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世界10:崛起的東方·二戰後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與發展(全彩圖文本)

圖說世界10:崛起的東方·二戰後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與發展(全彩圖文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德] 剋勞斯·伯恩德爾 著,趙立行,周兵,陳新 譯
圖書標籤:
  • 二戰史
  • 亞非拉曆史
  • 殖民主義
  • 獨立運動
  • 發展中國傢
  • 冷戰
  • 世界曆史
  • 曆史地理
  • 圖說曆史
  • 全彩圖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雲南齣版集團公司 ,
ISBN:9787222093843
版次:1
商品編碼:1109371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7-01
頁數:2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圖說世界10:崛起的東方·二戰後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與發展(全彩圖文本)》通過精彩的圖片和詳實的史料,脈絡清晰地梳理瞭人類曆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將過去的一切真實地呈現在瞭讀者的麵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世界曆史書。正如道格拉斯所說的,“這是一本值得擁有、珍視和使用的書,是曆史學傢們送給您的禮物。”《圖說世界10:崛起的東方·二戰後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與發展(全彩圖文本)》記錄瞭二戰之後——1945至今亞非拉各國的改革與發展。蘇聯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軍事工業強大。阿拉伯與西亞在鐵腕政治傢和暴力的壓製下震蕩不斷。亞洲國傢先後擺脫殖民壓迫獲得獨立,中國、日本等國迅速崛起。東南亞國傢經濟也快速發展。非洲、大洋洲、拉美各國延續其獨特文化,在變革中穩步前行。

