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打破符号化的慈禧形象,洗去历史人物脸上的层层油彩,还原慈禧的本来面目。隋丽娟教授倾情奉献,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慈禧。
内容简介
《说慈禧(增订本)》主要讲述了慈禧的一生,按照纪事本末与通鉴编年的历史体裁,向广大观众和读者,全面铺展,娓娓道来。《说慈禧(增订本)》全书列为二十七个题目:选秀入宫、荣为贵妃、暗争皇权、叔嫂联手、实施政变、垂帘听政、整饬吏治、压制奕诉、初兴洋务、别样舐犊、归政同治、同治之死、二次垂帘、“君臣”母子、慈安之死、置换军机、猬集后党、曲折亲政、光绪大婚、六旬庆典、釜底抽薪、“规范”变法、“母子”反目、废帝风波、珍妃之死、光绪宾天、慈禧大葬。从以上纲目可以看出,从慈禧被选作秀女入宫,到光绪帝死亡,总述慈禧一生的政治与生活、性格与本色。体大思精,逻辑严谨,语言流畅,叙事生动,编排得体,实属不易。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第一讲 选秀入官
第二讲 荣为贵妃
第三讲 暗争皇权
第四讲 叔嫂联手
第五讲 实施政变
第六讲 垂帘听政
第七讲 整饬吏治
第八讲 压制奕诉
第九讲 初兴洋务
第十讲 别样舐犊
第十一讲 归政同治
第十二讲 同治之死
第十三讲 二次垂帘
第十四讲 “君臣”母子
第十五讲 慈安之死
第十六讲 置换军机
第十七讲 猬集后党
第十八讲 曲折亲政
第十九讲 光绪大婚
第二十讲 六旬庆典
第二十一讲 釜底抽薪
第二十二讲 “规范”变法
第二十三讲 “母子”反目
第二十四讲 废帝风波
第二十五讲 珍妃之死
第二十六讲 光绪宾天
第二十七讲 慈禧大葬
结语
后记
精彩书摘
即使是慈禧也没有预料到,董元醇的奏折在热河引爆了一场政治地震。
八月初八日,董元醇奏折到达热河,八大臣细阅以后十分气愤:这哪一条不是冲着我们襄赞八大臣而来!建议太后垂帘,实质就是在八大臣襄赞权力之上,设置皇太后的绝对领导权,八大臣将如何控制皇权?建议亲王与八大臣共同辅弼,岂不是从钦定给他们的权力中分权出去予亲王,专权又从何而谈?
与八大臣态度相反,慈禧阅折后,大喜过望,不由得拍案叫绝:董元醇孺子可教呀!这第一声号角正中肯綮,慈禧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在奏折中尽情展示,尤其是奏折中皇太后应该“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的建议,实质上就是建议她行使皇权,这是她求之不得的。于是,她发下同一天报上来的其他奏折,惟独将这一奏折留着没发,按照宫中的规制,这称为“留中不发”,她要认真考虑一下对策。
可八大臣急呀,他们必须即刻反击:誓将董元醇太后垂帘的建议扼杀在摇篮里。于是不待太后批示,他们已经责成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将批驳董元醇奏折的谕旨拟定,假小皇帝口,开篇就直指太后垂帘:
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
该御史必欲于亲王中另行简派,是诚何心?所奏尤不可行。
谕旨定下了“是何居心,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基调,就等着太后们盖章了。可慈禧却将折子“留中不发”,这样,他们以皇帝的名义驳斥董折,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处理意见就不能进行。于是,八大臣不顾君臣礼节,竟然反复催要。
八月十一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了八大臣,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大臣当然知道两宫太后打的是什么算盘,立即反唇相讥。
……
前言/序言
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邀请,在《百家讲坛》大型系列节目中,全面系统地讲述慈禧,隋丽娟教授是第一人。她的电视讲稿,经过整理、充实、推敲、完善,以《说慈禧》为书名,由中华书局出版,现在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我和隋丽娟教授虽说是清史界的同行,但在《百家讲坛》之前,各忙各的,从未谋面。《说慈禧》在《百家讲坛》播出后,我们只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电话。一天我和隋丽娟教授在同一个现场录像,我在前,她在后,我刚录完在休息室里,隋教授匆忙到休息室向我打个招呼问候,便走向她的录像现场;电视台《隋丽娟说慈禧》第一讲刚播完,隋教授打长途电话给我,虚心地征求意见,我说我刚看过,这一讲讲得很精彩!不久,有的观众告诉我“演讲精彩”,也有的观众对我说“好评如潮”!
