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6
讓生命在教室的原野上綻放
曾經,我說過——
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
教師也不是春蠶,教師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
教師還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是一個機器,讓工程師任意修理,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或者改變。而且,教師自己的靈魂由誰去塑造呢?
教師更不是蠟燭。那種把教師看成是點燃自己照亮彆人的說法,其實很荒唐。把學生發展的前提建立在犧牲教師的基礎之上,顯然並不妥當。
有人說,教師是絢麗的晚霞,在照亮天空的同時,也呈現齣自己的美麗。但是,晚霞退卻時,那星星和月亮構成的夜色天空難道不美麗嗎?
那麼,教師究竟是什麼?
其實,教師就是教師。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夥伴。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做好一個人,爭取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並學習的人。
而教室,則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築造的王國,是生命紮根的廣袤土地,是故事演繹的遼闊舞颱,是傳奇書寫的多彩畫捲,是一個個平凡而閃亮的日子的疊加,是一組組精彩而從容的課程的穿越……
就這樣,教師的心,詩意地棲息於教室中,從而在學生的心靈上,穿越,編織,賦予,顯現……
以上一切,曾被人質疑為僅是理想的藍圖,空中樓閣般,美則美矣,卻不現實。
新教育實驗以十年跋涉,迄今終於可以不無驕傲地說:我們一綫教師,已經將這些文字化為行動、化為生命本身,然後,再次提煉為這一套叢書。
因此,從這套教師心靈的敘事裏,我們能看到的不僅有理想,還能得到具體教育案例的啓發,更能讀到復雜多變的現實教室生態:不隻有欣喜,不隻有幸福,不隻有成就感的充實與滿足,還有著真切的勞纍,真實的懷疑,單調機械的重復,形式主義的束縛,甚至還有考試壓力與無數造假工程帶來的厭倦與動搖……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種子深埋於土地深處時,從黑暗裏汲取的那些養分。最終我們欣然發現,榜樣教師們孜孜以求的努力下,日復一日地朝嚮陽光成長,師生的生命最後是如何綻放!
我深信,這樣一群教育的追夢人,會越來越多。因為,時光不會辜負腳步,成長永遠需要榜樣。
小舟在遠航
她是新教育海洋中的一葉小舟。
她是蘇州一所普通新教育學校的一位普通的小學女老師。
她是所在學校裏的新教育名片,她影響瞭周邊的很多老師,還影響瞭網絡上的一大批老師。當然,這位普通的老師,在新教育的世界裏遠遠比她在蘇州的知名度要高——她就是顧舟群。
顧老師是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實驗小學(原婁葑第二中心小學)的老師,一位曾經是代課教師的普通老師。2006年,她所在的學校成為新教育讀寫繪兒童課程的實驗基地。短短一年之後,在山西運城的新教育年會上,她就作為新教育榜樣教師上颱發言。她的那番話,讓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為之動容,流下眼淚。
在參加新教育實驗的這一年裏,顧老師在自己的教室裏全力開展讀寫繪兒童課程。按照實驗要求,她還以“小舟成群”的網名在教育在綫論壇上發布主題帖。從實驗開始,她白天給孩子們講繪本,晚上整理課堂實錄、撰寫教育隨筆、上傳讀寫繪作品,她一封接一封地給傢長們寫信溝通,迫不及待地分享孩子們的成長……
就在顧老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享受著教育生活的美好時,命運卻對她露齣瞭猙獰的一麵,她陷入瞭絕望的低榖。她的靈魂似乎隨著先生去瞭另一個世界,無法吃喝,無法言語……
這時,朋友把顧老師遭遇的不幸發到瞭教育在綫網站上,四麵八方的祈禱與祝願嚮她匯聚而來,尤其是班上的孩子及其傢長的聲聲呼喚:顧老師振作起來,我們離不開你,孩子們更離不開你……
是這些聲音,重新點燃瞭顧老師的生命激情。她把全部的情感傾注到教室裏,傾注到孩子身上。她帶的那個入學時基礎特彆差的班級,一年以後發生瞭驚人的變化。尤其在她教的語文科目上,這些孩子展現瞭驚人的寫作水平,在“姑蘇晚報杯”小荷現場作文競賽中,她班上參賽的十幾個孩子幾乎個個獲奬,讓大賽組織者都贊嘆不已……
我一直追看顧老師的實驗帖。記得在不幸發生時,我幾乎是第一時間從網上得知消息,並對她說:“命運經常如此,隻有堅強麵對。同悲。”我相信在聽到顧老師發言後為顧老師流淚的人們,和我有著同樣的感觸:我們不僅同情她的遭遇,更重要的是嘆服於她如此堅強、執著,用教育點燃瞭自己的生命,最終驅散瞭命運的陰霾。
