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周光蓁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371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7822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39
套裝數量:2
字數:767000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CD光盤
附件數量:1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單冊封麵,以實物為主!

內容簡介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以中央樂團的成立、發展、變化直至結束曆史使命為脈絡,記錄瞭中央樂團四十年的風雨曆程。
  作者周光蓁在十年間遍訪中央樂團相關人員,以及與中央樂團有過閤作的百餘位音樂傢,,大規模的采訪之外,還遍閱有關圖書、報刊,搜集各種資料,力圖再現這段不平凡的曆史。
  中央樂團是一個藝術寶庫,也是一個曆史標本,中央樂團的發展軌跡,與時代的脈動相吻閤。因此,《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既是一部集體傳記,也是共和國曆史的一個側麵。
  隨書附贈中央樂團經典錄音CD以張,銘刻瞭中央樂團的輝煌,殊為珍貴。

作者簡介

  周光蓁,祖籍浙江衢州,澳門齣生、香港長大。對音樂史的興趣始於檀香山夏威夷大學研究院,分彆跟隨郭穎頤教授和巴巴拉·史密夫(Barbara Smith)教授學習中國文化史和民族音樂史。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講授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並擔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副所長,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亞洲周刊》音樂評論專欄主持、《南華早報》資深作傢、美國權威古典音樂網站Musical America大中華地區評論員,香港藝術節《閱藝》雜誌特約作傢、香港電颱節目顧問及第四颱樂評主持、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2009年《中央樂團史1956-1996》由香港三聯書店齣版,同年被評為“亞洲周刊2009年十大好書”。

內頁插圖

目錄

上冊
序一 從中央樂團到中國交響樂團
序二 權威的中央樂團傳記
自序 我與中央樂團的因緣
再版序
緒論 從無到有:管弦樂團在近現代中國的發展軌跡
第一部 從孕育、創建到成長 1951~1966
第一章 中央樂團創立背景 1951~1956
第二章 從引入專傢到“反右” 1956~1957
第三章 以小養大:睏難時期的亮點 1958~1960
第四章 暴風前的靜謐與惶惑 1961~1966
第二部 “文革”樣闆團年代 1966~1976
第五章 樂團造反派時期 1966~1967
第六章 軍宣隊進駐前後 1968~1970
第七章 鋼琴協奏麯《黃河》與外交轉嚮 1970~1973
第八章 覺醒中的樣闆團 1974~1976
第三部 改革開放時期 1977~1987
第九章 從撥亂反正到恭迎卡拉揚 1977~1979
第十章 樂團改革初試 1980~1985
第十一章 港澳、美國巡演 1986~1987
第四部 鳳凰吟 1988~1996
第十二章 樂團改革難産前後 1988~1991
第十三章 再改革、再難産 1992~1993
第十四章 中央樂團終極改革 1994~1996

下冊
圖版
附錄一 中央樂團四十年大事記 1956~1996
附錄二 中央樂團演齣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三 中央樂團演職人員 1956~1996
附錄四 中央樂團主要錄音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五 外國交響樂隊訪華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六 主要參考資料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CD唱片——解說
後記

精彩書摘

  據吉爾伯二十多年後迴憶,他到中央樂團指揮一事可以追溯到1979年3月小澤徵爾和波士頓樂團訪華,期間小澤曾嚮中方建議為樂團請較為長期性的外籍指揮來訓練樂隊。這個建議後來轉達給周文中,而周教授返美後聯絡吉爾伯,提齣到中央樂團工作一年,主要是訓練樂隊和指揮演齣。教授特彆聲明兩個條件:一是要懂得訓練;二是願意在中國國內工作。“我記得周教授嚮我提齣到北京工作一事時我們正在紐約的地鐵車廂內,還未談完他要下車瞭,他是隔著車門對我說會緻電給我。因此我的北京之旅可以說是在地鐵中敲定的。”
  樂團團長李淩對吉爾伯答應到團工作十分高興,但由於條件所限,擔心虧待客人,於是到處張羅,要求提高指揮的待遇。最後硬著頭皮給吉爾伯寫信,除瞭歡迎他早日到團外,亦嚮他提齣工資待遇,謹在此摘錄如下:“我們會為你提供旅館和免費使用專車……我們正嚮文化部申請把工資上調到八百元(人民幣),而非我們告訴周(文中)先生的六七百元,因為考慮到閣下是一位有很高聲望的指揮。”
  吉爾伯說李淩後來告訴他新增的工資比鄧小平的工資還要高!無論如何,這位紐約指揮自言喜歡嘗試新的環境和工作,加上有周文中的支持,於是帶著新婚妻子在1980年6月赴京,開展他自己的“新長徵”。關於他的一年工作閤約,他用兩年分四次、每次三個月跟樂隊分期訓練,方便履行自己在美國的工作。據資料顯示,吉爾伯由1980年6月28日首場音樂會開始,至1982年2月27日的最後一場止,一共排演瞭十八套節目,其中首次演齣的作品共有三十八部之多,而作品類彆幅度極大,巴洛剋、古典、浪漫和現代時期都有,可以說是中央樂團四十年最集中鍛煉管弦閤奏實力的時期。正如吉爾伯迴憶時指齣,當時樂團幾乎什麼都可以演,尤其歡迎未曾演過的麯目。但唯一的例外是蘇聯作品,像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麯就不能演,但後來亦放鬆瞭。
  ……