《说慈禧》出版之际,我想起了历史学高雅与通俗的关系。我做学术研究,也写通俗读物,还在电视台做系列讲座。我的体验是:为学术难,为通俗不易,为电视通俗更不易。同样,学术说慈禧难,通俗说慈禧很难,电视说慈禧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一则,慈禧是皇太后,她的后官生活,大多不见于正史记载,难于寻觅其真实踪迹;二则,慈禧是女人又是政治家,执掌权力时间太长,既突显作为女人慈禧的特点,又恰如其分地评述她的政治生涯,错综复杂,很难拿捏;三则,太平天国烽火,燃遍大半中国,局势纷乱,民生维艰,不大便于评述;四则,慈禧处于特殊的国际变局中,西方列强,威逼清朝,屡次侵略,割地赔款,国难当头,辱莫大焉;五则,清官史料,浩如烟海,外文资料,多如牛毛,穷毕生精力,难窥万一;六则,电视时间紧促,语言亦须精练,不容啰嗦拖沓;七则,受众面宽,士农工商,童叟妇孺,众口难调;八则,对慈禧的评价,学界分歧大,民间争议多,众说纷纭,分寸难定。因此,既全面系统又纲举目张,既严谨高雅又生动通俗,这样来讲述慈禧皇太后的一生,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很难的事情。
隋丽娟教授讲述慈禧,首重全面系统。她把慈禧的一生,按照纪事本末与通鉴编年的历史体裁,向广大观众和读者,全面铺展,娓娓道来。《说慈禧》全书列为二十七个题目:选秀入宫/荣为贵妃/暗争皇权/叔嫂联手/实施政变/垂帘听政/整饬吏治/压制奕诉/初兴洋务/别样舐犊/归政同治/同治之死/二次垂帘/“君臣”母子/慈安之死/置换军机/猬集后党/曲折亲政/光绪大婚/六旬庆典/釜底抽薪/“规范”变法/“母子”反目/废帝风波/珍妃之死/光绪宾天/慈禧大葬。从以上纲目可以看出,从慈禧被选作秀女入宫,到光绪帝死亡,总述慈禧一生的政治与生活、性格与本色。体大思精,逻辑严谨,语言流,叙事生动,编排得体,实属不易。
清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清朝十二帝中,孝庄太后身历前四朝——太祖朝、太宗朝、顺治朝和康熙朝;慈禧太后则关系后四朝——咸丰朝、同治朝、光绪朝和宣统朝。经常有人问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之异同,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的相同点:她们都是大清国的皇太后,都年轻守寡,都辅佐年幼的儿子为君——顺治六岁继位,同治六岁继位,也都高寿——孝庄太后享年七十五岁,慈禧太后享年七十四岁。但慈禧太后与孝庄太后又不同:孝庄太后所处的清朝如日东升,慈禧太后所处的清朝则如日昏落;孝庄太后在后台参与朝政,慈禧太后则在前台御政;孝庄太后辅佐两代幼主,慈禧太后则掌控两代幼主;孝庄太后在皇位继承上按大清家法办事,慈禧太后则在皇位继承上过多考虑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利益;后世对慈禧太后微词多,而对孝庄太后肯定多,等等。
说慈禧(增订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