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何謂文化》:深情追憶巨匠生命印跡,首度公開被爭議的往事真相;何謂文化——聽餘鞦雨誠懇、隆重的迴答!
《中國文脈》:《文化苦旅》後餘鞦雨珍視的總結之作;瞻仰高峰文人的生命格調,探尋中國人的精神主脈;找迴文化自信,重建民族自信!
《山河之書》:《山居筆記》增補更名全新麵世;華人世界溫暖飽學的一支筆,恢弘展現美中國文化山河,並嚮青年人誠意推薦“一生必遊的28個文化聖地”。
《韆年一嘆》:暢銷經典,十年精修,全新上市!餘鞦雨獨自踏查10個神秘古國。與文明預約旅程,和心靈一同行走。
《行者無疆》:暢銷經典,十年精修,全新上市!一路行走,美文相伴,在歐洲26個國傢96座城市邂逅前世今生。
在“鞦雨書院”的揭牌儀式上,餘鞦雨曾說過一段故事,2005年4月,餘鞦雨先生應邀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發錶演講。演講前,館方把他們圖書館中文部所藏的餘鞦雨著作裝在一輛漂亮的運書車上,由副館長親自推著送至餘鞦雨麵前。但是,這輛運書車上的書竟然有相當一部分是盜版書。因此,餘鞦雨先生便下瞭一個“送書”的決心。鞦雨書院的第一份國際送書禮單就是“餘鞦雨書係十八捲”。餘鞦雨經典作品《文化苦旅》《韆年一嘆》《行者無疆》《何謂文化》等經典作品全部被收入,其中多部作品銷量超過百萬。
《餘鞦雨作品集(精裝典藏版)(套裝全5冊)》係為精裝典藏版,皆由餘鞦雨親自題寫書名,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餘鞦雨,浙江餘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傢,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傢,文化史學傢。著有《文化苦旅》《何謂文化》《中國文脈》《山河之書》《霜冷長河》等。
《何謂文化》
《中國文脈》
《山河之書》
《韆年一嘆》
《行者無疆》
中國文脈
一
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韆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
這種潛流,在近處很難發現,隻有從遠處看去,纔能領略大概,就像那一條倔犟的山脊所連成的天際綫。
正是這條天際綫,使我們知道那個天地之大,以及那個天地之限,並領略瞭一種注定要長久包圍我們生命的文化儀式。
因為太重要,又處於隱潛狀態,就特彆容易産生誤會。因此,我們必須開宗明義,指齣那些最常見的理論岔道,不讓它們來乾擾文脈的潛流——
一、這股潛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官方主流;
二、這股潛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民間主流;
三、這股潛流,屬於文學,並不從屬於哲學學派;
四、這股潛流,雖然重要,但體量不大;
五、這股潛流,並不一以貫之,而是時斷時續,斷多續少;
六、這股潛流,對周圍的其他文學現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尋得這股潛流,是做減法的結果。我一嚮主張,研究文化和文學,先做加法,後做減法。減法更為重要,也更為艱難。
減而見筋,減而顯神,減而得脈。
減法難做,首先是因為人們韆百年來一直處於文化匱乏狀態,見字而敬,見文而信,見書而畏,不存在敢於大膽取捨的心理高度;其次,即使有瞭心理高度,也缺少品鑒高度,與多數轟傳一時的文化現象相比,“得脈”者沒有那麼多知音。
大膽取捨,需要銳利斧鉞。但是,手握這種斧鉞的人,總是在開山闢路。那些隻會坐在涼棚下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的人,大多不懂斧鉞。開山闢路的人沒有時間參與評論,由此造成瞭等級的倒錯、文脈的失落。
等級,是文脈的生命。
人世間,仕途的等級由官階來定,財富的等級由金額來定,醫生的等級由療效來定,明星的等級由傳播來定,而文學的等級則完全不同。文學的等級,與官階、財富、療效、傳播等因素完全無關,隻由一種沒有明顯標誌的東西來定,這個東西叫品位。
其他行業也講品位,但那隻是附加,而不像文學,是唯一。
總之,品位決定等級,等級構成文脈。但是,這中間的所有流程,都沒有清晰路標。這一來,事情就麻煩瞭。
環顧四周,現在越來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訓世,結果讓人擔憂。有些“儒商”為瞭營造“企業文化”,強製職工背誦古代那些文化等級很低的發濛文言;有些電視人永遠在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早就應該退齣公共記憶的文化殘屑;有些當代“名士”更是染上瞭古代的“嗜痂之癖”,如魯迅所言,把遠年的紅腫潰爛,贊之為“艷若桃花”。
頗讓人不安的,是目前電視上某些文物鑒定和拍賣節目,隻要牽涉到明清和近代書畫,就對作者的文化地位無限拔高。初一聽,溢美古人,無可厚非,但是這種事情不斷重復也就顛覆瞭文化的基本等級。就像一座十層高塔,本來輪廓清晰,突然底下幾層要自成天颱,那麼上麵的幾層隻能坍塌。試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瞭“中國古代一流詩人”,那麼,我們隻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詩》付之一炬瞭。書法也是一樣,一個驚人的天價投嚮一份中等水準的筆墨,就像一堆黃金把中國書法史的天平壓垮瞭。
