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内容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伦理学(第4版)》整体架构依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及其指南进行再设计,基本知识点涵盖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现行大纲及其知识要点,除作为医学本科各专业尤其是“5+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伦理学教材外,还可作为医学继续教育和准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读本。
作者简介
孙福川,男,1948年11月生于辽宁辽中。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教学督导兼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席教学督导,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网上评议专家库专家,卫生部第三类临床技术审核专家,黑龙江省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和《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编委,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市多家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
潜心教学与研究32年,研究领域主要有医学伦理、生命伦理、医疗改革、科学道德等,公开发表学术论著100余篇(部),尤其是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临床伦理、医德规范体系重构、医学职业精神建设、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等研究多有建树,成果屡被引用或推广。曾十数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获学校教学标兵、教学名师称号,多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获全国“六学会”优秀医学人文学术著作奖,《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突出贡献奖,获省教学成果、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所主讲的医学伦理学先后被评为全省“两课”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王明旭,男,1960年1月生于陕西泾阳。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教育部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史杂志》副总编、《医学与哲学》(美国)编委、《医学与哲学》(大连)编委、《中外医学哲学》(香港)编委、《医学与社会》编委、《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编委、《西北医学教育》编委、《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编委、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委员、陕西性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教学工作2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2项,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主编与参编著作和教材65部,发表学术论文185篇,其中SSCI、SCI收录5篇,获得科研奖励2项。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国际会议3次。主编的著作与教材主要有:八年制《医学伦理学》、《医患关系学》、《医德心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管理学基础》、《行为医学》、《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等。
陈晓阳,男,1955年1月生于济南,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卫生厅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教学工作至今12年,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伦理学》负责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人文医学》等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与伦理
一、医学的伦理属性
二、医学的伦理保障
三、医学与伦理的同一
第二节 道德与伦理学
一、道德与伦理
二、道德与伦理学
第三节 医德与医学伦理学
一、医德概述
二、医学伦理学概述
第四节 医学伦理素质与医学伦理学学习
一、医学伦理素质概述
二、养成医学伦理素质的现实意义
三、学习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医德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医德思想概述
一、我国古代医德思想
二、我国近代医德思想
三、我国现代医德思想
第二节 国外医德思想概述
一、国外古代医德思想
二、国外近代医德思想
三、国外现代医德思想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发展概述
一、医学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二、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三医学伦理学在中国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的生命论
一、生命神圣论
二、生命质量论
三、生命价值论
第二节 医德本位论
一、医学人本论
二、医学功利论
三、医学公正论
第三节 医德关系论
一、医者义务论
二、医者美德论
三、病人权利论
第四章 医德基本原则与准则
第一节 医德规范体系
一、医德规范体系的概念
二、医德规范体系的构成
三、医德规范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医德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当代医德原则
三、欧美生命伦理原则
四、医德基本原则的应用
第三节 医德基本准则
一、医德基本准则概述
二、医德基本准则析要
三、医德基本准则的实现
第五章 医德基本范畴
第一节 医德基本范畴概述
一、医德基本范畴的概念
二、医德基本范畴的特点
三、医德基本范畴的作用
……
第六章 医患关系伦理
第七章 预防医学伦理
第八章 临床常规诊治伦理
第九章 临床典型问题伦理
第十章 生殖伦理
第十一章 器官移植伦理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
第十三章 医学科研伦理
第十四章 前沿医学技术伦理
第十五章 医学伦理素质养成实践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
后记
精彩书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医德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在清除封建主义腐朽的道德观念和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基础上,继承中外历史上优良的医德传统,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建立同志式的新型医患关系,使我国的医德思想跨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我军积极倡导医务人员医德医术并重,逐步形成了以“政治坚定”和“技术优良”为两个基本点,以“一切为了伤病员”为主线的“两点一线”医德模式,在医德认识与实践方面具有重大创新意义。1931年,毛泽东同志为红色卫生学校制定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医学教育方针。1932年,朱德《怎样做一个红色医生》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红色医生必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人民、对病员要满怀阶级感情;要有艰苦奋斗,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工作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科学的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红色根据地的医疗领域形成了亲如手足的同志式医患关系、平等合作的医护关系以及医院与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这些著作、指示和实践,为革命人道主义的提出做好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抗日战争时期,一方面我党、我军医务人员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尊重科学、讲求实际的精神和军民一家、依靠群众的精神,突出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力推动了我军的医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白求恩、马海德、罗生特、傅莱等国际友人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投入我军医疗卫生工作,同时从医学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角度,丰富了我军医德思想的内涵。特别是《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光辉文章的发表为丰富、提升我军医德思想奠定了基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等重要指导原则的提出,形成了我军医德原则的基本框架,也成为我党、我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1939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精神是对我党、我军医疗卫生工作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是这一时期医德思想的精髓所在。
解放战争中,植根于武装斗争的全新的医德思想和医德建设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贯彻阶梯式治疗原则,突出专科救治的职能,按照技术规范和医德规范开展我军各级医疗救治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和法规、制度等规范建设,积极整顿医疗卫生单位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态度;医疗卫生系统作为体现革命人道主义和落实战俘政策的重要窗口,充分展示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这些都表明,带有浓厚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医德建设走上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现代医德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卫生工作方针的制定,为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明确方向。在弘扬优秀医德传统的基础上,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在全社会逐步树立和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医德观。大体说来,现代医德思想的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前言/序言
医学伦理学(第4版) 孙福川、王明旭/本科临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Medical Eth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医学伦理学(第4版) 孙福川、王明旭/本科临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Medical Ethic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医学伦理学(第4版) 孙福川、王明旭/本科临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Medical Ethic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