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与人相处,是极大的学问;把话说好,把信写好,是极重要的沟通技巧。从史书的行人辞令到历代的书信文章,古圣先贤留下了丰富而杰出的语言艺术范本。条分缕析、生动透辟地说明语言沟通的总原则——知己知彼,合情合理,有质有文,不卑不亢。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立足经典,取法前贤,精选从春秋战国到清初的40多个人物故事,以及相关的多则言谈、书信,作为典例,交代其来龙去脉,分析其辞令技巧,以见“知己知彼,合情合理,有质有文,不亢不卑”这个古今相通的语言沟通总则。全书旨趣高雅而通俗易懂,见解精深而轻松有趣,新派武侠小说鼻祖梁羽生先生所言之“显风格于庄谐雅俗之间,见妙趣于缕析条分之际”,可谓贴切之评。此外,梁羽生先生作序推荐,序文构思巧妙、诙谐睿智,与“锦心绣口笔生花,妙语奇文两足夸”的正文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陈耀南,1941年生,广东新会人。香港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求学于崇基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66年获荣誉文学士。1969—1979年,在香港大学完成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课程。任教英华书院,后转职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曾应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学者,并曾执教于台湾中兴、中正两所大学。1993年,曾与“名嘴”郑经翰、黄毓民在香港亚洲电视台主持政论节目《龙门阵》。现移民澳大利亚,在悉尼常任电台、电视文教节目策划人及主讲人,并为各报章杂志撰写专栏,此外还创立“南洲国学社”,讲授经子、诗词、古文、对联等。
主要著作有《典籍英华》、《文哲漫谈》、《清代骈文通义》、《汉语逻辑学》、《魏源研究》、《中国语文通论》、《东瀛诗草》、《轻谈浅说》、《学术与心术》、《文镜与文心》、《以古为鉴》、《刮目相看记》等近三十种。
梁羽生序
自序
导言
鲁公子 调停先后息宾争
楚使者 不卑不亢对齐桓
吕子金 直认不和救国君
晋重耳 饱历炎凉成大器
烛之武 老谋深算解重围
秦与晋 和战恩仇争霸业
秦穆公 责任肩承显风范
齐国佐 负重求和完使命
晋知罃 败军之将能言勇
楚钟仪 囚晋南音怀故土
晏平仲 人矮才高服众国
齐邹忌 高人高智开蒙蔽
赵触龙 闲话家常服女主
淳于髡 巧辩失鹅得厚赏
贤亚圣 滔滔雄辩张儒学
齐陈轸 画蛇添足止昭阳
智策士 犬兔蚌鹬说群王
好门客 三字惊人海大鱼
越使者 终身断发一枝梅
巧苏秦 土偶桃梗止孟尝
燕乐毅 名成功立报君王
魏范雎 攻坚解困得秦相
智蔡泽 巧劝应侯让宰相
秦李斯 书谏雄君止逐客
汉陆贾 智安南越救苍生
汉邹阳 铺陈典实说梁王
贤伉俪 绵绵情意往来书
马伏波 谨行慎言诫侄儿
汉李固 相副名实激黄琼
李令伯 至孝陈情动晋皇
梁丘迟 一纸劝降陈伯之
韩退之 搁浅蛟龙求活水
勇刺史 大义凛然驱鳄鱼
王安石 辞精语婉绝交情
谢枋得 委婉坚强守志节
王阳明 不挠不傲拒无礼
史可法 针锋相对拒降清
编辑附记
导言(节选)
与人相处,是极大的学问;把话说好、把信写好,是极重要的沟通技巧。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古今才士,超卓的才学,过人的识见,汇成巧美如锦的心思,发而为绣虎雕龙般的口语或者文字,“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文赋》),往往达致神奇的效果。《文心雕龙》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历史来看,并非夸张之词。
