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906-2006 (代替GB 3906-1991 ) 3.6KV~40.5KV交

GB 3906-2006 (代替GB 3906-1991 ) 3.6KV~40.5KV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著
图书标签:
  • GB 3906-2006
  • 高压试验规程
  • 电力设备试验
  • 绝缘试验
  • 电气技术
  • 标准规范
  • 3
  • 6kV-40
  • 5kV
  • 交联电缆
  • 试验方法
  • 电力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390620160
商品编码:11122186105
包装:01
开本:09
出版时间:2006-01-01

具体描述






























































































GB 3906-20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标准详解(一) 引言 本标准,即GB 3906-20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国家为规范和指导高压开关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而制定的重要技术文件。它全面取代了1991年发布的旧版本,在保留原有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了国际最新技术发展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了大量修订和完善。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在3.6kV至40.5kV范围内的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涵盖了户内使用的固定式和抽出式开关设备,以及户外使用的部分开关设备。它的发布实施,对于提高我国高压开关设备的整体技术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开关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标准的修订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GB 3906-1991标准的发布,为我国高压开关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的进步。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日新月异,原有的标准已难以完全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市场变化。国际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例如IEC 62271系列标准,为全球开关设备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GB 3906-2006标准的出台,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其修订过程充分参考了IEC 62271系列标准,例如IEC 62271-200(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确保了我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同时,标准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经验、制造能力以及国内用户的需求,力求做到既先进又实用。 修订的主要目标包括: 1. 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提高开关设备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安全裕度,减少故障发生率,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2. 促进技术创新与升级: 鼓励采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材料和制造工艺,推动开关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3. 统一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试验要求,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4. 与国际标准协调: 方便我国开关设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也便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 二、 标准适用范围及基本定义 GB 3906-2006标准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流系统中,额定电压为3.6kV、7.2kV、12kV、17.5kV、24kV、36kV、40.5kV的户内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此外,对于部分户外使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如果其设计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也可以参照执行。 标准中对“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进行了明确定义,通常指由金属外壳封闭,内部包含高压电器元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互感器等)以及相关的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成套设备。其主要特点是: 金属外壳: 提供对带电部分的防护,防止人员意外触电,并起到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 内部隔断: 设备内部通常会设置隔板,将不同的功能单元(如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连接室等)分隔开,提高运行安全性。 模块化设计: 许多开关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展。 三、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概述(第一部分) GB 3906-2006标准涵盖了开关设备的各个方面,内容非常详尽。本节将重点介绍标准中的一些核心章节和关键技术要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认识。 3.1 正常使用条件 明确设备正常运行所应满足的环境条件,是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基础。这些条件通常包括: 环境温度: 规定了设备在正常运行和储存时的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范围。例如,一般情况下,最高环境温度不超过+40℃,最低环境温度不低于-25℃。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有更低的温度要求,但这需要通过特殊设计和试验来验证。 海拔高度: 规定了设备安装地点的高度限制。超过一定高度,空气密度降低,绝缘性能会受到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绝缘加强措施。标准中通常规定在海拔1000m以下工作,超过此高度时,需要根据IEC 60060-1等相关标准进行修正。 大气湿度: 规定了空气相对湿度的上限。高湿环境可能导致绝缘受潮,甚至引起闪络。通常要求在最高温度为+4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允许有更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可达90%。 污染等级: 规定了周围空气的清洁程度。在有污染物(如盐雾、化学气体、工业粉尘等)的环境中,绝缘子容易积污,从而降低绝缘强度,可能导致放电。标准通常会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划分为不同的污染等级,并对应提出相应的绝缘要求。 地震烈度: 对于安装在地震多发地区的设备,需要考虑地震对设备结构稳定性和整体性的影响。标准会规定设备应能承受的地震烈度。 3.2 技术术语和符号 标准对开关设备中的关键术语进行了统一的定义,例如: 主电路(Primary circuit): 指电流流过的电路,包括母线、断路器、电缆等。 控制电路(Secondary circuit): 指用于控制、保护、测量和监视高压设备的电路。 接地系统(Earthing system): 指设备外壳和内部金属构件与大地之间的连接系统,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额定值(Rated values): 指设备设计时应满足的特定运行条件下的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电流等。 同时,标准还可能规定了用于表示开关设备各部分元件或功能的图形符号,方便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理解。 3.3 结构要求 这一章节详细规定了开关设备的物理结构设计要求,旨在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外壳(Enclosure): 材料: 规定了开关设备外壳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冷轧钢板、不锈钢等,要求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防火性能。 防护等级(IP防护等级): 规定了外壳对固体异物和水的防护能力。例如,IP2X表示防止直径大于1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IP3X表示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IPXX3或IPXX4表示能防止来自不同方向的雨水溅射。 接地: 规定了外壳必须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接地系统连接,以确保在发生绝缘损坏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联锁装置(Interlocking): 强调了联锁装置的重要性,用于防止误操作。例如,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负荷拉隔离开关,防止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抽出断路器等。联锁装置的设计和可靠性是衡量开关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内部隔断(Internal partitions): 功能: 规定了设备内部应设置隔板,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连接室、继电器室等)分隔开,防止故障在不同区域之间蔓延,提高安全性。 