前言/序言

  周光蓁的洋洋巨著《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即將問世,索序於我,我不勝榮幸,但也不禁汗顔,因為我隻不過是一個樂迷,而非音樂學者專傢。
  我和光蓁的緣分始於香港大學:本世紀初我到港大客座一年,在比較文學係任教。光蓁有一天敲門來訪,我們大談音樂,一見如故,引為知音。不久他邀請我做他的博士口試的考試委員,我也欣然答應,這纔有機會仔細閱讀他以英文寫成的博士論文,發現內容詳盡,不勝佩服。這本書雖根據他的博士論文改寫,但資料更豐富,內容琳琅滿目,遠遠超過論文之上,這是作者花瞭將近十年工夫,遠涉五湖四海,訪問瞭不下百餘位當事人,收集瞭更多資料後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用一個英文詞來形容,這本中央樂團的傳記,絕對是“definitive”。為一個著名的音樂團體寫傳記的先例,不是沒有。然而放在現代中國的領域中來看,此書可能還是第一本。它既全麵,又不“官方”,真是難能可貴。“官方”這個字眼,當然脫離不瞭政治和意識形態,對中央樂團而言,更牽涉到所謂“土洋之爭”,因為交響樂和樂隊是一個“洋”玩意兒,它不符閤革命所要求的“民族形式”。然而,自從20世紀初西樂傳進中國以後,中國的現代音樂教育基本上就是以西方音樂為主(傢父母當年在南京中央大學音樂係求學時,教授如唐學詠、馬思聰等都是留學法國的,他們又特聘瞭幾位德國籍的洋教授來客座,教授指揮和作麯法,訓練完全齣自19世紀以降的西洋音樂傳統)。西式的交響樂團成立,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況且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工部局樂隊”(隊員全是洋人),已經為此打下一個基礎。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央樂團的曆史,是新中國音樂文化史的一個樣闆,一個地標性的點。

評分

給老爸買的,還不錯送貨快

評分

中央樂團從成立到解散隻有四十年(1956~1996),樂團員老已故著名指揮傢李德倫曾說過“中央樂團的四十年是鬥爭的四十年!”中央樂團在其短暫的曆史中所經曆的一次次政治漩渦以及所遭受的種種“奇遇”可謂舉世罕見,在此書中披露中央樂團在各種“非常時期”的“非常事件”,讓人唏噓不已。隨書所附送的中央樂團曆史錄音CD一枚,內含樂團各個時期經典錄音片段,相當珍貴的錄音資料。個人認為其中最珍貴的當屬1959年為國慶獻禮而上演的“貝九”,其末章大閤唱《歡樂頌》,這個空前絕後的中文版本,隻需30秒你定會被震撼。1959年國慶前夕,中央樂團加中央實驗歌劇院與中央音樂學院40位閤唱演員,組成270人陣容演奏“貝九”,其末樂章大閤唱《歡樂頌》首次采用中文版歌詞,並用中文高唱“歡樂,歡樂女神燦爛光芒照大地”。

評分

  

評分

   賀綠汀返迴瞭上海,作者猜測這是一山難容二虎的原因。賀綠汀在1980年迴憶,早在延安時期,他已與“極左派”白熱化瞭,“他們說我學瞭幾個ABC就來延安教洋教條,連我來延安之前的作品全批瞭,我下決心不在那裏,到部隊去。”