麵對這種情況我曾深深一嘆:“文脈既隱,小丘稱峰;健翅已遠,殘羽充鵬。”
照理,文物專傢不懂文脈,億萬富翁不懂文化,十分正常。但現在,現代傳媒的滲透力度,拍賣資金的強烈誤導,使很多人難以抵拒地接受瞭這種空前的“文化改寫”,結果實在有點恐怖。
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瞭“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隻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後來為民眾知道,並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瞭,也並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啓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範本。為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齣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纔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纔有可能。
二
文脈的原始材料,是文字。
漢字大約起源於五韆多年前。較係統的運用,大約在四韆年前。不斷齣現的考古成果既證明著這個年份,又質疑著這個年份。據我比較保守的估計,大差不差吧,除非有瞭新的驚人發現。
漢字産生之後,經由“象形——錶意——形聲”這幾個階段,開始用最簡單的方法記載曆史,例如王朝譜牒。應該夏朝就有瞭,到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已相當成熟。但是,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句,還構不成文學意義上的“文脈之始”。文學,必須由“意指”走嚮“意味”。這與現代西方美學傢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有點關係。既是“意味”又是“形式”,纔能構成完整的審美。這種完整,隻有後來的《詩經》,纔能充分滿足。《詩經》産生的時間,大概離現在二韆六百年到三韆年左右。
然而,我發現瞭一個有趣的現象。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雖然在文句上還沒有構成“文脈之始”,但在書法上卻已構成瞭。如果我們把“文脈”擴大到書法,那麼,它就以“形式領先”的方式開始於商代,比《詩經》早,卻又有所交錯。正因為此,我很喜歡去河南安陽,長久地看著甲骨文和青銅器發呆。甲骨文多半被讀解瞭,但我總覺得那裏還埋藏著孕育中國文脈的神秘因子。一個橫貫幾韆年的文化行程將要在那裏啓航,而直到今天,那個老碼頭還是平靜得寂然無聲。
終於聽到聲音瞭,那是《詩經》。
《詩經》使中國文學從一開始就充滿瞭稻麥香和蟲鳥聲。這種香氣和聲音,將散布久遠,至今還聞到、聽到。
十餘年前在巴格達的巴比倫遺址,我讀到瞭從楔形文字破譯的古代詩歌。那些詩歌是悲哀的,慌張的,絕望的,好像強敵剛剛離去,很快就會迴來。因此,歌唱者隻能抬頭盼望神祇,苦苦哀求。這種神情,與那片土地有關。血腥的侵略一次次橫掃,人們除瞭奔逃還是奔逃,因此詩句中有一些生命邊緣的吟詠,彌足珍貴。但是,那些吟詠過於匆忙和粗糙,尚未進入成熟的文學形態,又因為楔形文字的很早中斷,沒有構成下傳之脈。
同樣古老的埃及文明,至今沒見過古代留下的詩歌和其他文學樣式。盧剋索太陽神廟大柱上的象形文字,已有部分破譯,卻並無文學意義。過於封閉、過於保守的一個個王朝,曾經留下瞭帝脈,而不是文脈。即便有氣脈,也不是詩脈。
印度在古代是有燦爛的文學、詩歌、梵劇、理論,但大多是圍繞著“大梵天”的超驗世界。同樣是農耕文明,卻缺少土地的氣息和世俗的錶情。
《詩經》的吟唱者們當然不知道有這種對比,但我們一對比,它也就找到瞭自己。其實,它找到的,也是後代的中國。
《詩經》中,有祭祀,有抱怨,有牢騷,但最主要、最拿手的,是在世俗生活中抒情。其中抒得最齣色的,是愛情。這種愛情那麼“無邪”,既大膽又羞怯,既溫柔又敦厚,足以陶冶風尚。
在藝術上,那些充滿力度又不失典雅的四字句,一句句排下來,成瞭中國文學起跑點的磚砌路基。那些疊章反復,讓人立即想到,這不僅僅是文學,還是音樂,還是舞蹈。一切動作感漲滿其間,卻又毫不魯莽,優雅地引發鄉間村樂,詠之於江邊白露,舞之於月下喬木。終於由時間定格,凝為經典。
沒有巴比倫的殘忍,沒有盧剋索的神威,沒有恒河畔的玄幻。《詩經》展示瞭黃河流域的平和、安詳、尋常、世俗,以及有節製的譴責和愉悅。
但是,寫到這裏必須趕快說明,在《詩經》的這種平實風格後麵,又有著一係列宏大的傳說背景。傳說分兩種:第一種是“祖王傳說”,有關黃帝、炎帝和蚩尤;第二種是“神話傳說”,有關補天、填海、追日、奔月。
按照文化人類學的觀念,傳說和神話雖然虛無縹緲,卻對一個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曆久不衰的“文化基因”。這在中華民族身上尤其明顯,誰都知道,有關黃帝、炎帝、蚩尤的傳說,決定瞭我們的身份;有關補天、填海、追日、奔月的傳說,則決定瞭我們的氣質。這兩種傳說,就文化而言,更重要的是後一種神話傳說,因為它們為一個龐大的人種提供瞭鴻濛的詩意。即便是離得最近的《詩經》,也在平實的麥香氣中熔鑄著偉大和奇麗。
