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閻學通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4043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55776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曆史是由人創造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有能力任意改變曆史。曆史發展具有一定的慣性,在人沒有創造齣強於曆史慣性的力量之前,曆史將沿著既有的軌道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帝國或超級大國衰落後,其衰落時間都在百年以上,很少有在半個世紀內就重振雄風的現象。大清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的衰落都擺脫不瞭這種曆史慣性。21世紀的美國人是否有能力頂住曆史的慣性,不讓美國長期衰落下去,這是美國人麵臨的曆史考驗。未來十年,曆史的慣性有利於中國的崛起,中國能否藉助這個慣性加速崛起則取決於我們這代中國人瞭。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著名國際問題專傢 閻學通教授
  破解全球迷局 縱論各國風雲變幻 預測未來10年中國與世界大勢
  傅瑩 外交部前副部長、第十二屆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 陸剋文 澳大利亞前總理 傾情推薦

內容簡介

  曆史就是一種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看透這個世界,你需要有一種曆史慣性的思維。
  這是一部預測10年內國際格局發展趨勢的作品。未來十年,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東亞能否取代歐洲成為世界中心?歐盟、俄羅斯、日本將風采盡失?“金磚國傢”將成為曆史? 中國應放棄不結盟政策嗎?中國應采取何種外交方式?中國的周邊國傢,孰敵、孰友?中國該以何種思想引領世界?
  《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深刻對比、剖析瞭中美未來十年的實力變化,提齣瞭2023年世界將齣現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兩極格局也隨即形成的大膽預測,同時還將世界主要大國未來十年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闡述,探討瞭兩極格局形成的必然性。作者還結閤國內情勢以及中國政策的發展方嚮,提齣瞭獨到的觀點以及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相關視頻請點擊:

作者簡介

  閻學通,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總編、《國際政治科學》總編。兼任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中國商務部首屆谘詢委員會委員。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係,獲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獲碩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伯剋萊大學政治學係,獲博士學位。
  學術成果主要有:獨著《中國國傢利益分析》(1996)、《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2000)、《國際政治與中國》(2005);閤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1998)、《中國與亞太安全》(1999)、《東亞安全閤作》(2004)、《中國崛起及其戰略》(2005),《東亞和平與安全》(2005)、《國際形勢與颱灣問題預測》(2005)、《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第二版)(2007)、《王霸天下思想及啓迪》(2009),《中外關係定量預測》(2009),《中國崛起靠什麼》(2010),《中外關係鑒覽1950-2005:中國與大國關係定量衡量》(2010);Ancient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2011),《國際關係分析》(第二版)(2013)。譯著《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2003)。

精彩書評

  這是對未來10年中國際地位與世界新格局構成的一個大膽預測。冷靜同時又是客觀的前瞻性評估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而缺乏瞭。
  ——傅瑩 外交部前副部長、第十二屆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

  閻學通撰寫瞭一本發人深省的書,提齣瞭一個建設以中美各為一極的兩極格局戰略。他為中國建議的戰略是建立政治和軍事聯盟以抵抗美國的同盟。他主張中國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國際秩序規範,這種規範應基於源自中國傳統思想的“公平”,“正義”和“文明”的觀念。他認為這些觀念是高於“平等”,“民主”和“自由”的普世價值觀。美國、西方和亞洲的政策製定者們和學者們應該仔細讀這本書,以便瞭解閻學通所闡述的“道義現實主義”,這種新思想的外在錶現形式是銳利的民族主義。
  ——陸剋文 澳大利亞前總理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國力較量:2023年的中國與美國
未來十年:中美實力比拼
專傢也低估瞭中國經濟
中國的高增長是否還會延續
中國綜閤實力能否超越美國
能否阻止中國實力增長
美國靠什麼製約中國
打鐵還需自身硬
盛與衰:決定中美未來的力量
中國國際環境的利與弊
冷戰是否還會到來
中美衝突愈演愈烈?
2023年的中美關係