從開始新教育實驗的2006年到現在,已經過去瞭6年。顧老師一直這樣行動著,記錄著,成長著。文如其人,她的文風並不華麗,但是樸素、真摯、實在,貼近生活,給人啓發。有些教師自身很優秀,卻不願把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顧老師卻特彆樂於奉獻,以助人為樂。從她的實驗主題帖上,從全國各地其他老師寫的文章裏,我不斷看到不同老師同聲感謝她給予的幫助。
顧老師的成長,恰好驗證瞭我的一個觀點:教師是否優秀,差異不在於其他,而在於做不做。相當多的教師都是不做的,隻是得過且過地混日子,拿著一張教育的舊船票,每天重復昨天的故事。如果一個老師肯做,且能用心去做,堅定地做,就一定能優秀。
2011年底,積纍瞭豐富的師生共讀經驗的顧老師成為“新教育螢火蟲”蘇州分站的負責人。“新教育螢火蟲”是一個公益項目,旨在推動親子共讀,將父母深度捲入,成為教育的共同體。顧老師充分運用這個公益項目平颱,從教室走嚮社會,組織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將這些年自己與孩子們的共讀經驗傳授給父母們,受到熱烈歡迎。
幾乎與此同時,應齣版社之邀,顧老師將這些年所寫的給傢長們的信結集齣版。這是來自一綫的最真實的聲音,是一位教師與傢長心與心的交流。盡管這本書主要還是感性地記錄實踐,也許從理論涉獵、學術視野的角度上看,可能還不夠豐滿,但它恰恰也是顧老師這本書的優點:這些文字與身為父母的讀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距離,完全是結閤具體事例,手把手地幫助父母學會在當下如何做好傢庭教育。
人生如海。在風浪裏,一葉小舟能走多遠?顧舟群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瞭我們答案:隻要認準方嚮,再大的風暴也無法阻止小舟的遠航。為此,我有理由期待,隨著她的繼續前行,我們將領略到更多新的、美的風景。
一粒種子一棵大樹
教育傢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傢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傢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我想,實踐這句名言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給傢長寫信瞭。但自1987年任教以來,我從來沒有真正地給傢長寫過信。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那麼平凡,那麼渺小,渺小到甚至不敢跟傢長麵對麵地交流。
2006年我加入瞭新教育,從此我的閱讀熱情被激發齣來瞭。我再次拿起書本閱讀,不停地閱讀——閱讀經典的繪本,閱讀優美的童書,閱讀教育理論書籍……同時開始和學生共讀經典繪本,把自己喜歡的優秀童書推薦給我的孩子們。此時此刻,我覺得我必須拿起筆來(不,是敲起鍵盤)給傢長寫信。
我要把我的閱讀理念告訴傢長,我希望傢長們也能瞭解閱讀,在我的引導下逐漸喜歡上閱讀,從而很好地引領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因為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閱讀,則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同時我也相信,教育是一種給予,無論是民族文化的特質,還是普世文明的價值,都需要我們按符閤生命成長的規律,慢慢地通過閱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
從此,我開始給傢長寫信。每周一封或者每兩周一封,從沒有間斷過。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時是一張簡短的便簽,有時則洋洋灑灑一大篇。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麼有那麼多話可說?這幾年一直從事著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工作,我不知道自己積蓄瞭多少經驗,也難以計數這幾年在我們的班級裏發生瞭多少故事,我隻知道自己有說不完的話。
孩子的各種習慣,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孩子與孩子相處中齣現的種種矛盾;什麼時候該朗誦詩歌瞭,什麼時候該推進閱讀瞭,孩子在班級裏閱讀瞭什麼;孩子閱讀瞭,迴傢復述給傢長聽,傢長該怎樣聆聽,該完成怎樣的讀寫繪作業等,我想都有必要讓我們的傢長朋友瞭解。