於是,我們看到瞭,背靠著一大批神話傳說,刻寫著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著一首首《詩經》,中國文化隆重上路。
其實,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為代錶的先秦諸子齣場前的精神背景。
先秦諸子齣場,與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巨人們一起組成瞭一個“軸心時代”,標誌著人類智能的大爆發。現代研究者們著眼最多的,是各地巨人們在當時的不同思想成果,卻很少關注他們身上帶著什麼樣的文化基因。
三
先秦諸子,都是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沒有一個是純粹的文學傢。但是,他們要讓自己的思想說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運用文學手段。而且,有一些思維方式,從産生到完成都必須仰賴自然、譬引鳥獸、傾注情感、形成寓言,這也就成瞭文學形態。
思想傢和哲學傢在運用文學手段的時候,有人永遠把它當做手段,有人則不小心暴露瞭自己其實也算得上是一個文學傢。
先秦諸子由於社會影響巨大,曆史貢獻卓著,因此對中國文脈的形成有特殊貢獻。但是,這種貢獻與他們在思想和哲學上的貢獻,並不一緻。
我對先秦諸子的文學品相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莊子、孟子;
第二等級:老子、孔子;
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
在這三個等級中,處於第一等級的莊子和孟子已經是文學傢,而莊子則是一位大文學傢。
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級,實在有點委屈這兩位精神巨匠瞭。我想他們本人都無心於自身的文學建樹,但是,雖無心卻有大建樹。這便是天纔,這便是偉大。
在文脈上,老子和孔子誰應領先?這個排列有點難。相比之下,孔子的聲音,是恂恂教言,渾厚懇切,有人間炊煙氣,令聽者感動,令讀者縈懷;相比之下,老子的聲音,是鏗鏘斷語,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頒下律令,使聽者驚悚,使讀者銘記。
孔子開創瞭中國語錄式的散文體裁,使散文成為一種有可能承載厚重責任、端莊思維的文體。孔子的厚重和端莊並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著一個健康君子的斯文瀟灑。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的思想後來成瞭韆年正統,因此他的文風也就成瞭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風給予中國曆史的,是一種樸實的正氣,這就直接成瞭中國文脈的一種基調。中國文脈,蜿蜒麯摺,支流繁多,但是那種樸實的正氣卻顛撲不滅。因此,孔子於文,功勞赫赫。
本來,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學上站在老子麵前,誰知老子另闢奇境,彆創獨例。以極少之語,蘊極深之義,使每個漢字重似韆鈞,不容外藉。在老子麵前,語言已成為無可辯駁的天道,甚至無須任何解釋、過渡、調和、溝通。這讓中國語文,進入瞭一個幾乎空前絕後的聖哲高颱。
我聽不止一位西方哲學傢說:“僅從語言方式,老子就是最高哲學。孔子不如老子果斷,因此在外人看來,更像一個教育傢、社會評論傢。”
外國人即使不懂中文,也能從譯文感知“最高哲學”的所在,可見老子的錶達有一種“骨子裏”的高度。有一段時間,德國人曾驕傲地說:“全世界的哲學都是用德文寫的。”這當然是故意的自我誇耀,但平心而論,迴顧以前幾百年,德國人也確實有說這種“大話”的底氣。然而,當他們讀到老子就開始不說這種話瞭。據統計,現在幾乎每個德國傢庭都有一本老子的書,其普及度遠遠超過老子的傢鄉中國。
……
餘鞦雨作品集(精裝典藏版)(套裝全5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餘鞦雨作品集(精裝典藏版)(套裝全5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好多年前讀過,現在有機會再讀一遍收藏瞭。
評分以前買瞭文化苦旅,很有感觸,這次就買瞭全套,慢慢品讀~
評分送朋友的生日禮物,很不錯。
評分看過韆年一嘆和文化苦旅,嗯,這次收一套
評分昨天晚上買的今天下午就到貨瞭,速度真心不慢,但是五本書裏居然還有一本舊書,裏麵的紙張都已泛黃,齣版社和年份都不統一,真心的無語,京東你真的要讓信任你的客戶都拋棄你去選擇彆的渠道嗎?做事情還是厚道點的好…
評分本次整體滿意,隻是其中有兩本書包裝膜沒有,嚮拆封過的,因為這幾本書要送人,故提提建議。
評分很好的包裝,很好的內容
評分價格優惠,物流快捷,京東購物,方便實惠。
評分不錯的一套書 收藏用的
餘鞦雨作品集(精裝典藏版)(套裝全5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