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黄忠晶,阮媛媛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7872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040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西学大家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十分丰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191周年和逝世131周年,作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回报和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从作者的大量作品中采撷了最能反映其生活和思想的内容,希望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文学创作思想极为复杂的作家。擅长心理描写,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人的精神上的病态情绪。二十世纪以来,他在全世界始终保持众多读者和广泛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从作者的大量作品中采撷了最能反映其生活和思想的内容。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共分为:我这个人;我的作品;我看社会众生相;我看流放生活;我看宗教信仰;对一个俄罗斯人的心理分析;我看同时代人;我看文学艺术八个模块。

目录

前言
《穷人》小引
一、我这个人
1.我被判死刑也不后悔
2.由死刑到苦役
3.我的流放生活
4.我的妻子玛利亚
5.我只有写作才是出路
6.两个亲人去世对我的打击
7.我的第二个妻子安妮亚
8.我为什么出国
9.我赌博的输赢
10.我在莫斯科受到欢迎的盛况

二、我的作品
1.《穷人》(一)
2.《穷人》(二)
3.《罪与罚》(一)
4.《罪与罚》(二)
5.《白痴》
6.《群魔》(一)
7.《群魔》(二)
8.《卡拉马佐夫兄弟》(一)
9.《卡拉马佐夫兄弟》(二)
10.《卡拉马佐夫兄弟》(三)
11.《卡拉马佐夫兄弟》(四)

三、我看社会众生相
1.彼得堡大街所见有感
2.按照人民的本来面目爱人民
3.关于普通人
4.文明不是我们跟人民的区别
5.吃人的时代
6.俄罗斯民族:上帝的载体
7.基督是否应该把石头变成面包
8.俄罗斯人为什么要讲法语
9.应该怎样看待彼得大帝的改革
10.人们不敢自杀的原因
11.我们怎样做母亲
12.一个坏人是怎样诬陷一个善良妓女的

四、我看流放生活
1.犯人受刑
2.弄钱第一,只为买醉
3.犯人看自由
4.犯人过圣诞节
5.犯人喜欢什么样的长官
6.犯人为什么总想逃跑
7.贵族犯人在狱中
8.犯人中最勇敢的人
9.一个让我忏悔的犯人
10.一个最坏的犯人
11.我看死刑
12.为什么不能给患病的犯人解下脚镣

五、我看宗教信仰
1.俄罗斯教士的责任
2.佐西马长老的顿悟
3.长老的神秘力量
4.靠积极的爱来相信来世
5.地狱就是孤立和不能够爱
6.带着爱和快乐向上帝祈祷
7.上帝让主仆成为兄弟
8.疯癫女人为什么可以被长老治愈
9.基督教的敌人:天主教、社会主义和科学
10.一个叛教者的诡辩
11.如果全世界只有教会

六、对一个俄罗斯人的心理分析
1.我到底有没有病
2.“二加二等于四”是死亡的开始
3.人能知道自己的真正利益吗
4.意愿和理性哪个对人更为根本
5.我在办公室的生活
6.我被撞后的病态心理
7.我是怎样劝一个妓女改邪归正的
8.我又是怎样侮辱这个妓女的
9.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手记

七、我看同时代人
1.普希金的巨大意义
2.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3.别林斯基
4.赫尔岑
5.车尔尼雪夫斯基
6.屠格涅夫
7.纪念涅克拉索夫
8.我同涅克拉索夫的初次见面
9.雨果
10.乔治·桑

八、我看文学艺术
1.《埃及之夜》是赤裸裸的情欲吗
2.艺术永远是现实和能动的
3.《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意义
4.《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两个地主
5.评伍宾斯基的小说
6.堂吉诃德给我们的启示
7.画画不是照相--评一幅最被人们喜爱的绘画
8.欧洲人能理解我们的画吗
9.文学与书刊检查
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表