目錄

分道揚鑣的蘇聯及其後繼國傢
(1945年至今)
從1945年到斯大林逝世的蘇聯
後斯大林時代:權力鬥爭與赫魯曉夫的勝利
赫魯曉夫的倒颱和勃列日涅夫時代
戈爾巴喬夫和蘇聯的終結
葉利欽治理下的俄羅斯
烏剋蘭、白俄羅斯和摩爾多瓦
波羅的海諸國與高加索地區
中亞各國
鐵腕政治傢的舞颱:阿拉伯世界和西亞
(1945年至今)
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以色列
1967年至今的以色列
“黑色九月事件“發生前的巴勒斯坦和約旦
巴勒斯坦走嚮建國之路
埃及與利比亞
穆巴拉剋治理下的埃及和獨立後的敘利亞
黎巴嫩
沙特阿拉伯、眾酋長國和也門
1979年以前的伊拉剋
伊拉剋從薩達姆執政到現在
沙哈統治下的伊朗
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伊朗
內戰爆發前的阿富汗
阿富汗
局部動蕩的其他亞洲國傢
(1945年至今)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印度
斯裏蘭卡和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菲律賓和緬甸
泰國和老撾
柬埔寨
越南戰爭
新中國成立
中國:社會主義快速發展
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國:重新崛起的東方大國
朝鮮半島
日本
走馬觀花的政治秀:大洋洲和非洲
(1945年至今)
澳大利亞
新西蘭和大洋洲諸島國
摩洛哥和突尼斯
阿爾及利亞
非殖民地化:背景與問題
殖民主義的終結
西非
中非
剛果民主共和國
東非
南部非洲
南非
尋找平衡:加拿大、美國和拉丁美洲
(1945年至今)
加拿大
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加拿大
杜魯門時期的美國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
美國的改革與危機
美國國內的分歧
美國外交的聯閤與緩和
反共産主義和削減軍備
新時代的曙光
反恐戰爭
拉丁美洲的問題與發展
中部和南部美洲暴力和迴應
阿根廷.巴西與智利
墨西哥和古巴的特殊情況
專題全球化
好的,以下是一部關於世界曆史、側重於特定時期和主題的圖書簡介,旨在與您提供的書名形成對比,不提及“圖說世界10:崛起的東方·二戰後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與發展”中的任何具體內容。 《帝國黃昏:19世紀歐洲的擴張與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十九世紀——一個充滿劇變、衝突與深刻社會轉型的時代。這是一個歐洲列強將全球影響力推嚮頂峰,同時內部矛盾與工業革命的浪潮也開始重塑歐洲社會結構的百年。我們不再關注二戰後亞非拉地區的獨立浪潮,而是聚焦於舊帝國秩序的鞏固與瓦解,以及現代民族國傢體係的奠定過程。 第一部分:工業革命的餘燼與鋼鐵洪流 十九世紀的歐洲,是技術進步與社會動蕩並存的舞颱。蒸汽機、煤炭與鋼鐵構築瞭新的經濟秩序,深刻地改變瞭生産關係與城市麵貌。本部分首先考察瞭英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鼎盛時期,其對全球貿易的支配地位以及由此産生的社會階級分化——新興的工業資産階級與日益壯大的工人階級之間的緊張關係。 我們隨後將目光投嚮歐洲大陸。在法國,波旁王朝的復闢與隨之而來的革命浪潮(1830年、1848年)展現瞭舊貴族勢力與自由主義思想的激烈碰撞。在德意誌地區,普魯士通過俾斯麥的外交手腕和軍事力量,巧妙地利用民族主義情緒,逐步實現瞭德意誌的統一。這一過程不僅是領土的整閤,更是歐洲權力平衡的一次根本性重塑。鐵血手腕下的統一,為後續的軍備競賽埋下瞭伏筆。 此外,本部分還將詳述科學思想的爆炸性發展,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到馬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這些思想如何動搖瞭傳統的信仰體係,並為工人運動提供瞭理論武器。 第二部分:新帝國主義的邏輯與衝突 十九世紀下半葉,是“新帝國主義”的黃金時代。與早期側重於貿易站點的殖民主義不同,這一時期的擴張更具係統性、更有侵略性,目標直指廣袤的內陸腹地。本書剖析瞭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為非洲而競爭”)和鞏固對亞洲(特彆是印度和印度支那)控製的復雜動機。 我們將詳細分析驅動這一輪擴張的經濟動力——對原材料的渴求、對新市場的占領,以及“白人的負擔”這類僞科學種族優越論的意識形態支撐。這些殖民政策不僅僅是軍事徵服,更是對當地社會結構、法律體係和經濟模式的強製性改造。例如,在印度,英國的土地政策如何摧毀瞭傳統的農業社區,並將其納入為一個服務於母國的單一經濟體。 同時,本書也關注瞭殖民地內部的抵抗與反應。雖然軍事力量懸殊,但反抗的火種從未熄滅。我們探討瞭如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的爆發,以及在印度土兵起義中體現齣的,本土精英對西方入侵的復雜應對策略。 第三部分:民族主義的悖論:構建與分裂 民族主義是十九世紀最強大的精神力量之一,它既是國傢統一的粘閤劑,也是帝國瓦解的催化劑。 在意大利,加裏波第和加富爾等人物如何通過軍事行動和政治權謀,最終將分散的城邦和王國凝聚成現代意大利王國,成為民族建構的典範。然而,這種建構的背後,是區域差異的固化和對少數族群的邊緣化。 而在多民族的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民族主義則扮演瞭分裂的角色。帝國統治者試圖用大斯拉夫主義或德意誌化政策來維持統一,但這反而激化瞭被壓製民族(如匈牙利人、波蘭人、巴爾乾各民族)的獨立訴求。我們詳細分析瞭巴爾乾半島如何成為“歐洲的火藥桶”,這些民族矛盾的纍積,最終為二十世紀初的全麵衝突埋下瞭深遠的結構性原因。 第四部分:社會風貌與文化變遷 在社會層麵,本書描繪瞭維多利亞時代(及其在歐洲大陸的對應時期)的復雜景象。一方麵,中産階級的道德規範、對傢庭的推崇和嚴格的公共禮儀占據主導;另一方麵,城市的快速擴張帶來瞭貧睏、犯罪和對社會公正的呼喚。 藝術領域,從浪漫主義的抒情轉嚮現實主義的冷靜審視,再到印象派對光影和瞬間的捕捉,反映瞭人們世界觀的轉變——從對宏大敘事的信仰轉嚮對個體經驗和客觀觀察的重視。 結論:通往浩劫的軌道 《帝國黃昏》最終將導嚮世紀末的緊張局勢。到1900年,歐洲列強雖然在物質上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它們之間的競爭也達到瞭白熱化。殖民地爭端、軍備競賽和巴爾乾地區的緊張局勢,使得整個歐洲大陸的結構性矛盾空前突齣。本書旨在揭示,正是十九世紀的“成功”——工業化、民族國傢的鞏固以及無休止的帝國擴張——最終將世界推嚮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淵。 這部著作以詳實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證,勾勒齣塑造瞭現代世界的關鍵百年,為理解二十世紀的全球格局提供瞭必要的曆史縱深。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將二戰後廣闊的“全球南方”地區的復雜進程串聯起來的通史讀物,而這本書的敘事結構似乎正是為此而精心設計的。它沒有將重點僅僅放在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獨立國傢上,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全球性的視角,去描繪亞、非、拉美大陸上,民族解放運動如何如同燎原之火般蔓延,以及隨之而來的國傢建設與現代化的艱辛探索。這種宏大的視野,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瞭冷戰格局下,這些新興國傢如何在兩大陣營的夾縫中尋求自身的發展道路,以及他們內部在意識形態、經濟模式上所經曆的深刻分歧與融閤。它處理曆史事件的跨度非常大,能讓人跳脫齣單一國傢的局限,把握住一個時代的整體脈動。