以古代中国来说,从秦汉到明清,学术思想随君权之定于一尊而大受桎梏;倒是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反而最多精彩。那时所谓王纲解纽,列国争雄,开放自由,豪杰竞起,是个文化交流的时代,也是个才华焕发的时代。见于《左传》、《战国策》、《国语》等名著的锦心绣口的行人辞令、绝妙文章,也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孔门四科,“言语”与“德行”、“政事”、“文学”并列,可见沟通艺术之重要。
晚周诸子的流风余韵,历短命的秦朝而入于汉初;不过,法家专制的流毒,却千载未已。随着君权炽烈,主臣礼隔,早已难面折廷争;上书的辞气,也日趋卑屈。士气不振,语言艺术也就乏善可陈。
从三国鼎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虽也是人才辈出,可惜儒学“开物成务”的人文精神,已经不再蓬勃;道佛二家,又以逍遥的妙理、舍离的信仰,导人心于解脱无为。那种磅礴淋漓的元气、多彩多姿的面貌,是远逊于晚周了。
唐宋以来,君权更盛,至明清而极。其间又缺乏足以补救中国传统文化缺漏的外来有力刺激;思想学术的活力,于是日渐衰颓。纵然骈、散、诗、词,尽多佳制,但是情思内容,还是走不出九流三教的典范,下焉者更狭窄、僵化,了无生气。直到近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华民族再次处身于国际时代,语言沟通艺术才生面别开。
时代发展,开拓了心胸;环境变化,变更了看法。不过,人性人情既是古今相同,一些艺术原则也就恒常可法。就语言沟通来说,可以用四个四字句来概括其原则:
知己知彼合情合理
有质有文不亢不卑
这十六个字,浅近易明,不烦辞费,但活学活用起来,却并不容易。为供大家参考,本书从古籍中选出一些典例,直译、意译或者改写原文,并且补充说明前因后果,以增加了解。
书摘二
秦穆公责任肩承显风范(节选)
秦国偷袭和消灭郑国,无功而还,反落得被晋国拦路截击,全军覆没。败讯震动朝野,自然有不少聪明伶俐的臣子,用各种动听的理由,替君主开脱——譬如说:“最高决策一贯正确,只是执行者理解不清,办事不力。”或者说:“负责情报的官员应当引咎自尽——至少应该革职——因为他们误导了神武英明的领袖。”又或者说:“那三名败军之将活着回来,简直是羞耻!不过,正好把他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以作鉴戒。”等。总之,主公,始终是英明的。
秦穆公确实是英明的,因为他完全不听这一套;他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他对自己动了过分的贪念,不听老臣谏言,误信逢迎上意、好大喜功者的提议,以致兵败将亡、三帅被俘,感到十分愧悔。他穿了素白的丧服,亲自到郊野迎接仓皇遁回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哭着向大家说:
“孤家不听蹇叔的忠言,令大家蒙受败亡的耻辱,这都是孤家的罪过!
“一切都是孤家的罪过,纵使将士们临阵大意,那过失也掩盖不了他们多年来的功绩!”
在悼念阵亡将士大会上,秦穆公发表了一篇感人的誓词——这就是《尚书》的最后一篇,后来《四书》之一的《大学》也引述了这篇《秦誓》——穆公向秦国上下检讨过去,策励未来,为再度出征而誓师:
“大家请静听,我要和大家讲些重要的话。
“古人说过,人都喜欢随心任意,许多过错就是由此而生。我们责怪别人很容易,被人责怪,而能从善如流,那就难了。我所忧心的是:日子过去就不能回来,要补偿过失,机会不会太多,真的要好好把握。
“往日的谋臣,我已经不能再接近;如今的谋臣,就只有多见些面,多参考他们的意见了。话虽如此,长者的意见,我还是要多多请教,这样才不会有大差错。
“白发苍苍的臣子,体力是衰退了,我还是要亲近。年轻力壮的人,射箭、驾车的本领都不差,我却不能就此便对他们满意——很简单,如果他们花言巧语,弄得君主晕头转向,我又怎能信任他们呢?