精彩书摘

  1.我被判死刑也不后悔有些评论者指出,我的小说《群魔》采用了那个有名的涅恰耶夫案件中某些情节,但小说对该事件的人物和细节没有作符合实况的描写,只是撷取了某些现象来说明它为什么会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这不是描写一个奇闻轶事,一个莫斯科发生的事件,而是在作社会现象分析。我认为该评论说得很对。这部小说确实没有按照实情来描写涅恰耶夫以及其牺牲品伊万诺夫。小说中的涅恰耶夫跟那个实际存在的同名者并不相同。我只是以小说的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并尽量给出明确回答:在我们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现代社会,涅恰耶夫分子(而不是涅恰耶夫)是怎样产生的,他们是怎样网罗自己的信徒?有些人认为,涅恰耶夫分子一定是白痴,是“白痴一样的狂热分子”。
  真是这样吗?我这里不谈涅恰耶夫,只谈通常意义上的“涅恰耶夫分子”。
  有些涅恰耶夫分子确实是思想悲观,性情忧郁,行为堕落,热衷于阴谋活动,有强烈的权力欲,在表现个性方面达到病态的程度,但他们为什么一定是“白痴”呢?情况恰恰相反,他们之中真正令人生畏的人物大都性格成熟,处事老练,很有教养。或许你们以为,一个人只要获得知识和科学,拿上大学文凭,就对真理有了终生不改的认识,足以抵御种种诱惑、情欲和犯罪。
  在你们看来,这些学成毕业的年轻人就成了一尘不染、类似教皇的人物。
  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涅恰耶夫网罗的信从者一定是些不三不四的人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自己可以说是一个老“涅恰耶夫信徒”,我曾站在断头台上被判处死刑。但我是同一群很有教养的人站在一起的。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是大学毕业,其中有些人后来还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涅恰耶夫的信徒并非都是不学无术、鸡鸣狗盗之辈。
  也许你们会反驳说,我根本不是涅恰耶夫信徒,只是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就算我只是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其实这一名称是很不准确的,因为有许多人的行为跟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一样,却不但没有上断头台,还毫发未损,一辈子平平安安,他们完全不认识彼得拉舍夫斯基;在这一历史案件中,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彼得拉舍夫斯基身上,这就是我想要解释的),你们怎么就能认定,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就不可能成为“涅恰耶夫信徒”,即在某种境况下会像涅恰耶夫一样行动呢?当时还难以想象这样的境况,因为时代不一样。不过这里我只是在谈自己。也许我永远不会成为涅恰耶夫,但我不能保证自己在年轻时不会成为涅恰耶夫信徒。
  我可以说,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中没有一个“怪物”和“骗子”(无论是那些站在断头台上的人,还是那些平安无事的人,都一样)。我想,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对的。这都是一些很有教养的人,这一点,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大概也不会有人反对。我们这些人中,很少有能与那些深深影响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斗争的。我们深受当时理论社会主义的影响,而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在欧洲尚未产生,欧洲社会主义的领袖们甚至还驳斥了它的存在。
  当时我们纯粹是从道德角度来了解社会主义的。刚刚产生的社会主义常被其领袖们拿来跟基督教作比较,从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度对基督教进行修改和完善。当时在彼得堡,我们十分赞赏这些新思想,认为它们神圣而崇高,是整个人类的必然法则。早在1848年巴黎革命之前,我们就完全被这种思想所影响。1846年别林斯基就向我述说了这一新世界的详情,阐释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神圣性。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基石即基督教自身是不道德的;宗教和家庭是不道德的;私有制是不道德的;民族应该被消灭,祖国应该被轻视,因为它们阻碍了人类发展为大同世界。这样一些思想不但是我们无法抵制的,还被冠以无私忘我的美名征服了我们的头脑。这种思想对我们诱惑力最大的地方,是它的目标特别高远宏大,而实际上该思想根本解决不了这么重大的问题。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这里不仅指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还泛指当时深受影响、后来又激烈否定这种空幻思想的人,还不能知道自己的病根是什么,因此无法跟这种假借改革和复兴之名而行破坏和灾难之实的东西作斗争。我们完全不考虑祖国的存在,一门心思关注着这种美妙思想的变化以及欧洲各种重大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涅恰耶夫的凶杀行为并不能唤醒我们沉醉的头脑。
  ……

