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永远的普罗旺斯》继《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又一部普罗旺斯系列作品!
精选塞尚油画作品配图!
一杯美酒,一把舒服的椅子,聆听质朴时光的潺潺流淌!
寻常不过的生活趣味、人情故事,展现丰富独特的普罗旺斯风情!
内容简介
一把椅子,一缕时光,一颗摆脱焦灼的心,跟随梅尔在普罗旺斯留驻安宁。
那一年,梅尔移居法国普罗旺斯,难抑对当地风情民俗的喜爱,写下《普罗旺斯的一年》,成就经典,在全球掀起追求质感生活的风尚。
几年之后,沉浸在普罗旺斯生活中的梅尔,滤去初来的新鲜,用朴素又浓烈的文字,记下这片土地上寻常不过的生活趣味、人情故事,展现独特风景下普罗旺斯人的独特情怀,是为《永远的普罗旺斯》。
作者简介
彼得·梅尔,英国作家。曾是资深广告人。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从事广告业15年后,淡出喧嚣,于1975年开始专事写作。 1987年移居法国普罗旺斯,难抑对当地风情民俗的喜爱,写下《普罗旺斯的一年》,随意之举却成就经典,在全球掀起一股追求质感生活的风尚。此后笔耕不辍,著有同系列作品《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时尚读物《有关品位》,美食散文《吃懂法兰西》《面包人生》,小说《茴香酒店》《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一年好时光》等。此外,梅尔还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独立报》的专职供稿人,并在《绅士季刊》设有专栏。2002年荣获“法国荣誉骑士”封号。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面包师傅不安心做面包,德国人在餐馆吃得欲罢不能肚子撑,这一切都成了我的错。
——彼得·梅尔
就像是回到了乡村小酒馆,熟悉的老板,专为你留着的房间,还有记着的你喜好的酒保……普罗旺斯名至实归。
——《纽约时报》
彼得·梅尔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将普罗旺斯多样的气候、慷慨的阳光和丰富的美食等周围风土,用美妙的散文,写成一部普罗旺斯编年史。
——《时代周刊》
轻快,友爱,一本充满热情和欢乐的书。
——《旧金山纪事报》
《永远的普罗旺斯》是对普罗旺斯温暖的描述,如果你无法逃避闹世的生活,可以来这里找到快乐的的时光,一定。
——《泰晤士报》
目录
普罗旺斯入侵战亲历记
向X 先生买松露
圣潘塔雷昂的唱歌蟾蜍
流浪儿博伊
花园里的拿破仑金币
药房奇景
英国虾
人生五十须尽欢
当警察时的那些事儿
穿运动服的美食家
梅纳村狗展
《时尚》杂志如此说
烈火惊魂的旱季
品赏美酒岂能糟蹋
与帕瓦罗蒂共进晚餐
一堂茴香酒课
阿维尼翁的腹地
夏日明信片
逮住那只狗!
玫瑰色生活
精彩书摘
那天早上七点,我起床后走进院子,天空蓝得无休无止,就是高卢牌香烟盒的那种蓝。赤脚踩在石板上,感觉温热。我们的老住客,那些蜥蜴,已经占好晒日光浴的位置,平扁扁地趴在墙上纹丝不动。单单起床后迎来这样一个早晨,就算得上是一份生日礼物了。 在吕贝隆,炎炎夏日的清晨,手捧一杯奶油咖啡坐在露台上,看蜜蜂们在薰衣草花畦里穿梭忙碌,远处的森林在晨曦之中呈现出明亮的幽绿—如此馥郁的感觉,胜过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富翁。周遭的温暖,令我身心舒畅,并不觉得比四十九岁老了一天。我低头看看自己的十个棕色脚指头,真希望在六十岁生日时一切如故。 太阳慢慢爬高,温热转变成炽热,蜜蜂的嗡嗡声淹没在一阵咔哒咔哒的柴油引擎声里。