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很偉大,但常常淪為空話。大傢隻是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傢長還是教師,很少有人認真地問“因材施教到底什麼樣”,很少有人認真地搞因材施教,也很少有人真能做到因材施教。為什麼?因為我們實際上既缺乏因材施教的需要,也缺乏因材施教的條件和能力。中國的傢長送孩子到學校去乾什麼?《傢教名師經典讀本:發現孩子的潛能(辨纔與因材施教)》既是為傢長寫的,也是為教師寫的,因材施教必須傢校閤作,學校要知道傢長該怎麼做,傢長也要知道學校該怎麼做。
內容簡介
因材施教的原則很偉大,但常常淪為口號和空談,許多傢長和教師雖有因材施教的願望,卻沒有這個能力。他們無法診斷孩子到底是什麼材料,結果教育方法就隻能一般化,一刀切。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關鍵是找到一些閤乎科學的、可操作的、普通傢長和教師比較容易掌握的具體方法,來辨析孩子的個性和纔能,如此纔能把因材施教從伯樂的“絕活”變成一般的技術,在增加因材施教原則的科技含量的同時,擴大其普及程度。王曉春編著的《傢教名師經典讀本:發現孩子的潛能(辨纔與因材施教)》的基本內容是如何辨纔,如何在辨纔的基礎上個性化施教。《傢教名師經典讀本:發現孩子的潛能(辨纔與因材施教)》既是寫給傢長的,也是寫給教師的,因材施教是傢庭和學校的共同任務。
目錄
緒言
第一部分 說不盡的“辨纔”與“因材施教”
第一章 因材施教為什麼迄今難以落實
第一節 我國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缺陷
第二節 現代教育因材施教的睏難
第二章 辨纔:思路與理論
第一節 辨纔的四種思路
第二節 霍蘭德與加德納的理論
第三節 孩子的人格特徵和智力傾嚮的展現與變化
第四節 教育在人格和智力形成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因材施教的三個“抓手”和四種境界
第一節 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第二節 人格指導
第三節 職業指導
第四節 因材施教的四種境界
第二部分 傢庭如何因材施教
第四章 傢庭因材施教的意義、優勢和睏難
第一節 因材施教的意義
第二節 傢庭因材施教的優勢和睏難
第五章 行動檢測的幾個原則
第一節 提供全方位的平颱
第二節 不設目標,不給任務,不評價,不乾涉,不急於定性
第六章 孩子在智能強項中活動,會呈現哪些特點
第一節 專注,堅持時間長
第二節 主動,自願,興奮
第三節 輕鬆見成效
第七章 在遊戲中發現孩子的智能傾嚮
第一節 運動性遊戲·角色遊戲
第二節 結構類遊戲·語言類遊戲
第三節 種植類和寵物類遊戲·益智類遊戲
第八章 通過其他方麵觀察孩子的人格特點、智能傾嚮
第一節 看電視
第二節 課外閱讀·課外輔導班
第三節 日常人際交往·參觀遊覽
第三部分 學校如何因材施教
第九章 因材施教與教師教育觀念轉變
第一節 跳齣“三界”外,始可談因材施教
第二節 學習成績與學生智能的關係
第十章 學校如何辨纔及因材施教
第一節 通過日常行為觀察辨纔
第二節 認知方式評估
第三節 通過創設情境辨纔
第四節 通過專題作業(檢測型作業)辨纔
第五節 通過早期記憶分析辨纔
第六節 通過詞語聯想辨纔
第七節 職業傾嚮檢測
第八節 群體性因材施教
第四部分 因材施教的案例分析
案例1 一個攻擊性的男孩(小學三年級)
案例2 一個初三女生的職業傾嚮分析
案例3 一個初三男生的智能傾嚮分析
案例4 這個高一女孩的職業理想是否閤理
案例5 對一個高三女孩個性的分析
尾聲婷婷的故事
精彩書摘
第一節我國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缺陷我國古代的因材施教,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孔子是這方麵的典範。比如,顔淵問“仁”,孔子的迴答是:約束自己,使言行符閤禮製,就是仁。仲弓問“仁”,孔子迴答:齣外工作好像去接待貴賓,治理老百姓好像去承當大的祀典。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於人。在工作崗位上不對工作有怨恨,在傢裏也沒有怨恨。樊遲問“仁”,孔子迴答說:愛人。
司馬牛問“仁”,孔子答道:仁人,他的言語遲鈍。(《論語·顔淵》)孔子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給予不同的教育;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優缺點,對癥下藥;能順應學生的愛好,發展其特殊纔能。孔子對已經“深通六藝”的弟子,再進行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分科的教育,區彆對待。《論語·先進》中有一段話:“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意思是:德行好的,有顔迴、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善於用言語和人交涉的,是宰我、子貢;能辦政務的,是冉有、子路;熟悉禮儀文獻的,是子遊、子夏。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傢鬍瑗首創分齋教學和主副科製度,其思想理論基礎正是“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他創立瞭一套獨特而完整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史稱“蘇湖教法”。鬍門弟子中,“有好尚經術者,有好談兵者,好文藝者,好節義者”,他把這些學生按其纔能興趣分為“經義”、“治事”兩齋,“使各以類群居講習”(陳澧:《東塾讀書記》)。明代中葉的教育傢王守仁,認為教學不單在於使人學到知識,發展道德理性,更重要的在於成就富有個性的獨立人格。他說:“聖人教人不是束縛他通做一般,隻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人之纔氣,如何同得?”但是,從現代教育的角度看,我國古代的因材施教理論和實踐,都有明顯的缺陷。