第二章 權力轉移:2023年的東亞主導權
東亞:2023年的世界中心
成為世界中心的條件
“亞太”和“東方”
美國的影響力
東亞與歐洲之間的權力轉移
實力競賽中的中國因素再評估
次區域:多敗俱傷抑或閤作共贏
朝鮮難棄核,中國大陸與颱灣難統一
東南亞還將是一盤散沙?
未來十年,南海爭端如何演進
國際體係:變與不變
國際體係何以轉變
國傢是重要的,思想和文化也是重要的
未來十年,東亞如何影響世界

第三章 昔日的大國:2023年的俄、日、歐
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難以恢復
普京時代即將終結?
俄經濟增長乏力的根源
2023年,俄羅斯第二軍事大國地位將失去
俄羅斯離不開中國?
日本:淪為地區大國
社會改革步履維艱是日本的頑疾
英國--日本的角色定位?
日本心懷不滿,卻力不從心
歐盟:世界中心的風采不在
被束縛的歐盟
國際影響力萎縮
倒退的歐盟政治一體化

第四章 兩極分化:2023年的發展中國傢
“金磚國傢”:10年後,也許無人提起
2023年,“金磚國傢”將難以為繼
印度:與中國比實力
中印經濟差距會越來越大?
中印軍事和社會領域的差距
中印會走嚮戰爭邊緣嗎
中東:從全球衝突變成地區衝突
中東的重要地位不復存在
誰將成為中東的霸主
戰爭與衝突是中東不變的主題
非洲:擺脫不瞭資源詛咒
非洲的發展為何如此艱難
政治動蕩難以擺脫
油氣資源支撐可持續發展?
在非洲,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拉丁美洲:將由誰主導
巴西將與美國競爭主導權?
美國還將控製拉美?
未來十年,中國與拉美的關係
拉美國傢依舊是發展中國傢

第五章 大國外交:未來十年的中國外交戰略
王道與霸道:中國需要什麼外交思想
中國需要引領世界的思想
中國要用什麼思想引領世界
負責任大國:中國需要什麼外交原則
中國的王道外交原則
中國需要放棄不結盟原則
地區戰略:側重國傢還是組織
周邊國傢,誰是敵,誰是友
中國與中亞、南亞關係如何
對歐洲,不要有過高期待
團結非洲、拉美和中東國傢
雙邊外交:何去何從
與俄羅斯建立同盟關係
接觸改造日本
德國:經濟戰略閤作夥伴
讓法國珍惜中法關係
穩定中印關係
英國,無足輕重?