我放眼望去,一辆威严的敞篷陆虎正气咻咻地开上车道,车身漆成迷彩色。一阵尘土飞扬,车停在了门口。来人是班内特,脸庞黝黑,装备得如同沙漠远征部队的侦察兵:军服式样的短裤和衬衫,坦克指挥官的墨镜,车身悬系的油桶和大背包。只是这位似乎刚从阿拉曼战场下来的士兵,却戴着一顶路易威登棒球帽,看上去不那么搭调。他一路穿越一百号公路上的敌方防线,成功地潜入梅纳村,眼下只待一声令下挺进大山。 “天哪,你看上去老了呢!”他说,“我得借用一下电话!我的游泳裤落在昨晚过夜的房子里了。那可是条卡奇布泳裤,跟诺列加将军的内裤很像。非比寻常。我可舍不得弄丢了。” 趁着班内特打电话的当儿,我们招呼家里的两位客人以及三只狗儿上车,将他们塞了进去,准备朝毕武村进发,跟另外几位朋友在那里会合。班内特从屋里走出来,迎着刺眼的阳光拽拽棒球帽,然后我们便在陆虎的护送下出发了。路虎车和车上的司机一路招摇,引得道路两侧半个身子隐在葡萄藤下的农夫们探头观望。 过了博尼约村,景色变得荒凉而粗拙,葡萄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岩石、橡树以及一条条紫色的薰衣草丛。没有汽车,没有屋舍,估计此刻我们已经跑了一百英里,把吕贝隆的繁华村镇远远甩在了身后。这么大片的原始旷野居然还存在,我不由感到一阵高兴,看来那些精品店、房产代理商尚未染指,这样的天然野趣还可以存留一段时间。 我们一路驶入山谷。毕武村正在打盹。刚过村公所,柴堆上有只狗睁开一只眼睛,敷衍地叫了几声。一个抱着小猫的孩子抬起头,棕色的圆脸上两眼瞪得大大的,瞧着这不同寻常的车队景观。 旅馆的四周,看起来就像一个电影拍摄场地,只是剧情尚未明确,角色有待敲定,服装风格或时代背景也不太分明。有人一身白色套装、戴着宽边巴拿马草帽,有人穿着短裤和帆布鞋,有人一袭丝质礼服,还有人则是墨西哥劳工打扮。这个脖子上系着围巾,那个披着色彩艳丽的披肩。帽子则是颜色各异,什么年代的都有,其中整洁的一顶下面还是个小婴儿。此外还得加上我们这位俨然来自沙漠,跳下陆虎车督促装备检查的班内特先生。 莫里斯先生从拴马场那边露面了,冲着我们微笑,问候说“这天儿可真不错啊”。他一身普罗旺斯的星期天盛装打扮:雪白的衬衫和长裤,黑色的条纹领带,李子红的马甲,旧的平顶草帽。他的朋友,驾驶第二辆马车的人,也是通身雪白,衬着深红色的吊裤带和漂亮的椒盐色胡须煞是好看,酷似电影《恋恋山城》里的男演员伊维斯·蒙坦德。 “来,看看为你们准备的马吧。”莫里斯领着我们穿过花园,问起我们胃口如何。先头部队已经开着货车出发,去为野餐作准备,到时这场野外盛宴喂饱整个毕武村的人都不成问题。 马儿拴在阴凉处,皮毛锃亮,鬃毛和马尾梳得服服帖帖。其中一匹轻声嘶鸣,将鼻子拱进莫里斯的马甲讨糖果吃。最小的客人,那位小姑娘,倚着父亲的肩头,瞧着这庞然巨兽咯咯笑个不停,还倾过身去伸出一根粉嫩的手指,想戳戳它栗色闪闪的侧腹。这家伙以为是苍蝇,甩甩长尾巴。 我们看着莫里斯和“伊维斯·蒙坦德”将马牵到马车旁边套好,一辆是镶红边的黑色敞篷马车,另一辆是镶黑边的红色七人座四轮马车—都上过油,打过蜡,擦得光闪闪,简直可以摆放到展览大厅里了。莫里斯整个冬天都在打理马车,马车也正如他所说,“美极了”。唯一的现代装置是老旧的喇叭,军号那样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超越不太灵便的前方马车时发出警示,或者驱赶想要穿越马路的小鸡。 “出发啦!上车!” 众人爬上马车,马车不疾不徐地穿过小村,朝着空旷的乡野进发。窝在柴堆上的狗吠了一声跟我们道别。 这种旅行方式,会让你遗憾有汽车的发明。一切景物都是另一番模样,更显气势,也更有意趣。乡路凸凹不平,马儿步伐时快时缓时大时小,乘客便随着那舒服的节奏轻轻摇晃。马车吱吱嘎嘎,马蹄踏行,铁轮沙沙辗过沙砾,如同一首愉快的老式背景音乐。四周香气弥漫,氤氲着马儿的温热、马鞍的肥皂味、木头的油漆味、乡野的清新味,都透过车窗扑面而来。