第一,比較側重德育,人格教育,而在不同智力類型的不同教育方法方麵,理論和實踐都很欠缺。一般人們說到因材施教,常籠統地包括德、纔兩個方麵;說到個性特點,往往包括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兩個方麵,總體上一般都嚮人品方麵和非智力方麵傾斜,這與我們傳統文化的“道德掛帥”大有關係。比如孔子雖然“有教無類”,但是他的培養方嚮比較單一,就是做官,勞動者、工匠及各行各業的專門人纔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內。這就注定瞭老先生的因材施教思想路子很窄,會壓抑很多人纔。後來的科舉製度,正是這種思路的發展,這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很不利。我們今日的應試教育,不幸恰好繼承和發展瞭這個缺點。現在很多人都說教育的根本問題是教學生“做人”,好像學生隻要會“做人”瞭,教師樹立瞭做人的榜樣,教育問題就都迎刃而解瞭,這是不對的。道理很簡單,你是好人,你是個很好很好的人,不等於你有工作能力,不等於你適閤做教師,更不等於你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除瞭品德之外,還需要智慧,而多年來我國中小學教師和很多傢長最缺乏的,往往是智慧,也就是“纔”,好人是很多的,德纔兼備的人卻很少。
我見過大批人品很好的教師,但是我不願把孩子交到他們的手裏,因為他們肯定會一片好心地壓抑我的孩子。教育固然需要教育者有品德,但這是不夠的,在中國,還需要科學,而我們的老祖宗在科學方麵,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多。
第二,“辨纔”方麵的研究很薄弱。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辨纔,也就是說,你隻有先大緻知道受教育者是個什麼“材料”,什麼“坯子”,纔可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沒有這個技術,一刀切就不可避免,因材施教就會成為空話。可是古人在這方麵很缺乏係統深人的研究,於是辨纔就隻好靠教育者個人的經驗和悟性瞭。孔子就是這樣做的,可是這種東西沒辦法傳授,所以孔子沒有給我們留下有關辨纔的係統性的知識。古人還把辨纔的希望寄托在“伯樂”這種人身上。誰是伯樂,誰就能發現韆裏馬,他火眼金睛;誰若不是伯樂,那對不起,萬裏馬從他眼前馳過,他也是瞪著眼睛看不見。可是誰又來發現“伯樂”呢?不知道。“伯樂”有辦法培養造就嗎?更不知道。於是對於“伯樂”的現身,我們除瞭祈禱上蒼之外,似乎沒有彆的辦法,因材施教也就隻好聽天由命瞭。更糟糕的是,伯樂乃是一個偏心眼兒的“專傢”。他走精英主義路綫,隻管把韆裏馬挑走,剩下普通的馬,有其他特長(例如善於拉碾子)的馬怎樣實現自我價值,他不屑管。而今日一刀切的應試教育環境,比古代的私塾和書院更嚴酷和死闆,於是因材施教之路不但離我們的教育越來越遠,而且越走越狹窄瞭。
因材施教既是藝術,也是技術,而我們的傳統思路隻在藝術方嚮上發展,在技術方麵很少研究。大傢都知道,藝術是個性化的,幾乎全靠個人悟性,無法進行規範性操作,也就很難普及,隻有把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技術化,它纔能為更多的教育者所掌握,造福更多孩子。愚以為辨纔技術,就是因材施教首要解決的技術,必須在這方麵打開新的局麵。
……
前言/序言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很偉大,但常常淪為空話。大傢隻是說說而已,事實上無論傢長還是教師,很少有人認真地問“因材施教到底什麼樣”,很少有人認真地搞因材施教,也很少有人真能做到因材施教。為什麼?因為我們實際上既缺乏因材施教的需要,也缺乏因材施教的條件和能力。中國的傢長送孩子到學校去乾什麼?去擠獨木橋,去參加統一考試,去追求標準答案。
既然目標如此單一,孩子是什麼“材”,就不重要瞭。什麼材料不都得走同一條路嗎?無須因材施教,隻要“施教於材”就行瞭。因材施教是個“過程”,而傢長要的隻是“結果”。可見,多數傢長並沒有對孩子實施因材施教的心理需要。教師也是如此,或許更加如此。一個實際上大傢不怎麼需要的教育思想,無論它多麼偉大,也無法落實。之所以沒有人公然反對因材施教,隻是因為找不齣反對的理由,它的正確性是顯而易見的,無可爭辯的。再說這不過是一句話而已,不實行也沒關係,說齣來又好聽,於是人們就樂得把它當個招牌來使用,當麵彩旗來揮舞瞭。結果是,今日的傢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比古時候離因材施教更遠,而且漸行漸遠。但既然因材施教是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如此“陽奉陰違”(公開的言行不一),就不可能不受懲罰。如今很多學生厭學,很多傢庭親子關係緊張,很多孩子始終不知道自己適閤從事什麼職業,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上學時缺乏幸福感,就業後生活質量不高,都與因材施教的原則落空有關。大批的成年人在乾自己不喜歡或不適閤的工作,於公於私,都是不幸。大傢都說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但若沒有因材施教,怎麼可能有創新?古今中外的創新人纔,不都是最充分地發揮瞭他們的強項嗎?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把因材施教的方針落到實處,不能再說空話瞭。
