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从“大颓大悲的民族悲史”着笔,从四川广安邓氏祖辈写起;16岁的邓小平怀着憧憬,出川赴法勤工俭学,历经艰辛,到45岁重回四川;这29年的岁月将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铸造成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里,作者记录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父亲,一个孩童、学生、战士、将军、政治家的前半生旅程;更展现了邓小平和同时代的一批俊杰,从盗火到播种,从理想到实践,努力壮大革命力量,终于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的艰辛而又辉煌的革命历程。 作为邓小平的女儿,作者历时三年,读书、查阅资料、采访当事人和知情者,终以大气磅礴的篇章真实地记述了邓小平前半生的轨迹。所以,《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在事件的记录上,它真实可信,语言细腻,尤其各战例的叙述生动详尽,数据确凿;在对人物的描写上,它客观公平,语言深刻而犀利;在所附的照片中,更是看到了邓小平在生活、战斗、工作中最真实的常态,领略到了一个伟人真实而不平凡的多方面。
作者简介
邓榕,又名萧榕,幼名毛毛。1950年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文化大革命”中在陕西省陕北地区农村插队。后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任随员和三等秘书。回国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多年从事议会政体及立法工作的研究工作。曾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现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俄和平、友好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精彩书评
最有助于深入理解邓小平个人思想的著作,是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毛毛)所写的有关复出之前的邓小平的两部书。它们是根据她的个人回忆,她对了解邓小平的人的采访,以及中共档案写成的。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邓榕一般都会陪同父亲外出。尽管邓小平不跟家人谈论高层政治,但家人既熟悉他本人,又了解国家形势,所以足以领会和理解他关切的问题和考虑问题的方法,其中有些东西也只有他们看得到。
——傅高义
别看邓小平身材矮小,胆识可大呢,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他生气勃勃,机智老练,思想敏捷,谈笑风生,气派很大,开门见山。一席话使我懂得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屡经浮沉而不倒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的胸怀和魄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正够得上是一位老谋深算、可以放心与之打交道的政治家。
——布热津斯基
我曾有幸在多个场合聆听邓小平向我解释有关中国的改革问题。我也有幸能够将邓小平在1974年和1979年对我说的话同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作出对比。很少有政治家能够做到像邓小平那样,所预期的目标都能够实现。
——基辛格
目录
序篇退休的这一天巴蜀情故乡行这就是我们的老家族宗寻迹大颓大败的民族悲史大悲大壮的人民反抗孙中山的奋斗我的爷爷父亲的少年时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由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心万里求学,不怕路远山高从俭学到勤工之路为了生存求学而斗争在哈金森工厂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革命历程的起点党的锤炼告别——法兰西在十月革命的故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风云变幻走出腥风血雨二十四岁的中央秘书长张锡瑗妈妈战斗在龙潭虎穴之中在广西的政治舞台上到广西去举行百色、龙州起义国事家事伤心事红八军的兴衰红七军的勃兴与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由来红七军的遭遇红七军光辉永存三十年代初期的变迁瑞金与中央苏区第一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邓、毛、谢、古”事件红星报的主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序曲与遵义会议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西安事变前后走上抗日战场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我的外公浦在廷浦琼英到卓琳的道路在太行山上艰苦岁月走向恢复和发展神圣抗战的胜利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内战前夜全面内战的爆发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决战之前大决战打过长江去向大西南进军西南局第一书记没有结束的故事本书最后的话鸣谢人名索引
精彩书摘
1919年9月上旬,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正式开学。由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任董事长,下设校长、教务及事务等负责人。校址在重庆市夫子祠内。
该校招生对象是中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程度的青年,共招收一百余人,分两班上课。凡中学毕业的读高级班,其余的读低级班。课程有法文、代数、几何、物理、中文及工业常识等,以法文为主。教法文的教员有二人,高级班的为法国驻重庆领事馆翻译王梅柏,低级班的是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张某。据父亲当时的同学江泽民回忆,该校教室简陋,设备很差,学校的组织比较松懈,学生们上课就来,下课就走,没有宿舍和体育场所。学习的目的是要粗通法语并掌握一定的工业技术知识,为去法国勤工俭学做些准备。父亲曾经说过,这个预备学校当时在重庆已算是最高的学校,所以考进去是很不容易的。
父亲进入这一学校,刚满十五岁。据江泽民回忆:“邓小平是稍晚才进入这所预备学校的。他那时就是显得非常精神,总是精力十分充沛,他的话不多,学习总是非常刻苦认真。”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生们入学不久,便发生了令全体学生终生难忘的事件。
重庆是我国西南门户,是长江上游的水陆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重镇。1890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及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重庆正式成为外国的通商口岸。法、美、日等国相继在重庆设立领事馆。重庆属于英、法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从此,四川的一切权利由英法共享;外国商轮频繁驶入;帝国主义兵舰横行江面;英、法、德、日、美等国轮流把持重庆海关;他们还强占码头,设立兵营,强占租界。因为交通闭塞,重庆和沿海一带相比,具有更浓厚的封建性,经济更为落后,阶级压迫更为深重。
