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羅芒狂歡節:從聖燭節到聖灰星期三(1579-1580)》講述的是在1580年2月份的兩周時間中,羅芒城(當年屬於多菲內省,現今屬於德龍省)的居民妝扮成各種各樣的人物乃至動物,歡快地跳舞、遊戲、賽跑、聯歡……在狂歡節期間每天上演的節目中,羅芒人的遊行隊伍行進在手藝人和顯貴之間。全城到處都有自發的民間演齣,街道與街道,行會與行會,各顯其能,一比高下。黑社會人物法官蓋蘭設下陷阱,緻使羅芒人互相廝殺。
這是一件包含有多種意義的事件,一位史學大傢對此做瞭破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城鄉概況
第二章 稅收:平民嚮貴族抗爭
第三章 1576年:讓·德布爾格的陳情書
第四章 1578年:雅剋·科拉審慎的造反
第五章 1579年:球王塞爾弗的首屆狂歡節
第六章 1579年:抗稅和債務
第七章 1580年:羅芒的民俗大師安托萬‘蓋蘭
第八章 1580年:豐盛星期二或上帝與我們同在
第九章 虐殺農民的屠戳場
第十章 “喜鵲和烏鴉啄去瞭我們的眼珠子……”
第十一章 範型、會社、“王國”
第十二章 鼕天的節日
第十三章 再說農民
第十四章 追求平等的先民
鳴謝
譯名對照錶
參考書目
手稿與抄本
精彩書摘
火藥的第二個要素(準確地說是第二種成分.也就是說,有瞭木炭還需要硝石,就在這裏。硝石就蘊藏在16世紀從羅訥河到北阿爾卑斯民眾的抗稅行動中。我在這裏要談一談兩個特權等級所享有的特殊免稅權。免稅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完全不是虛幻的想象。據說,時間是在安貝爾二世1341年發布那項極為重要而且具有象徵意義的免稅令20多年之後,最晚不遲於在羅芒舉行多菲內三級會議的1370年7月。
從此以後,直至黎胥留時代,免稅始終是一條得到切實執行的規定;不過也有若乾例外,例如貴族和教會在某些時候也會被要求繳納這個稅或那個稅,但是,這種例外情況不被看作此後可以照此辦理的先例。1370年多菲內三級會議頒布的那個法令,完全符閤法國貴族的行事原則,所以在此後數百年中一直具有不言而喻的法律效力,盡管當時頒布這項法令僅僅齣於一時之需。當時(1370年)之所以頒布這項法令,完60全是為瞭爭取多菲內地區的特權等級對法國國王的支持。(貴族免稅在整個法國始終是中央君主政權的一個副産品。)國王狡詐地故意混淆多菲內三級會議同意的“自願奉獻”和國王莊園的正常收益。①國王因而需要在多菲內省的上層人物中找到一批同謀,於是乎,貴族得以享受免稅,以便進一步在普通百姓身上榨油。
長期存在於多菲內地區的因抗稅而産生的社會悲劇,從此埋下瞭日後將要發芽生根的種子。第三等級在16世紀展開瞭遠比15世紀更為波瀾壯闊的鬥爭,他們要求如同其他人一樣享受免稅。其餘兩個等級實實在在地享受著免稅的優惠待遇,第氣等級理所當然地拒不承認這種免稅優贏的閤理性和正當性。依據1341年法令的精神,平民們明確地堅持認為,任何人都無需納稅。否則,包括貴族和教會人士在內的所有人,都應無一例外地按照各自應當承擔的份額嚮國王繳納“自願奉獻”,這種做法的可行性或許更大。
從14世紀最後30餘年以來,多菲內每年舉行一次三級會議,第三等級與另外兩個等級最嚴重的衝突就在多菲內三級會議上上演。這裏有必要對多菲內三級會議這個莊嚴的機構說上幾句,這肯定對於我們理解羅芒狂歡節何以鬧齣如此大的動靜大有裨益。
多菲內三級會議在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初期的16世紀是如何組成的?肯定地說,三級會議的結構遠非穩定和固定,由於受1560—1580年間的宗教之爭和內亂的影響,這個機構時而被推嚮正確方嚮,時而被推嚮錯誤方嚮。
迪塞爾在他的著述中指齣,①多菲內三級會議的名冊上有:教會代錶36人,貴族代錶270人(這些人大多是擁有大莊園並享有司法權的鄉紳),第三等級代錶115人。第三等級代錶包括各個城市的市議會議員、某些集鎮的議會議員,甚至還有若乾村莊的村民會議成員。這些地方中的大部分都位於國王和王儲的直轄莊園中,有些地方則位於某些鄉61紳的私人土地上。
由於遴選代錶具有一定程度的隨意性,某些鄉村教區盡管直接隸屬於領主乃至國王,在三級會議中卻沒有自己的代錶,而且在1579—1680年間卻也參與瞭起義,羅芒北麵的伐魯瓦便是其中之一。
從總體上看,三級會議無論采用何種投票方式,貴族始終在全省三級會議中占有等級優勢,在人數上也壓倒其他等級。②貴族不但享有權威。
……
羅芒狂歡節:從聖燭節到聖灰星期三(1579-1580)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評分
☆☆☆☆☆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嚮
評分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硃熹
評分
☆☆☆☆☆
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評分
☆☆☆☆☆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這樣一支雜亂無章、紀律鬆弛、補給不足的軍隊,怎麼能成功地和一個軍事大國的組織完善的軍隊作戰呢?說真的,我們怎樣說的清這樣的軍隊竟然贏得最後勝利的道理呢?•••今日最有說服力的答案是:不是美國人打贏瞭,而是英國人失敗瞭,或者說是英國見到它的事業從長遠看並無希望而乾脆放棄瞭。美洲的地形(加上殖民地的分散,意味著那兒沒有要害地會給英軍切斷)使英國人認識到他們沒有能力打敗美國。在革命的頭四年裏,人口最多的城市----波士頓、紐約、費城和查爾斯頓----都落入瞭英國人之手,被英國正規軍占領,但並無決定性的影響。美國的中心到處都是,又到處都不是,它存在於每個人自身中。此外,法國給美國的民兵和非正規軍提供瞭極重要的幫助,美國與法國長期結盟的幽靈使英帝國提心吊膽。(加粗斜體為強調)
評分
☆☆☆☆☆
書捲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評分
☆☆☆☆☆
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