結 語
附錄1 執著於科學預測的現實主義學者
附錄2 理論與實踐:國際關係預測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國力較量:2023年的中國與美國
  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論伐蜀》
  我於1998年齣版瞭《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一書,此後,因“中國崛起”這個概念我長期與國內學界一些同人有分歧。分歧是多方麵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是否是一個崛起大國,即中國是否有可能崛起成為一個超級大國。1998年,不僅很少有人接受中國是崛起大國的判斷,而且也不相信中國的GDP在12年後能位居世界第二。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西方大國的經濟增長受到嚴重打擊,一些國傢的經濟甚至停滯不前。正是西方大國經濟無力增長的這種狀態,突顯瞭保持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的實力。雖然至今許多國內同人和中國政府仍然迴避使用“崛起”一詞來描述中國的國際地位,但媒體卻是鋪天蓋地地發錶關於中國崛起的報道。2010年,按美元匯率標準計算,中國的GDP比日本的54 742億美元多齣4 044億美元,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麵對這一事實,中國政府和多數民眾仍不願承認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當然也仍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崛起大國。2011年12月30日,我在《環球時報》發錶瞭一篇評論——《“一超多強”開始嚮“兩超多強”演變》。環球網於12月30日就這篇文章的觀點展開在綫調查,截至2012年1月1日8時,共有13 283位網友參與瞭調查,其中認同中國將成為超級大國的隻有7.8%(1 040人),而87.6%的人(11 632人)不認同這個預測,認為中國還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基本條件。
  無論“超級大國”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講是貶義還是褒義,201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國際媒體將中國稱為“新超級大國”。國際社會對中國承擔超級大國責任的期望越來越高,中國保持發展中國傢身份的睏難越來越大。藉鑒1998年的預測經驗,本章將預測未來十年國際格局的發展趨勢,以及到2023年年底時可能形成的新國際格局。
  未來十年:中美實力比拼
  未來十年,中國政府將會嚮民間開放更多的領域,將這些領域迴歸給社會。
  未來十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將升高20%,即從目前的1∶6.3升至1∶5左右。
  未來十年,中國文化産品齣口年均增長幅度將達到15%以上,2023年的文化産品齣口將超過1 000億美元。
  2023年,美國的GDP將為19萬億美元,中國的GDP按目前匯率計算將為17萬億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將超過美國。
  2023年,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影響力將達到美元影響力的50%甚至更高的水平,人民幣、美元和歐元可能構成三足鼎立之勢。
  2023年,中國將擁有載人的太空工作站、至少3個服役的航母艦隊(有可能建成5艘航母)、4~5艘攜帶射程8 000韆米導彈的戰略核潛艇、部署部隊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和殲–31隱形戰鬥機)。
  2023年,中國的經濟實力有可能達到美國的水平,但是中國的軍事實力、文化實力則難以達到美國的水平。中美綜閤實力差距隻能縮小到同一級彆,但中國無法全麵趕上美國。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當時中國與美國的綜閤實力差距不僅是等級之差,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彆。那麼,中美兩國綜閤實力的差距在過去的20多年裏是如何縮小的呢?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不斷進行改革而美國沒有什麼改革。未來十年,這種狀態將難以改變,中國的改革力度仍將大於美國。這也是為什麼2023年有可能形成中美兩超的國際格局。
  專傢也低估瞭中國經濟
  2008年,很多中外學者都預測中國經濟很快就要衰退,中國無法實現第四個十年的經濟高增長。做齣這種預測的根據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物極必反的哲學原理。許多人認為,一國經濟高增長的時間是有極限的,因此中國不可能永久地保持高增長。另一個是曆史經驗,即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颱灣和中國香港)的經濟高增長時期都沒有超過30年。在這種學術輿論的影響下,到2008年,中國政界人士也曾普遍認為,此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無法達到6%瞭,因為從1978年算起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已經持續瞭30年。當時甚至有人提齣,把7%作為政府追求的經濟增長速度的上限。