前言/序言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十分丰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命运多舛。他24岁时完成处女作《穷人》,一举成名,成为文坛新秀,颇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然而4年后因为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被当局逮捕,并被判处死刑。后虽改判为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仍然对他执行了死刑仪式,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经历了临刑前的死亡恐怖体验。这一体验以及随后4年的苦役生活,对他后半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流放生活结束后,他又服了5年兵役,终于被批准退伍,可以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后来他与哥哥合办文学刊物,发表了《死屋手记》等重要作品。
  然而这种相对安宁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几年后妻子和哥哥相继去世,在相隔不到3个月里,他接连失去两个最亲的人。接下来他为了维持与哥哥合办的刊物承担了一大笔沉重的债务,并为了逃债而不得不避居国外。此后沉重的债务成为长期困扰他的主要问题。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除了写作外还有什么别的嗜好,那就是赌博。赌的结果经常是输得精光。他还有一篇专门写赌徒心理的小说,题目就是《赌徒》,其中应该有不少是他自己的体验。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沉迷于赌博,弗洛伊德曾有专文分析。这种赌徒心理还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例如,在写《白痴》时,他对友人说:“总而言之,我是在拿这部小说赌一把,不顾一切投身其中,至于结果则顺其自然吧。”应该说,这种心理如果拿去赌钱,给他带来的只是不幸和灾难,如果用在文学创作上,则是创新求变,不断地向自己发起挑战,最终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肃,宁缺毋滥。尽管他的小说大都是在期刊上连载,要赶时间发表,十分紧张,但他从不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创作,希望自己的小说个个是精品。还是在写《穷人》时,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我已经发下誓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哪怕是身无分文、走投无路,我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绝不奉他人之命写作。
  奉命写作肯定有压力,压力会毁掉一切。我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完美的。”在写《罪与罚》时,他把已经完成并作了修改的大量稿件付之一炬,因为他不喜欢这些内容。他想尝试一种新的形式和结构,于是重新开始,为了赶上交稿时间夜以继日地写作。与此同时,他还得克服债务带来的沉重压力。正如他在信中所说:“小说创作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创作者心情稳定,富于想象力,然而那些讨债的人不断地给我施加压力,甚至威胁要送我进监狱。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也不知道以后是否可以完全解决。
  你可以想见,这对我的精神状况产生很大影响,往往一连数日让我的情绪遭到破坏。但我得不间断地写作,因此有时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写作期间,他还得忍受癫痫病和痔疮发作造成的痛苦。痔疮发作时他既不能站也不能坐,只能躺着。最后这部作品仍然如期完成,并且成为一部杰作。在写《白痴》时,他也是在完成了许多内容后又完全给废弃了,而这时他已经拿了人家预支的稿费,交稿日期在即,这是因为他想把它写成杰作,不愿其成为平庸的作品,宁愿让自己处于这种困境之中。在《群魔》的写作中,他也是有意挑战自我,选择了一个可能无法胜任的主题,并且作了失败的思想准备。这部作品也是反复修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写最后一部主要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时,他态度特别认真。例如在写第三部时,为了情节的完整性和深化人物性格,他加了一个第九卷“预审”,为此在写作过程中专门向一个资深的检察官咨询和求教。完稿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向这位检察官念了全部内容,让他从专业的角度挑毛病,以免出现知识性的“硬伤”。在写作中,甚至连13年前的中学生是穿制服还是穿便服这样的事情,他在定稿时都要反复核实清楚。在描写小说人物作证时由于谵妄症发作而完全失去意识的情景时,他也向相关专业医生作了详细咨询。这种认真精神是这部巨著立得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该书让他获得极高声誉,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在莫斯科为纪念普希金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社会公众和文学界的极大欢迎,其热烈的场面是十分少见的。