材料: 隔板材料也需要满足相应的绝缘和防火要求。 操作机构(Operating mechanism): 要求: 规定了操作机构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动作灵活可靠。对于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需要满足储能和释放的要求。 指示: 规定了开关设备的主回路状态(如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应有清晰、可靠的就地指示。 电缆连接(Cable connections): 空间: 规定了电缆接入的空间应足够,便于电缆的敷设和连接。 密封: 规定了电缆入口处应有良好的密封,防止雨水、灰尘等进入设备内部。 接地: 规定了电缆金属外皮或铠装层应可靠接地。 母线系统(Busbar system): 设计: 规定了母线的设计应考虑载流量、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绝缘: 规定了母线与设备外壳、隔板之间的绝缘要求。 (未完待续,下一部分将继续介绍标准的其他关键内容,如电气性能要求、试验方法、防护措施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我翻阅到了关于高压开关设备的“试验”章节。这是检验设备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列出各种类型高压开关设备在出厂前以及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的各项试验项目,例如绝缘试验(包括直流耐压、交流耐压、局部放电测量)、温升试验、短路开断和关合能力试验、操作机构电气和机械寿命试验、以及环境试验(如湿热、盐雾、低温等)。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每项试验的具体步骤、条件、以及合格判定标准?这对于检验机构、生产厂家、以及用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还需要了解书中是否涵盖了关于在线监测和状态评估的试验要求,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预测性维护和状态监测在高压开关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给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因为它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我翻阅到了书中关于“订货要求”和“标志”的部分。对于采购部门和设备制造企业来说,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规定用户在订购高压开关设备时,需要向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这些订货信息需要尽可能地全面和准确,以确保采购到的设备能够满足实际运行的需求。同时,书中是否会规定设备上必须标识的内容,例如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生产日期、以及重要的警告标志等。清晰、规范的标志不仅有助于设备的识别和管理,更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误操作。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引言部分,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该标准发布的背景、目的以及与前一版本的区别。我尤其关注它在“代替GB 3906-1991”这一点上所做的阐述。我手里还有一本老版本的GB 3906-1991,所以能够直观地对比新旧版本的差异。新版本无疑会包含更多近年来电力技术和工业制造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例如,我猜测在材料科学、绝缘技术、灭弧技术、以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肯定会有显著的更新。书中对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以及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要求,想必也会有更严格和更细致的规定。我对于书中所涉及的各种高压开关设备的具体分类、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原则非常感兴趣。例如,在不同电压等级下,设备的体积、绝缘介质、以及灭弧方式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书中是否会提供详细的图示和表格,来清晰地展示这些设备的结构和参数,这将大大方便我理解和应用。我也期待它能够对设备的性能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开断能力、操作次数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测试方法,确保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带着一种专业、严谨的气息,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金色的标题“GB 3906-2006”,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代替GB 3906-1991)”,以及“3.6KV~40.5KV交”。光是这些信息,就足以让像我这样的技术爱好者,或者相关行业从业者,眼前一亮。我手里拿着这本书,能感受到它厚实的分量,这通常意味着内容翔实,绝非泛泛之辈。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标题就能联想到它所涵盖的领域——高压开关设备,而且是特定电压等级范围内的,这让我对它作为一部技术标准规范的权威性有了初步的认知。我期待它能够详细地阐述3.6KV到40.5KV这个广泛的电压区间的交流高压开关设备在设计、制造、试验、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所有要求和指导。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技术文件,更是一份关乎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石。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设备的身影,以及它们在高压输配电网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能否清晰地定义这些设备的性能指标、安全要求、测试方法,甚至包括一些可能出现的故障排除指南,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且,它提到“代替GB 3906-1991”,这意味着它包含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进步,能够反映出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更新和安全标准的提升,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我能接触到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内容却给人一种深入骨髓的专业感。我翻阅到了书中关于“维护”和“故障排除”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财富。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高压开关设备定期维护的计划和内容,包括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各项工作,以及不同类型设备和不同运行年限下的维护周期建议。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指南。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我们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判断,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书中是否会列举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处理建议,例如接触不良、绝缘下降、操作机构失灵、灭弧能力不足等。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中包含了“GB”字样,这表明它是一项国家标准。对于我这样长期从事电力设备行业的人来说,国家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我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仔细翻阅了书中关于“术语和定义”的部分。清晰准确的术语和定义是理解整个标准的基础。我希望书中能够对3.6KV~40.5KV交流高压开关设备相关的各种专业术语,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绝缘子、灭弧室、操作机构等,给出严谨、权威的定义。并且,我希望这些定义能够与国际上通用的术语和定义相协调,以便于我们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书中是否会包含对这些设备的一些基本分类原则和依据的阐述,比如按照灭弧介质、操作方式、安装位置等进行分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设备。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简洁明了,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这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让我觉得更加可靠。我翻阅到关于“3.6KV~40.5KV”这个电压范围内的交流高压开关设备的设计要求部分。对于我这样的工程师来说,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电压等级下,绝缘距离、耐受电压(包括工频耐压和冲击耐压)、以及绝缘介质的选择原则。例如,在40.5KV这个相对较高的电压等级下,空气绝缘、SF6绝缘、以及真空绝缘等不同介质在高压开关设备中的应用和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我希望能有深入的分析。书中是否会提供详细的计算公式和校核方法,以指导设计师如何根据具体工况进行精确的参数设计,确保设备不会发生绝缘击穿等危险事故。我还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结构强度和机械性能的要求。高压开关设备需要承受频繁的操作、电动力、以及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因此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材料选择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说明这些方面的要求,并提供相关的试验验证方法。