評分

首次知道此書是在某網站搜 "中央樂團" 四個字時無意中發現的. 那一版本也是三聯版的, 但因為隻能見到封麵, 無法見到內頁, 而封麵上的字體均為繁體字, 故不知內文用字為繁體或簡體. 這一版的書名為 < 中央樂團史1956--1996 >, 另在書的腰封上以繁體大字標示: 中華首個國傢交響樂團集體傳說. 封麵完全被一張黑白照片所占據. 當時我便看上瞭此書, 隻是由於價格原因未能將其買下. 同樣是在無意的情況下, 也是無意中搜 "中央樂團" , 竟意外地發現瞭三聯的現在這一版本, 隻是書名變為瞭 <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 > . 這一版本分為上,下兩冊, 其中上冊是樂團的成長史及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的坎坷經曆; 下冊則以圖版為主, 約占下冊的三分之二篇幅, 另三分之一為附錄1--附錄6, 其中附錄1至附錄5分彆為樂團40年期間的大事記, 演齣一覽錶, 演職員錶, 錄音一覽錶和外國交響樂隊訪華一覽錶, 此外另有40年間CD唱片---解說, 所有這些極具史料及文獻價值. 下冊的主體---圖版部分則是演齣劇照, 海報以及各類節目單, 包括中外的, 新的與老的, 早期報紙上那種比較簡陋的和摺頁式的, 還有唱片封套照片以及刊載有樂團活動消息的報影, 所有這些, 同樣是不可多得的資料. 繁體版本則為全一冊. 從書的側影看, 內頁部分中, 間或有不少銅版紙穿插其間, 估計(隻是估計)那上麵印的就是下冊中的圖版部分.隻是將上下二冊閤為一冊瞭.所以,新版與繁體字版的內容應該是一樣的.其實我覺得新版還是不分冊的好,將現在下冊的圖版部分分散在上冊中,使人看著不但有圖文並茂的感覺,在版麵上也顯得活潑一些.現在的下冊三分之二為圖版,這就不由得使人覺得似乎好像在湊數一般(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 書的印刷也很好,內文用紙光潔細膩,這就保證瞭照片部分異常清晰.兩點小遺憾:1,照片用紙不是銅版紙;2,所有照片均為黑白照.除此之外,均好.最後說一下裝訂的問題.我收到的兩本書整體還行,隻是上冊有些"小"問題:當我把書擺在水平麵上時,我從書的左下角方嚮俯看書脊這一平麵,便會發現書脊這一"麵"並不在同一平麵中,如果想使其處於同一平麵中時,則須用右手捏住書的右下角,大拇指稍用力嚮前輕推,這時書脊這一麵纔會處在同一平麵中.但此時封麵的右上角不但會鼓起來,而且整本書則在水平方嚮上不能處在同一個平麵中瞭.也就是說封麵這一平麵與書脊這一平麵,兩個平麵相互不能垂直.此現象在木工的行話裏應叫做"角楞".另外,封麵左側有數個橫嚮的起伏縱貫上下,不甚平整,是為裝訂之原因.再有就是膠太薄,當書頁從中間打開時,書脊已呈圓弧狀,此無疑為一缺陷.

評分

  

評分

   雖然姍姍來遲,但景軍在書中,批判性采用的法國社會學傢埃米爾·塗爾乾弟子兼同事莫裏斯·哈布瓦赫提齣的“集體記憶”概念還是會給初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研究在傢庭、宗教群體和社會階級的環境中,過去是如何被記住的……所有對個人迴憶的討論必須考慮到親屬、社區、宗教、政治組織、社會階級和民族等社會製度的影響”。作為塗爾乾的學術繼承人之一,哈布瓦赫承認“集體記憶”作為一種社會整閤力量的同時,指齣“個體記憶”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屬性,正是這種多元敘事的存在,賦予瞭個體具體的行為實踐。因此,在此項研究中,景軍藉助大川村民口耳相傳的口述曆史,重建瞭與主流“曆史”不盡相同的“社會記憶”。

評分

   賀綠汀返迴瞭上海,作者猜測這是一山難容二虎的原因。賀綠汀在1980年迴憶,早在延安時期,他已與“極左派”白熱化瞭,“他們說我學瞭幾個ABC就來延安教洋教條,連我來延安之前的作品全批瞭,我下決心不在那裏,到部隊去。”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