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1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31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280948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杜維明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2
字數: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在各個時期,杜維明的思想和著述重點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詮釋儒傢傳統,確立瞭對儒傢精神價值作長期探索的為學方嚮;1978年至80年代末,關懷重心為闡發儒傢傳統的內在體驗和顯揚儒學的現代生命力;20世紀90年代迄今,所關注並拓展的論域有:“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啓濛反思”、“世界倫理”與“印度啓示”等。其自我期許是為21世紀的儒傢哲學做齣貢獻。
內容簡介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所收九篇文章,分成彼此關聯的三個部分。一部分(含文章四篇)探討古典時期的概念設置和象徵資源,集中討論道、學、政的觀念,重點則在標明儒傢知識分子總的精神趨嚮的道德形而上學,孔子及其弟子所體現的核心價值通過修身與為己之學,為儒傢倫理打下瞭基礎。第二部分包括三篇文章,是走進新儒學紀元的知識遠足,從意義深遠的不同闡釋方法的角度,具體描繪瞭儒學的麵貌。新儒學襲用瞭古典儒學遺産,其中蘊含的多元主義很大程度上決定瞭通過作為公共行為的自我努力,有可能改變人類處境的儒學信仰。主動參與政治、對哲學見解充滿活力的迴應、對人文學術的真摯愛好,都是正當閤理的儒傢追求。況且,儒學的方式要求道德的正當純潔優先於政治上有關自身利害的權宜之計,社會責任感隱身於沉默的思想之下,曆史意識和文化意義在學術研究中完全連貫一體。
作者簡介
杜維明,祖籍廣東南海,1940年齣生於昆明。1961年畢業於颱灣東海大學中文係,翌年獲哈佛燕京學社奬學金前往美國深造,1968年獲得哈佛大學曆史與東亞語言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1967-1971)和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1971-1981);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和哲學教授,2010年榮休後繼續擔任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在哈佛期間曾擔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係係主任。
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1996-2008年齣任哈佛燕京社社長,2008.2010年-彆當選國際哲學會聯會(FISP)執行委員、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現為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目錄
北美版自序
新加坡版自序
牟復禮序
一 古典儒學中的道、學、政
二 中國古代儒傢知識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三 儒傢聖人:為己之學的典範
四 儒傢修身的痛苦
五 劉因儒傢隱逸主義解
六 劉宗周哲學人類學的主體性
七 早期清代思想中“學”的觀念
八 論儒學第三期
九 反傳統、整體觀、耐心謹慎
關於當代中國學術思想追求的個人反思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假如我們認為儒傢有關“道”的看法與基本神學相類似,那麼,上述第二個關注領域,儒傢的“學”,所提齣的問題就可與係統神學中的問題相比擬。今天名為“五經”的儒傢經典,可能晚至西漢(前202—公元8年)的公元前2世紀方始定型。秦朝(前221—前206年)焚書之後重編的幾部經典,肯定由漢代的編定者進行瞭影響深遠的改動。然而,倘若我們將經典不僅視作文獻,而且還視作集思廣益的人文學,那麼,它們就能夠嚮我們展示古典時期儒學的大緻麵貌。據當時的記載,“學”可分成互相關聯的五部分:詩、政、社會、史、形而上學。綜閤起來,它們代錶瞭一項包容廣大的計劃的展開:找迴處在危機之中的人類文明的深層意義。
詩喚起人類社會的內在共鳴,需要使用心靈的語言。它訴諸人類共同的感情和關懷,無恃於爭辯的技巧。受詩感化而和諧融洽的社會,具有一種同步的節奏。在這樣的社會裏,人民之間的互動猶如對熟悉的歌麯舞姿産生的深契於心的迴應,好似一種自然的流動。也許,儒傢的曆史記載將這種“原始公社”理想化瞭,詩在其中占統治地位。古典時期必定早已成瞭暗淡渺茫的迴憶。但是,即使在孟子高度復雜的統治哲學裏,它對於心靈的感召力依然強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①
……
前言/序言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 很喜歡
評分
☆☆☆☆☆
我還是比較欣賞《古詩十九首》,“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人生一世,賤如草木,何苦還要自己虐待自己。桓溫此言,深得我心。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 很喜歡
評分
☆☆☆☆☆
我還是比較欣賞《古詩十九首》,“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人生一世,賤如草木,何苦還要自己虐待自己。桓溫此言,深得我心。
評分
☆☆☆☆☆
杜偉明的一套為儒傢發展作齣瞭貢獻,非常好
評分
☆☆☆☆☆
毫無疑問,自虐是自由,而且這些人對信仰的執著,令人深敬。正如韓愈所說,堅持主張,一傢非之、一國非之、舉世非之而力行不惑,已經是很瞭不起,何況是伯夷這樣窮天地、亙萬世非之而不顧。
評分
☆☆☆☆☆
作者祖藉廣東南海,1940 年生於雲南省昆明市。1961 年畢業於颱灣東海大學。後獲得哈佛—燕京奬學金赴美留學,在哈佛大學相繼取得碩士博士學位,1976 年加入美國籍。先後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柏剋萊加州大學,1981年始任哈佛大學中國曆史和哲學教授並曾擔任該校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和文明係係主任。1988年獲選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自1996年開始齣任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長至今。1990年藉調夏威夷東西中心擔任文化與傳播研究所所長。1995年應印度哲學委員會之邀,在南亞五大學府發錶“國傢講座”。2010年12月20日,被北京大學聘為人文講席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評分
☆☆☆☆☆
物流太差。傷不起。
評分
☆☆☆☆☆
儒傢自從周代封建秩序崩潰瓦解以來,就企盼在普世王權下重視“大一統”。漢帝國為儒傢觀念的製度化提供瞭絕佳良機。然而,這是福禍摻雜的。製度化瞭的儒傢意識形態也許將法律禮儀化瞭,將官僚製道德化瞭,卻從未將法傢政體轉變成受委托型社會。相反,基本用於意識形態控製的政治化儒傢道德符號,而不是儒傢知識分子教化政治的本意,成瞭漢代留給中國政治文化的遺産。王聖的實踐,而非聖王的觀念,成瞭中國文明中永久的政治現實。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