还有车速,或说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从从容容看风景。相比之下,汽车更像是载着你飞奔的屋子,你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一个印象,你隔绝于乡景之外;坐在马车里的话,你就是乡景的一部分。 “驾!”莫里斯轻挥马鞭,抽打一下马屁股,车速增至二挡,“这家伙,懒着呢!而且十分贪吃。回去的时候她就会跑得快些,好赶着去吃东西。”我们脚下的山谷,徐徐展开一片鲜红的原野,虞美人开得密密匝匝。天空中,一只秃鹰不断盘旋、俯冲,双翅展开不动,平稳地滑翔。我抬眼凝望的当儿,一朵云飘来遮住了太阳,光线奋力从黑暗中突破遮掩,几乎就像黑色的轮辐。 马车驶离大路,转上林间一条蜿蜒的小道。的马蹄声,消隐在凹凸不平、芬芳馥郁的百里香花毯之中。我惊叹莫里斯如何找得到这等野餐胜地,他说每周的休息日他都会骑马四处探寻,有时候接连几小时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这儿距离艾普镇才二十分钟路程,”他说,“不过没人来过,除了我和野兔。” 树林越来越密,小道越来越窄,勉强能够让马车通行。接着,我们绕过一块裸露的岩石,再潜过一条枝叶遮蔽的“隧道”,哈,就是这里,正摆在眼前呢,我的生日野餐。 “到啦!”莫里斯说,“本餐厅开始营业!” 这是一块地势平坦、浅草覆盖的空地,尽头摆着一张十人座餐桌,枝繁叶茂的胭脂栎撒下一片浓荫。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有冰桶、浆过的棉布餐巾、插在钵里的鲜花、数量恰好的刀叉,还配有数量对等的坐椅。餐桌后面是一间狭长的干爽石屋,空置很久,现在变成了一个粗拙的酒吧,我听到软木塞“波”地拔出,杯子丁当作响。我对野餐的所有顾虑,顿时烟消云散。这跟湿冷的屁股、蚂蚁三明治大不一样,做梦也难以想到啊。 莫里斯用绳子围出一块空地,松开马儿的缰绳。马儿如释重负,在草地上恣意打滚,如同两位老妇人解开了束身衣一般。四轮马车的窗帘拉了下来,那位最小的客人回车厢里小憩片刻,余下的大人们在石屋前的“小院子”里啜饮着清爽的冰镇桃汁香槟。 没有什么比这样舒适的冒险更能让人心满意足了,我对莫里斯的感激无人能及,他也理应获得这份感激。他心细如发,打点周全,从充足的冰块到牙签无一遗漏,如他所言我们根本不会吃不饱。他招呼大家就坐,开始介绍第一道菜—甜瓜、鹌鹑蛋、奶油烙鳕鱼、野味馅饼、肉馅蕃茄、腌蘑菇,菜一道接一道端上来,从桌子这头直摆到那头,衬着斑驳的阳光,仿佛不见人间烟火的艺术食谱里静美如梦的生活。 大家暂停片刻,递给我一张生日贺卡,迄今为止我收到过的最沉重、最恰当的生日贺卡—一块圆形的金属路标,直径足有两英尺,上面大大的黑色数字直喇喇地提醒我流逝的年岁。五十。生日快乐!吃喝快乐! 我们吃得豪爽、喝得痛快,上菜的空当则拿着酒杯站起身,溜达溜达消消食,而后回到桌上再接再厉。这顿生日午宴差不多吃了四个小时,等到咖啡和生日蛋糕端上桌的时候,我们都已是酒足饭饱后的懒洋洋模样,连说话也慢吞吞起来。世界如此美好,人生五十真不赖啊。 在回毕武村的路上,马儿们一定觉察到车上的重量增加了,不过它们比上午出发时更有活力,高昂着头,抽动鼻孔嗅闻空气。突然,几股强风平地而起,刮走了头顶的草帽,雷声滚滚而至。瞬间,天空乌云密布。 马车刚刚拐上大路,便下起了冰雹,豆子大小的颗粒落在敞篷车里,敲得我们的头疼得要命;落在湿透的宽阔马背上,四处弹跳。马儿哪里还需要鞭子驱赶,压低脑袋拼命往前奔跑,浑身直冒热气。莫里斯的草帽帽檐软塌塌地耷拉在湿淋淋的耳朵上,退色的红马甲直往裤子上滴水。他迎风大笑:“哎呀呀,英国式野餐!” 我和妻子扯起旅行毛毯遮风挡雨,然后回头看看四轮马车是怎样对付这倾盆大雨的。显然,车篷远没有看起来那么防水,有人从里面伸出手来,翻转帽子倒掉沁出的水。 