“我常常暗想:如果有位臣子老老实实的,看来没有什么特别才华,只是心里充满了善念,胸襟开阔,能够容纳人才,看到人家有长处,就好像自己有长处一般高兴,心口如一地欣赏人家的本领,那么,这样的人,我确实要重用他。有了他,我们的国家才会贤能辈出,我们的百姓、我们的后代才有希望。
“反过来说,如果看到人家有长处,就满心妒忌,人家有智慧聪明,就千方百计阻挠人家出头露角,这样的人,我一定不容,免得他阻塞贤路,累了国家,累了天下后世!
“说到底,国家不安宁,责任就在君主;国家安定繁荣,也就是君主的喜庆!”
书摘三
晋知罃败军之将能言勇(全文)
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开始,南方后起的楚,英主迭出,冶铸技术先进,武力强横,尽吞长江、汉水流域的姬姓小国,跟着向北扩展,威胁中原,甚至率先称起“王”来。于是齐桓、晋文等众望所归的国际领袖,就以“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纠合诸侯,共同抑制楚的侵略。到中原霸主不再,无人足以号召、统筹以后,楚的威势就直逼到黄河南岸。楚庄王时,甚至问九鼎之轻重,想代替周而为“天子”!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楚军大胜晋国于邲,一雪三十多年前城濮大败之耻,俘获
了晋将知罃;而楚王之子谷臣也被对方擒获,将军连尹襄老被射杀。
九年之后,晋人提议:以连尹襄老的尸体和公子谷臣,交换知罃。那时,楚庄王已经死了,继任者因为晋虽战败,但元气未衰,而且已经任命知罃父亲荀首为中军副帅,继续扣留
知罃也没多大作用,便应允了,并且亲自送别这位“贵宾俘虏”回国,还问他:
“你怨恨我们吗?”
“不,有什么好怨的呢?我自己没用罢了。”
知罃平静地继续回答:
“两国交兵,下臣才能不够,不能胜任,于是做了俘虏。承蒙贵国办事人员不杀我祭鼓,并且放我回国,接受本国的惩罚,这是君王的赏赐,下臣有什么好怨恨的呢?”
“那么,你感激我们吗?”
前面答得很得体,现在应该说“是啊,感激啊”之类的门面话了吧?
“也不。贵我两国,各为本身社稷利益打算,为纾解人民的痛苦,就各自抑制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战俘来表示友好。双方高层的这个决定,下臣不曾参与,也不知道该对谁表示感激。”
好!公私不乱,尊严不失。楚王还是追问:
“你回国之后,拿什么报答我?”
——这句话真熟悉。当年楚成王不也是这样问晋公子重耳的吗?
当年流亡之君,答之以“退避三舍”;自己是被俘的将领,能作同样的承诺吗?
“不知道用什么报答好。下臣没有怨恨,也没有感激,所以不知道报答——不知道报答谁,也不知道报答什么。”
真是滴水不漏,寸步不让。
“即便是这样吧,你还是要把想法告诉我。”
逼到墙角了,彻底摊牌吧。
“托君王之福,我这个罪臣能够把这副骨头带回晋国。如果在自己的国家依法受死,死了,也还是活着。如果因为君王的恩惠,下臣得以在国法上赦免了,交给您的国外之臣——我的父亲——荀首,他或者向国君请求,依家法处死我于宗庙,死了,也还是等于没死。倘若得不到诛戮的命令,反而让我继承宗子之位,轮到我带兵来防守边界,那么即使碰到贵国军队,我也不敢回避。我除了竭尽全力,甚至献出生命,不敢有别的心意。这样尽了臣子的本分,就是我的报答了。”
好厉害!合礼合法,不亢不卑,从容委婉,而又绝没有亏失臣节,不忠于国家。
晋国,不单国力仍然雄厚,还有这样的人才、这样的风骨!
“晋国,唉,还是未可和它争锋啊!”
叹过了气,楚王就对知罃更加礼遇,好好地送他回国。
……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现在还没有看,预计下月开始,再评价吧!
评分物流很快
评分 评分小故事的形式蛮喜欢。
评分还可以,这本书
评分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 评分40多篇与沟通艺术有关的古代人物故事,还是古人智慧多啊!
评分还没看,先评价
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