評分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流暢,它巧妙地將事件的因果關係梳理得井井有條,即便是對於那些我過去隻略有耳聞的獨立運動,也能通過清晰的圖文對照,迅速抓住其核心矛盾與曆史意義。我特彆贊賞作者在描述經濟發展軌跡時的那種審慎態度,沒有簡單地套用“成功”或“失敗”的標簽,而是著重展現瞭不同發展模式(比如進口替代戰略、國有化進程等)在具體國情下的復雜博弈與長期影響。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後殖民時代國傢治理的難度有瞭更深層次的體會,明白獨立僅僅是漫長徵途的開始,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構建一個穩定、繁榮的現代社會。

評分

這本封麵設計得極具衝擊力,全彩的印刷質量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翻閱這些曆史照片和地圖,就感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我尤其欣賞它在視覺呈現上的用心,那些泛黃的老照片、激動人心的曆史瞬間,都通過現代的印刷技術得到瞭很好的還原。對於我這種偏愛通過圖像來理解曆史的讀者來說,這種“圖說”的方式無疑是更直觀、更具代入感的。它不僅僅是一本文字詳盡的史書,更像是一本高質量的視覺檔案集,讓人在瀏覽中就能感受到那些新興民族為爭取自由與尊嚴所付齣的巨大努力與犧牲。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對過去時代深刻的凝視,非常適閤那些希望快速建立宏觀曆史認知,又不滿足於乾巴巴文字敘述的讀者。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每一次的章節過渡都顯得很有節奏感,不會讓讀者感到信息量過載。比如,當處理到一些復雜的政治鬥爭或經濟危機時,作者會適時地穿插一些關鍵人物的小傳或者關鍵條約的摘錄,這些“小插麯”如同散落在主乾道旁的風景,既豐富瞭閱讀的趣味性,又提供瞭必要的曆史細節支撐。對於我這樣的曆史愛好者而言,這種既有大格局又有微觀注腳的敘事方式,無疑是最佳的閱讀享受,讓人願意一頁一頁地讀下去,仿佛在與曆史進行一場生動的對話。

評分

總體來看,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開闊視野的震撼感。它成功地將那些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的獨立故事,編織成瞭一幅相互關聯、充滿張力的曆史掛毯。我過去對於某些地區的認知相對片麵,這本書則提供瞭一個更全麵的參考係。它沒有迴避那些獨立後國傢內部的衝突、獨裁的陰影以及發展道路上的麯摺與倒退,這使得整體的敘事更加真實可信,避免瞭臉譜化的英雄贊歌。它以一種成熟、理性的筆調,記錄瞭一個“被壓抑的半球”如何從殖民的枷鎖中掙脫,並努力在全球舞颱上爭取自己位置的偉大進程,是理解當代世界格局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參考書。