我们回到毕武村,莫里斯早已腿脚僵麻,他勒紧缰绳,拽住一径往前跑的马儿。这家伙已经嗅到了家的气息和食物的味道。去他的人类和他们的野餐! 暴风雨的受难者们浑身湿透,但个个都很高兴,此刻聚集在餐厅里喝着热茶、咖啡或白兰地提神。一早的斯文优雅踪迹全无,只剩下落汤鸡的狼狈相:浑身上下滴水,头发紧紧贴在脑袋上,衣服成了不同程度的透视装。干一块、湿一块的长裤底下,隐约看得见印有“圣诞快乐”红色字样的内裤。原本宽松的衣服现在纠缠在身上,草帽看起来就像一盘盘凝固的玉米粥。每人脚下都是一汪水。 莫里斯太太和服务员马塞尔先于我们坐货车回到了餐厅,忙着给大家送上各式干衣物,还有白兰地。一会儿的工夫,餐厅就变成了更衣室。头戴棒球帽的班内特,琢磨着要不要借条泳裤穿着好开车回家,他那辆陆虎被淋了个透,驾驶座上汪着一个小水坑。他望望窗外说:“还好,暴风雨过去了。” 毕武村这边算是雨过风停,梅纳村却是滴雨未落。家门前的车道依旧尘土飞扬,草地依旧泛黄,院子里仍然酷热难当。太阳在西边的双峰之间逗留了一会儿,便坠下红霞晕染的天际。 “怎么样,”妻子说,“现在你喜欢野餐吗?” 这是什么话!我当然喜欢野餐,我爱死野餐了! ……
前言/序言
普罗旺斯入侵战亲历记 一辆豪华尊贵的劳斯莱斯缓缓驶来,这一幕异乎寻常,或许也在梅纳村历史上绝无仅有。 多数人不禁会多看两眼,因为梅纳村的某些街道还没有劳斯莱斯宽呢,有趣的事情便发生了,仅仅一辆车就堵塞了交通。而对其他人来说,劳斯莱斯的到来意味着浓重的灰暗。他们内心里的排斥,无异于发现黑死病重现,听说肝硬化会传染。当地一位外籍居民用一句绝望的话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提炼总结:“吕贝隆的末日到了。” 一位定居艾克斯的著名女士认为,情况很糟,未来还会更糟,并断言一车又一车的英国暴徒将入侵普罗旺斯。很快,这话就变成一个精确、骇人的数据:由于媒体的强大魔力,一夜之间几车人激增至五十万,甚至更多,来这儿寻欢作乐,不到英超联赛开始不会2离开。艾克斯的这位著名女士还说,英国侨民,甚至包括那些正派的英国人,有可能被统统驱逐出境,以示对目前无法指明但铁定极端恶劣的暴徒行径的惩戒。她的这篇访谈,带着疏离口吻,刊登在《纽约时报》上。 与此同时,一位半吊子的普罗旺斯乡绅嘀咕什么“加大拉的猪群”和地域精神的毁灭;还有无数篇文章描述成群结队的疯狂游客如何破坏了吕贝隆的恬静生活,大多都是专家从英国沃平和原籍国的角度来撰写的。 整个初夏,这类耸人听闻的消息反反复复见诸报端,而我就身处现场,身处风暴之中,位置之佳甚至无须走出“进步”咖啡馆就能目睹恐怖的入侵。 我在那里待了一上午,惴惴不安的同时又带着几分期待,希望能亲眼见证损毁公物、行凶抢劫、强奸未遂、聚众酗酒、暴徒先遣队大声呵斥着要鱼要薯片的暴乱行为。结果,最戏剧化的一幕,却不过是一位荷兰人为了躲闪一只猫摔下了自行车。 我深入战场,跑到高特村、毕武村、卡布雷尔村和博尼约村。那儿的朋友,其中有些还是对旅游业颇有专业兴趣的大厨,也提供不了有关入侵的一手信息。相反,他们还认为今年的旅游业有所下滑,当然是因为经济衰退。 暴徒们到底在哪儿呢?每天早晨我上上下下张望屋外的马路,每天早晨路上都空空荡荡,只是偶尔有辆卡车和一辆小货车停在瓜地边上。连一辆满载小混混的旅游大巴都看不到。难道他们迷了路,抑或陷入了巴黎环城公路的怪圈之中?那他们肯定会绕来绕去,连带来的啤酒都喝得精光。 八月来了,我已经放弃寻找暴徒,不过更为勤恳的媒体仍在坚持。一天,CBS电视台的摄制组大驾光临,满腔热情却遭遇困窘。他们是来拍摄游客热潮的,结果却只在梅纳村待了两个小时。 “一向都这样吗?”有人问道。 “哪样?” “空空荡荡。”他们喝了点啤酒,就前往圣特罗佩拍摄报上所说的违禁天体露营去了。
永远的普罗旺斯 [Toujours Provenc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