辛亥革命后,四川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重庆成了各派军阀争夺的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的蜀军政府,很快落入封建军阀和官僚手中,四川革命党人的讨袁运动和护国运动相继失败。四川军阀势力恶性膨胀,各自拥兵割据,战祸连绵,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由于四川比较闭塞,消息传到重庆,已是5月中旬了。重庆的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热血沸腾,立即响应。重庆的“五四”运动除了以各种形式声讨卖国贼外,还进行抵制日货和反对与日商进行各种交往。
是年11月,重庆警察厅长郑贤书,挪用公款四千多元,廉价购买信孚洋行的日货八十多箱,以警察厅名义公开拍卖,该举顿时激起了爱国学生的抗议浪潮。11月17日上午,川东师范、重庆联中、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等校的一千多名学生到警察厅示威,强烈要求郑贤书交出日货。郑贤书吓得不敢出见,于是学生们将警察厅紧紧围住,彻夜不归。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市民的声援,他们送来饭食特表慰问,学生们的斗志更加高昂。第二天上午,郑贤书被迫答应交出日货。由于学生们和郑贤书所带卫队发生冲突,枪伤学生两名,愤怒的学生和军警展开搏斗,解除了卫队的武装,郑贤书跳窗而逃。当天下午,学生们在重庆朝天门怒烧郑贤书交出的日货。这场斗争最终以四川当局被迫撤销郑贤书职务而告胜利。
……
前言/序言
1950年1月25日深夜,我在重庆出生。乍才落地的我,轻轻一啼之后,就阖上双眼熟睡而去,浑然不知生我者谁,更不知道,此时此刻的中国大地,刚刚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性革命。国民党以损失八百万军队的代价,风卷残云般地溃败而去,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已经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上诞生。
世上发生的变革是惊心动魄的和无比宏伟的,而我的出生则毫无可以记取之处。母亲第一眼看到的我,又小又瘦,一头稀疏的黄毛,于是,给我起名叫毛毛。我是这个家庭的第四个孩子,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年半以后,又多了一个弟弟。父亲母亲带着我们五个孩子,加上从乡下老家出来的祖母(父亲的继母),便组成了我们这个家庭。
春天尚未来到,夜晚依然阴冷而潮湿。刚才出生的我,怎么会知道,一条不平凡的生活道路,一种集幸福坎坷遭遇于一身的命运,从我来到人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要与我伴随终生。
我生于一个特殊的环境,长于一个特殊的环境,我耳闻、目睹,甚至亲身经历了许多令人不能忘怀的历史时刻。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在我身边走过,那么多的历史事件在我周围发生,在我这并不算长的生活旅程中,所见所闻、所记所知已经太多。知忆既多,思绪既深,久而久之,便萌发了将其记录下来的愿望。我之所知虽然有限,我之所见虽然浅薄,然而我要记录下来的,却都是不应被忘怀的。
特别是我的父亲。
他原名邓希贤,曾用名邓斌,后改名邓小平。他十六岁远离故土,漂洋过海去西方寻求实现理想之路,十八岁便矢志于共产主义理想和救国救民大业。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做过地下工作,做过军事指挥官,做过政府要员,做过党的重要领导人。中国的历史长卷,有一页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
他说过,他不写自传,也不喜欢别人写他的传记。但是,作为他的女儿,如果我不把我所知道的记述下来,我将愧对历史。今生今世也许我会一无所成,但如不完成这一夙愿,我便会遗憾终生。
在这本书中,我要记述的只是一个人,但他代表着他们那整整一代可歌可泣的风云人物。我所记述的只是一段历史,但它却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一脉相承。我要记述的只是过去,但我深信,人们会从对过去的思索中获取教益,而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勇敢地去开拓未来。希望我的拙见拙笔,能给后人留下一分印象。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很有意义的书,送货快
评分
☆☆☆☆☆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无用的问题,如果不爱,为什么要结婚?许彦成把他归结为自己懵懂,最初没经验。也有来自己母亲的逼婚,正好这个时候有个女子向自己表白,也没觉得不好,所以就结婚了。遇到了姚宓才懂得“我爱你”是什么意思?
评分
☆☆☆☆☆
一直支持京东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好书要分享。
评分
☆☆☆☆☆
看着还行,打算好好拜读
评分
☆☆☆☆☆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好领导,好同事...... 20年前的今天,会做下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的罪恶?都是一群“好人”,带着最为纯净的动机、最为美好的意愿、最为严明的纪律,行出来的却又恰恰是最为灭绝人性的罪恶?
评分
☆☆☆☆☆
作为邓小平的女儿,作者历时三年,读书、查阅资料、采访当事人和知情者,终以大气磅礴的篇章真实地记述了邓小平前半生的轨迹。所以,《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在事件的记录上,它真实可信,语言细腻,尤其各战例的叙述生动详尽,数据确凿;在对人物的描写上,它客观公平,语言深刻而犀利;在所附的照片中,更是看到了邓小平在生活、战斗、工作中最真实的常态,领略到了一个伟人真实而不平凡的多方面。作者简介 邓榕,又名萧榕,幼名毛毛。1950年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文化大革命”中在陕西省陕北地区农村插队。后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任随员和三等秘书。回国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多年从事议会政体及立法工作的研究工作。曾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现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俄和平、友好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精彩书评 最有助于深入理解邓小平个人思想的著作,是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毛毛)所写的有关复出之前的邓小平的两部书。它们是根据她的个人回忆,她对了解邓小平的人的采访,以及中共档案写成的。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邓榕一般都会陪同父亲外出。尽管邓小平不跟家人谈论高层政治,但家人既熟悉他本人,又了解国家形势,所以足以领会和理解他关切的问题
评分
☆☆☆☆☆
厚厚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