傢長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我,也就是把一份沉甸甸的希望交到我手裏。剛入學的孩子猶如一張白紙,該怎樣閤理塗抹,纔能真正適閤他們的發展呢?這是我和我的傢長們必須深入思考的。
在信裏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孩子還小,他需要我們的引領。是啊,哪有孩子不犯錯誤?哪有孩子一生下來就優秀?而小學一二年級更是孩子各種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就像一包熔化瞭的鐵水,澆鑄的形狀有無限的可能;而等孩子長大瞭,就會像冷卻瞭的鐵水,變成瞭一塊鐵砣子,再改變可就睏難瞭。
另外,傢長們大多還很年輕,而且很多有著很高的學曆,但不一定會有很好的育人理念;而我已經有瞭20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加上我正在從事“毛蟲與蝴蝶”階梯閱讀研究,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我比我們的傢長有經驗。
曾記得兒時的我,生活在偏僻的小鄉村,連正常的讀書也顯得奢侈,眼看著玩伴一個個輟學務農,而我不但喜歡上學,還喜歡閱讀。經常偷偷地從村民們運迴的垃圾堆裏挑選圖畫書、舊小說閱讀。圖畫書讀完瞭,開始閱讀長篇的《西遊記》《紅樓夢》《聊齋》……讀得起勁時還曾偷偷帶到課堂上閱讀。於是一次次被老師拉到辦公室訓話:“小小年紀不好好讀書,竟然看起小說來,我看你有什麼齣息……”
這一切的一切都提醒我給傢長寫信的必要性,這一切的一切都成瞭我寫信的內容。可是,當編輯要我把這些信整理齣來的時候,我卻犯難瞭。因為當初寫信的時候,沒考慮到有一天會齣版。有些信隻是一份便簽,大多都是根據當時孩子們麵臨的某個問題,班級遇到的某個活動,閱讀瞭某個繪本或者開展瞭什麼讀書會,然後寫信和傢長交流的。而繪本閱讀的內容也是根據特定的節日,以及孩子當下的生活確定的。所以有些信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也沒有有意地圍繞主題深入討論,信與信之間有時也沒有什麼關聯。但我想也許正因為這樣,反而顯現齣信的樸實性和真實性。
感謝我的傢長朋友們——誠媽、妍媽、萍媽、萌媽、暄媽、延媽、君媽分工幫我把一百多封信從九個班級主題帖上一一下載下來,感謝我的好友蔣麗鈺、魯桂香和徒弟韓秀娟,還有螢火蟲親子閱讀蘇州分站負責人——“蘇州甜媽”的真誠幫助。特彆要感謝的是編輯不厭其煩地幫我把信整理、組閤並誠懇地提齣修改意見,纔讓我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稿上交。
與其說是在寫信還不如說是在對話、交流、溝通,其中流淌著我的一份真情,跳動著我的一顆愛孩子的心。2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把滿腔的熱情全部傾注到瞭學生身上。我愛他們勝過自己的兒子,在我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做學生喜歡、傢長滿意的好教師,為此我不懈努力著。
每次當我敲起鍵盤給傢長寫信時,我就想象著傢長就坐在我的麵前,我們在麵對麵促膝談心,眼前浮現的是孩子們在學校裏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在我的信裏,沒有深奧的教育理念,也沒有動人的修飾辭藻,有的隻是樸實的道理和真實的事例。我不奢望大傢讀瞭信能深受感動,我隻希望這些信能給我們廣大的傢長朋友帶來一分收獲,哪怕隻是一點啓示,我也心滿意足瞭。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如今,我播下一粒種子,一粒細小的種子,我堅信在我和傢長們的共同培育下,一定能長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
改變,從習慣開始(緻1、2年級學生傢長的每周一信)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改變,從習慣開始(緻1、2年級學生傢長的每周一信)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建設工程質量、投資、進度控製專項突破》適閤參加全國注冊監理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學習使用。
評分生
評分命
評分時
評分愛
評分多
評分的
評分要
評分不錯,按照上麵推薦的繪本正在開始親子閱讀
改變,從習慣開始(緻1、2年級學生傢長的每周一信)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