  作为一个作家,也由于自身的性格和气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俄国社会现象有着十分深刻细致的观察,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他可以由此及彼、见微知著,深入挖掘这个社会的本质及其弊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人民充满感情,认为上层社会应该在精神上对人民采取平等态度,而不只是对老百姓怜悯,要从其恶行中看到闪光的东西,找到真理:“我们应该学会在俄国普通民众的野蛮行径中剥离出他们的美。”在他眼里,俄国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尽管它在欧洲备受歧视,却是“上帝的载体”。他有十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于那些自甘于欧洲民族之下、崇欧媚外的俄罗斯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观察社会和人时,他强调入的精神力量之重要,提出“人不能仅仅靠面包而活着”,并说这是一个揭示了人类精神根源的普遍真理。这话本不错,但他又说:不能同时给人们美和面包,因为“这样一来,人的劳动、个性和自我牺牲精神都将消亡殆尽,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和理想都不复存在。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只给他们一个精神上的理想”。这就有些偏颇了。衣食不足,焉知荣辱?在政治洞见方面,他对自上而下的彼得大帝改革之不彻底性以及方向之偏差有着深刻揭示,是很有见地的,对于西欧派和斯拉夫派的各自偏颇之处也都一一指出,不苟同于任何一方,显示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对别林斯基、赫尔岑等人政治观念的批判也有不当和偏激的地方。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苦难,特别是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折磨,同时他也有光明在心,对俄国社会和人类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4年的流放苦役生活,是他一生中最为困苦的岁月;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自己思想上的转折,在精神上最终走向成熟,并为以后新的文学创作高潮作了生活上的积累,这可谓“生活不幸文章幸”。其中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死屋手记》一书的诞生。通过这部小说,他给我们深入展示了流放在西伯利亚的苦役犯的种种生活状况。其真实性和深刻性,不是亲身经历者是写不出来的;虽有亲身经历但无卓越文学才华者也写不出来。他描写了犯人们人性的扭曲变态,同时又揭示了这些状态主要是监狱恶劣的非人性环境造成的,而他们仍然渴望自由,渴求过正常人的生活。在监狱里,犯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弄钱,弄了钱后又用来买酒大醉一场,其实质仍然是对自由的病态渴望,在那种环境下应该属于正常。他如实描写了贵族身份的犯人在流放生活中特别困苦的境况,数年如一日地遭受其他犯人的敌视和羞辱,这是他自己感同身受的。但他以博爱的精神原谅了这些伤害他的人。他还因为自己曾用一句话伤害了一个为他服务的普通犯人而忏悔不已。他的这部小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让读者对这些不幸的人充满了同情心和应有的尊重。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在多个地方探讨了死刑问题。由于他本人的切身经历,他认为死刑是极不人道的。他还对监狱种种不人道的做法提出抗议,例如他认为让重病患者继续戴着脚镣,是对犯人毫无意义的摧残。
  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十分强烈的宗教信仰。在他看来,俄国的东正教是最为正宗的基督教了,而罗马天主教其实是反基督的基督教,是伪基督教。
  他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对无神论的批判都是站在这一立场上说的。他虔信宗教、相信上帝的主要理由是:如果上帝死了,或者灵魂不能不朽,一个人死后什么都没了,他就可能任意妄为;如果人们都是这样,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毁灭。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曾引用他的话蝤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得出的结论却正好相反。萨特认为,由于上帝已死,人就失去了任何凭依,那么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只能归于自身的自由,必须自己独自承担责任。因此,直到这时他才具有真正的责任意识。也就是说,真正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推诿于他者,应该建立在不相信上帝这个外在于人的权威的基础上。两相对照,尽管出发点似乎是相同的,我们更赞同萨特的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虔信宗教,却未必是一个正统的宗教徒或教会式的宗教信仰者,其中似乎有矛盾或游移不定的地方。与其说他相信宗教的力量,还不如说他相信爱的力量,强调爱的力量。他相信人与人不分彼此、不分贵贱地相爱,这个世界就可以获救。他对于宗教及其代表人物的神秘力量并非确信不疑。一方面,他认为长老确实具有一种神秘力量来约束其教众的行为,并举出了这方面的事例;另一方面,他还认识到那些害疯癫症的女人能够被长老治愈,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上的“暗示”起了作用。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着意刻画的圣者佐西马长老死后,不但没有出现死后不朽的奇迹,反而尸体很快就发臭了。这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并不相信教会宣扬的那一套迷信的东西;在他看来,教士、长老也是人,他们不是靠奇迹而是靠自身博大的爱来征服教众的。
