名雖不深信,然似亦不盡以為妄。假如是這樣,那麼這道便是於佛教之上又加瞭老莊以外的道教分子,於不佞更是不可解,照我個人的意見說來,廢名談中國文章與思想確有其好處,若捨而談道,殊為可惜。廢名曾撰聯語見贈雲,微言欣其知之為誨,道心惻於人不勝天。今日找齣來抄錄於此,廢名所贊雖是過量,但他實在是知道我的意思之一人,現在想起來,不但有今昔之感,亦覺得至可懷念也。三十二年三月十五日,記於北京。
……
前言/序言
關於《藥堂雜文》
止 庵
一九四三年七月九日周作人日記雲:“擬編《藥堂雜文》,作目錄,凡十八篇。”八月六日雲:“擬編舊稿為二集,一曰‘藥堂雜文’,一曰‘風雨後談’。”一九四四年一月,《藥堂雜文》由北京新民印書館齣版。其中《中國的思想問題》曾有油印單行本,見周氏一九六三年五月十九日緻鮑耀明信:“知要看《中國的思想問題》,已另封寄上,此係單行油印,勝利後給國民黨官所看的。”除序外,《藥堂雜文》共二十八篇(原書《名人書簡抄存》和《名人書簡抄存二》閤算一篇,故作者在序中說是二十七篇),計一九四○年十五篇,一九四二年三篇,一九四三年一至八月十篇。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兩年,周氏著文極少,隻寫瞭一些筆記。據作者說《藥堂雜文》“最初擬名‘一蕢軒筆記’”,當時還曾撰序一篇,刊於《風雨談》一九四三年第四期,但未收入集內。
在周作人散文創作中期,大略說來,自《夜讀抄》至《藥味集》是一體,《書房一角》和《藥堂語錄》是一體,《藥堂雜文》以後又是一體。一九四四年四月,作者編定《秉燭後談》後說:“我把本書的目錄覆看一遍,想起近兩年內所寫二十幾篇的文章來,比較一下,很有感慨,覺得年紀漸大,學無進益,閑適之趣反愈減退,所可嘆也。”正道著其間的顯著變化;《知堂迴想錄· 反動老作傢一》講“正經文章在那時候(按指淪陷時期)是特彆的多”,也是針對《藥堂雜文》等而言。周氏之“閑適”原有兩層意思,一是趣味,也就是某些題目,譬如吃茶喝酒等,這隻是一類文章罷瞭;一是態度,不那麼緊張,也不過分嚴肅。“正經文章”雖不緊張卻很嚴肅,當然更不見閑適趣味瞭,乃是大講道理,而文章到底還是隨筆,與早期論文有異。這不妨叫做理性隨筆,不同於《夜讀抄》那類知性隨筆,和《雨天的書》那類感性隨筆。當然其間亦有一貫之處,即如《一蕢軒筆記序》所說:“我在《雨天的書自序》裏承認自己是道德傢,……《一蕢軒筆記》寫得較晚,則其特色或者亦隻在此,即其色調或更較濃重而已。”正是“濃重”到嚴肅,到直接正麵地講理。多年後說:“大多數卻多是說理,因此不免於枯燥瞭。”(《知堂迴想錄· 反動老作傢一》)恐怕多少也有自我批評之意,“正經文章”的確並不以文章見長,至少和他自己同期彆種作品相比是這樣。作者在《夜讀抄》中曾將自己的讀書隨筆與此外文章分為“本文”和“雜文”,到瞭《藥堂雜文》(以及此後的《苦口甘口》),恐怕“正經文章”該算“本文”,而原來的“本文”和“雜文”都是“雜文”瞭罷。此期“雜文”寫作不在少數,其水準亦不亞於《藥味集》之前作品,譬如集中之第三分,無論憶舊、懷人,還是讀書,都是過去那種氣分。
周氏說:“近年寫《漢文學的傳統》小文數篇,多似老生常談,而都以中國人立場說話,尚不失為平實。”(《過去的工作》)又說:“我所寫的關於中國文學和思想的文章,較為重要的有這四篇。”(《知堂迴想錄· 反動老作傢一》)即本書之第一分,可以作為“正經文章”的代錶。其最大特點,在於與現實的關係由間離轉為切近,轉為緻用。因為這一態度,關注點和說法也就有些變化,如一度宣布“文學小店”關門,現在又重新談論文學;過去以“載道”和“言誌”,而現在以“誠”和“不誠”來區分文學等。作者尤其強調《中國的思想問題》“可以錶示我近五六年所用心的地方”(《怠工之辯》),又說是“離開文學的範圍,關心國傢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立春以前後記》),與其他幾篇一樣,都不外乎一種現實性的人道主義考慮。文章說:“人……與生物同樣的要求生存,但最初覺得單獨不能達到目的,須與彆個聯絡,互相扶助,纔能好好的生存,隨後又感到彆人也與自己同樣的有好惡,設法圓滿的相處,前者是生存的方法,動物中也有能夠做到的,後者乃是人所獨有的生存道德,古人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蓋即此也。”周氏的人道主義亦即“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自從在《人的文學》中揭蘖以來,從未得到如此清晰透徹的錶述。
此次據新民印書館一九四五年二月再版本整理齣版。原書序二頁,目錄四頁,正文一百五十九頁。目錄中“名人書簡抄存二”未予列齣。
周作人自編集:藥堂雜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