不過說實話,目前在我國要真實行因材施教,可謂睏難重重。有一位教師網友這樣講:我們同一地區采用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場地、統一的教學時間,同一教室坐著少則五十、多則七八十個學生,在一個教師的引領下,學著同樣的內容。而這些科的課程內容已由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瞭總的上課時間,在期中或者期末,學校要用同一標準對同一年級學生進行同一內容的考試評價。
任課老師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否則要扣薪、扣奬金,輕者可能受到警告,重者則可能轉崗、下崗。這過程中有哪部分時間是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可是我們的報紙、雜誌上、教師的論文上等都說是對學生進行瞭“因材施教”,這不是自欺欺人嗎?這話有些悲觀,但反映瞭真實情況。我們的整個教育體製和考試製度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擰著的。學校跟著考試指揮棒轉,傢長則跟著學校的指揮棒轉,這就使得因材施教的客觀環境非常惡劣。你想因材施教,到處都是阻力;而你要搞一刀切,到處都有人“保駕護航”。
這隻是客觀方麵,傢長和教師本身是否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也是個很大的問題,不過人們總是喜歡埋怨客觀環境,對自身的弱點則缺乏反思。你去觀察教師,當他進行一對一的學生輔導時,能因材施教嗎?恐怕和給整班講課沒有多大差彆,不過“一刀切”變成瞭“一人切”而已,“切”法還是照舊。再看傢長,當孩子假期不上學的時候,他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嗎?很多傢長臨到孩子考大學瞭,連報考什麼誌願都茫然,說明他壓根兒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個什麼材料。不但一般傢長,很多教師身份的傢長也是如此,我就曾遇到不少教師嚮我詢問他的孩子長大適閤乾什麼。可見,能不能因材施教,確實還有一個教師和傢長本人的素質問題。因材施教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技術,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不行的。
然而,客觀環境和主觀條件都在變化著,而且速度很快。現在的社會風氣,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乾一行愛一行”,而是“雙嚮選擇”瞭,學生的主體性增強瞭,個性越來越凸顯,於是他就會抗拒一刀切,主動要求傢長和教師因材施教。傢長和教師的素質也在提高,“明白人”日漸增多。更重要的是,如今國傢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不拘一格降人纔”,需要創新。沒有因材施教,一個國傢的發展不可能有後勁,因材施教已經成瞭時代的要求,教改也必定會嚮著有利於因材施教的方嚮發展。所以長遠來看,傢長和教師誰注意因材施教,誰就有可能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誰要是目光短淺,繼續搞一刀切,誰就會麻煩不斷,失敗連連,好日子不多瞭。
不過我們對學校的因材施教也不要期望值過高。學校教育的基本特點決定瞭它在整體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學校肯定是“施教於材”的情況更多一些,統一的地方更多一些。因材施教對於學校來說,隻能是在“施教於材”大背景下的區彆對待,問題是現在這種區彆對待太少瞭,太薄弱瞭。
傢庭在因材施教方麵,反而比學校天地更加廣闊。
關鍵是找到一些閤乎科學的.可操作的、普通傢長和教師容易掌握的具體方法,來辨析孩子的個性和纔能,如此纔能把因材施教從個彆高手的“絕活”變成一般的技術,在增加因材施教原則的科技含量的同時,擴大其普及程度。這就是本書的任務。我想,有瞭一些具體的方法,即使在現行體製下,傢長和教師也大有可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少做一些蠢事和無用功,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孩子、傢長和教師生活的幸福感,還可以自下而上地促進教育改革。
本書既是為傢長寫的,也是為教師寫的,因材施教必須傢校閤作,學校要知道傢長該怎麼做,傢長也要知道學校該怎麼做。
本書是舊領域裏的新探索,限於作者水平,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望讀者不吝賜教。
傢教名師經典讀本:發現孩子的潛能(辨纔與因材施教)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