  人们通常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病态的天才”,这有一定道理,但也容易招致误解。他在其主要代表作《地下室手记》中,开首就探讨了那个“地下室人”到底有没有病。其实所谓“病态”,是对那个病态的社会不相适应而产生的症状,因此,呈现“病态”的人恰恰要比“正常人”来得清醒,显得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正常”;而那些所谓“正常人”,也许已经病入膏肓,感觉不到这个社会弊病之严重。因此,如果一定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病态的天才,那么就应该同时补充一句,他也是一个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病态、与病态相抗争、超越病态的天才。那个“地下室人”的所言所行,有一部分表征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俄罗斯人精神上的批判。例如“地下室人”在被人撞了一下后,有着极其复杂强烈的心理反应,确实有些病态,而这是俄国等级社会造成的国民卑怯性所致。又如“地下室人”对于那个妓女的态度,先是以救星和英雄的面目出现,以滔滔不绝的说教扰乱了她已经寂灭的心,其实这其中就有作假和玩弄的成分;然后在贫穷尴尬的境况被暴露时,又恼羞成怒,对她肆意羞辱以报复;但在这之后又悔恨不已,试图追赶她来弥补;最后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个《地下室手记》中的主要“故事”深入揭示了人欲行善时隐藏于其内心深处的恶,以及人在作恶时仍然掩盖不了的善,善恶就这样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但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占上风的仍然是恶。“地下室人”的另一些言论则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说的意思。例如,“地下室人”说:“二加二等于四已经不是生活,它是死亡的开始。”这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将人的生活公式化,反对以任何固定的社会模式或目的来限制人类真实生活本身。他还认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利益是其自由的意愿,而这是任何理性所无法涵盖的;与其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还不如说他是自由的动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同时代有影响的人物多有评论。虽然有些言论不免偏颇之处,总的来说,他的评价还是公允恰当的。他对普希金的评价非常之高,其原因是普希金的人民性,普希金是人民的诗人,完全把自己融入人民之中。在他看来,普希金在俄罗斯的历史上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普希金不仅是俄罗斯的,也属于整个人类世界。这样高度的评价是其他评论者所未能论及的。他跟别林斯基、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在政治观念上不同甚至对立,但并不因此否定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例如,他认为,别林斯基彻底否定家庭、私有制和个人道德责任,这是俄罗斯生活中最为丑恶、愚蠢和可耻的现象。同时又立即说明:“这里我是把别林斯基当作俄罗斯生活的一种现象,而不是看作一个个体,来进行斥责的。我要说明的是,与此同时,他是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对于赫尔岑,他也有类似的说法。尽管他跟车尔尼雪夫斯基政见不同,在私人关系方面却是彼此尊重,相处融洽。他的评价是:“说实话,我很少见到比他更为亲切和善的人,因此,当时我就对某些人的印象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性格古怪、难以接近。”他还特别撰文驳斥了一种流行的说法,即认为他的一篇小说是影射和嘲讽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他反驳说:“也许我因观点不同而仇视他?为什么会这样?车尔尼雪夫斯基从来就没有以他的观点让我下不了台。完全可以做到既十分尊敬一个人,又跟其观点很不相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实是这样做的。从个人的角度讲,他很不喜欢屠格涅夫这个人,最后两人完全断绝交往,但他仍然公正地评价说,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创造了一种具有永恒之美的典型,其根源是该作者同人民的接触,人民给了他灵感,他从人民那里学会了朴实纯洁、睿智开朗和宽恕之道。涅克拉索夫去世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彻夜未眠,读他的诗集。尽管他跟涅克拉索夫在观点上不尽一致,仍然对这位诗人充满感情,评价甚高。他特别回忆了涅克拉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从作者的大量作品中采撷了最能反映其生活和思想的内容。

评分

有活动,价格划算,适合囤货。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优惠券只能买限定书,不怎么样。

评分

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许多世界文学杰作都是先发表于报章文艺副刊,受到俄国人普遍欢迎欲罢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受欢迎程度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说不同三篇小说故事给三位秘书写,堪称文学特技。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 ,在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 。

评分

满意 很满意 快

评分

天津人民社的“西学大家系列”之前买过《萨持自述》、《加缪自述》,看到这本《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也比较感兴趣,就一并买了

评分

【精彩书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