评分

我对书中关于“交”这个字眼下的内容特别好奇,这显然是指交流高压开关设备。在电力系统中,交流设备的运行环境和负荷特性与直流设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交流设备的性能要求也会更加复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交流运行条件下,高压开关设备在分断短路电流时所面临的特殊挑战,例如电弧的产生、熄灭以及对设备造成的冲击。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灭弧原理,如真空灭弧、SF6气体灭弧、油灭弧等,并对比它们在不同电压等级和电流容量下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短路电流开断能力的要求,这是衡量高压开关设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希望书中能够给出明确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依据。此外,在交流系统中,设备的重复操作能力、合闸涌流承受能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我希望书中能对此有详细的规定。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它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我翻阅到关于“安装”和“运行”的章节。对于我们现场的安装和运维人员来说,这两部分内容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指导,说明在高压开关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例如基础的稳固性、设备的接地、绝缘件的保护、以及不同类型开关设备(如户外式、户内式、箱式变电站等)的安装要点。书中是否会提供安装前的检查清单,以及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运行”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高压开关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操作规程,例如正常运行、紧急操作、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处理流程。书中是否会包含关于设备巡视检查的内容,以及如何识别和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像是一本行业内的“圣经”。我翻阅到了书中关于“环境条件”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我理解,高压开关设备需要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因此对其环境适应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书中是否会详细规定设备在不同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污染物(如盐雾、灰尘、化学腐蚀性气体)等条件下的性能要求和限制?这对于设备的设计和选型至关重要。另外,随着电力系统对电磁兼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书中是否会对高压开关设备的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进行规定?例如,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设备本身对外界的电磁干扰是否足够敏感,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这些内容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整体电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