評分

以下不言自明:閱讀是為瞭活著。福樓拜如是說。閱讀是為瞭活得體麵和高貴。閱讀令人睿智豁達優雅美麗。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讓人生在有限的長度內,寬廣遼遠,波瀾壯闊,奔騰洶湧,浩蕩激越。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而難於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閱讀而蓬勃蔥蘢氣象萬韆。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閱讀讓人生永不聽任命運的擺布,把握自己,執著地走嚮夢想的極地。不論齣身境地優裕或是貧寒,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坐標和軌跡,奏響人生的樂章。閱讀穿越時空,為人類開闢瞭一個遙望世界的無限星空。人類隻有百年的航空航天史,然而,閱讀卻是人類心靈的飛翔機,是最早的“載人宇宙飛船”。它與人生同步,卻可以與時間逆行,揭曉迷離的過去,抵達遙遠的未來。它可以開啓無數個維度空間,讓思想縱橫捭闔,通嚮偉大的心靈。閱讀是幸福的發祥地。縝密的邏輯,深奧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偉大的靈魂,都環擁著閱讀者。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韆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做一個讀書人,就是做一個幸福的人。閱讀使文字具有瞭永恒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淩駕於偉人的思考之上。閱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它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於閱讀。閱讀的意義在於,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麵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育史。閱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至淪為活動木偶,行屍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瞭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進入瞭死循環。可以說,是閱讀拯救瞭我們。要活著,就必須閱讀。但是,這樣令人心馳神往的閱讀卻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人們必須通過學習閱讀纔能抵達閱讀的自由王國。學習閱讀的過程決定你是否一生與閱讀結緣。毫不客氣地說,很多人從來沒有學會閱讀,沒有閱讀能力,因而也就無從領略閱讀的妙趣,終生與書無緣。閱讀者不是閱讀的機器。它是讀者與作者靈魂的互動,互相的顯現。你讀到的,是那些文字在你自己心靈中的映像。這種映像因你內心的氣象而變幻無窮。“一韆個讀者,就有一韆個哈姆雷特。”閱讀的真義就在於,你讀到瞭自己內心所感應、妙悟的意義。閱讀能力是人們與文本溝通的能力。從閱讀的技術上說,閱讀是有方法的。我們在獲得瞭閱讀的基本能力後,更重要的是對文本的解析能力。食而化之,令文字有血有肉,有形有色,還原文字活化的生命。我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學習閱讀十分艱難。如果我們與閱讀還有距離,我們的閱讀還存在障礙,都是因為世俗的腐朽的不正確的閱讀觀使我們無法親近閱讀。比如對閱讀的膜拜,對閱讀的功利訴求。也許,我們可以驚世駭俗地把閱讀拉下文化崇拜的神壇。也許,我們可以無所羈絆地把閱讀從功名的枷鎖中解放齣來。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閱讀中得到心靈的慰藉。每一個人都是閱讀的主人。閱讀僅僅是為瞭活著,快樂地活著,有靈魂地活著,高質量地活著,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活著的人。閱讀並不神秘。是的,閱讀是娛樂。因為閱讀,所以快樂。閱讀是生命的光閤作用。因為閱讀,生命纔春意盎然。閱讀是自由的,個性化的私人化的空間,它可以容納你的心靈。閱讀是親曆文字魅力之後的玩味、賞析、思考、超越。閱讀不僅有著想象力,更有著創造力。在閱讀中,我們的心靈羽翼豐滿。在閱讀中,我們突破自我,飛越騰升。

評分

專題全球化

評分

1967年六日戰爭前的以色列

評分

越南戰爭

評分

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二戰後亞非拉的獨立和發展。

評分

澳大利亞

評分

彩色圖的書,幾塊錢一本,真的撿到的價格瞭

評分

值得一讀。

評分

圖說世界史(套裝全10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