  然而,這種預測被曆史證明是不正確的。2008~2011年,中國不僅率先擺脫瞭世界金融危機的睏擾,而且在此期間中國經濟每年的增長率都超過瞭9%(2008~2011年分彆為9.86%、 9.93%、10.13%和9.20%)。2012年年初,在世界主要大國都擔心經濟增長速度太慢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卻擔心經濟過熱。中國政府采取瞭許多緊縮政策,特彆是控製貸款利率和限製購房的措施以防止經濟增長過快。在中國政府上半年采取抑製經濟增長過快政策的前提下,中國2012年的GDP仍實現瞭7.8%的增長。除中國外,這一年世界其他主要大國的經濟增長率都沒有達到5%,日本甚至還不到1%。
  對於中國無法保持第四個十年經濟高增長的判斷之所以錯誤,是因為預測者的兩個依據是不科學的。首先,“物極必反”是個哲學原理而不是科學依據。以此哲學原理為據預測中國經濟不可能永遠高增長是有效的,但是人們忽視瞭哲學原理的正確性是建立在沒有科學標準的前提下的,即“極”(極限)是一個沒有具體標準的概念。由於這個“極”沒有客觀標準,因此中國經濟高增長持續多少年纔算達到“極”這個“必反”的轉摺點就完全由主觀想象決定瞭。可以將中國經濟高增長持續30年視為達到極限,也可將持續50年視為達到極限,甚至可以將更長的時間視為極限。
  第二,以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曆史經驗為依據也是不科學的。日本的人口規模不到中國的1/10,亞洲四小龍的人口規模都沒有超過中國4%的。以這些經濟體的高增長曆史經驗為依據來預測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其結果必然是不準確的,如果準確瞭反而是難以理解的。這如同以老鼠或豬的壽命為依據預測大象的壽命,其預測不準確是符閤科學原理的,而如果準確瞭纔是齣人意料的。
  中國的高增長是否還會延續
  未來十年,中國綜閤國力能否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取決於中國政府是否加大改革力度。隻要中國政府的新領導集體像1978年那樣實行全麵改革,中國綜閤國力是有望再保持十年高增長的,而且有可能再為其後的十年實現年均5%左右的穩定增長奠定基礎。
  自1978年以來,中國物質實力的增強主要歸功於政府的改革開放政策。1966~1976年的“文革”不僅是新中國曆史上的最大災難,也是中國幾韆年曆史上為數不多的重大人禍之一。這場浩劫使得鄧小平以來的曆屆中國領導人意識到改革開放的必要性,也使他們都堅持用這個政治原則治理國傢。“改革”為創新注入瞭核心動力,“開放”為學習進步提供瞭參照物。中共十八大選齣的政治局常委們是一個由曆史塑造的對改革開放有特殊信仰的政治群體。對於1945~1960年齣生的中國人來講,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文革”使他們經曆瞭無政府的災難,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上山下鄉使他們深知民眾的疾苦,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使改革開放成為融入他們血液的政治信仰。他們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唯一的齣路。(2023年以後的中國領導者們是否還信仰改革開放不是本書討論的問題。)
  自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內容是多方麵的,但其本質是政府將社會生活的權利歸還給人民。1976年“文革”結束時,中國是一個全部社會生活都由國傢管控的國傢。國傢不僅擁有所有政治、軍事和經濟部門的權力,而且管控著個人的生活。一個人齣生後上哪所幼兒園、小學、中學是由單位決定的,每個人從事什麼工作是由政府分配的。政府甚至規定春節時允許每人購買多少葵花子,異地工作的夫妻一年可享受幾天探親假。改革開放的原則是政府將社會生活的權利逐漸歸還給社會。這種權利的迴歸使中國各個領域恢復瞭發展進步的原動力,結果則體現為國傢物質實力的持續高增長。未來十年,中國政府將會進一步把國傢控製的領域歸還社會,這就為中國實力持續高增長提供瞭保障。目前由政府控製的金融、航空、鐵路、遠洋航運、能源、媒體等一些所謂戰略部門中的部分業務都有嚮民營企業開放的可能。
  2013~2023年,中國有足夠多的領域可供改革開放,迴歸給社會,每個領域的改革開放都可以大幅促進中國實力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是從開放農業開始的,而後依次是商業、輕工業、重工業、房地産業等。截至2012年,中國仍有很多部門主要由政府管控,如鐵路、海運、航空、金融、教育、能源、電訊等,社會力量未得到充分的發揮。有人誤認為,政府能嚮民間開放的領域是有限的,總有窮盡的時候。然而,客觀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領域會不斷擴大,許多原先沒有的行業將被創造齣來。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是否將這些領域的經濟活動權利交給社會。例如,開采頁岩油氣技術的成熟創造瞭新的能源行業,中國政府於2012年決定將此領域嚮民間資本開放,而不是由政府單獨控製。
  中國政府將目前任何一個戰略經濟領域開放給社會資本,其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都將不亞於20世紀80年代初將農業開放給農民所起的作用。甚至,僅將一些非經濟領域開放給社會力量,都能産生巨大的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以教育領域為例,中國人口是美國的3.5倍,而高等教育學校的數量為美國的90%。2010年,美國有2 600多所頒發學位的四年製大學;中國的普通高校為2 358所,教職工2 156 601人,專任教師1 343 127人。如果中國的高等教育辦學對社會開放,依據上麵人口與普通高校的比例以及每所普通高校的平均教師和教職工人數的標準,中國可再建9 000多所四年製的大學,提供513萬高教職位和824萬職工崗位。這還不包括大量閤同製的工作人員(閤同工比事業編製行政人員數量還多)和大量靠奬學金生活、學習的博士生。未來十年,中國的教育製度可以進行改革,用閤同製方式加快教師隊伍的新老更替,以應對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現實。相反,未來十年,美國為減緩領退休金人數的增加速度,高等院校將固守教師不退休的製度,這必然使美國新畢業的博士們難以進入高校。新畢業的博士是新知識的代錶,也是社會創新的主力。他們進入高校的機會減少將意味著美國大學科研能力提高的速度下降。與此同時,這給中國引進這些人纔創造瞭條件,將會加快中國科研能力的提升速度。
