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朱希祖 著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74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982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6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總檔案庫籌設國史館議、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組織大綱、改國史館為國史院議、史官名稱議、駁宋書晋制著作佐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說、史閣考、駁史通元魏著作局及修史局說等。

作者简介

朱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遏先、迪先,浙江海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藏书家。1905年考取官费留学,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研习历史;期间,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为“章门五王”之一。1909年归国,曾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浙江嘉兴二中、嘉兴中学教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长、中国史学会主席、明清史料编刊委员会委员、《广东通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考试院考选委员会考选委员等职。

内页插图

目录

中國史學通論
自序
中國史學之起源
一 史字之本誼
二 有文字而後有記載之史
三 再論書記官之史
四 未有文字以前之紀載
五 再論追記偽託之史
六 論歷史之萌芽上
七 歷史之萌芽下
中國史學之派別
一 編年史
二 國別史
三 傅記
四 政治史與文化史
五 正史
六 紀事本末
附 錄
太史公解
漢十二世著紀考
臣瓚姓氏考
漢唐宋起居注考
蕭梁舊史考
十六國舊史考
蜀王本紀考
西夏史籍考

史館論議

史館論議卷一 上篇
建立總檔案庫籌設國史館議
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組織大綱
改國史館為國史院議
史官名稱議
駁宋書晋制著作佐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說
史閣考
駁史通元魏著作局及修史局說
史館論議卷二 下篇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序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一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二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三
史館論議卷三 附錄
廣東通志略例
廣東通志總目
廣東通志總目說明書
史館論議跋
朱遏先先生行狀
出版後記

精彩书摘

三 再论书记官之史
上言文字起于黄帝,则黄帝以前,既为结绳之世,文字未生,仓颉何由得为黄帝史官?曰:结绳以记事,则结绳之记事者,亦得追称为史官。惟此史官,为书记官,非历史官。必须严为分别,不可混淆。或谓《说文》序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其后云者,似指仓颉之后。史字从又从中,为相益之字,仓颉时似未有史字,何得称为史官?
曰:伏牺既能画卦,即能重卦(王弼说),仓颉既能造文,即能重文。韩非子云:“仓颉造字,背厶为公。”公从八(八有背谊)从厶(私之本字),安见仓颉时无史字乎?假使未造史字,后世亦得追称。
书记官称史,不尽上古如此。《周官,太宰》: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十二人。”注曰:“史,掌书者。”其它各职皆有府史、胥徒。《大宰》又有“女史八人”。注曰:“女史,女奴晓书者。”《宰夫》“史,掌官书以赞治”。注曰:“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周官之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大氐皆马掌管册籍起文书草之人,无为历史官者,惟五史如后世之秘书及秘书长,为高等之书记(说详后);府史之史,则为下级书记耳。《说文》序云,汉兴,《尉律》:“学僮十七以上,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郡移大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有佐史;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皆有长史。《续汉书,百官志》,自三公以下至郡国县道,各有掾史(分掾属与令史。令史各典曹文书。郡国县道,又有书佐);三公亦有长史,又有记室令史。案:佐史、掾史之史,皆书记官,即《尉律》所课者;长史,即后世之秘书长;记室令史,则秘书也。
历史之作,必起于图书荟萃之地。古者图书荟萃之区,必首推太史,《吕氏春秋,先识篇》云:“夏太史终古,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案:疑太史之误)向挚,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亦以其图法归周。”《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其属小史掌邦国之志。《左》昭二年传,晋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司马迁自叙:“汉兴,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故历史之记载,必萌芽于太史。然其初之所作,仅记述一时一代之政典礼仪,与夫辨世系及昭穆而已。如《尚书》、《仪礼》、《周官》、谱牒等皆是。凡此记载,正名定分,仅足称为史料,未足僭名历史;盖因果之关系,时间之观念,为历史最粗浅之条件,且尚未明也。
……

前言/序言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朱希祖,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是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三十四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

评分

很好的書 很不錯很好的書 很不錯很好的書 很不錯

评分

内容很不错。薄薄一册,颇有含金量。

评分

1908年 1月7日

评分

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评分

1940年底,先生抵达昆明,任云贵监察使李印泉(章太炎先生的盟兄弟)的秘书。1942年,怒江前线告急,适逢先生身染虐疾,十分虚弱,但仍然坚持和李印泉先生赴保山龙城等地参与指挥抗击日军。当前线统帅部决定撤军回昆明时,先生极力反对,并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我方优势,在印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统帅部最终采纳了王先生的建议。固守怒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评分

謄寫《心理學》十一張。

评分

好用,,,,,,,,,,,,,,,,,,,,,,,,,

评分

上午,至黃人望、王振聲二同學寓。謄寫《心理學》六張。傍晚,同鄉九人來集吾室飲酒。接葉曉南兄和詩一首。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朱希祖文集:中国史学通论·史馆论议(繁体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