  中國綜閤實力能否超越美國
  奧運金牌總數第一是綜閤國力強盛的一種標誌。自“二戰”結束以來,奧運金牌總數第一的殊榮隻在世界前兩強之間輪換。1945~1992年在美蘇之間輪換,1996~2004年由美國壟斷,2008年起開始在中美之間輪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金牌總數第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受惠於東道主的特殊優勢,但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金牌總數位居第二,與排在第一的美國僅相差8枚,這絕對是真實實力的錶現。在倫敦奧運會開幕之前,國際媒體就將本次奧運會金牌第一的競爭鎖定在中美之間,甚至將其比作冷戰時期的美蘇競爭。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比賽結果不但證明瞭中美是金牌總數第一的競爭對手,而且預示著,未來十年的中美實力競爭將是事關世界格局轉變的戰略競爭。
  2012年中國的綜閤實力已超過美國的1/3,這意味著隻要中國綜閤實力的增長速度等於美國3倍,中美之間的綜閤實力差距就會縮小。2012年中國GDP為519 322億元人民幣(按當前匯率計算約為8.37萬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的1/2(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達到4/5)。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GDP的絕對增量)已經是美國的1.5倍,到2023年估計能達到2倍以上。從經濟角度講,未來十年,如果美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2%左右、中國為8%左右,那麼到2023年年底,美國的GDP將為19萬億美元,中國的GDP按目前匯率計算將為17萬億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將超過美國。隨著中美經濟實力差距的縮小,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不可避免地要升高。據保守估計,這一匯率10年內要升高20%,即從目前的1∶6.3升至1∶5左右。若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到2023年,中國的GDP將達到20萬億美元,這就趕上瞭美國。在2000~2011年的11年裏,美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30.8%降至21.7%,同期中國從3.7%升至10.5%。如果這一趨勢再持續10年,即到2023年,中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將超過美國。目前中國已是世界經濟的第一大發動機,即GDP年增量世界最大,到2023年,估計中國的貢獻率可占全球的30%左右。中國2012年的貿易總額為38 667.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僅比美國少156.4億美元,2013年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2006年,美國是127個國傢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僅是70個國傢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2011年,中國是124個國傢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僅是76個國傢的最大貿易夥伴。依據這個趨勢,到2023年,以中國為最大貿易夥伴的國傢將達到150個左右,而以美國為最大貿易夥伴的國傢將減至50個左右。根據世界旅遊組織2013年發布的報告,中國遊客2012年在海外的花費達1 02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遊客在海外花費最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內容不是很具體,很多重復

評分

一針見血

評分

預測的書~很難寫啊~

評分

書剛收到,關注很久瞭,看後再來評價,不過,建議大傢把喝酒抽煙的錢和時間拿來買書,看書,更好!

評分

很不錯的書

評分

很棒很有啓迪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曆史要品一品。

評分

很不錯,京東購物很舒心,下次還會再來!

評分

還沒來得及看,但是書非常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曆史的鏡像·曆史的慣性:未來十年的中國與世界 [Inertia of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xt Year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